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实现光束变换的连续位相衍射光学器件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基于模拟退火法和爬山法相结合的混合优化算法,实现光束变换的连续位相衍射光学器件的设计。通过灰阶掩膜板及离子刻蚀工艺,研制了 Φ100m m 的连续位相衍射光学器件。通过多级衰减片及CCD 实现了焦斑光强分布测量。测量结果表明:边缘陡峭、旁瓣小、中心主瓣具有一定均匀性,且没有中心零级锐脉冲的焦斑光强分布  相似文献   

2.
微型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波前重构算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测量所得的 37通道微型机械薄膜变形镜的影响函数矩阵和微型自适应光学系统 ,给出模式法波前重构与补偿的微型变形镜的控制电压 ,模拟计算和微型自适应光学系统的实验结果说明所得结果是正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位相畸变光束的聚焦特性与光束质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钱列加  张筑虹 《光学学报》1995,15(2):66-169
针对高斯型随机位相畸变,应用夫琅和费衍射积分研究了畸变光束的聚焦特性和光束质量M^2因子,给出子它们随位相畸变特征量主烨的近似分析和数计算结果,可为高功率激光器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高斯光束通过复杂光学系统的变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百达  季小玲 《光学学报》1991,11(2):15-124
使用矩阵光学技巧和方法详细研究了高斯光束通过复杂光学系统的传插问题。将结果推广于:(1)物像空间析射率不相等(n_1≠n_2);(2)光学系统矩阵元为复数或C元素为零的情况。就高斯限模光阑对光束传输的影响作了讨论。经典光学和高斯激光束光学(n_1≠n_2,n_1=n_2)的比较,清楚地说明了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相似文献   

5.
变形镜波前校正非线性响应剩余位相方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毅  王英俭 《光学学报》1995,15(8):028-1031
报道了采用简化的物理模型及数值仿真方法对变形镜非线性响应如何影响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波前校正剩余位相方差所进行的分析。给出了由于变形镜非线性响应所引起的波前校正剩余位相方差为k(d/To)^b,其中k、b均与实际系统参数有关。  相似文献   

6.
7.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线性调频Z变换的衍射光场分布快速计算方法,该方法在不增加运算量的情况下可以显著提高光场分布的图像分辨率,进而能够得到更准确的光束质量β因子值.在算法正确性验证的基础上,本文数值模拟了不同光束波前畸变的均方根RMS值与光束质量β因子的对应关系.仿真结果表明,在像差分布RMS值相同的前提下,几种低阶像...  相似文献   

8.
环形激光光束的波前复原算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环形激光光束净化自适应光学系统中的波前传感器子孔径与变形反射镜驱动器布局,仿真比较了直接斜率法、区域法的Fried模式和Southwell模式三种波前复原算法, 其中, 直接斜率法的波前校正能力及稳定性均为最好。  相似文献   

9.
针对环形激光光束净化自适应光学系统中的波前传感器子孔径与变形反射镜驱动器布局,仿真比较了直接斜率法、区域法的Fried模式和Southwell模式三种波前复原算法, 其中, 直接斜率法的波前校正能力及稳定性均为最好。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二次成像方式,解决了相位板放置位置和探测器冷阑结构之间的位置冲突,完成了制冷型红外光学系统的结构设计。引入波前编码技术,结合截止频率处调制传递函数的变化趋势和对调制传递函数曲线一致性的客观评价,分析相位板参数取值对系统的不同影响,直接得到合适的相位板参数。利用光学软件对波前编码系统进行仿真,并采用Lucy-Richardson迭代算法恢复编码模糊图像。基于像素及人眼视觉感受对复原图像进行综合评价,证明波前编码技术有效拓展了普通红外光学系统的焦深,可拓展至原焦深范围的20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