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黎明  陆埮 《物理》2003,32(8):511-514
文章介绍了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贾科尼对X射线天文学的开创性贡献,特别介绍了贾科尼等在开拓空间观测和发展x射线成像技术这两个方面的工作.文章通过x射线天文学的诞生、X射线天文卫星的发展介绍了X射线的空间观测对天体物理学的影响,对宇宙暗物质、双星中的吸积过程和X射线喷流现象等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对高能天体物理学的发展给出了概略的描述.  相似文献   

2.
 γ射线暴是指宇宙射线中的γ射线爆发,属宇宙线天体物理学研究的范畴.它是通过对γ射线爆发所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的研究来认识我们目前的宇宙及天体的演化.  相似文献   

3.
何会海 《物理》2013,42(01):33-39
近年来,宇宙线探测技术发展迅速,天基和地基宇宙线实验均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打破了宇宙线研究领域多年来的沉寂.多手段复合观测是精确测量宇宙线能谱和成分的必要途径,甚高能伽玛射线天文学成为探索宇宙线起源这一世纪之谜的最有效手段.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计划将以最高的超高能伽玛射线探测灵敏度和甚高能伽玛射线巡天灵敏度以及最宽的宇宙线能量覆盖范围探索领域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4.
树华 《物理》2011,40(10):694
丹麦与英国的物理学家们通过将粒子束注入云室中,演示了宇宙射线如何促进地球大气中水滴的形成.这是一个最好的实验证据,表明太阳通过改变达到地球表面的宇宙射线强度来对地球气候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1.宇宙线的发现与新问题19世纪初,物理学家们发现了空气电离的现象,并开展了一系列实验测量,探究空气电离之谜[1]。物理学家通过测量电离率与海拔的关系,从而确定了这些神秘射线来自于外太空[2],继而有了“宇宙射线”的概念。宇宙射线的发现吸引了众多物理学家的兴趣,人们对于这一神秘射线的发现充满了好奇和怀疑。虽然奥地利物理学家维克多·赫斯的实验结果清晰表明电离率会随着海拔升高而增加,但是依然有很多物理学家对这一发现提出了质疑,其中就包括美国著名实验物理学家罗伯特·安德鲁·密立根。密立根于1909年设计了著名的“油滴实验”,  相似文献   

6.
宇宙射线是在宇宙空间运动着的带电的高能粒子流.宙宇射线物理学主要是研究宇宙射线的起源、在星际空间的加速、传播,以及和物质的相互作用.在50年代以前,宇宙线物理的中心研究课题,一方面是探索宇宙射线本身的属性,如初级宇宙射线的成分、能谱,以及其强度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陆埮 《大学物理》2003,22(4):3-7,15
对2002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奖和中微子天文学以及一些相关的有趣问题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介绍了太阳中微子短缺之谜以及长达三四十年的奋斗历程;SN1987A中微子的发现以及最近太阳中微子短缺之谜的解决。还介绍了X射线天文学的发现和进展。现在,X射线天文学已经发展成为可与光学天文学、射电天文学媲美的一门举足轻重的学科。  相似文献   

8.
叶邦角  李样  周志浩 《物理》2021,50(4):248-256
缪子为轻子的一种,主要来源于宇宙射线和加速器。宇宙射线缪子能量高、穿透性强,是一种天然的非破坏性基本粒子“探针”,可以对物体进行成像和无损检测。加速器缪子强度高、能量可调,可以对物体快速成像。加速器产生的负缪粒子进入材料会形成缪子原子,级联跃迁产生的X射线可以对材料进行元素分析。文章介绍了宇宙射线缪子成像、加速器缪子成像和缪子原子X射线元素分析三种技术的基本原理、成像手段或分析方法,以及其主要应用、发展现状与趋势,特别介绍了中国散裂中子源在加速器缪子成像和缪子原子X射线应用研究的规划。  相似文献   

9.
国家教委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实验物理教学指导组第一次工作会议纪要(1996.4.28.北京)1996年4月25日至28日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实验物理教学指导组与基础物理教学指导组联合在北京香山召开了首次工作会议.新的一...  相似文献   

10.
正王运永教授的新作《引力波探测》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引力波天文学是近年来开辟的探索宇宙奥秘的新窗口。多年来大家比较熟悉的利用各种波段的电磁辐射和高能宇宙射线研究天体已经取得多方面成果,但是同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起源密切联系的引力波虽然经过五十多年理论与实验的探索,实现其测量是十分困难的。可喜的是利用长距离双向激光干涉系统经过十余年建造和改进,  相似文献   

11.
尹晓冬  周金蕊 《物理》2013,42(01):40-47
胡乾善(1911—2004),振动专家和工程力学教育家,1934—1937年留学英国期间师从布莱克特研究宇宙射线,曾参与宇宙射线的国际合作研究,并与苏联物理学家去高加索山4km处进行宇宙射线测量.他是最早参与宇宙射线研究的中国物理学家之一,回国后由于无研究设备,后致力于机械振动研究.该文是在胡乾善的博士论文及已发表的论文的基础上,回顾并分析了上世纪30年代胡乾善在宇宙射线方面的研究工作,目的是使读者了解当时物理学界在此方面的研究进展.2011年是胡乾善百年诞辰,2012年是宇宙射线发现100周年,谨以此文纪念.  相似文献   

12.
杨名恪 《物理》1987,16(3):0-0
正比计数管是基于光电离效应的X射线探测器件,它可同时测定入射X光的强度和波长,主要用于X光的波长标定和强度计量.它在X射线天文学、X射线光谱分析,等离子诊断、表面物理、应力分析等许多领域已有广泛的应用.随着软X射线探测器的研究和发展,出现了流气型超软X射线正比计数管.这种计数管采用极薄的有机膜窗口,获得了高的探测效率,可探测10—100A的超软X射线.但是,它存在着输出脉冲幅度漂移严重、温度?...  相似文献   

13.
天体物理学是天文学与物理学的交叉学科,是20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分支。现代天体物理学的重要探测手段之一是借助射电技术设备接收并研究宇宙天体的辐射。这些辐射按波长可分为若干波段,如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按观测的电磁波段可分为光学天文学、射电天文学和空间天文学等。  相似文献   

14.
 天文学是古老而又生机勃勃的科学。在历史上,从人类有文字记录开始,天文学就诞生了,各个古老文明都为之做出了贡献。在400多年前的第一次天文学革命中,伽利略用望远镜代替人眼来观测天空,这场革命直接导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并建立力学理论,由此诞生了现代天文学,并且促进了整个现代科学体系的建立。在170年前的第二次天文学革命中,用照相底片和光谱仪这样的探测器代替了人眼来记录观测现象,使得人类第一次能够认识天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由此诞生了天体物理学,并发展成为当代天文学的主流。在70年前的第三次天文学革命中,诞生了射电天文学和空间天文学,为人类打开了认识宇宙的"新窗口",天文学从地面发展到了空间,从光学波段发展到了射电、红外、紫外、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全部电磁波段。  相似文献   

15.
友宝 《物理》2008,37(7)
宇宙射线是指来自于太空的质子和其他原子核.少量宇宙射线具有极高的能量,可以超过10^20eV,这比世界范围内最强大的粒子加速器所能达到的最高能量还大一亿倍.这些极高能量的宇宙射线的来源一直是一个谜团.  相似文献   

16.
范钦敏  唐孝威 《物理》1979,8(1):0-0
1962年,罗西等人在火箭上放置了几个薄云母窗盖革计数器,本想研究太阳辐射引起的月面荧光X射线,然而观测的结果,却意外地发现,在银河系中心方向有一个奇特的能发射X射线的星体——天蝎座X-1.它发射X射线的木领十分巨大,其X射线辐射功率竟比太阳各种辐射功率的总和还大上千倍.天蝎座X-1的发现,揭开了天文学发展史上新的一页.从此,天文观测开始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方向.十多年来,已取得了很多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正天体物理学是天文学与物理学的交叉学科,是20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分支。现代天体物理学的重要探测手段之一是借助射电技术设备接收并研究宇宙天体的辐射。这些辐射按波长可分为若干波段,如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按观测的电磁波段可分为光学天文学、射电天文学和空间天文学等。传统的观测是在  相似文献   

18.
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文中我们依托宇宙线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结合多年来从事大学物理教学工作及西藏宇宙射线实验研究的经验,将大学物理中的粒子作用、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与宇宙射线科学研究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融合.虽然目前宇宙射线并未全面进入教育视野,但宇宙射线研究是物理界非常重要的一项课题,为人类认识粒子及宇宙起...  相似文献   

19.
宇宙射线对地表矿物晶格的损伤及其地质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从理论与实验两个方面论证了宇宙射线对地表矿物晶格造成损伤的可能性。并初步计算了宇宙射线对地表矿物晶格造成损伤的大小及其对土壤形成影响的程度。把宇宙射线发挥地质作用的方式与太阳能和地球外天体的万有引力能的地质作用方式作了比较,得出宇宙射线对地表矿物晶格的损伤是地质作用研究中不可忽视的因素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邹惠成 《物理》1981,10(4):0-0
几个世纪以来,天文学一直是通过地球大气层一扇很窄的可见光“窗口“去观测和认识宇宙,所观测到的天体(指太阳系外)温度范围大约从2000K到50000K.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人类发现了大气层的另一扇“窗口”,即无线电波窗口,它比光学窗口宽得多.可见光波长从0.4微米到0.8微米左右,而无线电波波长从几毫米到几米、几十米.一门迅速发展起来的射电天文学,与光学天文学互相补充,推动天文学的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