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火焰原子吸收法同时测定红血球中铜、锌、铁、钙、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体红血球中Cu、Zn、Mg、Ca的分别测定和健康人的红血球中某些元素的含量范围,国外已有报道。红血球是血液的主要有形成分。Cu、Zn、Fe、Ca和Mg都是人体的必需元素。红血球中这些元素的含量,同血液的生理功能、人体的健康或某些疾病密切相关。血液中各有形成份比血浆、血清以及全血中各元素的研究报道要少的多。随着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和医学的发展,血液中有形成份里各元素的研究日益深入。为了临床上能充分利用人的血液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提高人体血液成分无创伤测量的精度,从而达到临床的要求,提出了人体血液成分无创伤测量的一种新方法,这种方法是在血流受阻条件下,基于动力双波长时间分辨透射测量,将先进的时间门技术和拉普拉斯变换方法结合起来,对人体血液成分进行无创伤测量。该理论模拟了利用该方法在体测量人体血液参数,模拟结果显示当p>0, 强调早期到达的光子的贡献时,能提高人体血液参数的检测灵敏度。  相似文献   

3.
无创人皮肤浅表组织血液中卟啉的荧光光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体中含有的卟啉化合物主要有血红蛋白、血红素、原卟啉、粪卟啉、尿卟啉等。健康状况影响卟啉代谢,恶性肿瘤影响原卟啉(PPⅨ)与类胡萝卜素的相对含量。采用钛宝石激光器、光导纤维、荧光探头、多色仪、CCD、微机,组建起实施人体皮肤浅表组织内血液中的卟啉进行无创荧光检测系统。对人耳垂皮肤浅表组织内血液进行了荧光分析,结果同P_pⅨ水溶液的荧光谱一致。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人体循环系统是由心脏、肺和血管系所构成.它包括了人体给养通路的体循环和血液净化的肺循环. 如图1为人体处于静态时,人体各部分的血液流向方框图.它给出了人体各部分的血液流向百分比.括号内的数字表明的是,人处在剧烈运动时,血液改变的倍数. 循环系统中的血管系,其类型、数量、规格请参见表1. 由表1可知,遍布人体各处的毛细管总计有 10~(10)条.其壁厚约 lμm,管壁上具有直径4nm的小孔,营养物与废物正是通过这些小孔进行渗透,实现交换的。 人体大约有101’(十万亿)个细胞,一个细胞可视为一…  相似文献   

5.
利用显微拉曼光谱技术分析人体血液成分随时间推移的改变,为分析血液离体时间提供一种研究方法。通过分析拉曼峰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可以看出血液中的血浆的拉曼光谱在1 159和1 520cm-1处峰强度的比值符合不断减小的趋势;而血液中的血细胞的拉曼光谱在1 639和1 585cm-1处峰强度的比值也符合不断减小的趋势。表明拉曼光谱是分析血液成分,推断其降解过程的有效手段,并将其应用于血液离体时间的推断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硒在生物体中既是一个必要的营养元素,又是一个毒性元素。人体血液中硒含量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痕量元素硒的分析对生理、病理的研究及环境保护均具有重要意义。有关硒的测定,已有一些文献报导。以往多采用分光光度法,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法,分析前样品需要预处理,操作比较繁琐,且在消化过程中分析物易挥发损失。近年来,用非火焰原子吸收测定硒,具有灵敏度高,快速,简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近红外光谱常被用于含氢有机物质等的物化参数测量,可以提供丰富的结构和组成信息在复杂溶液的光谱定量分析中更是被广泛应用。然而在人体血液等复杂溶液的近红外光谱分析中,强大的背景信息造成的噪声干扰和冗余变量的存在,严重影响着样品的光谱测量和分析,影响着分析的效率和准确度。如何消除背景噪声等的干扰来提高分析准确度已经引起高度重视,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许多基于化学计量学方法的相关方法。从光谱预处理、变量优化和建模分析三方面,以传统的化学计量学方法出发,总结和分析这些方法在人体血液等复杂溶液的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的应用和各自的特点,为提高光谱定量分析准确度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动态光谱无创动脉血液成分检测方法,从原理上可以去除皮肤等因素带来的个体差异的影响。在使用该方法时,需要考虑血液散射的影响。采用蒙特卡罗模拟仿真方法,对人体指端脉动动脉血液的散射引起的等效光程长变化程度进行了研究,从误差分析的角度对通过动态光谱法测量血液成分浓度的下限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9.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血清中微量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微量元素的研究是当前国内外非常活跃的领域。微量元素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素,与人体的正常生理代谢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深入研究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必须建立系统的可靠的分析方法。目前国外已有许多关于血液中微量元素分析的报道。本文通过实验探讨了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血清中微量铜的条件;各种因素对测定的影响;研究了减小基体干扰的方法;在最佳条件下测出血清中铜的含量,测定值与文献报导值基本符合。利用此方法测  相似文献   

10.
何晓燕 《物理实验》2006,26(12):33-34,37
测定了不同血液样品(全血、红细胞、血浆)在可见光的吸收光谱,研究了He-Ne激光经过全血和红细胞的偏振度的变化,得出了人体血液中对可见光的吸收和散射主要来自红细胞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利用动态光谱指端透射法进行了人体血液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无创测量的研究。对21名健康志愿者进行了在体测量,选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对获取的动态光谱数据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实测值进行建模分析,建立的定标集的相关系数为0.922,最大相对误差为5.85%,平均相对误差为4.13%;对定标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了验证,其中预测集的相关系数为0.912,预测集的相对误差最大为6.74%,平均相对误差为5.07。结果表明:动态光谱法可以有效地克服测量位置及人体成分等对光谱测量的影响,较准确地进行人体血液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测量,是一种比较好的血液成分无创测量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人体血液元素的丰度曲线与地壳中元素的丰度曲线是相当吻合的。人体健康、疾病与化学元素的含量及在体内的分布是密切相关的。观察细胞内钠、钾含量的变化,对研究高血压病人发病机制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红外光谱无创血糖检测中有效信号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糖尿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无创血糖检测是医患双方的期望。人体生理背景成分复杂、易变,各种组织信息混杂,导致直接测量人体的近红外光谱很难真实反映血液中血糖浓度变化信息。提出血流容积差光谱相减法,即利用血流容积一直在变而人体组织背景和血液成分含量短时间不变的事实,通过相似背景扣除,有效消除人体组织背景干扰,获得反映血液成分信息的有效光谱信号。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自行研制相关实验系统,获得系统噪声好于20 μAU,并在波长1 250 nm处取得信噪比为20 000∶1的有效光谱信号,阐明现有条件下血流容积差光谱相减法在近红外无创血糖检验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优势。  相似文献   

14.
人体血样吸收光谱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命科学是当今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针对人体血液检测这一重要课题,采用光谱分析技术,提出通过对人体血清的吸收光谱特性进行分析,将其应用于疾病诊断这一国内外较少涉足的研究课题。比较了正常血样血清和异常血清的吸收光谱特性。研究发现,正常与异常血清在大部分波段上的吸光度都是相似的,但在278 nm附近吸光度有比较明显的差别;高血糖血清在285 nm处的吸光度与正常血清相比明显增强,并且峰值位置产生了一定的漂移,表现出吸收光谱在吸光度和峰值位置的异常;而高血脂血清在414 nm处有个较之正常血清比较明显的吸收峰。因此,通过比较光谱特性,为疾病诊断提供了一种血液分析的新方法。与已有的血液检测方法相比,所提出的血液光谱特性分析方法具有检测方便、分析简单、快速和易于推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血液成分检测是健康诊断的重要手段,常规的血液成分检测采用抽血的方法,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还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近红外光谱技术是无创伤血液成分检测中的研究热点。为满足近红外无创伤血液成分检测仪器对其光谱数据采集系统提出的高速、多通道和高信噪比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高速、多通道光谱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采用Altera公司Cyclone IV系列的FPGA芯片作为其微控制器,控制两片8通道的A/D芯片并行采集16通道的人体血液脉搏波光谱信号,采集到的数据在FPGA的控制下首先缓存在FPGA内部建立的乒乓RAM中,然后转存至外部SRAM芯片中,最后经USB总线传输至计算机。实验结果表明,在19 531 Hz的采样频率下,该系统能够高速并行采集16个通道的信号,重复性信噪比可达40 000∶1。此外,在该采样率下,系统可以采集到高信噪比的人体血液脉搏波信号,采集速度能够达到每秒305幅光谱图。该系统满足近红外无创伤血液成分检测仪器对于光谱数据采集系统的基本要求。该研究的主要创新点为将FPGA应用于近红外无创伤血液成分检测仪器的数据采集系统中,FPGA能够同时控制两片AD芯片进行16路人体血液脉搏波数据的高速并行采集,解决了单片机作为微控制器时无法实现多通道大量数据高速采集和储存的问题,使仪器的采集速度大大加快;同时使用FPGA内部资源建立乒乓RAM进行数据的缓冲,实现了不同位数数据从AD芯片到SRAM芯片的无缝连续传输。  相似文献   

16.
陈星旦  高静  丁海泉 《中国光学》2012,5(4):317-326
介绍了无创血糖监测的几种光学方法以及红外光谱法用于无创血糖监测的优势。分析了无创血糖监测红外光谱法的主要问题,包括光在人体组织中的复杂传播;葡萄糖吸收信号微弱,且与人体中其它生化成分吸收光谱重叠;人体组织背景吸收干扰严重等。总结了无创血糖监测红外光谱法的最新进展,给出抑制人体组织背景吸收干扰的方法,并认为组织液可代替血液用于血糖水平的测量。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研究趋势,主要涉及精确描述光子在组织中的传输、测量皮肤表皮内或表皮与真皮浅层光谱信息,以及提高光谱仪器信噪比,建立葡萄糖吸收带定标模型。  相似文献   

17.
微循环是人体血液循环的基本功能单位,人体所需的氧和排出的二氧化碳是红细胞在毛细血管内流动及变形条件下完成的,红细胞的流变性对于维持正常的血液灌流,营养物质代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定量的研究活体动物毛细血管内红细胞的流变性对于血液灌流,红细胞力学性质,细胞微观流变学,微循环规律与疾病的发生发展等的研究都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采用BP神经网络算法模型对人体血液红细胞浓度进行无创检测。对获取的动态光谱数据和红细胞实测值利用BP神经网络进行建模分析,校正集输出对期望值的跟踪较好,相关系数R达到了0.993,用建立起的BP神经网络模型去检验预测集输出值,得到预测集的相对误差最大为4.7%,平均相对误差为2.1%,预测能力较为理想。结果表明:用BP神经网络模型能够较准确的处理动态光谱数据和人体红细胞实际值的非线性关系,提高了血液成分无创测量在临床上应用的可行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动态光谱法用于人体血红蛋白浓度的无创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血液成分的无创检测,利用动态光谱指端透射法进行了人体血红蛋白浓度无创测量的研究。对34名健康志愿者进行了在体测量动态光谱和抽血分析血红蛋白含量,在验证了动态光谱的可靠性的基础上,选用BP神经网络对获取的动态光谱数据和血红蛋白浓度实测值进行建模分析,从34个样本中抽取19个作为校正集,另外15个作为预测集,得到校正集和预测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3 1和0.936 5,预测集的相对误差最大为7.5%,平均相对误差为3.04%,满足临床应用对血红蛋白测量精度的要求。结果表明: 动态光谱法可以有效的克服测量位置等测量条件对光谱测量的影响,较准确地进行人体血红蛋白浓度的测量,是一种比较好的血液成分无创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20.
生物组织血液灌注率的无损测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了无损测量生物组织血液灌注率的体表绝热法。推导出了体表绝热时生物组织内温度响应的一维解析解。采用二维生物传热模型,分析了生物组织有限厚度、体表有限绝热面积和血液灌注率分布不均匀的影响。对人体组织的血液灌注率进行了测量,实测温度响应与理论预测值吻合。由于利用的只是体表的瞬态温度信息,对生物组织不会造成损伤,也不会干扰生物组织正常的生理状态,整个测量系统也比较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