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1 毫秒
1.
航天发射超导磁浮平台设计的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文将  温正  丘明  刘宇  杨广辉 《低温物理学报》2005,27(Z1):1040-1044
鉴于未来航天发射安全、可靠、低成本的要求,国外先后提出了不同磁悬浮系统助推发射运载器的概念及方案.我们基于初步拟定的高温超导磁悬浮发射系统方案,展开了相应的研究和探索.本文从磁浮系统悬浮力和稳定性综合考虑出发,建立配套高温超导实验测试系统,研究和比较了NdFeB永磁轨道构型和高温超导块材组合对磁浮系统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定性的分析,其结果对小型缩比磁悬浮发射试验平台的构造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鉴于未来航天发射安全、可靠、低成本的要求,国外先后提出了不同磁悬浮系统助推发射运载器的概念及方案.我们基于初步拟定的高温超导磁悬浮发射系统方案,展开了相应的研究和探索.本文从磁浮系统悬浮力和稳定性综合考虑出发,建立配套高温超导实验测试系统,研究和比较了NdFeB永磁轨道构型和高温超导块材组合对磁浮系统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定性的分析,其结果对小型缩比磁悬浮发射试验平台的构造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Z箍缩驱动聚变-裂变混合能源堆总体概念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提出的Z箍缩驱动聚变-裂变混合能源堆(Z-FFR)概念,采用Z箍缩热核聚变产生的大量中子驱动次临界裂变堆而释放能量,集成了"局部整体点火"聚变靶、"先进次临界能源堆"等创新概念,在安全、经济、持久和环境友好等方面具有优良的品质,有望成为有效应对未来能源危机和环境气候问题的千年能源。简要回顾了国内外Z箍缩聚变能源(Z-IFE)的相关研究进展,介绍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在Z-FFR方向的总体概念研究情况,从驱动器、聚变靶设计和次临界裂变堆三方面阐述了此能源系统的原理结构和运行特点,对其经济性进行了评估,同时提出了未来Z-FFR的发展路线图设想。  相似文献   

4.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提出的Z箍缩驱动聚变-裂变混合能源堆(Z-FFR)概念,采用Z箍缩热核聚变产生的大量中子驱动次临界裂变堆而释放能量,集成了局部整体点火聚变靶、先进次临界能源堆等创新概念,在安全、经济、持久和环境友好等方面具有优良的品质,有望成为有效应对未来能源危机和环境气候问题的千年能源。简要回顾了国内外Z箍缩聚变能源(Z-IFE)的相关研究进展,介绍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在Z-FFR方向的总体概念研究情况,从驱动器、聚变靶设计和次临界裂变堆三方面阐述了此能源系统的原理结构和运行特点,对其经济性进行了评估,同时提出了未来Z-FFR的发展路线图设想。  相似文献   

5.
放电等离子固相烧结制备高密度LaB_6阴极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技术,以碳化硼还原法制备的LaB6粉末为原料,制备了高致密LaB6多晶块体阴极,并系统研究了烧结温度、压力对LaB6烧结样品的物相、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确定了SPS烧结LaB6的最佳工艺为:压力50MPa,烧结温度1650℃,保温时间10min。实验结果表明:与其它LaB6多晶制备方法相比,SPS制备得到的LaB6烧结块体的力学及发射性能均有大幅提高,样品相对密度达到96.2%,维氏硬度达到1720kg/mm2,抗弯强度达到203.2MPa。样品在1520℃温度下发射电流密度达到17.41A/cm2,功函数为2.40eV。SPS制备法显著降低了LaB的烧结温度,缩短了烧结时间。  相似文献   

6.
未来的作战与训练概念高度依赖于以网络为中心的作战能力,美国国防部认为迫切需要在试验与训练领域建立一种能克服当前“烟囱式”设计、实现靶场资源之间互操作、重用和可组合的新技术。美军借鉴了多种体系结构的研究和应用成果,构建了试验训练使能体系结构(TENA)。本文对TENA的进展、在美军靶场中的最新应用情况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阐述,并描述了针对我国靶场资源现状所带来的启示。该体系结构将为未来开发精细强大的试验和训练系统提供必要的支撑。  相似文献   

7.
袁企乡  徐昕 《应用声学》2016,24(2):190-191
把航天装备送入空间的快速发射,对测发控系统提出了便捷、移动要求;目前现役运载火箭测发控系统状态是系统复杂、难以移动,已不适应当前航天装备快速送入空间的发展,为此提出一种新型移动式测发控系统方舱结构模式;该模式采取了遵循设备集成原则,通过使用方舱、线缆铺设、人机工程优化等先进设计理念与方法来实现测发控系统快速、可移动的要求,同时解决了该系统原先存在多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长期对系统方舱结构的研究工作,研发出通过采用“设备集成、线缆集中铺设、人机工程优化、方舱结构为平台”等先进技术的新型移动快速测发控系统方舱结构系统,为实现系统快速、可移动要求提供了技术基础;该系统经过工程使用,实现了新一代运载火箭快速简易测发控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技术,以碳化硼还原法制备的LaB6粉末为原料,制备了高致密LaB6多晶块体阴极,并系统研究了烧结温度、压力对LaB6烧结样品的物相、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确定了SPS烧结LaB6的最佳工艺为:压力50 MPa,烧结温度1 650 ℃,保温时间10 min。实验结果表明:与其它LaB6多晶制备方法相比,SPS制备得到的LaB6烧结块体的力学及发射性能均有大幅提高,样品相对密度达到96.2%,维氏硬度达到1 720 kg/mm2,抗弯强度达到203.2 MPa。样品在1 520 ℃温度下发射电流密度达到17.41 A/cm2,功函数为2.40 eV。SPS制备法显著降低了LaB6的烧结温度,缩短了烧结时间。  相似文献   

9.
稀土掺杂的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在信息安全、生物医学、光纤通信、显示和能源等众多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受到了相关各领域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特别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具有正交激发发射特性的上转换发光纳米颗粒,其可在不同的激发条件下产生动态变化的光色输出,因而具备一系列新的特性与功能,大大地扩展了应用范围。本文综述稀土离子正交上转换发光的发展历程,系统论述了基于核壳结构的正交激发发射体系的设计原理和构建方法,介绍了其在信息存储、安全防伪、显示、传感、生物成像及治疗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探讨了未来相关研究中可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0.
赵海龙  肖波  王刚华  王强 《强激光与粒子束》2020,32(5):052001-1-052001-13

磁化套筒惯性聚变(MagLIF)是一种新的聚变构型,它结合了传统惯性约束聚变和磁约束聚变的优点,理论上可以显著地降低聚变实现的难度,未来必将朝着点火的目标进一步发展,具备极大的应用潜力。针对这一特殊构型,分别从理论、实验和工程三个部分介绍了国际上该领域主要的研究进展,内容覆盖理论研究、数值模拟、实验加载、测量与诊断、负载设计与加工、分解实验、构型改进等多个方面,通过该文能够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有相对完善的了解,对未来发展趋势也有一定的认知。

  相似文献   

11.
聚变-裂变混合能源堆包括聚变中子源和次临界能源堆,主要目标是生产电能。回顾了国内外混合堆的发展历史,给出混合能源堆设计的边界条件和约束条件,说明次临界能源堆以铀锆合金为燃料、水为冷却剂的设计思想。利用输运燃耗耦合程序 MCORGS 计算了混合能源的燃耗,给出了中子有效增殖因数、能量放大倍数和氚增殖比等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通过分析能谱和重要核素随燃耗时间的变化,说明混合能源堆与核燃料增殖、核废料嬗变混合堆的不同特点。论述了混合堆的热工设计并进行了安全分析。对于燃耗数值模拟程序,通过多家对算,保证其计算结果的可信性。针对次临界能源堆的特点,利用贫铀球壳建立了贫铀聚乙烯装置和贫铀LiH装置,并且专门设计加工了天然铀装置,开展铀裂变率、造钚率、产氚率等中子学积分实验,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电磁发射器的原理与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杨世荣  王莹  徐海荣  骆颖 《物理》2003,32(4):253-256
传统的化学推进技术已不能满足人类的进一步要求,从原理和能源上变革发射技术势在必行,因此电磁发射技术便应运而生。因其在国防、航天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目前国内外电磁发射技术发展迅速。文章论述了电磁发射技术的发展历史、现状和电磁发射器的基本原理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我国空间电推进技术已进入成熟和全面应用的新阶段。为进一步促进电推进技术发展,加速推动空间动力领域技术进步,采用调研、对比分析的方法,以功率为划分标准,重点结合未来空间任务对电推进的应用需求,针对电推进各技术方向的特点,从“中、微、超”3个功率区间对空间电推进进行了分类综述。总结了国内外电推进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需要攻克的关键难点,研判了发展的主要趋势,归纳了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了未来10年空间电推进技术的发展建议,供我国卫星用户、总体单位和空间电推进专业技术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人类受到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的启示,仿照生物的伪装方法、理念来改变人类的设计思路;以及直接利用生物材料或仿制出人工材料使之具有与生物材料有相同的功能.介绍了“仿生伪装”和生物驻极体(具有驻极态特性的生物材料)用于伪装材料方面的实践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人类受到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的启示,仿照生物的伪装方法、理念来改变人类的设计思路 以及直接利用生物材料或仿制出人工材料使之具有与生物材料有相同的功能.介绍了"仿生伪装"和生物驻极体(具有驻极态特性的生物材料)用于伪装材料方面的实践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光电技术在轻武器中的新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宇 《应用光学》2006,27(4):289-292
分析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在反恐作战需求不断增长情况下,光电技术在轻武器中的应用现状。简述了在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引发的新军事变革下各国军队作战理念的变化带来的武器装备的发展。根据轻武器发展领域中光电技术的基本作用,即通过配备光学系统、光电瞄准具等来提高传统轻武器射击精度,总结了新的军事需求下,轻武器与光电技术的密切关系。着重描述了具有拐弯结构设计的步枪、手臂安装设计的未来小武器、集成光电瞄准具的遥控轻武器站、由感知装置控制的灵巧弹药、新概念发射方式的金属风暴武器系统等的设计特点。指出光电技术在目标获取、发射控制、弹道修正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With the reduction of crude oil throughout the world, enhance oil recovery technology has become a major oil research topics, which can greatly increase the recovery ratio of the crude oil before the dawning of renewable energy era. Near-well ultrasonic processing technology, as one new method, has attracted more attention for Enhanced Oil Recovery due to its low cost, good applicability and no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recent rears. There are two important relevant aspects about Near-well ultrasonic processing technology: (a) how to enhance the oil flow through the rocks into the pumping pool and (b) how to reduce the oil viscosity so that it can be easier to pump. Therefore, how to design a high-power ultrasonic equipment with excellent performance is crucial for Near-well ultrasonic processing technology. In this paper, recent new high-power ultrasonic transducers for Near-well ultrasonic processing technology are summarized. Each field application of them are also given.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Near-well ultrasonic processing technology.With the reduction of crude oil throughout the world, enhance oil recovery technology has become a major oil research topics, which can greatly increase the recovery ratio of the crude oil before the dawning of renewable energy era. Near-well ultrasonic processing technology, as one new method, has attracted more attention for Enhanced Oil Recovery due to its low cost, good applicability and no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recent rears. There are two important relevant aspects about Near-well ultrasonic processing technology: (a) how to enhance the oil flow through the rocks into the pumping pool and (b) how to reduce the oil viscosity so that it can be easier to pump. Therefore, how to design a high-power ultrasonic equipment with excellent performance is crucial for Near-well ultrasonic processing technology. In this paper, recent new high-power ultrasonic transducers for Near-well ultrasonic processing technology are summarized. Each field application of them are also given.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Near-well ultrasonic processing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18.
猫眼逆向调制自由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猫眼逆向调制自由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相比传统激光通信技术更具优势。本文介绍了逆向调制自由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的原理和猫眼逆向调制终端的原理结构。综述了国内外猫眼逆向调制自由空间激光通信技术在调制器特性、猫眼光学系统和技术应用3个方面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猫眼逆向调制自由空间激光通信的关键技术。最后,展望了该项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从Pleiades剖析新一代高性能小卫星技术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著名的新一代极限性能高分辨小卫星Pleiades,说明了该卫星的技术特点,同时给出了其关键技术指标,并且有针对性地剖析了Pleiades在多星组网轨道设计、一体化超分辨焦平面设计、一体化综合电子学设计及敏捷姿态控制系统设计等方面所采用的先进技术和设计理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应我国国情的小卫星新技术发展方向,包括CMOS TDI模式成像技术、高动态范围视频成像技术、基于可重构模块的柔性化集成技术、基于软件总线的星载软件设计技术以及星载一体化设计技术等,为今后我国研发具有更高的地面分辨率、在轨成像效率和成像质量的新一代高性能小卫星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摘要:进入21世纪,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和有关部门都已制定了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如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欧洲空间局(ESA)和俄罗斯政府相关部门等都提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这些规划提出了今后一段时间内空间科学要解决的问题和发展的方向,而解决这些问题并推进空间技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先进的光学和无线电望远镜及仪器设备。因此,本文介绍本世纪初国际上空间科学应用的大型天文望远镜的发展情况,重点描述了大口径光学望远镜的光学系统以及实现这类天文望远镜的关键技术之一一波前传感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