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Jiang Y  Cao Z  Jia R  Qi H  Chen M 《色谱》2012,30(1):39-44
采用亲水作用色谱-串联质谱建立了同时测定稻米中草甘膦及其主要代谢物氨甲基磷酸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样品经水提取,C18固相萃取柱和超滤膜净化,以1 mmol/L乙酸铵溶液(用氨水调pH=11.0)-乙腈为流动相,亲水作用色谱柱分离,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扫描模式和多反应监测模式质谱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外标法定量。草甘膦和氨甲基磷酸分别在0.001~0.250 mg/L和0.0025~0.25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信噪比为3)分别为0.010 mg/kg和0.020 mg/kg。通过对空白大米样品进行0.100、0.500和2.500 mg/kg 3个加标水平的回收试验,草甘膦和氨甲基磷酸的平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96.3%~107.3%和1.3%~9.1%(n=3)。该方法无需衍生,净化步骤简便快速,定量准确,可满足稻米中草甘膦和氨甲基磷酸残留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柱前衍生-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草甘膦和氨甲基膦酸。水样经9-芴基甲基三氯甲烷衍生和C18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洗脱液采用Waters Atlantis T3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甲醇-0.02mol·L-1乙酸铵溶液(60+40),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为266nm,发射波长为315nm。草甘膦和氨甲基膦酸的质量浓度在5.00~500μg·L-1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均为0.002μg·L-1。对水样进行加标回收试验,草甘膦和氨甲基膦酸的回收率分别在84.4%~92.0%和87.8%~96.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分别在1.2%~4.3%和1.1%~4.0%之间。该方法适用于水厂出水水样中草甘膦和氨甲基膦酸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3.
采用柱前衍生-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茶叶中草甘膦、草铵膦及其主要代谢物氨甲基膦酸残留。利用正交试验方法,系统研究了提取与净化等前处理条件对茶叶中草甘膦、草铵膦和代谢物氨甲基膦酸检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优的前处理方案为茶叶样品经纯水旋涡提取,阳离子交换柱净化,0.5%(v/v)甲酸水溶液洗脱和9-芴甲基氯甲酸酯衍生,C18色谱柱分离,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定量分析(电喷雾正离子)。结果表明:在1~100 μ g/L范围内,草甘膦、草铵膦和氨甲基膦酸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1,该方法检出限为0.0160~0.0300 mg/kg,定量限为0.0530~0.100 mg/kg。在0.0500、0.400和1.20 mg/kg 3个添加水平下,草甘膦、草铵膦和氨甲基膦酸的平均回收率为78.3%~108%,相对标准偏差为5.46%~9.63%。利用该方法检测837份茶叶中草甘膦、草铵膦和氨甲基磷酸残留,检出率分别为3.46%、0.24%和4.42%,超标率为0.24%。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准确,能够满足大批量茶叶中草甘膦、草铵膦和氨甲基膦酸残留的检测需要。  相似文献   

4.
曹赵云  牟仁祥  陈铭学 《色谱》2010,28(8):743-748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建立了稻米中草甘膦及氨甲基膦酸残留量的测定方法。试样经水提取和C18固相萃取柱净化后,在硼酸缓冲液中与9-芴甲基氯甲酸酯(FMOC-Cl)进行衍生反应。以5 mmol/L乙酸铵溶液(pH 9)和乙腈为流动相,草甘膦和氨甲基膦酸的衍生产物在C18柱进行液相色谱分离;质谱检测采用电喷雾负离子化模式和多反应监测模式。结果表明,草甘膦和氨甲基膦酸在0.00050~1.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7和0.9999。通过对空白大米样品进行3个加标水平的添加回收实验(n=5),草甘膦和氨甲基膦酸的平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72.5%~113.6%和3.8%~16.2%,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2.0 μg/kg和3.0 μg/kg。该方法快速、灵敏,适用于稻米中草甘膦和氨甲基膦酸的同时分析。  相似文献   

5.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茶叶中除草剂草胺膦、草甘膦及其代谢物氨甲基膦酸残留的方法。以纯水提取茶叶中的草胺膦、草甘膦、氨甲基膦酸,用二氯甲烷、阴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净化、富集,以0.25 mol/L碳酸氢钠溶液洗脱,然后直接采用1%芴甲氧羰酰氯进行衍生,衍生时间为5 min,用反相液相色谱柱分离,以电喷雾正离子模式,多反应模式(MRM)检测。草胺膦、草甘膦、氨甲基膦酸的质量浓度在0~20μg/L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5,方法定量限为0.01 mg/kg。在不同茶叶基质中,0.01,0.025,0.05 mg/kg三水平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94.0%~116.0%,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5%~7.1%(n=6)。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与准确度高,满足茶叶样品中草胺膦、草甘膦及其代谢物氨甲基膦酸低残留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UPLC-MS/MS)快速测定水中草甘膦、氨甲基膦酸、N-乙酰草甘膦、N-甲基草甘膦、草铵膦、N-乙酰氨甲基磷酸、3-甲基磷酸亚基丙酸、N-乙酰草铵膦及乙烯利共9种极性农药残留的方法。样品经0.22μm滤膜过滤或PLS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0.22μm滤膜过滤,滤液无需衍生化直接进样定性、定量分析。9种目标物通过Dikma Polyamino HILIC色谱柱(150 mm×2.0 mm, 5μm)分离,以甲酸铵-氨水缓冲溶液(pH=11)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模式下,采用MRM方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9种目标物在0.20~50.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方法检出限为0.04~0.08μg/L,方法测定下限为0.12~0.24μg/L。在高、中、低3个浓度水平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在88.9%~10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在2.8%~8.2%之间。与传统的衍生化方法比较,该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准确性高且不受基体干扰,适用于环境水样中草甘膦、氨甲基膦酸、N-乙酰草甘膦、N-甲基草...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HPLC)柱后衍生荧光检测粮食中草甘膦(GLY)和氨甲基磷酸(AMPA)残留的测定方法.样品中分析物用水提取,强阳离子柱(SCX)净化,钾离子交换柱分离,柱后采用次氯酸钠(NaClO)和邻苯二甲醛(OPA)、巯基乙胺衍生化,最终为荧光检测器(FLD)所分析.草甘膦和氨甲基磷酸在0~2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达0.9966和0.9999;在精米和小麦粉1、5、10 mg/kg 3个添标水平上,平均回收率(重复3次)在83.2%~119.1%之间;7次测量精密度分别为2.86%和4.86%;样品稀释22.22倍,方法的检出限为0.5 mg/kg.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亲水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检验水中草甘膦及其主要代谢物氨甲基磷酸的方法。样品经滤膜和C18固相萃取柱净化后,以体积分数0.5%异丙胺-乙腈为流动相,亲水作用色谱柱分离,负离子扫描模式和多反应监测模式质谱监测,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外标法定量。水体中草甘膦质量浓度在10~1000 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73),氨甲基磷酸质量浓度在20~1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0),该方法对草甘膦的定量限为10 ng/mL,对氨甲基磷酸的定量限为20 ng/mL。在空白水中添加50,500,1000 ng/mL 3个加标水平,两种药物的平均回收率为86.3%~102.7%,相对标准偏差为2.3%~9.1%。方法可用于环境监测中水质污染的检测,同时也可满足法庭与临床毒物分析中草甘膦及主要代谢产物氨甲基磷酸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9.
正海洛因特征分析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海洛因制贩毒活动日益猖獗并呈现复杂化和国际化趋势的情况下,毒品的来源推断技术已成为各国禁毒技术部门研究的热点[1]。已报道的有关海洛因特征分析研究主要有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1-2]、气相色谱法(GC)[3]、毛细管电泳法(CE)[4-5]、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HPLC-MS/MS)[6]、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一种分散固相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茶叶样品中草甘膦(PMG)及其代谢物氨甲基膦酸(AMPA)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0.2%甲酸水超声提取,层状氢氧化镁铝水滑石(Mg-AlLDHs)吸附富集,碳酸钠溶液洗脱后,以9-芴基氯甲酸酯(FMOC-Cl)为衍生剂衍生2 h,Kinetex C18柱(50mm×2.1 mm,2.6μm,Phenomenex)分离,以乙腈-5 mmol/L乙酸铵水溶液(含0.2%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电喷雾正离子模式电离(ESI+),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同位素内标法定量。草甘膦及其代谢物氨甲基膦酸在10~1 000 ng/m L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和定量下限分别为0.015 mg/kg和0.05 mg/kg;在不同基质中,0.05,0.1,1.0 mg/kg 3个加标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86.6%~95.7%,相对标准偏差为5.1%~12.2%。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准确性强等特点,可用于茶叶中草甘膦及其代谢物氨甲基膦酸残留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