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小鼠为研究对象进行皮肤移植,受体为BALB/C鼠,供体为C57BL/6鼠。用氯化钙介导蓖麻毒蛋白(ricin)进入供体鼠的脾细胞制成毒细胞,适时地注入受体体内。带有蓖麻毒蛋白供体脾细胞,一方面可提供特异移植抗原(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使特异的T,B淋巴细胞识;另一方面,它被识别裂解后,释放蓖麻毒蛋白,又可杀伤与其识别的T,B淋巴细胞,使受体对供体移植物产生耐受。实验共设两组,在皮肤移植前后分别用包埋蓖麻毒蛋白的供体脾细胞处理,两组移植皮片存活时间均比相应对照组有显著延长(tt0.01)。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实验和淋巴细胞转化实验证明了实验组对供体细胞的免疫应答及免疫细胞的分化能力均受到抑制。对这一新设想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蓖麻毒蛋白是在蓖麻中发现的,有很强的毒性,可抑制蛋白合成的蛋白质.作为一种重要的抗肿瘤药物及生物杀虫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蓖麻毒蛋白的结构、毒性作用机理、纯化方法及其在肿瘤导向治疗和生物杀虫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3.
蓖麻毒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蓖麻毒蛋白是从蓖麻的种子中提取的一种植物糖蛋白,是迄今为止所知天然毒素中最毒的一种.对蓖麻毒蛋白的结构、氨基酸组成、作用机理以及抗肿瘤、生物农药等多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4.
蓖麻毒蛋白提取过程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蓖麻毒蛋白为研究对象,对其提取过程进行优化.采用硫酸铵沉淀,聚乙二醇包埋透析,分子筛层析和亲和层析等处理,从去壳蓖麻籽中分离纯化得到蓖麻毒蛋白,结果得到最优的体系为,高速冰冻离心过滤,聚乙二醇包埋透析,100ml缓冲液A冰浴匀浆,并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呈32kDa和34kDa两条蛋白带,证明蓖麻毒蛋白已被纯化均一.  相似文献   

5.
小鼠皮肤移植特异耐受性的获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2个不同品系小鼠间进行皮肤移植,研究免疫系统产生特异耐受的机制。要获得对异体抗原的特异性耐受的机制。要获得对异体抗原的特异性耐受,必要包括对中淋巴器官中免疫效应细胞的特样伤,并同时诱导中枢免疫器官将其作为“自我”物质进行识别,导致系列克隆流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Jagged1在树突状细胞(DC)介导淋巴细胞诱导同种异基因皮肤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方法: C57BL/6小鼠为供体,BALB/c小鼠为受体行皮肤移植术,受体小鼠分为对照组,Jagged1 DAPT处理组和Jagged1处理组.取供体小鼠淋巴细胞加入经rmIL-4和rmGM-CSF处理9 d的供体骨髓细胞中,当日和隔日分别加入Jagged1和DAPT.2 d后取淋巴细胞,于皮肤移植第0天、第2天和第4天,经尾静脉注入受体小鼠.观察皮肤移植物存活时间和移植物病理变化,并检测受体小鼠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和迟发型超敏反应.结果: Jagged1处理组的皮肤移植物平均存活83.6 d,显著长于其它各组(P<0.01); Jagged1处理组移植皮片内浸润的炎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Jagged1处理组小鼠对供体小鼠呈现低反应性(P<0.01),而对第三方无关供体KM小鼠表现强烈的增殖反应,Jagged1处理组小鼠在迟发型超敏反应中也表现出显著的低反应性(P<0.01).结论: 输注Jagged1联合DC处理的淋巴细胞诱导受体获得供体抗原特异性的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口服供者脾细胞延长受者大鼠皮肤存活时间,检测调节性T细胞在移植前后的变化,探讨口服免疫耐受的机制。方法以纯系SD大鼠为供者,纯系Wistar大鼠为受者,行异体皮肤移植,将24只受者大鼠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口服PBS)、B组(每日口服SD大鼠脾细胞1×10^7个),C组(每日口服SD大鼠脾细胞5×10^7个),对受体进行450Rad^60Co照射,然后检测受者外周血及脾脏CD4+CD25+、CD8+CD28-调节性T细胞(Treg),并对受者进行供者脾细胞导管灌胃,每次口服5×10^7个细胞,每日一次,7d后检查迟发型超敏反应(DTH),并行皮肤移植,观察移植皮肤的存活时间,复查Treg两次。结果口服脾细胞后,DTH反应均出现明显的抗原特异性降低;C组的皮肤移植存活时间达到19.17d±1.94d,与前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口服供体脾细胞延长皮肤移植存活大鼠(C组)的外周血及脾脏中CD8+CD28-Treg均比口服前明显增高(P〈0.01),并能维持2周以上。结论口服抗原可以引起受者对异基因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反应降低,使受者的皮肤移植存活期延长,CD8+CD28-Treg在口服免疫耐受的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体外诱导的同种反应性淋巴细胞输注是否可以诱导大鼠皮肤移植免疫耐受,从而探索一条诱导器官移植耐受的新途径。方法以供者Lewis大鼠淋巴细胞作为刺激物,体外刺激受者BN大鼠淋巴细胞增殖,应用CFSE法检测增殖情况;以增殖后的BN大鼠淋巴细胞作为自身独特型疫苗,输注给同品系的BN大鼠,并行Lewis到BN的皮肤移植,观察皮肤移植物生存期。结果同种反应性淋巴细胞体外能够活跃增殖;同种反应性淋巴细胞输注可以显著延长皮肤移植物的存活时间(P<0.05)。结论体外诱导的同种反应性淋巴细胞输注有可能成为诱导抗原特异性免疫耐受的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实验小鼠遗传检测的皮肤移植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近交系小鼠遗传质量监测的皮肤移植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尾部皮肤移植方法与背部皮肤移植方法同样可靠,而且此方法操作简便,包扎时间短,便于观察。  相似文献   

10.
麻疯树毒蛋白对小鼠器官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研究麻疯树毒蛋白(curcin)对小鼠器官的急性毒性作用.用一定浓度梯度20、25、31、38.4、48、60×10-3g/kg的蛋白溶液腹腔注射小鼠,并用Bliss方法计算出其腹腔给药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37.70×10-3g/kg,95%可信限为(33.228~43.151)×10-3g/kg.对用药小鼠器官进行病理切片研究,结果显示20×10-3g/kg的用量几乎未见对器官的异常影响,在(25~48)X 10-3 g/kg范围内对小鼠的重要器官损伤较小,部分器官如肝、肾、肺见灶性水肿充血;当给药剂量达到60X10-3g/kg时观察到肝脏细胞肿胀、出血明显,肺部充血出血、灶性区域纤维素渗出,胰腺明显充血、有部分个体出现胰腺脂肪变,部分个体的肾出现弥漫性充血.这为麻疯树毒蛋白制备免疫毒素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 PGRN)小干扰RNA对提高小鼠切创损伤创面愈合质量的作用,通过选取33只健康雄性BALB/c小鼠,制做小鼠背部皮肤孔状切除模型,按照处理因素不同随机分为3组:健康小鼠对照组(Control组)、溶剂+皮肤孔状切除组(Vehicle组)和Si-m-PGRN+皮肤孔状切除组(Si-m-PGRN组)。分别于造模后0、4、8、12和16天背部皮下注射30 ul的生理盐水或Si-m-PGRN。各组小鼠分别于4、8、12、16和20天麻醉处死取材,采用大体观察、常规组织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方法研究了创面愈合情况。结果表明: Si-m-PGRN组与Vehicle组相比,创面面积缩小明显,愈合率较快,新生表皮的细胞层数较多,表皮较厚,分层明显。可见PGRN小干扰RNA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显著提高创面愈合的质量,这些初步结果为皮肤损伤由解剖修复到功能修复的完美愈合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2.
将小鼠的MT-I基因插入pSV2-dhfr质粒的EcoRI位点,构建了具有SV40和MT双启动子并正向插入MT-I基因的表达载体。用改良的磷酸钙/DNA沉淀法将表达载体导入CHO-dhfr^-细胞内,用不含次黄嘌呤(H)和胸腺嘧啶(T)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出稳定表达MT阳性克隆D-22,经检测10^6细胞的MT表达量约为1.8μg,D-22细胞对Cd^2+浓度抗性较之CHO-dhfr^-细胞高14倍。  相似文献   

13.
麻疯树(Jatropha curcas L.)系大戟科麻疯树属植物,耐干旱贫瘠,抗病虫能力强,主要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我国西南地区有丰富的资源.麻疯树种子对整体动物,如小白鼠、羊及人,特别是幼儿表现出一定的毒性,且具有致死作用,麻疯树种子含毒成分主要是种子毒蛋白(curcin),该蛋白是一种单链核糖体失活蛋白,具抗癌活性,是一种具开发成为新型抗癌药物潜力的蛋白.本文报道用组织培养的方法,从胚乳愈伤组织中可以获得此毒蛋白,为以后毒蛋白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将小鼠的MT-I基因插入pSV2-dhfr质粒的EcoRI位点,构建了具有SV40和MT双启动子并正向插入MT-I基因的表达载体。用改良的磷酸钙/DNA沉淀法将表达载体导入CHO-dhfr-细胞内,用不含次黄嘌呤(H)和胸腺嘧啶(T) 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出稳定表达MT阳性克隆D-22,经检测106细胞的 MT 表达量约为1.8 μg,D-22细胞对Cd2+浓度抗性较之CHO-dhfr-细胞高14倍。为了研究金属硫蛋白对正常细胞所具有的保护作用,将不同浓度的顺铂分别处理无MT表达的CHO-dhfr-细胞和有MT表达的D-22细胞。实验发现顺铂对D-22细胞和CHO-dhfr-细胞 50%生长抑制浓度(IC50)分别是0.145μmol/L 和0.04μmol/L。上述研究表明MT对正常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因而通过诱导正常细胞提高MT的表达量,同时使用MT阻断剂阻断肿瘤组织的MT合成,这样可能会为治疗某些顽固肿瘤开辟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