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报道了一个在聚乙二醇中由卤代芳烃合成不同二芳基硫化物的高效方法.在Cu催化剂作用下,无味、易得、稳定的Na2S2O3· 5H2O盐是有效的硫源.  相似文献   

2.
Hiyama偶联反应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构筑C—C键的常用方法,尤其是在芳基-芳基和芳基-烯基偶联反应领域.Hiyama偶联反应通常需要使用R—SiF3、R—Si(OMe)3等活性高但稳定性差的有机硅试剂,发展基于稳定硅烷的Hiyama偶联反应是该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报道了一类钯催化芳基乙烯基硅烷和芳基卤代物的交叉偶联反应,利用芳基乙烯基硅烷实现芳基化反应.反应具有较好的官能团兼容性,为制备二芳基类化合物提供了一种简便高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卤代苯与酚类化合物反应制取二芳基醚是现代有机合成中的一个重要反应.传统的二苯醚合成方法是铜催化卤代苯与酚类化合物的Ullmann型C-O偶联反应,但是这种方法需要苛刻的反应条件.后来,人们发现了Pd(0)和Cu(Ⅰ)基催化剂,但是前者成本较高,且需要使用昂贵的配体,因此其应用受到了限制,而铜作为一种成本较低的催化剂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铜催化剂可以分为均相和非均相两大类.均相铜催化剂使用的是铜盐,并且需要加入配体,成本较高,且不易分离和循环利用.非均相铜催化剂研究较多的是CuO,Cu_2O及Cu纳米颗粒,其中Cu_2O纳米颗粒催化剂对Ullmami型C-O偶联反应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但是它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被氧化,因此需要寻找一种合适的载体防止Cu_2O纳米颗粒被氧化.SiC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及导电导热性能,并且作为载体已经成功应用到很多热催化及光催化反应中.本文以高比表面积的SiC为载体,以二乙二醇作为溶剂和还原剂,采用传统的两步液相还原法制备了Cu_2O/SiC催化剂,并通过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H_2程序升温还原等方法对Cu_2O/SiC催化剂进行了表征.SEM和TEM结果表明,Cu_2O纳米颗粒均匀分散在SiC表面,同时上述表征结果都表明Cu在SiC上主要以Cu_2O的形式存在.将制备的Cu_2O/SiC催化剂用于催化卤代芳烃与酚类的Ullmami C-O偶联反应中.以碘苯和苯酚的Ullmami C-O偶联反应为模型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剂、碱的种类及用量和催化剂用量等条件的影响,得到了碘苯与苯酚Ullmami C-O偶联反应的最优反应条件为:卤代芳烃14 mmol,酚类14 mmol,1.0当量的Cs_2CO_3,Cu_2O/SiC(5 wt%)10 mg,四氢呋喃10 mL,在Ar气氛下150℃反应3h.在该条件下,二苯醚收率达到97%,转化频率(TOF)高达1136 h~(-1).Cu_2O/SiC催化剂对Ullmann C-O偶联反应具有很好的普适性,并且对Ullmann C-S偶联反应也表现出很高的活性,TOF高达1186 h~(-1).以碘苯和苯酚的Ullmami C-O偶联反应为基准实验,对催化剂的循环稳定性进行了考察.Cu_2O/SiC催化剂五次循环后二苯醚的收率从97%降低至64%,这主要是由于活性组分Cu_2O的流失所致.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在温和条件下通过镍和联吡啶催化的还原偶联反应,由C(1)-卤代糖苷和缺电子的芳基溴化物制备芳香糖苷类化合物的方法.运用该种方法可以由中等或高的α-选择性得到芳香碳糖苷类产物.包括富电子的芳香碘化物在内的多种卤代芳烃底物适用于该反应,产率在40%~95%之间.该方法可以放大到克级规模,并在此条件下将镍催化剂的用量减少到2 mol%.  相似文献   

5.
利用合成的两种不同联结基的双季铵盐修饰蒙脱土(MMT),并通过浸渍还原的方法将铜负载到双季铵盐MMT层间形成了两种铜双季铵盐MMT催化材料Cu-Q1-MMT和Cu-Q2-MMT.将这两种催化材料用于催化卤代芳烃与氨水偶联形成苯胺的反应.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催化剂均能在温和条件下,无需氮气保护,高活性和高选择性催化卤代芳烃与氨水反应生成伯胺.其中,Cu-Q2-MMT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通过简单分离,能够重复使用17次而没有明显的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6.
以高比表面积碳化硅为载体,通过液相还原法制备出Pd/Si C催化剂,并用于催化碘代芳烃和芳基硼酸羰化Suzuki偶联反应.利用X射线衍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Si C表面的Pd纳米颗粒分散均匀,平均粒径约为2.8 nm.在优化溶剂、碱、压力和温度等反应条件后,发现以3 mmol的K2CO3和10 m L苯甲醚分别为碱和溶剂,1.0 mmol碘苯和1.5 mmol苯硼酸在3 wt%Pd/Si C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在CO压力为1.0 MPa和100 oC下反应8 h即可实现羰化偶联,碘苯转化率为90%,二苯甲酮选择性为99%.并且,Pd/Si C对含有不同官能团的碘代芳烃和芳基硼酸羰化Suzuki偶联反应具有较好的普适性.同时,Pd/Si C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经5次循环反应后,碘苯转化率从90%降至76%;催化剂活性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活性组分Pd在有机反应体系中的流失.  相似文献   

7.
铜催化卤代芳烃进行氨解反应是构建碳氮键的重要方法。铜作为催化剂不仅便宜、丰富、相对低毒,而且可以通过几个氧化态进行循环催化。配体的发展则扩展了底物的适用范围,提高了官能团的兼容性和反应的选择性,使得该反应成为一种通用的制备芳胺的方法。本文以铜盐催化剂为线索,对该反应机理进行了简介,对近年来铜催化卤代芳烃的氨解反应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和展望,并指出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的催化体系依然有限,铜催化剂使用量仍然较大,氨和氯代芳烃的使用还不够广泛,而且关于该类反应详细机理的文献报道还缺乏。此外,发展一个新的、高效的和通用的氨解方法仍然显得极为迫切。  相似文献   

8.
张斌彬  詹丹  张小平  向沁洁  曾庆乐 《化学学报》2012,70(15):1655-1659
研究了空气下无配体Pd(OAc)2在弱碱碳酸钾存在下催化二苯胺和溴代芳烃的C—N偶联合成三苯胺类化合物.与传统合成方法相比,该反应可以在无配体存在下在空气和温和的条件下进行,即,无需无水无氧操作条件,操作特别方便.催化剂用量、碱、溶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均做了考察.优化的反应条件是:在Pd(OAc)2(3 mol%)和K2CO3(1.5 equiv.)存在下,二苯胺和溴代芳烃在DMSO中在空气下在90℃加热24 h.溴代芳烃上的吸电子基团和二苯胺上的给电子基团有利于该偶联反应的进行,其中4-硝基三苯胺的产率高达93%.  相似文献   

9.
室温离子液体中,用脯氨酸为配体,CuBr催化作用下有效地实现了硫醇、硫酚与溴代芳烃的偶联反应.该反应时间较短,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CuBr-脯氨酸离子液体可以循环使用三次.  相似文献   

10.
室温离子液体中,用脯氨酸为配体,CuBr催化作用下有效地实现了硫醇、硫酚与溴代芳烃的偶联反应.该反应时间较短,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CuBr-脯氨酸离子液体可以循环使用三次.  相似文献   

11.
二芳基碘盐具有毒性低、反应条件温和及选择性高的优点,在有机合成中一直受到关注,已被广泛用作芳基化试剂,可用于芳杂环化合物的交叉偶联反应和芳基化反应等.发展了一种铜催化下苯并噻唑与二芳基碘鎓盐反应合成2-芳基苯并噻唑衍生物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底物范围广泛、基团耐受性良好及产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溴代(碘代)芳烃与苯硼酸在以Li OH为碱、水为反应溶剂、醋酸钯为催化剂、90℃条件下反应24h后,可以较高收率得到二芳基产物。该方法具有收率好,操作方便以及催化体系便宜又简单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付华 《有机化学》2009,29(4):663
一级芳胺广泛用于天然产物、药物、高分子和材料的合成中, 传统合成一级芳胺是在高温、高压和封闭容器中采用钯催化卤代芳烃与氨气反应来制备, 也可以在钯催化下使用氨的替代物, 如Li[N(SiMe3)2], Zn[N(SiMe3)2]与卤代芳烃反应来合成. 显然, 这些方法有以下缺点: (a)由于采用钯催化剂和复杂的配体, 成本较高、毒性较大; (b)当使用氨气作为氨基源时, 高温、高压和封闭容器是必不可少的; (c)当使用氨的替代物作为氨基源时, 由于这些氨的替代物不易制备、成本也就较高. 清华大学化学系付华课题组建立了一种合成一级芳胺的新方法, 即在室温和常压下, 使用Cu2O作催化剂, 芳基硼酸与氨水在甲醇溶液中反应合成了一级芳胺. 反应容器不需要封闭, 不需要惰性气体保护, 也不需要在反应体系中加入任何配体或添加剂. 这种方法能够容忍各种官能团的存在, 如芳基硼酸的碳-卤键、羟基、醛基、酯基、羧基、氨基等. 这种方法反应条件温和、高效、实用, 能够广泛应用于一级芳胺的合成中.  相似文献   

14.
有机氟硅化合物是元素有机化学中最重要的高端产品种类之一,极具研究价值.开发了含二氟乙醇农药的新工艺技术,发展了一种条件温和和高效的铜催化二氟乙醇芳基醚化反应,通过大量的配体筛选和条件优化,建立了二氟乙醇和芳基溴或芳基碘的C—O偶联反应,简易合成出各种芳基取代的二氟乙基芳基醚.该反应以CuI为催化剂,在8-羟基喹啉和叔丁醇钾存在下顺利进行,具有广泛的底物适用性.ESI-MS分析证明,该催化过程可能存在三价铜催化机制,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进一步表明该反应机理可能涉及三价铜的氧化加成、亲核取代及还原消除过程.  相似文献   

15.
铜盐促进的芳基化反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反应,底物范围已经拓展到了几乎所有含N-H,S-H的化合物以及部分含O-H化合物[1].经典的铜盐促进的Ullmann反应是这个反应的基础,然而其苛刻的反应条件使它的应用受到不少限制[2].近年来,一些新的反应方法和试剂的引入使反应条件更温和,产率更高,取得了非常好的结果,特别是1997年以来,芳基硼酸的引入使大家更为关注这个反应的研究与应用[3].  相似文献   

16.
发展了一种基于NiC l2(PPh3)2/IPr·HCl催化体系的芳基硼酸和芳香醛进行加成反应制备二芳基甲醇类化合物的新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催化效果。该方法具有简便、易操作等优点,是过渡金属催化制备二芳基甲醇类化合物的一个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7.
通过C=X(X=O,N)双键极性翻转构筑碳-碳键是有机化学反应的重要合成策略.传统C=X(X=O,N)双键的极性翻转往往需要苛刻的反应条件和对水或空气敏感的强还原剂辅助,导致其适用范围受限.近年来,可见光催化反应以其独特高效的单电子转移特性,在室温条件下实现了这一类贫电子官能团向亲核性中间体的高效转化.该策略已经拓展C=X(X=O,N)双键自身或与烷基链的偶联,从而得到烷基取代的醇和胺类化合物.本文利用可见光催化反应使C=X(X=O,N)双键极性翻转与芳香化合物的直接偶联,高效温和地合成芳基取代的醇和胺.反应无需强还原剂,底物适用范围广.该方法是对可见光催化C=X(X=O,N)双键极性翻转的重要补充,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以苯甲醛和1,4-二氰基苯为底物,fac-Ir(ppy)_3为光敏剂,二异丙基乙胺为终端还原剂,DMSO为溶剂,蓝光照射12 h能够以82%的收率实现模板反应.其它光敏剂如[Ru(bpy)3]Cl_2则不能催化该反应.溶剂效应指出,丙酮、乙腈可以得到低于40%的收率,甲醇、二氯甲烷、DMF等溶剂不适用该反应体系.控制实验证实,光敏剂、二异丙基乙胺和光照三个反应组分缺一不可.底物拓展发现,不同取代基的芳基腈类化合物包括烷基取代、砜基和酯基取代甚至杂芳环取代都能很好地适用于该体系,芳基醛、酮以及亚胺作为反应的另一组分亦能高效参与该还原偶联反应.自由基捕获实验证实反应过程中涉及自由基历程.光谱淬灭实验表明,芳香腈是唯一有效淬灭激发态fac-Ir(ppy)_3发光的物种.进一步结合底物的氧化还原电位,证实芳香腈能被激发态的光敏剂fac-Ir(ppy)_3还原,但二异丙基乙胺和芳香醛、酮不能与激发态光敏剂发生作用,催化反应经历光敏剂的氧化淬灭路径.首先,光敏剂受光激发到达激发态,与芳基腈发生单电子转移.随后,二异丙基乙胺促使失去电子的铱配合物还原再生,得到相应氮自由基阳离子.该氮自由基阳离子活化反应体系中的C=X(X=O,N)双键,使其从激发态铱物种得到电子形成苄位自由基,进而与得到电子的芳基氰偶联得到最终产物.  相似文献   

18.
钯等过渡金属催化的卤代芳烃和胺的偶联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贞发  周伟澄 《有机化学》2002,22(10):685-693
综述了钯等过渡金属催化的卤代芳烃或芳基碘酸酯和胺的偶联反应以及催化这 一新反应的催化剂的发展和应用。用于该反应的配体由P(o-tolyl)3发展到BINAP 及二烷基芳基膦,基底物由溴代芳烃扩展到经济易得的氯化芳烃及碘酸酯和各种胺。  相似文献   

19.
谢叶香  王健  李金恒  梁云 《中国化学》2008,26(12):2261-2266
我们发展一种在催化体系可回收和无配体条件下溴化四丁基铵(TBAB)中钯催化卤代芳烃与芳基硼酸的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方法。我们发现水的量对反应有很大的影响。当水的用量为1 %(质量比)时,反应的结果最好。在3 mol%的醋酸钯和1.5 g的TBAB(含1%的水),一系列卤代芳烃与芳基硼酸的顺利地发生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得到中等及良好的产率。而且在溴代芳烃和活泼的氯代芳烃的交叉反应中,Pd(OAc)2/TBAB催化体系可以回收重复使用多次,并且催化活性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20.
报道了在铜催化的条件下,芳香磺酰肼与各种胺氧化偶联合成芳香磺酰胺化合物.相比于传统的合成磺酰胺方法,该合成方法利用铜和氧气作为氧化体系,无需额外添加其他氧化剂,副产物只有氮气,是一个比较绿色的合成磺酰胺类化合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