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业废水中挥发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提出了工业废水样品中的挥发性酚经预先用溴衍生化后用环己烷萃取分离,分取部分萃取液作气相色谱分析的方法.用此方法测定了苯酚、邻甲酚、间甲酚及对甲酚4种挥发酚,所测得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08~80μg·L-1,0.010~100 μg·L-1,0.018~100 μg·L-1,0.012~100 μg·L-1,检出限(S/N=3)分别为8.4 ng·L-1,10.6 ng·L-1,19 ng·L-1,12.8 ng·L-1,测得其回收率在87%~9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在4.0%~7.0%之间.  相似文献   

2.
液相微萃取/离子色谱测定牛奶中的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为微滴萃取溶剂,采用顶空液相微萃取/离子色谱检测了牛奶中的氨.优化了顶空液相微萃取的实验条件:pH=12,萃取温度为35 ℃,萃取时间为15 min,搅拌速率为800 r/min,萃取溶剂体积为5 μL.测定氨的线性范围为10 ~300 μg·L-1(R2=0.998),检出限达1.8 μg·L-1,回收率为92% ~105%.  相似文献   

3.
应用动态液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联用技术建立了果汁中3种有机磷农药(敌敌畏、甲基对硫磷、对硫磷)的快速分析方法.考察了萃取溶剂、溶剂体积、萃取次数、水样pH值以及离子强度对液相微萃取的影响.3种有机磷农药的线性范围均为40 ~400 μg·L-1,富集倍数22.3 ~51.5,回收率80% ~120%,相对标准偏差2.0% ~8.1%,检出限12.2 ~20.6 μg·L-1.  相似文献   

4.
应用动态液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联用技术测定了水样中3种有机磷农药(敌敌畏、甲基对硫磷、对硫磷).考察了萃取溶剂、溶剂体积、萃取次数、水样pH值以及离子强度对液相微萃取的影响.该方法甲基对硫磷、对硫磷的线性范围在30~70μg·L-1之间,敌敌畏的线性范围在40~70μg·L-1之间,回收率在84.9%~103.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7)在5.1%~9.4%之间,检出限(3S/N)为26.5~35.7μg·L-1.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静态液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联用技术测定水样中微量酚类污染物的方法.以苯酚为代表,考察了萃取溶剂种类和用量、搅拌速度、萃取时间、pH值及离子强度对酚类化合物的静态液相微萃取效率的影响.优化的萃取条件为:3.0μL甲苯为萃取剂(对硝基甲苯为内标),搅拌速度150 r·min-1,萃取时间20 min,pH为2.2,离子强度为200 g·L-1氯化钠溶液.在优化的萃取和色谱条件下,苯酚和氯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2~20.00 mg·L-1和0.02~10.00 mg·L-1,检出限(3S/N)为0.01 mg·L-1.用此方法分析了一种湖水样品中的酚类污染物,并以此样品为基体进行回收及精密度试验,测得平均回收率为93.7%,相对标准偏差(n=7)为6.3%.  相似文献   

6.
以碳纳米管为固相涂层,自制萃取探头,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分析山药中有机氯杀虫剂六六六和滴滴涕.对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样品的稀释度及离子强度等影响萃取效率的因素进行了优化.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5 ~6.0 μg·L-1,相关系数r>0.992 1,检出限(S/N=3)为1.98 ~12.24 ng·L-1,样品加标回收率为70% ~120%,相对标准偏差为1.76% ~18.15%.  相似文献   

7.
样品0.500g于50℃用甲醇10mL超声萃取30min。取萃取液4mL,加入5mmol·L-1乙酸铵溶液6mL,摇匀、过滤。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所得溶液中的全氟十一烷酸、全氟十二烷酸、全氟十三烷酸和全氟十四烷酸等4种长链全氟烷酸进行测定。以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为固定相,以不同体积比的5mmol·L-1乙酸铵溶液和甲醇的混合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分析中采用电喷雾负离子源和多反应监测模式,锥孔电压分别为50,20,28,24V。结果表明,4种长链全氟烷酸的质量浓度在1.00~100μg·L-1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4~0.6μg·L-1。按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86.8%~96.4%,相对标准偏差(n=7)为3.7%~9.7%。  相似文献   

8.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包装材料中全氟辛酸及其盐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快速溶剂萃取法萃取包装材料中的全氟辛酸(PFOA)及其盐类, 萃取液与乙酰化试剂反应后, 以全氟癸酸甲酯为内标物, 用内标法进行定量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条件为: HP-Innowax毛细柱;柱温: 50 ℃ (5 min)30 ℃/min→240 ℃ (5 min);不分流进样;接口温度: 280 ℃;载气: 氦气, 0.8 mL/min;进样量: 1 μL;负化学源;反应气: 甲烷, 20%;选择离子扫描方式. 方法的线性范围1.0~105 μg/L, 线性相关系数r=0.999, 检出限0.1 μg/L, 不同浓度的PFOA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1%和3.2%, 回收率在87%~109%之间.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用环丙沙星为内标及用荧光检测的加替沙星(GXTC)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全血样品中GXTC用pH 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萃取并经固相萃取小柱净化,用甲酸及甲醇(4+96)混合溶液作淋洗液淋洗萃取小柱,所得淋出液用吹氮法蒸干,残渣溶于1.0 mL甲醇中,分取10.0μL溶液供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测定中用甲醇、乙腈及甲酸(2+998)溶液三者以15比15比70的体积比混合后作为流动相,在Cloversil C18柱(150 mm×3.0 mm,5 μm)上进行分离.荧光检测激发波长为288 nm,发射波长为478 nm.加替沙星在15.0~240.0μg·L-1范围内呈线性,方法回收率在97.0%~102.0%之间,日内相对标准偏差(n=6)小于6.0%,方法的测定限(10S/N)为15.0μg·L-1.  相似文献   

10.
朱帅  贾静  饶竹 《分析测试学报》2018,37(11):1359-1364
利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水中9种全氟碘烷类化合物的新方法,并对捕集管的型号、吹扫温度、吹扫时间、解吸时间及盐效应等样品吹扫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佳实验条件下,9种全氟碘烷类化合物在0. 1~100μ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不小于0. 996,方法检出限为5. 6~15 ng·L-1,定量下限为17~36 ng·L-1。在高、中、低3个加标水平下,9种全氟碘烷类化合物的回收率为75. 7%~118%,相对标准偏差为2. 2%~8. 3%。将建立的方法用于某典型污染区域环境水样的分析,检出9种全氟碘烷类化合物,质量浓度为21. 3~469 ng·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