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多酸新材料因其独特的结构、组成和广泛的应用前景,逐渐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同时,二氧化硅作为一种传统的无机材料,与多酸形成复合微结构还鲜有报道.本文中,我们使用无模板法和Stber法,在温和的水溶液条件下,成功合成出Er~(3+)掺杂的SiW_(12)微米管,并使用SiO_2壳层将其表面包覆.此外,我们对标题化合物进行了荧光性质的研究,在392 nm的激发波长下,该化合物表现出Er~(3+)离子的特征发射光谱.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2个新的Robson大环配位聚合物{[Mn2L1(1,4-bix)2](Cl O4)2·5H_2O·DMF}n(1)和{[Cu2L2(1,4-bix)](Cl O4)2}n(2)(H2L1和H2L2分别为1,3-丙二胺与2,6-二甲酰基-4-氟苯酚和2,6-二甲酰基-4-氯苯酚通过[2+2]缩合的产物)。2个配合物通过1,4-二(1,2,4-三唑-1-甲基)苯(1,4-bix)桥连大环单元形成一维链状结构。配合物的HOMO-LUMO能带间隙通过循环伏安法、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有较低的能带间隙。  相似文献   

3.
Ag(TCNQ)准一维微米结构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溶液化学反应法制备了准一维结构的金属有机配合物Ag(TCNQ). X射线衍射(XRD)表明,所制备的Ag(TCNQ)为晶态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观察证明,Ag(TCNQ)为准一维的微米管或线;Raman 测试结果表明,单根的Ag(TCNQ)形成时,Ag原子与TCNQ分子之间发生了电荷转移.对样品的制备工艺,即 Ag膜厚度和浸入溶液的反应时间对生成Ag(TCNQ)晶体形貌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g膜越薄,生长出的晶体越稀疏;Ag膜与TCNQ乙腈溶液的反应时间影响其形貌的变化.反应历经三个阶段,晶体形成和长大阶段、反应完全阶段及溶解阶段.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热合成及离子交换方法将缺位及单取代型Keggin结构钨硅杂多含氧酸根SiW(11)及SiW(11)O(39)Z(H2O)(6-)嵌入Zn─Al型阴离子粘土层间,得到了大层间距的新型层往状微孔材料ZnAl─SiW(11)及ZnAl—SiW(11)Z(Z=Co(2+)、Ni(2十)和Cu(2+)),XRD与IR测试结果表明,它们只有9.7 的通道高度.  相似文献   

5.
分别以直径约为0.2 mm的细铜丝和直径约为1 mm的细铜丝环为模板,制得了H4SiMo12O40掺杂的不同微观结构的聚苯胺材料,用红外光谱(IR)、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及透射电镜(TEM)对其进行了表征,讨论了模板形态对聚合产物结构的影响。常温下,通过对聚苯胺的气敏性能测试,得知以细铜丝环为模板合成的聚苯胺的气敏性能更好,即聚苯胺微米球对100 μL·L-1 NH3的响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2个含有双膦配体的Ag(Ⅰ)配合物,分别是[Ag(DPEphos)(dppe)]2SO_4(1)和[Ag(DPEphos)(SCN)]2·CH2Cl2(2)(DPEphos=双(2-二苯基膦苯基)醚,dppe=双(二苯基膦)乙烷),并通过红外光谱,核磁氢谱,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及荧光光谱表征分析。通过热重分析了2个配合物的热稳定性。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具有简单的单核结构,每个Ag和2个膦配体中的4个P原子螯合配位。配合物2具有双核结构,在配合物2中存在微弱的金属与金属间的作用。在Ag_2S_2环中,4个原子相互之间形成的内角之和为360°,形成的环[-Ag-S-Ag-S-]是一个平行四边形。荧光光谱显示配合物中的发射峰主要来源于双膦配体中的π-π*跃迁。热重分析结果表明,在340℃附近,2个配合物开始分解,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利用简易、绿色、一锅煮的水热法合成了花状氧化锌/银复合纳米材料。然后利用各种光谱和显微技术对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讨论了其表面增强拉曼(SERS)性能和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氢氧化钠的量对于这种复合纳米材料的形貌和性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和其他形貌的氧化锌/银复合纳米材料相比较,花状氧化锌/银复合纳米材料具有最佳的光催化性能。同时进一步以花状氧化锌/银复合纳米材料作为SERS基底研究其表面增强拉曼性能,结果表明这种复合材料同时具有很好的表面增强拉曼性能。光催化和表面增强拉曼结果表明这种花状氧化锌/银复合纳米材料有望在有机物检测中作为一种具有很好的可循环性的新表面增强拉曼基底材料。  相似文献   

8.
合成并通过单晶衍射表征了2个稀土配合物[LnL2(NO3)(H2O)2](NO3)2·nH2O(L=N-苯基-2-(8-喹啉氧基)乙酰胺,Ln=La(Ⅲ),n=0,1;Pr(Ⅲ),n=1,2)。在每个配合物中,十配位的稀土离子采取扭曲的双帽四方反棱柱配位构型,分别与来自2个配体的4个氧原子和2个氮原子,来自1个双齿配位硝酸根的2个氧原子及来自2个配位水分子的2个氧原子配位。乙腈溶液中,配合物发射强荧光。  相似文献   

9.
通过吡咯与二茂铁甲醛和对甲基苯甲醛的直接交叉缩合反应,合成并成功分离了6个含有0~4个二茂铁取代基的卟啉化合物:5,10,15,20-四(4-甲苯基)卟啉[(CH3Ph)4PH2]、5-(二茂铁基)-10,15,20-三(4-甲苯基)卟啉[Fc(CH3Ph)3PH2]、cis-5,10-二(二茂铁基)-15,20-二(4-甲苯基)卟啉[cis-Fc2(CH3Ph)2PH2]、trans-5,15-二(二茂铁基)-10,20-二(4-甲苯基)卟啉[trans-Fc2(CH3Ph)2PH2]、5,10,15-三(二茂铁基)-20-(4-甲苯基)卟啉[Fc3(CH3Ph)PH2]、5,10,15,20-四(二茂铁基)卟啉[Fc4PH2]。用紫外-可见和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及质谱等技术对卟啉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用微量光谱滴定法测定了化合物在非水溶剂中的质子化反应常数,研究了它们的电化学和光谱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二茂铁取代基对化合物的光谱及氧化还原电位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基于Eu(Ⅲ)配合物的圆偏振发光材料在三维显示和生物响应成像等领域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我们设计并报道了一对羧基化2,2'-联吡啶手性配体((+)-L和(-)-L)的合成。通过与高发光效率的β-二酮Eu(Ⅲ)配合物[Eu(TTA)_3]·2H_2O(TTA=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反应,可以分别得到一对手性双核Eu(Ⅲ)对映体[Eu_2((+)-L)_2(TTA)_2(C_2H_5OH)_2]((+)-1)和[Eu_2((-)-L)_2(TTA)_2(C_2H_5OH)_2]((-)-1),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了(+)-1的结构。我们研究了(+)-1和(-)-1的吸收、发射和手性光谱学性质,能够清晰地检测到圆偏振发光活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Eu(Ⅲ)配合物的圆偏振发光材料在三维显示和生物响应成像等领域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我们设计并报道了一对羧基化2,2′-联吡啶手性配体((+)-L和(-)-L)的合成。通过与高发光效率的β-二酮Eu(Ⅲ)配合物[Eu(TTA)3]·2H2O(TTA=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反应,可以分别得到一对手性双核Eu(Ⅲ)对映体[Eu2((+)-L)2(TTA)2(C2H5OH)2]((+)-1)和[Eu2((-)-L)2(TTA)2(C2H5OH)2]((-)-1),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了(+)-1的结构。我们研究了(+)-1和(-)-1的吸收、发射和手性光谱学性质,能够清晰地检测到圆偏振发光活性。  相似文献   

12.
在水热条件下,用联苯类四羧酸配体(H_4L)和菲咯啉(phen)分别与CdCl_2·H_2O和NiCl_2·6H_2O反应,合成了2个具有一维链结构的配合物{[M_2(μ_3-L)(phen)_3]·5H_2O}_n (M=Cd (1),Ni (2)),并对其结构、荧光和磁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2个配合物是异质同心的,属于正交晶系,Pbca空间群。2个配合物具有一维链结构,而且这些链通过O-H…O氢键作用进一步形成了二维超分子网络。研究表明,配合物1在室温下能发出蓝色荧光,配合物2中相邻Ni(Ⅱ)离子间存在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
Pb WO4是一类重要的半导体,广泛运用于高能物理领域无机闪烁晶体.它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性能,如衰减时间短(10 ns)、能量密度高(8.28 cm3)、低光产率(300 photons/MeV)、短辐射长度(0.9 cm)和高抗辐照损伤等.Pb WO4纳米晶体的激子荧光、热荧光和其它光学性能主要取决Pb WO4晶体的形貌和微观结构.目前已经合成了不同结构的Pb WO4纳米/微米晶体,如四角双锥微米晶、微米球、纳米棒、纳米纺垂体等.近年来,Pb WO4的光催化性能也引起人们的重视.研究发现,Pb WO4晶体的光催化性能和其形貌、微观结构密切相关.如在不同形貌的十四面体、三维多尺度微米球和纳米颗粒中,PbW O4微米球表现了极高的光催化活性.此外,Pb WO4微米球由于密度大,非常容易分离,从而有利于其回收利用,在循环使用时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因此,合成具有特殊形貌的PbW O4纳米/微米晶体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此外,合成贵金属/半导体复合纳米结构是提高光催化性能的另一有效策略.在贵金属/半导体复合纳米结构中,光生电子(e–)和(h+)的复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抑制,因为光生e–可以快速地迁移至贵金属颗粒中心,从而加速e–和h+的分离.本文利用水热结合焙烧法首先合成了长度大于1μm的棒状Pb WO4微米晶.然后利用光化学沉积法,在PbW O4微米晶表面沉积不同含量(0.5 wt%,1 wt%,和2 wt%)的Pt纳米粒子.利用X射线衍射(XRD)、N2物理吸附、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光电子能谱(XPS)、光致发光谱(PL)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 DRS)等手段对所制PbW O4和Pt/Pb WO4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PbW O24和Pt/Pb WO4的比表面积很小(1.5–1.9 m/g),沉积的Pt纳米粒子为金属态.UV-Vis DRS测试表明,沉积的Pt纳米粒子在光照下可以产生表面等离子共振,促进可见光的吸收.另外,PL的结果则证实Pt纳米粒子的存在还可抑制PbW O4晶体在光照下产生的光生e–和h+的分离.而XRD和高分辨TEM分析表明Pb WO4微米棒的晶体生长方向为(–102)晶体方向.电子选区衍射表明,棒状PbW O4微米晶具有极高的结晶度.以氙灯为光源进行了光催化降解染料酸性橙II的光催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沉积1–2 wt%Pt纳米粒子时,可使光催化活性提高2倍左右.另外,Pt/Pb WO4微米棒的密度较大,非常容易进行离心分离催化剂及其循环使用.在第一次使用时酸性橙II的降解率为93%,而在第四次使用时酸性橙II的降解率仍维持在88%,表现出很好的光催化稳定性.Pt/Pb WO4具有很高的光催化活性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其具有很高的结晶度和独特的棒状结构,另一方面是由于沉积的Pt纳米粒子在光照下可以产生表面等离子共振,促进了可见光的吸收和光生e–与h+的分离.  相似文献   

14.
在水热条件下,用联苯类四羧酸配体(H4L)和菲咯啉(phen)分别与CdCl2·H2O和NiCl2·6H2O反应,合成了2个具有一维链结构的配合物{[M2(μ3-L)(phen)3]·5H2O}n(M=Cd(1),Ni(2)),并对其结构、荧光和磁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2个配合物是异质同心的,属于正交晶系,Pbca空间群。2个配合物具有一维链结构,而且这些链通过O-H…O氢键作用进一步形成了二维超分子网络。研究表明,配合物1在室温下能发出蓝色荧光,配合物2中相邻Ni?髤离子间存在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由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化物(TEMPO)自由基修饰的三联吡啶配体与二价金属铂盐反应,合成得到一种新型的金属配合物,[Pt(terpy-TEMPO)Cl]Cl?H_2O?CH_3OH(terpy指2,2′:6′,2′′-三联吡啶)。此配合物由于TEMPO自由基的作用呈现高效率的光猝灭现象。X衍射单晶数据证实此配合物的分子结构信息。利用紫外、荧光及电子顺磁共振光谱等谱学手段探讨了该配合物的紫外吸收、发射及电子顺磁共振(EPR)光谱性质。[Pt(terpy-TEMPO)Cl]Cl?H_2O?CH_3OH的室温紫外吸收光谱表明,此配合物有两个典型的紫外吸收波段,强吸收段和次强吸收段,分别来源于配体到配体的跃迁(MLCT),金属到配体的跃迁(LLCT)。另外,[Pt(terpy-TEMPO)Cl]Cl?H_2O?CH_3OH的室温固体荧光光谱表明,TEMPO的单电子能有效地猝灭三联吡啶铂的荧光发射。我们对此猝灭机理进行了详细合理的阐述,并通过高斯09软件包对配合物的能隙和能带进行了量化计算,结果进一步证明配合物体系中的TEMPO单电子能极大的影响最高占有分子轨道(HOMO)与最低未占分子轨道(LUMO)之间的能级差,从理论上解释了三联吡啶铂配合物的光猝灭的光学性质与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EPR结果表明,稳定自由基上接上金属配合物,不影响自由基A值和g值(A值指自由基超精细耦合常数,g值指自由基的g因子),但影响自由基转动、弛豫时间。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结构容易修饰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光催化剂:MIL-101(Cr)和MIL-101(Cr)-2OH。利用红外、X射线粉末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仪器对MIL-101(Cr)和MIL-101(Cr)-2OH光催化剂的结构进行表征分析。通过紫外-可见光漫反射光谱、ζ电位、电喷雾电离质谱系统地分析研究MOFs中不参与配位的给电子基团对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MIL-101(Cr)-2OH中桥联配体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上不参与配位的2个羟基,可以通过配体-金属的电荷转移作用影响光的吸收,从而调控光催化降解速率  相似文献   

17.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2个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Zn(boba)(bix)]n(1)和[Cd(L1)(L2)]2n·nH2O(2)(H2boba=4,4′-(丁烷-1,2-二氧基)-二苯甲酸,bix=1,4-双(咪唑基-1-基)苯,H2L1=4-(羧基甲氧基)苯甲酸,L2=2-(4-羟基)-1H-咪唑并[4,5-f][1,10]菲咯啉)。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和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配合物1为二维网状结构,配合物2为一维双链结构。此外,还研究了它们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2个新型有机磺酸配合物,[Cd(phen)2(ans)2]·H2O(1)和[Pb(phen)2(ans)2]·H2O(2)(phen=1,10-邻菲咯啉,ans=4-氨基-1-萘磺酸根),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对配合物进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测定了配合物的单晶结构。应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及粘度测定方法研究了配合物与ctDNA的作用,发现2个配合物均以插入和氢键两种模式与ctDNA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光催化是催化反应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其中可见光催化反应在实际应用中尤为重要.近几十年,众多研究者致力于可见光催化剂的研究,如有机染料、有机金属复合物和共价有机聚合物等都是常见的可见光催化剂.近年来,人们发现苝酰亚胺(PDI)是一类活性非常高的可见光催化剂,因为一个PDI分子可以连续吸收两个光子而积累足够的能量,使得许多单光子过程能量不足以激发的反应能够顺利进行.然而,由于PDI结构中存在大共轭的苯环,其在大部分溶剂中的溶解度都比较低,尤其是在水相中很难溶解,因此限制了它的应用.本文将PDI分子通过共价键键合在纳米二氧化硅表面,合成了一种新的多相PDI光催化剂(SN-PDI),解决了PDI在很多溶剂中都难以分散的问题,同时保留了它双光子吸收的光催化特性.我们首先合成了表面修饰有氨基的纳米二氧化硅,然后与苝酐反应,从而将PDI键合在二氧化硅表面.利用二氧化硅的亲水性使得PDI在水中以及大部分溶剂中很好地分散和分离,从而充分发挥PDI的光催化还原性能.通过~(29)Si固体核磁(NM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13)C固体核磁、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以及热重分析等手段表征了合成后的SN-PDI.其中~(29)Si固体核磁谱图中化学位移在-66 ppm处的峰证明了缩合形成的纳米二氧化硅中带有氨基,根据峰面积得到其中33%的硅原子上连有氨基.XPS结果发现,N 1s轨道有明显位移,说明合成后N原子的化学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13)C NMR结果表明,合成前后与氨基相连的几个碳也发生了较大位移,与理论一致.FT-IR发现苝酐中酸酐特征峰消失以及亚胺特征峰出现,证明PDI成功键合在了二氧化硅表面.以十溴联苯醚和4-溴苯乙酮作为卤代底物,分别在有机相和水相中采用SN-PDI光催化降解反应,结果均得到了脱卤后的产物.催化剂循环三次仍有较高活性.可见,键合在纳米二氧化硅表面的PDI确实具有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一组钌多吡啶化合物[Ru(bpy))2(DMBbimH_x)]~(y+)(bpy=2,2′-联吡啶,DMBbimH2=7,7′-二甲基-2,2′-苯并联咪唑,1-A:x=2;y=2;1-B:x=1,y=1;1-C:x=0,y=0)并测试了它们的核磁氢谱、紫外吸收和电化学性质。随着DMBbimHx配体逐个脱去质子,配合物的光谱和电化学性质发生明显的变化。有趣的是,脱去一个质子的配合物1-B在不同极性的二氯甲烷和乙腈中的电化学性质呈现明显的差异:在二氯甲烷中,单核的1-B却能发生两步氧化,这是因为在弱极性的溶剂中,[Ru(bpy)_2(DMBbimH)]+阳离子通过氢键结合形成二聚体,[Ru(bpy)_2(DMBbimH)]+阳离子间存在质子耦合电子传递现象。在1-B的二氯甲烷溶液中得到了化合物[Ru(bpy)_2(DMBbimH)]PF_6·2CH2Cl_2(2)的单晶。晶体结构分析表明[Ru(bpy)_2(DMBbimH)]+阳离子确实通过氢键结合形成二聚体,这与电化学测试的结果一致。而在极性较大的乙腈中,氢键二聚体不能稳定存在,在循环伏安曲线上只有一个峰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