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水中的2-甲基异莰醇、土臭素、2-异丙基-3甲氧基吡嗪、2-异丁基-3-甲氧基吡嗪、三氯苯甲醚、β-环柠檬醛、β-紫罗兰酮等9种嗅味物质。以内标法定量,嗅味物质在1~200 ng/L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3 7~0.999 9,方法检出限为0.38~0.55 ng/L。水样的加标回收率为72.1%~130.0%,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n=5)。同时对样品的保存期限、保存剂、余氯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该法适用于饮用水中嗅味物质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水中戊二醛的方法。设计5因素4水平完整的正交试验,通过极差分析获得顶空固相微萃取优化条件。10 mL,pH 1的水样加入6 g NaCl,经非极性PDM S,100μm纤维头于75℃萃取25 min,210℃解析进样0.2 min。采用VF-5(60 m×0.25 mm×0.25μm)色谱柱程序升温分离,选择多反应监测(M RM)模式采集质谱信息。以m/z 82/54为定量离子,以m/z 82/39为定性离子,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戊二醛质量浓度在0.02~0.6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6,方法检出限7μg/L,定量限20μg/L。低(0.04 mg/L)、中(0.1 mg/L)、高(0.4 mg/L)3个水平加标回收率为87.4%~103.7%,相对标准偏差(RSD)<6%。方法适用于测定水中的戊二醛。  相似文献   

3.
4.
水样过0.45μm滤膜,分取10 mL滤液和已经于450℃处理2 h的氯化钠2.5 g混合,在顶空仪中于65℃平衡5 min,再用二乙烯苯基/Carboxen/聚二甲基硅氧烷(DVB/CAR/PDMS)固相微萃取纤维头在500 r·min^(-1)转速下于65℃萃取30 min,于250℃热解吸3 min,所得气体进入气相色谱-质谱仪,在HP-5MS毛细管色谱柱上用升温程序分离,用附电子轰击离子(EI)源的质谱仪检测。结果显示,土臭素、2-甲基异莰醇的质量浓度在2.0~200.0 ng·L^(-1)内,β-紫罗兰酮的质量浓度在1.0~100.0 ng·L^(-1)内分别与其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36s)分别为1.38,1.12,0.78 ng·L^(-1);对纯水及太湖水源水进行3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水源水中3种嗅味物质的检出量分别为1.78,3.07,3.81 ng·L^(-1),回收率为92.3%~111%,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0.98%~13%,适用于水源水中嗅味物质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当前水中酚类化合物种类不清、危害不明,多种酚类化合物的同时检测方法不成熟,因此建立水中多种酚类化合物同时检测的方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该研究建立了固相萃取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检测水中18种酚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实验选择超纯水为空白样品,采用固相萃取技术富集、提取水中的酚类化合物,同时对水样初始pH值、洗脱液的种类、洗脱液的用量等条件进行优化,从而确定出最优的前处理方法,最后利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不同种类的酚类化合物同时进行定量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在初始水样pH值为3.0、不衍生等条件下,使用10 mL乙酸乙酯洗脱,控制洗脱速度为1 mL/min,经固相柱富集净化,氮吹浓缩后,用气相色谱-质谱仪(EI源)测定,选择离子模式监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以3倍信噪比结合浓度外推法确定方法检出限,为0.04~0.6μg/L; 18种酚类化合物的加标回收率为51.7%~117.3%,相对标准偏差为3.1%~7.4%。应用建立的方法分别检测了河流湖泊水、生活用水、生产用水3大类6种不同的水质。检测结果表明,河流湖泊水中酚类化合物所含种类最多,含量最高。研究建立的方法不需要衍生,简化了前处理...  相似文献   

6.
7.
2-甲基异崁醇(2-MIB)、土臭素(GSM)、2,4,6-三氯苯甲醚(TCA)、β-环柠檬醛(β-Cyclocitral)、β-紫罗兰酮(β-Ionone)和二甲基三硫醚(DMTS)为不同特征水体的典型嗅味物质。本研究建立了大体积浓缩-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同时测定这6种痕量物质的方法。自制大体积玻璃萃取瓶,萃取体积为100 mL。优化的萃取条件:萃取时间30 min,NaCl离子浓度0.3 g/mL,萃取温度65℃,解吸时间2 min,溶液pH值4~9范围内,不影响萃取效果。各物质的检出限均低于1 ng/L,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加标回收率为86.0%~114.2%,具有较好的精密度;浓度在1~200 n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本方法应用于江河湖泊、水库、自来水出厂水和管网末端水等水体中嗅味物质的定量检测,结果表明:在富营养化的水体中DMTS,2-MIB和β-Cyclocitral的浓度较高;TCA在管网末端水中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香精香料中黄樟素含量的方法。为使固相微萃取达到更高的效率,选用65μm聚二甲基硅氧烷/二乙烯苯作为微萃取的涂层,萃取温度及时间为(25±5)℃和30 min。用DB-5MS毛细管色谱柱分离,电子轰击离子源串联质谱模式检测。选定黄樟素的母离子和子离子分别为m/z 162和m/z 131,内标丙酸苯乙酯的定量离子为m/z 104。黄樟素的线性范围为20~1 000 ng·g-1,方法的检出限(3S/N)为2.2 ng·g-1。在3个浓度水平上做回收试验,加标回收率在71.1%~114.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5)在3.4%~16%之间。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同时测定化妆品中10种挥发性亚硝胺(N-亚硝基二甲基胺,N-亚硝基二乙基胺、N-亚硝基二正丙基胺、N-亚硝基吗啉、N-亚硝基毗咯烷、N-亚硝基哌啶,N-亚硝基二正丁基胺、N-亚硝基二苯基胺、N-亚硝基二环己基胺及N-亚硝基二苄基胺)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膏霜、水剂、散粉、香波、唇膏等不同类型的化妆品样品分...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同时测定饮用水源水中24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用75 μm CarboxenTM-Polydimethylsiloxane(CAR-PDMS)固相微萃取柱顶空萃取水样中的VOCs,VOCs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采用内标法定量.对萃取柱涂层、样品盐度、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等样品前处理条件进行了优化,VOCs的检出限在0.03~0.31 μg/L之间,线性相关系数r>0.996(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除外).对饮用水源水实际水样0.50μg/L和1.00 μg/L两个加标浓度水平的回收率进行了测定,三氯甲烷回收率均值分别为104%和142%,其余VOCs回收率分别为90.0%~120%和88.0%~110%,除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外,其余VOCs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5.0%(n=6).该方法适用于饮用水源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监测分析.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捕集阱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同时测定饮用水中二甲基二硫醚、二甲基三硫醚、2-甲基异莰醇、土臭素4种嗅味物质的含量。取10.0 mL水样置于顶空瓶中,迅速加入3.0 g氯化钠,在0.276 MPa、70℃条件下加热平衡15 min,捕集阱循环4次后在DB-624色谱柱上按照柱升温程序分离,质谱分析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4种嗅味物质的质量浓度在5.0~100.0 ng·L-1内与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6~2.5 ng·L-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5.0%~107%,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5.0%。方法用于10份生活饮用水样的分析,其中2份样品中检出二甲基二硫醚,检出量为4.7,2.4 ng·L-1,其余3种嗅味物质均未检出。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一种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SPME-GC/MS)测定蜂蜜中苯酚的分析方法。对SPME纤维头、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及解吸时间等萃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用85μm的聚丙烯酸酯(PA)萃取涂层对蜂蜜中的苯酚萃取效果很好,苯酚在0.5~1000 ng/g的浓度范围内,方法的检出限为0.1ng/g,相对标准偏差(n=9)为3.3%,平均回收率为85.79%~99.35%。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固相萃取(SPE)-在线凝胶渗透色谱(GPC)-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测定水中31种有机氯农药(OCPs)含量的方法,并用于福建各地水样的分析.水样以10 mL·min-1速率过SPE柱,吹氮10 min除去水分,用5 mL二氯甲烷以1.0 mL·min-1速率过柱洗脱目标物,样品瓶隔夜沥干,用...  相似文献   

14.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牡丹花挥发油中各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离和测定牡丹花中挥发油成分,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为使固相微萃取达到更高的效率,选用50/30μm PDMS/DVB/CAR的固相萃取头,萃取温度及时间为45℃和40min。共检出38种化合物,总质量分数为2 481.34ng·g-1。其中乙酸己酯、香茅醇、香叶醇和丙酸香叶酯等物质为构成牡丹花的特征香气的重要成分。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饮用水、酱油和食醋中4种鼠药氟乙酰胺、鼠立死、毒鼠强和杀鼠酮的含量。饮用水样品用固相萃取(苯乙烯二乙烯苯和甲基丙稀酸甲脂聚合物固相萃取柱)富集净化;食醋和酱油样品用乙腈为提取溶剂,加入少量石墨化炭黑去除色素的快速萃取法提取净化,采用INNOWAX弹性的石英毛细管柱分析。结果表明本方法测定选定样品基质的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在57.2%~102.2%,1.9%~9.5%之间;饮用水中除去杀鼠酮的最低检测浓度为2.0μg/L外,其他均小于0.5μg/L;食醋和酱油中杀鼠酮的最低检测浓度为0.10 mg/kg,其他均小于0.025 mg/kg。本方法适用于突发中毒事件中几种食品样品中4种鼠药的同时快速定性和准确定量。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环境水样中克菌丹残留量的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SPME-GC-MS/MS)检测方法.通过优化固相微萃取的条件对水样中的克菌丹进行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克菌丹在0.10~5.00 mg/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大于0.99,对农田灌溉水进行加标回收率试验,测定的低、中、高3种不同添加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5.7%、79.1%和83.1%,相对标准偏差(RSD)在2.0%~3.4%范围内,检出限(LOD)为7.98μg/L.与传统溶剂萃取农药残留的方法相比,具有前处理简便、无溶剂污染等优点,同时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较好,可作为环境水样中克菌丹残留量的监测.  相似文献   

17.
采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SPE/GC-MS/MS)建立了含硫蔬菜(葱、姜、韭菜和大蒜)中46种农药残留量的分析方法,并对提取溶剂、固相萃取柱及洗脱溶液进行优化。样品以1%乙酸乙腈提取,Carbon/NH2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采用气相色谱-三重串联四极杆质谱多反应(MRM)模式进行外标法定量测定。结果表明,46种农药在0.05~1.0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的检出限(LOD)为0.001~0.003mg/kg。在0.01,0.05,0.10mg/kg3个浓度加标水平下,46种农药的平均回收率为60%~125%,相对标准偏差(RSD)不大于17.3%。该方法测定的农药种类较全,涵盖了有机磷、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等多类农药,且背景干扰少,灵敏度高,适合于基质复杂的含硫蔬菜中多农药残留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Li J  Wang Y  Shi J  Jiang L  Yao X  Fang L 《色谱》2012,30(3):262-266
建立了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水果中11种三唑类杀菌剂残留的方法。采用乙腈匀浆提取样品中的待测组分,经固相萃取法(SPE)净化,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分别对水果样品进行4个水平(10、50、100、250 μg/kg)的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为82.6%~117.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定量限(LOQ,以信噪比(S/N)为10计)为0.8~3.4 μg/kg。结果显示该方法的背景干扰低,灵敏度高,定量限低于国家标准及有关文献报道值,适合橘子等水果中三唑类杀菌剂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9.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对饮用水源水中1,3,5-三氯苯进行了测定。以1,2-二氯苯-d4为内标,用PDMS萃取头顶空萃取20min,萃取头于气相色谱进样口解析5min。采用DB-624色谱柱在程序升温条件下进行分离,质谱分析中采用电子轰击离子源(230℃,70eV)及选择离子监测模式测定。结果表明:1,3,5-三氯苯在0.100~2.50μg.L-1范围内呈线性,检出限(3S/N)为0.019μg.L-1。方法用于河流及水库水中的1,3,5-三氯苯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1.5%~126.0%之间。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顶空-固相微萃取箭型-气相色谱-质谱(HS-SPME Arrow-GC-MS)联用技术,结合多变量统计分析铜绿微囊藻在模拟自然环境条件下,其挥发性代谢物组成及变化规律。通过选取合适萃取头,对不同时期铜绿微囊藻样品中挥发性代谢物进行定性分析,鉴定了210种挥发性代谢物。采用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进一步研究铜绿微囊藻生长过程中挥发性代谢物的消长变化规律,筛选出10种统计学显著性差异代谢物:环己醇、二甲基三硫、苯甲醇、樟脑、2-甲氧基苯酚、3-己烯-1-醇、2, 4-癸二烯醛、吲哚、柠檬醛和正壬醇。优化了萃取温度、萃取时间、体系盐度等SPME Arrow萃取条件,筛选差异性代谢物的特征离子峰,并进行定量分析和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10种统计学显著性差异代谢物在0.050~1000 n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8,检出限范围为0.010~0.030 ng/L,回收率在76.3%~93.0%之间,RSD≤12.7%(n=6)。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可用于蓝藻水华爆发初期天然水体中挥发性代谢标志物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