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建平  刘莉  何平笙 《化学通报》2002,65(11):758-761
微反应器是指容量仅为零点几μm^3或宽度为1μm左右的反应“容器”,反应在这个微小区域内有控地进行。以表面科学与微制造技术为核心,新型微反应器近年来发展很快。本文介绍五种微反应器,即反相胶束微反应器,聚合物微反应器,固体模板微反应器,微条纹反应器和微聚合反应器,以及它们在各高科技领域中的可能应用。  相似文献   

2.
纳米反应器作为一种新型的制备纳米粒子及重要功能分子的手段,其技术在许多领域受到广泛重视.与常规意义上的化学反应器有所不同,纳米反应器是指反应所处的受纳米尺度调制的介观环境,如反应的介质、载体、界面等等.纳米反应器一般分成两类,一种是在分散相中能自组装的分子,形成有序聚集体,如胶束、囊泡,在聚集体的内部制备纳米粒子或材料;另一种是天然存在或合成的分子,如纳米管、树枝聚合物,利用分子特有的结构或孔隙作为纳米反应器.本文主要介绍了胶束、胶束作为纳米反应器的分类;重点讨论了分子及聚合物胶束作为纳米反应器的特点,并对其研究进展及前景进行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3.
反胶束体系中合成聚苯胺-无机物复合纳米微粒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利用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2-乙基己基琥珀酸钠(AOT)形成的反胶束作为微反应器合成了聚苯胺-氯化银和聚苯胺-硫酸钡复合纳米粒子;考察了搅拌因素和不同合成步骤对聚苯胺-硫酸钡尺寸及形态的影响;并利用TEM, IR, UV-vis, XRD和四探针电导率仪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反胶束法可以有效地应用于有机-无机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  相似文献   

4.
采用体积排斥色谱研究聚(苯乙烯-异成二烯)二嵌段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二氧六环/甲醇混合体系中以PI为核PS为壳的微胶柬形成过程,以及在正庚烷/乙酸异戊酯混合体系中以PS为核PI为壳的微胶束形成过程。讨论了温度、混合溶剂的配比和共聚物分子量对微胶束形成的影响。根据体积排斥色谱图估算了形成微胶束时的表观缔合能和微胶束的表观缔合数.  相似文献   

5.
分别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二(2-乙基己基)丁二酸酯磺酸钠(AOT)和新型表面活性剂二(2-乙基己基)羟基丁二酸酯磺酸钠(AHOT)与异辛烷/水构建的反胶束体系为微反应器,合成了CoFe2O4纳米粒子;利用TGA,XRD,TEM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讨论了两种表面活性剂构建的反胶束体系对产物合成过程及纳米粒子形貌和尺寸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利用我们设计的反胶束微型反应器,对两种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简写β-CD)衍生物,在不同溶剂中催化苯甲醇氧化成苯甲醛和苯甲酸的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反应器的催化效率均相催化反应高,反应的后处理较简单,且较少污染物产生。  相似文献   

7.
采用动态激光光散射研究聚(苯乙烯-异成二烯)(PS-PI)二嵌段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二氧六环/甲醇混合体系中微胶束的形成过程。讨论了温度、混合溶剂的组成和共聚物分子量对形成微胶束的影响。并对与体积排斥色谱法得到结果的差异进行了讨论,从而提出临界接触浓度的概念。还就实验测得的分子链尺寸和微胶束尺寸进行理论估算,结果符合Flory无扰链模型。  相似文献   

8.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三氯甲烷(CHCl3)为油相制备反胶束微乳液, 依靠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自组装形成的“微反应器”作为模板成功地制备了PMMA/Eu(OH)3/EG和PMMA/Ni(OH)2/EG纳米复合材料. 并用红外光谱(IR)、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差热-热重(TG-DTA)对该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反胶束法可以有效地应用于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相似文献   

9.
着重介绍嵌段共聚物/均聚物共混体系的微相分离,微胶束的形成,微区的形态结构以及形态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表面活性剂在非极性溶剂中形成的反胶束在催化反应、光化学、蛋白质苹取分离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问.这些应用与反胶束的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增溶水后的反胶束其形状和大小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增溶不同水量的反胶束的微极性、酸碱性、微勤度等已有不少文献报导[2-5].一些不溶于非极性溶剂而溶于水的物质可以溶解在非极性溶剂中的反胶束核心水团中,这个现象被称为二次增溶.其中,电解质的二次增溶对于研究配体转换反应。酶催化反应问及改变反胶束内部的微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Aebi和Weibush回首先研究了有水存在时N。CI在A…  相似文献   

11.
以光度法研究了阳离子型微乳液对显色剂1-(2-吡啶偶氮)-2-萘酚(PAN)的增溶作用,通过测定PAN在阳离子型CTMAB/n-C5H11OH/n-C9H20微乳液中的“胶束位”n和结合常数K,并与相同表面活性剂胶束体系比较,探讨了微乳液对显色剂PAN的增溶作用。  相似文献   

12.
微乳液增敏作用机理探讨:显色剂在微乳液中的分配系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朱霞石  戚文彬 《分析化学》1995,23(9):989-992
与胶束体系比较,显色剂PNA和CAS在油/水(O/W)微乳液中具有更大的分配系数,这表明O/W微乳液比胶束体系具有更好的增敏作用是因为O/W微乳液对显色剂PAN和CAS具有更好的增溶与富集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13.
O/W微乳液对Zn(Ⅱ)—PAR的增敏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9CTMAB)/正戊醇/正庾烷/水组成的阳离子型O/W微乳液对以4-(2-吡啶偶氮)间苯二醇(PAR)为显色剂,光度法测定锌的增敏作用。结果,方法简便、快速,与相应的胶束体系为介质比较,提高了测定灵敏度,结果可靠。通过对显色剂在水-微乳液和在水-胶束相中分配系数的测定,初步了微乳液的增敏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4.
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分子有序聚集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芘为荧光探针、二苯甲酮为猝灭剂,以分子荧光探针法首次测定了由刚性基团联接的特殊双亲水基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C16-MADS)的胶束聚集数(Nm),并考察了表面活性剂浓度、无机盐浓度和温度对Nm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必须高于临界胶束浓度(cmc)一个数量级时,才能测定出较为合适的Nm;随着C16-MADS浓度的增大,Nm增大,胶束内核的微极性变小;而温度对Nm的影响极小。与传统的单亲水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相比,C16-MADS的有序聚集体表现出许多不同之处,如Nm仅为传统的单亲水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聚集数的一半,无机盐浓度对Nm的影响极小,胶束内核的微极性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5.
溶胀胶束是表面活性剂胶束增溶其它物质后使胶束膨胀的一种胶束状态,因其能显著提高难溶性物质的溶解度而备受关注。针对近年来对溶胀胶束的研究进展,综述了溶胀胶束的最大增溶量、增溶过程以及增溶后形貌尺寸的变化等问题,总结了影响胶束增溶作用的因素,厘清了溶胀胶束与微乳液的异同,介绍了溶胀胶束的应用,展望了其应用前景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生物染色剂亚甲蓝(MB)在分子有序组合体(胶束、O/W微乳液和层状液晶)介质中的聚集行为。根据MB特征峰处的吸收光谱值,计算了MB的二聚平衡常数和相应单体、二聚体的摩尔消光系数。并用稳态荧光法和无外加探针的循环伏安法进一步论证了计算结果。研究发现,当MB总浓度一定时,在胶束体系中MB单体量较少,在层状液晶体系中单体量较多,在O/W微乳液体系中则介于胶束和层状液晶之间。表明层状液晶体系是获取更多MB单体的理想介质。  相似文献   

17.
选择了甲醇、乙醇、正丙醇、乙二醇、乙二胺、乙醇胺及2 甲氧基乙醇等七种包括单官能团和双官能团共溶剂、与水组成混合溶剂,并利用荧光探针技术研究了共溶剂对环氧乙烷 环氧丙烷 环氧乙烷(PEO PPO PEO)共聚物水溶液胶束形成及其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一些共溶剂与水和共聚物PPO段都具有较好的混溶性,使形成胶束的CMT升高,而其它共溶剂的引入则使得形成胶束的CMT降低.从共溶剂对所形成胶束的微结构影响看,能与共聚物链有较强作用的双官能团的共溶剂和有较小分子尺寸的共溶剂有利于使形成的胶束具有较紧密的结构,在此条件下,形成胶束的紧密程度决定了胶束内微极性的大小,而与引入共溶剂的极性大小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8.
采用动态激光光散射研究聚(苯乙烯-异成二烯)(PS—PI)星形嵌段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二氧六环/甲醇混合体系中微胶束的形成过程。讨论了温度、混合溶剂的组成、星形嵌段共聚物的臂数及组成对微胶束形成的影响。验证了临界接触浓度的存在。并就不同结构的星形嵌段共聚物形成微胶束的形成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张莹琪  周激  李冰 《分析试验室》2004,23(10):52-54
研究了非离子O W型微乳液OP n C5H11OH n C7H16 H2O对结晶紫 硅钼杂多酸显色体系的增敏作用。与相应的胶束体系比较,微乳液体系的测定灵敏度提高了30%。对钢样、水样、发样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通过测定显色剂在微乳液及胶束体系中的分配系数、胶束位和结合常数探讨了非离子型微乳液对结晶紫 硅钼杂多酸显色体系的增敏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20.
史静  任楠  张亚红  唐颐 《化学进展》2009,21(9):1750-1756
微囊反应器以其独特的结构、所能提供的特殊微环境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催化与纳米材料领域长久以来研究和开发的热点之一。到目前为止,已研究开发出一系列具有不同组成和功能的微囊反应器。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不同类型的微囊反应器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天然材料、反相胶束、聚合物以及无机核壳结构微囊反应器的合成方法和应用,并对微囊反应器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