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离子导电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本文对离子导电聚合物电解质的发展史、分类、导电机理、研究方法及离子导电聚合物电解质电导率提高的途径进行了综述分析,并讨论了今后工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PEG600和CH2Cl2通过Williamson缩聚反应,生成主链柔顺的PEG共聚物.1H NMR测试表明其以[CH2O(CH2>CH2O)13]为重复结构单元.与聚合物质量含量8%的气相SiO2及适量的LiN(CF3SO2)2掺杂,制备一系列新型复合聚合物电解质.通过AC阻抗研究离子电导率,提出适合本体系的等效电路.该体系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与热稳定性能,电导率比传统的PEO/盐体系高2~3个数量级.离子电导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低温电导率增加较快,高温电导率增加较慢,呈非Arrhenius变化.在EO/Li=13~34:1(摩尔比)范围内,离子电导率随着盐浓度的变化出现两个峰值,低盐浓度的峰值较高.在303 K, EO/Li=28:1时,最大离子电导率接近10-4 S/cm.  相似文献   

3.
赵峰  钱新明  古宁宇  董绍俊 《分析化学》2002,30(10):1153-1157
用交流阻抗法研究了(PEO1)10LiClO4-Al2O3和(PEO2)16LiClO4-碳酸乙烯酯(EC)两种复合物电解质体系的电导率,给出了等效电路和各拟合元件的物理意义。当阻抗谱图发生严重变形时,提出一种比较简单的计算聚合物电解质电导率的方法--阻抗虚部最大值法。  相似文献   

4.
含锂沸石Li-FER提高PEO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电导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离子交换方法使锂部分取代了镁碱沸石(FER)孔道壁上羟基中的氢,制得含锂沸石Li-FER. 将这种沸石作为无机填料加入到PEO/LiClO4聚合物电解质中,可以使其室温电导率提高三个数量级以上. 电化学测量表明, 锂离子与PEO和含锂沸石中氧的相互作用提高了聚合物电解质中锂离子的迁移数. 另一方面, 采用XRD, DSC, PLM等方法研究了电解质的结晶状况.结果表明, Li-FER可以作为PEO链段结晶的成核剂,使PEO电解质的晶粒得到细化, 结晶度降低,为Li+的传输提供了更多的非晶区通道. 这是Li-FER的加入促使PEO聚合物电解质电导率提高的两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Al2O3掺杂的复合聚合物电解质室温电导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73年 Wright等[1] 首先报道了 PEO-Li+ 盐的固态聚电解质体系 ,我们从 90年代开始研究物质在聚合物电解质中的传输机理及固 -固界面动力学等问题 [2~ 4 ] .由于聚合物电解质易成膜 ,在制备高能密度全固态电池和光电化学器件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研究的聚电解质主要为通过加入金属盐而具有导电性的聚合物材料 .PEO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从而成为研究最为广泛的高分子材料 .金属盐溶于 PEO后 ,易形成晶态复合物 ,其电导率仅为 1 0 - 7~ 1 0 - 8S/cm,与应用中所要求的 1 0 - 3 S/cm相差甚远 .因此 ,如何提高 PE…  相似文献   

6.
基于PEO的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填料对聚合物电解质性能的影响、复合聚合物电解质性能的影响因素、聚合物电解质的结构和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应用四方面综述了基于聚氧化乙烯(PEO)的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研究的最新进展。聚合物中加入纳米级无机填料可提高聚合物电解质的机械强度、电导率和锂/电解质界面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赵俊  袁安保  宋维相 《化学学报》2005,63(3):219-222
为了提高聚氧化乙烯(PEO)/KOH 基碱性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导率, 制电解质膜时分别将纳米 TiO2、纳米β-Al2O3和纳米 SiO2添加到 PEO/KOH 体系中, 制备出了兼顾电学和力学性能的碱性纳米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交流阻抗测试显示, 其室温(28 ℃)电导率可达到 10-3 S?cm-1数量级. 循环伏安研究表明, 制得的电解质膜在不锈钢惰性电极上的电化学稳定窗口约为 1.6 V. 分别研究了聚合物电解质膜中 KOH, H2O, 无机纳米粉末的含量以及温度对体系电导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崔孟忠  李竹云  张洁  冯圣玉 《化学学报》2009,67(22):2624-2628
首次采用新型有机硅聚合物——侧链含一半硅氢键的羟基封端聚二硅氧烷(PSEMH)与聚氧乙烯醚(PEO)作为基质, 通过溶液浇铸法制备了PEO-PSEMH-LiClO4全固态共混聚合物电解质膜. 交流阻抗谱实验测定结果表明PSEMH与PEO共混作为聚合物电解质的基质可以显著提高共混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 PSEMH含量为25%, O/Li+为12∶1时, 共混聚合物电解质具有最大离子电导率2.7×10-5 S•cm-1 (28 ℃). PSEMH的引入一方面可以显著地抑制PEO的结晶性能, 另一方面PSEMH分子链节中的二硅醚氧原子与Li+间具有配位作用, 且参与了共混聚合物电解质锂离子迁移运动.  相似文献   

9.
原位复合法制备(PEO)8LiClO4/TiO2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氧化乙烯/高氯酸锂复合物[(PEO)8LiClO4]为基体,通过钛酸丁酯的水解缩合反应在其中原位生成TiO2,制备了(PEO)8LiClO4/TiO2复合聚合物电解质,采用SEM、DSC和交流阻抗方法研究了聚合物电解质的形态、玻璃化转变温度(Tg)、结晶度(Xc)和离子导电性能.结果表明原位生成的TiO2在基体中分散均匀,加入TiO2后聚合物电解质体系的Tg和Xc均有所降低,而电导率明显提高,当TiO2添加量为ω=0.05时电导率达到最大值5.5×10-5S·cm-1(20℃).  相似文献   

10.
介孔材料SBA-15改性的复合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P(MMA-PEGDMA))共聚物为基体,介孔硅分子筛SBA-15为无机填料制备了复合凝胶聚合物电解质.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热重分析(TG)和交流阻抗(AC)等技术对其形貌、热稳定性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机填料SBA-15与聚合物基体有较好的相容性;SBA-15的加入改善了聚合物电解质的热稳定性,提高了离子电导率,当W(SBA-15)=0.03时,离子电导率达最大值3.68×lO-3S/cm;并且掺杂SBA-15后,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化学稳定性得到了提高,其电化学稳定窗口为4.9V(vs Li /Li),可满足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丁黎明 《电化学》1996,2(3):299-304
深入研究了交替马来酸酐共聚物多缩乙二醇酯(CP350)两种锂盐络合物CP350/LiAsF_6和CP350/LiPF_6的离子传导性能,给出了与复阻抗谱相对应的等效电路.离子电导率随[Li]/[EO]的变化而出现一极大值,室温下,两体系电导率极大值分别为1.38×10(-4),8.32×10(-5)S/cm.电导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导电行为呈非-Arrhenius特征.阴阳离子半径之和(r_c+r_a)愈大,离子电导率愈高.  相似文献   

12.
梁洪泽  宋永贤 《电化学》1996,2(3):346-349
新型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导电性与其结构的关系梁洪泽,宋永贤,丁黎明,綦玉臣,李丽霞,景遐斌,王佛松(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130022)自Wright首次报道了聚环氧乙烷(PEO)-碱金属盐(MX)配合物的离子导电性以来,有关各种聚合物固体...  相似文献   

13.
无机纳米粒子在复合聚合物电解质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宁宇  李超  张荣斌 《化学通报》2007,70(9):677-683
聚合物电解质材料已经成为当前锂离子电池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复合化是有效提高聚合物电解质材料性能的有效手段。本文从纳米粒子掺杂的角度,综述了近年来无机纳米粒子对复合聚合物电解质(CPE)体系的离子电导率、锂离子迁移数的影响,并介绍了四种初步解释了无机纳米粒子在复合聚合物电解质中的作用的机理;讨论了无机纳米粒子对CPE体系/电极界面稳定及相容性的影响;提出了无机纳米粒子掺杂的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研究的三个热点方向。  相似文献   

14.
Nanocomposite polymer electrolytes (NPEs) were obtained using gellan gum (GG) and 1 to 40 wt.% of montmorillonite (Na+SYN-1) clay. The NPEs were crosslinked with formaldehyde, plasticized with glycerol, and contained LiClO4. The 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impedance spectroscopy, thermal analyses (TGA and DSC), UV-vis transmittance and reflectance,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continuous-wave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CW-EPR). The NPEs of GG and 40 wt.% LiClO4 showed the highest conductivity of 2.14 × 10−6 and 3.10 × 10−4 S/cm at 30 and 80 °C, respectively. The samples with 10 wt.% Na+SYN-1 had a conductivity of 1.86 × 10−5 and 3.74 × 10−4 S/cm at 30 and 80 °C, respectively. TGA analyses revealed that the samples are thermally stable up to 190 °C and this did not change with clay addition. The transparency of the samples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clay content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ir reflectance increased. Finally, CW-EPR was performed to identify the coordination environment of Cu2+ ions in the GG NPEs. The samples doped with the lowest copper concentration exhibit the typical EPR spectra due to isolated Cu2+ ions in axially distorted sites. At high concentrations, the spectra become isotropic because of dipolar and exchange magnetic effects. In summary, GG/clay NPEs presented good ionic conductivity results, which qualifies them for electrochemical device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5.
凝胶型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孙晓光,林云青,齐力,景遐斌,王佛松(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130022)关键词凝胶电解质,离子电导率,活化能无定形聚合物电解质电导与温度的依赖关系一般可用Vogel-Tamman-Fulcherc(V...  相似文献   

16.
用交流阻抗谱论证了聚乙烯/碳黑(PE/CB)导电复合材料的网络导电机理,分析了热处理过程对复合材料电性能的影响。通过在不同频率和低电压下测定热处理前后及不同长度的导电复合材料样品的导电能力(A)、导电方式(B)和电阻值(Ra Rc),证明了材料内部存在着直通碳链、小间隙的碳链和大间隙的碳链,呈现三维网络导电结构。  相似文献   

17.
随着储能电源和电子产品以及电动汽车的迅速发展,开发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已经成为现阶段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目前,较广泛使用的液态锂离子电池,由于容易发生有机液态电解质的泄漏、燃烧、爆炸和短路等问题,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隐患。因此,迫切需要开发能量密度更高,安全性更加好的锂离子电池。与现有的有机液态电解质相比,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All-solid-state polymer electrolyte,ASPE)具有理论比容量更高、结构可设计性强、易于大规模生产制造、排除了泄漏液体等体系安全性能好的优点,是一类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电解质。ASPEs在锂离子电池中起到了主导作用,研究者们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科研工作。本文结合并比较了典型的ASPEs(聚醚、聚酯、聚氨酯、聚硅氧烷)的最新科研进展以及本课题组的工作,回顾了这几种固态聚合物的发展,对高性能锂电池全固态电解质的制备设计、新型锂电池、界面调控和制备工艺成型等方面作了阐述,并对其未来的研究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