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改进的 K/S 算法对近红外光谱模型传递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传递中,常用Kennard/Stone算法(K/S算法)来选择转换集样品。K/S算法是根据样品间光谱的欧氏距离来计算样品间差异的。为了寻求样品间差异的最佳表达方式,用K/S算法选出更有代表性的样品。文章分别用欧氏距离和马氏距离计算混胺样品的光谱差异,用PDS算法传递混胺中二甲苯胺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通过传递后的预测标准偏差(SEP)评价两种距离的优劣。用性质差异和光谱差异结合的方式计算样品间的差异,并与单独用光谱差异和性质差异的方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PDS算法中,马氏距离选出的样品更具有代表性,性质差异和光谱差异的结合更能代表样品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相思树聚戊糖含量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的建立及修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适应不同产地相思树化学组分含量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对预测木材化学组分含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用常规化学法测量了取自广西78个和福建33个相思树样品的聚戊糖含量,并结合近红外光谱数据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广西相思树聚戊糖含量的近红外光谱模型。校正模型的决定系数R2cv为0.947,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为0.464,验证模型Rv2al为0.925,RMSEP为0.455。为了扩大模型的适用范围,用福建不同数量样品对该模型进行修正。结果表明:在广西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一个有代表性的福建样品就能大大降低直接用广西模型预测福建样品的误差。加入3个有代表性的福建样品后能够得到较好的模型。用该模型预测未参加建模的福建样品,预测模型的Rv2al为0.904,RMSEP为0.759。用4组(每组3个样)不同的福建样品修正广西模型,用固定的20个未参与修正广西模型的样品来验证,预测误差略有不同,表明样品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修正模型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钢铁中多元素同时测定以往多采用块状样品,以火花、电弧光源激发或用直流电弧粉末法进行分析。这些方法用的标准样品制备不易,干扰复杂。应用 ICP-AES 法则可溶解屑状钢铁样品,制成溶液用于分析。ICP 光谱法具有标准样品制备简便;一套标准样品可适应不同钢种的多元素分析;对分析样品的重量、物理状态、均匀性等无严格要求;对样品溶液  相似文献   

4.
将大气飘尘样品收集到0.8微米微孔滤膜内,用HNO_3-H_2SO_4混酸将样品消化。在负压发生器内用1%NaBH_4将样品中的砷和硒还原为氢化物。使用真空泵将氢化物直接吸入到电热、真空石英管原子化器中,同时用原子吸收仪器测量样品信号的峰值吸光度。本法测量砷和硒的检出限分别为0.61和0.06纳克。  相似文献   

5.
用低功率显微镜灯对样品进行照明;样品放在一个能够上下、左右、前后移动的台上;光线通过样品以后,用一个标准显微镜物镜聚焦,投射到硅光导摄象管的靶上。用视频监视观看显示的图象,或者进行摄影。可以通过以下办法改变放大倍数:(1)更换  相似文献   

6.
用俄歇(Auger)电子能谱技术作样品深度成分分析,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近几年来,采用球坑技术制备样品深度剖面,特别是制备深度大于1μm时,取得较好效果[1].球坑技术还可用来制备透射电镜的样品,如硬质材料陶瓷的样品,过去,这种非金属材料样品在预磨至30μm后,还要用离子轰击减薄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升便携式近红外仪器中单一水果模型应用的广泛性,创新性的将不同仪器间模型传递的思想应用在不同种类水果间可溶性固形物(soluble solid content,SSC)的模型传递。基于苹果、梨、桃三种水果在SSC含量范围、果型大小以及果皮厚度等的相近物理化学特性,提出利用简单的斜率/截距(Slope/Bias)算法对苹果SSC的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PLS)模型进行传递,仅用少量的梨和桃样品即可将苹果SSC模型应用于其SSC值的预测,更快捷方便且节约成本。对于梨样品,用35个标准样品,预测集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值由直接预测的1.009°Brix降为0.565°Brix;对于桃样品,用40个标准样品,RMSEP由直接预测的1.726°Brix降为0.677°Brix。为了验证该模型传递方法的可行性,通过斜率/截距算法,采用梨和桃模型对其他两种水果的SSC进行预测,其中利用建立的梨SSC模型,经斜率/截距算法模型传递后,对于苹果样品,用30个标准样品,RMSEP值达到0.597°Brix,对于桃样品,用40个标准样品,RMSEP值达到0.689°Brix;利用建立的桃SSC模型,经斜率/截距算法模型传递后,对于苹果样品,用35个标准样品,RMSEP值达到0.654°Brix,对于梨样品,用30个标准样品,RMSEP值达到0.439°Brix。研究结果表明:斜率/截距(Slope/Bias)方法可用于苹果、梨、桃等相近种类水果间的模型传递,为近红外光谱仪在相似种类物质间的预测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近红外光谱分析中建模校正集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极大线性无关组的概念及方法引入近红外光谱分析,探讨了在建立定量分析模型时代表性样品,即校正集样品的选择问题。以2 652个烟末样品为实验材料,随机选取1 001个样品构成预测集,其余1 651个样品为代表性样品备选集。用Matlab软件求出代表性样品备选集光谱矩阵的极大线性无关组,以此作为代表性样品,构成建模的校正集。用PLS回归法建立了烟末样品总糖含量定量分析的预测模型,并将模型用于预测集中1 001个烟末样品总糖含量的预测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选择的校正集包含的样品数量大于32时,所建各模型对预测集样品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4%,平均相关系数大于0.96。其中选择32个代表性样品和146个代表性样品所建模型定量分析预测集中各样品的总糖含量,两个结果经统计检验没有显著性差异(α=0.05),说明求极大线性无关组的方法用于校正集样品的选择,可实现“少而精”选择样品的目的。此外,我们用求极大线性无关组选择校正集样品和随机方法选择校正集样品两种方法,选择了同样数目28,32,41,76,146,163个样品建模进行预测效果的对比实验,结果显示,求极大线性无关组法选择校正集建模的预测效果优于随机选择校正集建模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9.
微波灰化-分光光度法测定烟草料液中的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用微波灰化样品,对磺酸基苯亚甲基若丹宁(SBDR)分光光度法测定烟草料液中的铅,烟草料液样品用微波灰化,灰烬用硝酸溶解,样品溶液中的铅用SBDR显色,显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20nm,铅含量在0—2.0μg/mL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实际用于几种烟草料液中铅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两种不同的样品消解法消解烟用接装纸样品,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了其中的3种有害元素铬、铅和镉的含量,通过几组样品的测定结果对比,证明两种样品前处理方法均可用于实际样品测定.  相似文献   

11.
我们对用纳米镁粉(平均颗粒度≤40nm)在常压下制备MgB2超导样品(以下简称纳米MgB2超导样品)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一组与用普通颗粒镁粉分别在真空条件下和流动氩气下制备MgB2超导样品时得到的原位ρ-T曲线不同的曲线.实验结果表明纳米MgB2超导样品的成相温区是430℃到490℃之间,低于用普通颗粒镁粉分别在真空条件下和流动氩气下制备MgB2超导样品时的成相温度:640℃~700℃和530℃~630℃.所得到的纳米MgB2超导样品的密度是1.46g/cm3.它高于用其他各种镁粉原料在常压下制备通过一次烧结制得的MgB2超导样品.  相似文献   

12.
将大气飘尘样品收集到0.8微米微孔滤膜内,用HNO3-H2SO4混酸将样品消化。在负压发生器内用1%NaBH4将样品中的砷和硒还原为氢化物。使用真空泵将氢化物直接吸入到电热、真空石英管原子化器中,同时用原子吸收仪器测量样品信号的峰值吸光度,本法测量砷和硒的检出限分别为0.61和0.06纳克。  相似文献   

13.
介绍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HI 13串列加速器上,对α Si1-xCx∶H薄膜样品进行弹性反冲探测分析的方法和结果.用该加速器提供的高品质127I束流轰击α Si1-xCx∶H薄膜材料样品,用ΔE(gas) E(PSD)望远镜探测器,在前角区(30°角)测量从该样品中反冲的各元素的能谱.然后用离子束分析(IBA)程序SIMNRA对能谱进行拟合,得到样品中H,C和Si的比分及深度分布.  相似文献   

14.
固体进样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岩矿样品中微量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石墨炉固体进样技术直接测定岩矿样品中微量银,用正交设计法进行测试参数的选择;采用氘灯及人工合成模拟样品基体扣除背景;使用了平台技术及自制进样器,以多种方法成功地测定了岩矿样品中的微量银。不同方法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5.
直接进样原子吸收法测定润滑油中铁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姜波 《光谱实验室》1993,10(4):69-71
本文介绍了用石油溶剂稀释样品,直接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润滑油中铁含量的方法。当样品溶液的粘度与标准溶液的粘度基本一致时,得到了较理想的回收率和精密度。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用氮气等离子体固相表面修饰改性对丙纶纤维进行表面处理。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改性前后样品表面官能团变化,用扫描电镜分析改性前后样品表面的形貌变化,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试样品的上染率。结果表明: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及丙烯酸接枝后的丙纶纤维表面引入了羰基、胺(氨)基或酰胺等活性基,使丙纶纤维从不可上染到能染上鲜艳的阳离子艳兰,显著改善了丙纶纤维的染色品质。  相似文献   

17.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毛竹Klason木质素的含量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研究了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对毛竹Klason木质素含量的快速预测。选取了代表不同竹龄、不同高度和横向不同位置的54个竹材粉末样品,用常规实验室方法测定了54个样品的Klason木质素含量,用近红外光谱仪漫反射方式在350~2500 nm范围内采集相应样品的光谱,利用多变量统计分析软件建立样品木质素含量和光谱数据之间的相关性模型。结果表明,对原始光谱进行二阶导数预处理后,选择1 011~1675 nm和1930~2488 nm波长区间,用偏最小二乘法(PLS1)和完全交互验证方式建立了的校正模型和预测模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和0.97,校正标准误差SEC=0.36%,预测标准误差SEP=0.59%,说明毛竹Klason木质素含量和近红外光谱之间存在非常好的相关性,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实现对竹材样品中Klason木质素含量的快速预测。  相似文献   

18.
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法测定汽油辛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汽油辛烷值,在高精度分光光度计上测得12个汽油标准样品和4个未知样品的近红外区吸收光谱,建立多元统计分析模型,用逐步回归法和偏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校准,并将其用于未知样品的预估分析,辛烷值的分析精度达到≤±1.0。  相似文献   

19.
La0.8-xCa0.2MnO3纳米颗粒的居里温度与磁热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伟  钟伟  潘成福  常虹  都有为 《物理学报》2001,50(2):319-323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系列La0.8-xCa0.2MnO3多晶样品,用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样品的钙钛矿结构,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样品的形貌及粒径分布情况,用PAR155型振动样品磁强计测量了样品的磁性随外场和温度的变化,确定样品的居里温度并计算了各样品的磁熵变.磁测量及计算结果表明制备的各样品的居里温度在180—260K的范围内且随焙烧温度和La3+离子空位浓度的不同而变化,不同温度焙烧的样品均有较大的磁熵变值,其中1100℃焙烧的La0.77Ca0.2MnO3,多晶样品在240.5K,H=1.0T的外场下的磁熵变达3.76J/kg·K,对实验结果做了定性的分析.该材料具有较高的居里温度和较大的磁熵变,所需外场强度适中,电阻率高,性能稳定,适合做高温磁制冷材料. 关键词: 钙钛矿 居里温度 磁热效应  相似文献   

20.
利用拉曼光谱快速无损鉴定翡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HR800型显微共焦拉曼光谱仪(514nm)对一系列翡翠样品进行无损鉴定检测,通过拉曼谱图比对分析准确快速的从样品中鉴别出翡翠的优劣和真假,其中两个样品为A货翡翠,一个样品为B货翡翠,另一个样品为二氧化硅类晶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