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钒与5-Br-PADAP及羟胺反应形成有色配合物的条件,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600nm,摩尔吸光系数ε=2.8×10^4L·mol^-1·cm^-1,配合比V:5-Br-PADAP:羟胺=1:1:1。钒含量在0-0.8mg/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此法用于煤矸石中钒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新试剂5-(偶氮苯)-8-(4-硝基-1-重氮苯)-氨基喹啉(PANPAQ)与铜的显色反应,在弱碱性介质中,吐温-80存在下,PANPAQ与Cu(Ⅱ)反应生成2:1紫色络合物,λmax=615nm,ε=5.19×10^4L·mol^-1·cm^-1,铜含量在0-15μg/25mL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用于生物样品中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甘薯中微量铝的分光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采用分光光度法与Al-CAS-CTMAB-OP四元络合物显色相结合,对甘薯中的铝含量进行了测定。A1^3 浓度在0-0.24μg/mL范围内遵守朗伯-比耳定律,相关系数r=0.9996。回收率为91.4%-102.6%,对甘薯样品测定的结果为190.8μg/g,δ=1.59,RSD=0.83%(n=5)。因甘薯中铝含量相对较高,建议在开发健康食品时应作特殊的前处理或进一步改良品种。  相似文献   

4.
5-Br-PADAP光度法测定磷铁中的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在H2O2存在下,用5-Br-PADAP光度法,测定磷铁中钒的条件及配合物组成。配合物在波长590nm处有最大吸收,其摩尔吸光系数ε=5.43×10^4L·mol^-1·cm^-1;钒量在2-2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钒与5-Br-PADAP的配合比为1:2。  相似文献   

5.
荧光法直接测定环境水中痕量苯酚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研究了荧光分光光度通过控制酸度直接测定环境水中苯酚的新方法。在pH=1时,直接测定苯酚的含量,波长为λex/λem=270/297nm,检出限为4.0g/mL,线性范围为0-3.2μg/mL。回收率为99%-101%。  相似文献   

6.
系统研究邻硝基苯基荧光酮与钛的显色反应,试验多种表面活性剂对体系的作用及相应的光度性质,从而确定Ti(Ⅳ)-ONPF-Tween-40为较佳体系,在0.084-0.15mol/L HCl介质中形成紫红色配合物,其波长在530nm处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1.79×10^5L·mol^-1·cm^-1,配合物组成中Ti:ONPF=1:4,钛浓度在0-1.2μg/10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应用于直接测定硅铁合金中钛,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ICP法对化工机械制造工业中常用防腐蚀涂料--氯铱酸中八个杂质元素的测定进行了研究,主要进行了基体效应和酸效应等方面的研究,主要进行了基体效应和酸效应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元素的测定范围:铝、铁、铜、锰、钙、镁为每毫升0.1微克到10微克;铅、锌为每毫升1微克到100微克。加入回收结果令人满意。相对标准偏差为0.2-2%。  相似文献   

8.
在pH=4.5HAc-NaAc缓冲介质中,吐温-80存在下,2-(4安替比林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ADA)与铜生成2:1红色络合物,λmax=520nm,ε=5.24×10^4L·mol^-1·cm^-1。铜含量在0-20μg/25mL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用于食品中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7-碘-8-羟基喹啉-5-磺酸(H2QSI)在乙醇存在下分光光度法测定钒(V)的最佳条件。在乙醇存在下pH4的硫酸介质中,(H2QSI)与V(V)形成了红棕色配合物,最大吸收位于506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max=2.9×10^3L·mol^-1·cm^-1,有色配合物组成为V(V):(H2QSI)=1:3。钒(V)在0-14μg/25mL符合比耳定律。本法用于钢样中的测定,结果满意。H2QSI是光度分析中的一种显色剂,近年来,8-羟基喹啉类试剂用于钒(V)的测定尚未见报道。本文研究了V(V)与H2QSI的显色反应条件及组成,在pH4的乙醇介质中,V(V)与H2QSI生成红棕色配合物,ε506nm=2.910^3L·mol^-1·cm^-1。本方法用于低碳合金钢中钒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pH值在7.0-8.5的范围内,锡与偶氮邻苯二酚苯基荧光酮、吐温-80形成络合物,其最大吸收峰556nm,摩尔吸光系数2.9×10^5L·mol^-1·cm^-1,锡的含量在0-6μg/25mL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本方法对干扰离子的影响和消除进行了研究,本方法已被用于岩石样中锡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Al(Ⅲ)-CAS-OP-PVA体系分光光度法测定沸石分子筛中的铝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在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乳化剂OP)及聚乙烯醇(PVA)存在下铝(Ⅲ)与铬天青S(CAS)的显色反应。在pH5.3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题示体系最大吸收波长λmax=612nm,对比度Δλ=102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12nm=2.84×104L·mol-1·cm-1。铝(Ⅲ)浓度在0-0.60μg/mL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本法已成功地用于沸石分子筛中铝含量的测定,结果良好。该法具有稳定性高、准确度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新试剂5-(2,4-二甲苯偶氮)-罗丹宁,在pH7.05的NH4AC缓冲液中,当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存在时,银可与试剂形成1:1的络合物,其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位52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o 9.6×10^4L.mol^-1.cm^-1,Ag量在0-10μg/25mL范围内遵循比耳定律,所拟方法用于工业废水中微量银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彭秧  张莉 《光谱实验室》1998,15(5):57-60
本文对在溴代十六烷基三甲铵和吐温80混合表达活性剂中苯基荧光酮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铜和铝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在磷酸介质中,pH=6.8-7.4范围内,苯基荧光酮与铜、铝形成稳定的络合物。铜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00nm,ε600^Cu=6.63×10^4L·mol^-1·cm^-1,线性范围为0-5μg/25mL;铝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64nm,ε564^Al=1.01×10^5L·mol^-1·cm^-1,线性范围0-6μg/25mL。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用于水及健康人体冻干血浆中铜、铝回收率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PF和吐温—80分光光度法测定铝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春 《光谱实验室》1997,14(3):61-63
本文研究了氨性缓冲溶液中,在吐温-80-存在下,铝与苯基荧光酮的显色反应,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56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2×10^5L.mol^-1.cm^-1,有色配合物配合比为Al;PF=1:2铝量在0-5μg/25mL范围内符合经耳定律。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操作简便,迅速,测定水中微量铝,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锌和邻二氮菲-溴甲酚绿在氨性缓冲液中形成三元配合物增溶于聚乙烯醇PVA_(124)体系,直接在水相中测其吸光度。配合物最大吸收位于612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_(612)=1.63×10 ̄6L·mol ̄(-1)·cm ̄(-1)。锌浓度在0-1.2μg/25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用此法分析良/恶性肿瘤细胞切片中锌含量,获得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对磺酸基苯基亚甲基若丹宁固相萃取光度法测定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研究了对磺酸基苯基亚甲基若丹宁(SBDR)与银的显色反应,在pH为2.6的柠檬酸-氢氧化钠缓冲介质中,吐温-80存在下, SBDR与银反应生成2∶1稳定络合物,该络合物可用Waters Porapak Sep-Park固相萃取小柱富集,用乙醇(含5%乙酸)溶液洗脱后用光度法测定,在乙醇介质中λmax=520 nm,摩尔吸光吸数ε=7.53×104 L·mol-1·cm-1。银含量在0~1.2 μg·(25 mL)-1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环境水样中银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5-(H-酸偶氮)-8氨基喹啉(HAQ)与铜的显色反应,在PH=4.2HAc-NaAc缓冲介质中,有乳化剂-OP存在下,HAQ与铜反应生成稳定的2:1络合物,λmax=550nm,ε=4.87*10^4L.mol^-1.cm^-1。铜含量在0-16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用于烟草样品中铜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火焰发射光谱法测定钾、钠等碱金属元素的各种测定条件,选择其最佳条件。通过标准样品的测定,试验了该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直接可测定的浓度范围、检出限以及不同燃烧器对测定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浓度范围在0.5-46微克/毫升时,回收率为97-102%;同一试样分别称样10次测定结果,其标准偏差为0.0049;浓度范围为0-50微克/毫升时,校准曲线呈直线,而用原子吸收方法,大约至5微克/毫升浓度时校准曲线已开始弯曲,火焰发射光谱法可节省空心阴极灯,从而使测定更简便快速。因此,火焰发射光谱测定碱金属元素比原子吸收光谱法更优越。  相似文献   

19.
协同显色反应测定粮食中铝(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H6.5醋酸铵-醋酸缓冲液中,在OP存在下,铝(Ⅲ)和邻苯二酚紫与罗丹明6G形成紫红色离子缔合物。最大吸收波长λm ax = 580 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 6.8×104 L·m ol- 1 ·cm - 1 。铝(Ⅲ)在0~7 μg/25 m 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本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用于粮食中微量铝(Ⅲ)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钼酸铵和乙基罗丹明B光度法测定微量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法研究了在聚乙烯醇(PVA)存在下,色与钼酸铵和乙基罗丹B(ERB)反应形成的有色离子缔合物用于微量钯的光度法测定。缔合物的最大吸收位于580nm,表观摩尔吸收系数ε为2.13×10^5L·mol^-1·cm^-1,钯量在0-5.5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体系至少稳定140h,检出限(3σ)8.64μg/L(n=11),对0.20mg/L Pd(Ⅱ)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66%(n=12)。缔合物的摩尔比为Pd:ERB=1:4。考查了50多种共存离子的影响。本法用于炭基和名基催化剂中微量色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