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依据攀枝花-西昌裂谷四十几个火成岩的主要元素、过渡金属元素、稀土元素和其他微量元素的分析结果,探讨了这些岩石的成因和岩浆过程。从主要元素成分来看,明显地显示出双众数岩套的特征。过渡金属元素显示了Cr和Ni的强烈亏损与Ti的明显富集,反映了复杂的结晶分离作用历史。所有岩石的稀土元素分配型式都是富集型的,暗示出原始岩浆可能来自原始地幔的低程度部分熔融,玄武岩的亲石岩浆元素丰度经原始地幔值标准化后的分配型式,显示出一种介于碱性玄武岩与大陆拉斑玄武岩之间的图形,这支持了它们的裂谷大地构造环境,也暗示了原始岩浆来自深处的原始地幔区,可能是石榴二辉橄榄岩部分熔融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中国滇西古特提斯构造带岩石大地构造演化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滇西三江地区位于扬子、印支、缅泰马3个微大陆的交接部位,它们之间的地缝合带均以产出蛇绿岩套和蓝片岩为标志。岩石学的大量成果为本区古特提斯的存在提供了系统的证据,并据之重塑了其大地构造演化。晚古生代时古特提斯为多岛洋格局,三叠纪时有残留洋盆发育;新特提斯已西移至缅甸等地。本区是经复杂的洋壳消减和强烈的印支期陆-陆碰撞形成的造山带,并受到嗣后的构造运动尤其是喜马拉雅运动的强烈改造。  相似文献   

3.
四川牦牛坪稀土矿床位于冕宁-德昌稀土成矿带上,储量居世界第三。矿床受S-N向展布的哈哈断裂及其中的碳酸盐-正长岩杂岩体控制。矿体以充填方式产于岩石裂隙中并表现出明显的分带特征,据此可将成矿作用划分为三个期次:S-霓长岩化期,S-方解石-重晶石期,S-钠铁闪石-氟碳铈矿期,反映了成矿流体的结晶顺序。前人研究表明该矿床形成于新生代的碰撞造山环境,因此,矿床深部构造对成矿作用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在矿区内布置两条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线T1和T2,通过2D反演,并结合地表地质填图,推测哈哈断裂在矿区中分为两支。这两条次级断裂在深部都为倾向E的低角度逆断层,并且向下有可能逐渐合并成一条主干断层,而向上则逐渐变陡,并进一步分成若干条次一级破碎带,为成矿的有利空间。因此,从深部到浅部,哈哈断裂可分为3个层次:深层次构造为深度>5 km的导矿断裂,将深部含矿热液运移到浅部;中层次构造为3~5 km的配矿断裂,控制着矿床的产出位置;浅层次构造为3 km到地表的节理裂隙,是直接的容矿构造,含矿流体结晶并充填于其中而...  相似文献   

4.
"高分子物理"(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叫"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和"高分子物理实验"课是该校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本科生的必修课。为了讲好和全面建设这两门课,作者倡导并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发表39篇教学研究论文,作者把这些研究心得和成果及时引入教学中,先后编写和出版了十几本教材及教学参考书,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并逐步形成了有鲜明特色的教学,在国内高校产生了很好的影响。通过多方面的建设,2005年"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06年"高分子物理实验"被评为安徽省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5.
全球地震构造系统与地球的非对称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主要讨论全球地震构造系统与现今地球非对称动力系统的关系。全球地震构造可划分为三个非对称系统:环太平洋地震构造系,洋脊地震构造系,北大陆地震构造系。地球非对称性还表现为南、北半球的非对称,大西洋半球与太平洋半球的非对称和经向构造东、西两侧的非对称。全球非对称动力系统可能由经向对流、纬向对流和由地球转速变化产生的惯性流组成,它们构成了地球非对称性的动力学背景,并控制了全球地震构造系统的格局。  相似文献   

6.
对原子“构造”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到目前为止主要有三种解释。一是用洪特规则解释Cr、Cu 等原子价电子组态半满和全满状态的提前出现,问题是洪特规则的本意不适宜讨论两种不同电子组态的能量。二是用屏蔽效应  相似文献   

7.
写出元素基态电子构型,是学习化学导论、普通化学或无机化学的学生难避免的一种练习。大多数教科书给学生介绍某种帮助记忆的方法,以推定相应的电子构型。这些方法皆基于阿夫保原理,该原理涉及通过按照亚层能量增加的顺序判断电子构型。最初由 Yi010介绍的助记法,后经修改,便形成当前绝大多数使用的助记法的基础,其变化之一如图1所示。A.K.卡彭特指出它存在的问题,论述采用交替程序.其变化之一如图2所示。  相似文献   

8.
图表教学法是高分子物理传统教学法的有益补充。利用图表高分子物理繁杂而相互联系的理论体系有机结合,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试卷分析证明,图表教学法可以提高高分子物理课程教学效果。最后,提出进一步完善高分子图表教学法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9.
要较为深刻地认识聚合物,学习并掌握"高分子物理"课程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在打基础的本科阶段,"高分子物理"究竟要教些什么?对此,本文提出"高分子物理"课程本科教学内容有其核心部分,即结构单元形成的长链因各种相互作用所呈现的不同微观结构和形态、外场作用下聚合物微观结构和形态的变化、宏观响应行为及其之间的关系。作者以为,采用涵盖基本内容的统编经典教材,授予学生一个基本的核和不断地自我学习的有效方法,可由此臻于对"高分子物理"较为深入的理解、恰当运用乃至于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0.
介绍作者在“高分子物理实验”精品课程建设中所做的一些工作,如:坚持对实验教学进行研究、探索实验教学新模式、建设教材、构建网络教学环境等。  相似文献   

11.
霍红 《化学教育》2023,(18):45-48
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介绍了撰写高分子物理教案时得到的几点体会,分别为:根据课程内容突出教学特色;巧妙利用思维导图梳理教案整体内容,明晰授课流程;课程教案中既有教学目标,又有育人目标,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  相似文献   

12.
高分子物理是高等院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结晶"是高分子聚集态结构中重要的概念。巨大的分子量及长链状分子结构使高分子的结晶过程与小分子相比愈加复杂。在高分子物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一定的逻辑架构向学生介绍结晶与有序、链柔性、玻璃化温度之间的关系并串联与结晶相关的一些概念(如结晶度、结晶温度、熔点以及结晶速率),使学生在初学阶段对高分子晶态结构建立起科学的认知体系。实践证明,通过这种教学方式,绝大多数同学都能较好地理解并掌握这部分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3.
高分子的特殊性在于其长链结构,特殊的长链结构带来运动的特殊性。本文从"高分子物理"的定义是运动着的高分子物质和高分子物质的运动出发,确定高分子物理的定位是高分子物质的结构、结构演变和各层次结构单元的运动,围绕"高分子物理"的核心本质是长链状结构、长链状结构的演变及各层次长链结构的运动规律,针对本科阶段的任务和特点,阐述教学主要内容是结构和运动,附带相关性能,提出对现行教材内容和编排顺序的建议和想法。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分析化学中各类分析方法的检出限的物理意义、测定方法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并论述了经典的检出限定义的局限性。在利用凝血酶适配体与凝血酶的特异性结合抑制Pt纳米颗粒对量子点荧光猝灭检测凝血酶和基于CuGeO_3纳米线和葡萄糖氧化酶(GOx)修饰的玻碳电极(GCE)生物传感器测定葡萄糖的分析方法中,由于测定信号与被检测物质浓度或浓度的对数成负相关关系,导致分析方法的检出限与经典的检出限测定产生一定的冲突,出现了测定精密度越高,检出限越差的异常情况。  相似文献   

15.
在"高分子物理"课程教学中,主要难点是教学内容比较繁杂,所涉及的概念很多且较抽象,各种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差异性大,不易把握其共性。以高分子结构、性能和分子运动的中间态,即高分子链的远程结构中分子链的形态、高聚物性能的高弹性和链段运动为基础,避开繁杂抽象的具体概念,以简洁的方式来呈现高分子物理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在渐进的教学过程之初便建立一个形象化的整体性思路,以此作为后续教学的指导性思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展开和强化,教学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6.
李振华  沈雷 《高分子通报》2023,(12):1740-1744
“高分子物理”是研究高分子结构与性能之间内在关系及其规律的学科,是材料、化学、化工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的物理思维分析和解决高分子相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专业发展提供重要的学科基础。不同于小分子,高分子在不同空间和能量上具有多尺度特征。同时,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能力、高阶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均较弱。针对该课程的教学“痛点”问题,培养具有原创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大力推进“科教深度融合”课堂改革,以科研项目牵引“高分子物理”课堂的“课前思辨”“课堂体验”“课后实践”各环节,使学生在“探究式”“讨论式”“实践式”的“科教深度融合”过程中进行全身心学习,做到“知行”统一与学思结合,有效实现“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育人,本科生在基础研究领域中的原创能力大大增强,教学创新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力学损耗"是介绍聚合物黏弹性中重要的概念。教材在对它进行推导计算时省去了一些说明,导致同学们对这部分的理解比较困难。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作者把周期应力作用下的应变分成理想弹性形变和理想黏性流动两部分,推导了一个形变周期内的能量损耗以及任意时刻的能量储存;弄清了"为什么在1/4周期时,系统具有最大的能量储存",并得到了力学损耗的公式。实践表明,用这种方式推导,绝大多数同学都能接受并很好的理解力学损耗这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8.
深化理解“高分子物理”的概念与原理并能运用自如,无论是对本课程的学习,还是从事相关研究或实际工作,都是十分有利的。为此,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提出了采取专题讨论的方式,以增加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权重,使其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活学活用”、充分提升认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浙江绍兴-龙泉隆起带中主要金矿床的围岩进行了系统的地球化学研究,确定了该区存在有前中生界的原始含金建造——元古界双溪坞群以及衍生含金建造——震旦-寒武系陈蔡群和前寒武系左溪混合岩。它们在岩石成因、金银含量及分布、微量元素组合及特征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继承和演化关系。通过变质-热液、火山-热液等地质作用,含金建造为隆起带中各类金矿床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成矿物质。  相似文献   

20.
关于“高分子物理”教材中几个常用术语的看法何平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合肥,230026)编者按随着有关高分子物理教材的出版,“高分子物理”的知识已逐渐在各行业中得以普及,统一教材中使用的术语、特别是一些常用的术语很有必要。本文对几个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