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庞代文  陆琪  赵元弟  张敏 《化学学报》2000,58(5):524-528
发现在过量1,10-菲咯啉存在时,Co^3^+^/^2^+在单链DNA(ssDNA)修饰金电极上的电化学响应显著增强。采用紫外光谱和循环伏安法考察了Co^3^+^/^2^+/1,10-菲咯啉体系与sSDNA的相互作用,并利用Co^3^+^/^2^+在1,10-菲咯啉存在时在ssDNA修饰金电极上的高灵敏电化学响应对痕量钴离子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2.
发现在过量1,10-菲咯啉存在时,Co3+/2+在单链DNA(ssDNA)修饰金电极上的电化学响应显著增强.采用紫外光谱和循环伏安法考察了Co3+/2+/1,10-菲咯啉体系与ssDNA的相互作用,并利用Co3+/2+在1,10-菲咯啉存在时在ssDNA修饰金电极上的高灵敏电化学响应对痕量钴离子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3.
唐平  曾百肇 《分析化学》2003,31(6):641-645
用干燥/吸附法制备了脱氧核糖核酸(DNA)修饰金电极(DNA/Au),采用循环伏安法、计时库仑法、微分脉冲伏安法、交流阻抗以及紫外光谱法研究了肾上腺素(EP)在该电极上的伏安行为及Pb^2 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mmol/L pH7.7Tris底液中,EP在DNA/Au上产生一不可逆的氧化峰(Ep=0.16V)。该峰较EP在裸金电极上的峰(Ep=0.11V)电位为正,灵敏度高。在有Pb^2 存在时,峰电位负移,峰高增大。微分脉冲峰高与EP浓度在0.5-75μ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氧化峰为扩散控制为主并兼有弱的吸附性。本文还探讨了其电极反应的机理,认为在无Pb^2 的情况下,EP与DNA的结合是EP嵌入DNA中为主并兼有一定程度的静电吸附。有Pb^2 存在的情况下EP是以EP-Pb^2 嵌入DNA的双螺旋结构中和通过静电吸附在DNA骨架上的Pb^2 为桥梁与DNA结合。  相似文献   

4.
孙新枝 《化学研究》2006,17(2):80-83
通过共价自组装的方法制备了巯基乙酸单分子层修饰金电极.在含有铜离子的磷酸缓冲液中搅拌吸附,铜离子与修饰电极表面的巯基乙酸形成的活性配合物吸附在电极表面.用该电极对不同浓度的铜离子进行检测,发现峰电流随铜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在0.05~1μmol/L之间出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最低检测限可达10 nmol/L.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溶胶 凝胶 钴 邻菲口罗啉膜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其在一氧化氮(NO)检测中的应用,采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修饰电极的电化学特性,差示脉冲伏安法(DPV)对NO进行检测。该修饰电极对NO的电化学氧化具有很好的催化作用,使其氧化电位负移了210mV,氧化峰电流与NO浓度在5.6×10-8~2.8×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检测限为1.4×10-8mol/L,且生物体内常见的干扰物质如抗坏血酸、NO2-和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的代谢物等不干扰测定。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黄嘌呤在离子液体-纳米金-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0.1mol/L磷酸盐(pH=4.4)介质中,修饰电极对黄嘌呤氧化具有强的电催化作用,黄嘌呤在0.9V(vs.SCE)左右产生一灵敏的氧化峰。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用此峰测定黄嘌呤的线性范围为1.5×10-7~1.0×10-5mol/L,检出限为3.5×10-8mol/L。该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马兜铃酸在钴离子注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兜铃酸在 0 .2mol/LHAc -NaAc缓冲溶液 (pH 4.6)中 ,用钴离子注入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进行伏安测定 ,得到一良好的还原峰 ,峰电位为 -0 .71V(vs .SCE) ,峰电流与马兜铃酸的浓度在 1.2× 10 - 7~ 3 .7×10 - 5mol/L之间呈线性关系 ;检出限为 8.6× 10 - 8mol/L。用于人工合成试样的测定 ,结果满意。用线性扫描、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体系的性质。结果表明 :马兜铃酸的电极过程是具有吸附性的不可逆过程。用AES和XPS表面分析技术对注入电极表面和未注的玻碳电极表面进行了表征 ,探讨了离子注入电极的催化性质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恒电位,恒电流,循环扫描等电化学方法,首次制备了邻菲绕啉(0-phen)聚合膜修饰电极,在0.01mol/LKClO4水溶液中,其氧化与还原过程的峰电位分别为+0.04V和-0.53V(vs.SCE),该修饰电极在酸性,中性,碱性条件下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较好地改善K3Fe(CN)6和Vk3在电极上的氧化还原性质,对维生素C和肼的氧化有很好的催化作用,其氧化峰电位分别降低220mV和562  相似文献   

9.
马兜铃酸在 0 0 8mol LNa2 HPO4 KH2 PO4 溶液 (pH 6 82 )中 ,于钴离子注入修饰碳纤维电极 (Co CFUE)上 ,产生一个具有电催化性质的还原波。还原波峰电位为 - 0 80V(vs.SCE)。在此电极上 ,马兜铃酸的电化学反应过程是准可逆的。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和俄歇电子能谱 (AES)两种表面技术对钴离子注入碳纤维和普通碳纤维表面进行表征 ,证明由于Co离子的注入 ,改变了碳纤维基体的性质 ,催化了马兜铃酸的还原。该波的一阶导数峰电流与马兜铃酸的浓度在 1 6× 1 0 -7~ 1 4× 1 0 -4 mol 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检出限为 7 6× 1 0 -8mol L。用于马兜铃生药的测定 ,回收率在 97 5 %~ 1 0 3 3%之间。  相似文献   

10.
氯霉素在纳米钴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测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氯霉素在纳米钴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在0.3 mol/L NH3-NH4Cl(pH10.0)缓冲溶液中,氯霉素在裸玻碳电极或纳米钴修饰电极上均发生不可逆还原反应,但与裸玻碳电极相比,纳米钴修饰电极对氯霉素的还原具有明显的增敏作用,灵敏度增加约6倍.对支持电解质、修饰剂用量等各种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测得峰电流Ip与氯霉素浓度在5.0×10(-6)~1.2×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7,检出限为3.0×10(-7)mol/L.利用优化后的条件对氯霉素滴眼液进行了测定,测量值与标示值符合,回收率在98.7%~102.2%.  相似文献   

11.
李春兰  朱旭  徐茂田 《分析测试学报》2013,32(12):1497-1501
利用石墨烯/DNA/纳米金(Gr/DNA/GNPs)修饰电极对布洛芬(IB)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分别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扫描电镜成像技术对Gr/DNA/GNPs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比较了不同修饰电极的检测效果并考察了缓冲体系及修饰量等对测定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IB在Gr/DNA/GNPs复合材料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信号较为明显,在0.1 mol·L-1PBS缓冲溶液(pH 6.8)中,IB于0.83 V处可观察到1个灵敏的氧化峰。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对IB进行检测,其线性范围为7.2×10-7~4.9×10-5mol·L-1,检出限为1.5×10-7mol·L-1。干扰实验和重复实验的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选择性及重现性良好。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制备了Pd-Au复合纳米粒子修饰玻碳电极(Pd-Au/GCE),研究了芦丁在Pd-Au/GCE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该修饰电极对芦丁的电化学氧化有明显的催化作用。用循环伏安法(CV)对芦丁进行了测定,其氧化峰电流与芦丁的浓度在2.5×10-6~7.5×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71,检出限(S/N=3)为1.0×10-7。方法可用于市售芦丁片中芦丁含量的测定,标准加入法的回收率在87.7%~103.1%之间。  相似文献   

13.
阿霉素在钴离子注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劲波  支瑶  李启隆 《分析化学》1999,27(11):1280-1283
阿霉素在0.1mol/L HAc-NaAc(pH4.62)缓冲溶液中用注入钴的修饰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进行伏安测定,得到一良好的还原峰;Ep=-0.522V(vs.SCE)。峰电流与阿霉素浓度在1.4×10^-6-1.4×10^-6mol/L和1.4×10^-6-5.6×10^-5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4.
银秀菊  蒋毅民 《结构化学》2001,20(4):299-301
合成了钴(Ⅱ)与吡啶-2,6-二甲酸和邻菲咯啉三元配合物Co(DPC)(phen)(H_2O)]·2H_2O(DPC=C7H3O4N;phen=C12H8N2·H_2O),并获得其单晶。晶体学数据如下:C19H17CoN3O7, Mr = 458.29,三斜晶系, P空间群。 a = 7.818(1), b = 9.290(2), c = 14.048(3) ?, α = 81.477(1), β = 81.456(8), γ = 72.970(2)°, V = 958.7(3) ?3, Z =2, F(000) = 470, Dc= 1.588Mg/m3, μ(MoKα) = 0.944mm-1。中心Co(Ⅱ)离子为6配位,6个配位原子形成一个畸变的八面体构型。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钌(Ⅱ)聚邻菲咯啉化合物[Ru(phen)2dppz]2 (phen=1,10 菲咯啉,dppz=吡啶并[3,2-a:2′,3′-c]吩嗪)的电化学行为,在pH1.8的H2SO4底液中,该化合物在裸玻碳电极上有一对可逆峰,峰电位分别在-0.161V和-0.195V(vs.SCE)。用单阶跃计时库仑法测得在玻碳电极上的最大吸附量Γmax为7.84×10-11mol cm2,吸附系数β0为7.90×105L mol,在电极上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iur吸附等温式。实验过程中发现该化合物对亚硝酸根的还原起催化作用,并对其催化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采用激发光谱、荧光光谱和紫外 可见光谱研究了镧系元素 N ,N 二 (2 氧吡咯 1 甲基 )甘氨酸 (MPG) 邻菲咯啉 (phen)三元体系的性质。研究了该体系水溶液的光致变色。太阳光或汞灯照射下溶液由黄色转变成绿色 ,而在避光处保存 ,绿色褪去变成黄色溶液。这种光致变色现象与体系的pH值有关  相似文献   

17.
灿烂甲酚蓝在DNA修饰金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组装技术将巯基乙醇固定在金电极表面形成巯基乙醇自组装膜修饰金电极, 用乙基-(3-二甲基氨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为偶联试剂, 分别将鲱鱼精单链DNA(ssDNA)和双链DNA(dsDNA)固定于金电极表面形成ssDNA和dsDNA 修饰电极. 考察了灿烂甲酚蓝(BCB)在不同DNA 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 BCB 在ssDNA 和dsDNA 修饰电极上的吸附常数分别为1.67×10^4和3.22×10^4 L·mol-1, BCB 与ssDNA 主要以静电作用结合, 而与dsDNA作用存在静电和嵌插两种模式. dsDNA 对BCB 具有更高的亲和力, 使BCB 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电化学杂交指示剂.  相似文献   

18.
制备了金纳米粒子/碳纳米管复合修饰玻碳电极,并用于研究间苯二酚的电化学反应过程,结果发现金纳米粒子与碳纳米管均对间苯二酚的电化学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复合修饰电极很好地利用了两种纳米粒子的电催化活性,对间苯二酚具有更强的电化学催化效果,为应用电化学技术进行间苯二酚的检测提供了可能。同时研究了碳纳米管的用量、复合膜的层数、pH值、介质和扫速等条件对间苯二酚的电化学信号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19.
基于电化学沉积法制备了纳米金/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修饰玻碳电极(Nano-Au/SDBS/GCE),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电化学方法进行表征。研究了对乙酰氨基酚在Nano-Au/SDBS/GCE上的伏安行为,结果表明,对乙酰氨基酚由在裸玻碳电极上的不可逆氧化过程变为准可逆过程,氧化峰峰电位由0.60 V负移至0.50 V,且在0.42 V处产生一个新的还原峰,表明nano-Au/SDBS膜能催化对乙酰氨基酚的电化学反应。在优化条件下,氧化峰峰电流与对乙酰氨基酚浓度在1.0×10-6mol/L~9.0×10-6mol.L–1和1.0×10-5~1.0×10-4mol.L–1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8.0×10-7mol.L–1(S/N=3)。  相似文献   

20.
应用循环伏安法(CV)和方波伏安法(SWV)研究了去甲肾上腺素(NE)在L-半胱氨酸自组装膜修饰金电极(L-Cys/Au)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pH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L-Cys/Au对去甲肾上腺素具有明显的电催化作用。由方波伏安法测定的氧化峰电流在NE浓度1.0×10-6~4.0×10-5mol/L和6.0×10-5~4.0×10-4mol/L范围内分段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41和0.9962,检出限为5.0×10-7mol/L。已用于分析针剂样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