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白颈长尾雉栖息地的植被特征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构成白颈长尾雉阔叶林型栖息地的相干被乔木层主要村种为壳斗科植物,灌木层植物以山茶科、禾本科和樟科等科的种类为主,草本层植物以蕨类、禾本科和莎草科为主,在针阔混交林型栖息地,壳斗科植物仍占矫木层主要树种的相当比例,但针叶树种的比例明显上升,该类型栖息地的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组成特征与阔叶林型栖息地相似,在针叶林型栖息地中,乔木层的主要树种为马尾松、杉木、福建柏和圆柏等,并有较多的阔叶灌木树种构成灌木层,草本层中以蕨类为主,白颈长尾雉栖息地选择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乔木层盖度。  相似文献   

2.
我们采用标志重捕方法对废弃地小型兽类群落的物种组成及种群生态学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废弃地小型兽类群落由以下八个物种组成:共捕鼠类529只,分别是普通田鼠52只,小家鼠230只.中麝嗣103只,黑家鼠24只,褐家鼠96只,小林姬鼠15只,田鼠5只和Pygmy中麝嗣1只.根据活动区大小的分析发现各物种在废弃地具有各自的活动领域和微栖息地.各物种的种群密度,繁殖周期,迁移特征表明,它们在不同的样地之间进行交流.总的来说,废弃地为不同的小型兽类提供丰富的食物资源和繁殖活动场所,同时有利于小型兽类的隐蔽,减少捕食危险,因此该景观中的小型兽类物种多样性比较大,已形成比较稳定的鼠类群落.  相似文献   

3.
应用七级目测法对浙江中部地区27个夏熟作物田样点的杂草进行了优势等级调查,将所得数据转换成重要值,以杂草在27个样点中的重要值为运算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图论聚类中的最小生成树法,对24种杂草的生态学相似性进行了比较,指出了长期使用单一的除草剂导致农田杂草种群迅速更迭的原因:杂草对除草剂的敏感性差异及不同杂草间的生态学特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蚌螨寄生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相似文献   

5.
白颈长尾雉栖息地小区利用度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1995年10月至1996年5月在浙江省开化县水坞山区采用无线电遥测技术和样方法对白颈长尾雄栖息地小区利用度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食物和水因子是决定白颈长尾雉栖息地利用度的最主要因子,随季节的变化,影响白颈长尾雉栖息地小区利用度的食物种类亦随之变化。(2)冬季,灌木层因子的作用大于草本层因子;春季,草本层因子的作用大于灌木层因子。(3)白颈长尾雉栖息地小区利用度多元回归模型:冬季:Y=0.044438X1+0.003519X2-0.001542X3+0.074533;冬末春初:Y=0.526660X1+0.041444X2-0.005522X3-0.585041;春季:Y=0.102324X1+0.101763X2-0.002182X3+0.120046。  相似文献   

6.
根据多年的实地调查数据,研究了褐家鼠在新疆干旱环境中的种群生态学特征。结果表明,褐家鼠种群内禀增长率(rm)0.221,种群周限增长率(λ)为1.247。同时还发现,褐家鼠移入新疆干旱环境后,其种群年凝结构尚未见明显变化,仍为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7.
浙江洞头列岛的软体动物及生态特点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整理、鉴定了1986—1998年间采自浙江洞头列岛的贝类标本共238种,并系统分析了该列岛贝类的种类组成、区系分布、生态特点及数量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8.
啮齿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啮齿动物群落生态学的研究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领域,大量新的多因素数学分析方法运用于群落的分类、时空结构分析、多样性分析、演替和种间关系分析,啮齿动物群落学的研究已由描述性研究阶段逐步发展到定量性的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9.
策勒绿洲植被生态规划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对植被现状及绿洲与绿洲-沙漠交错带存在的问题,结合不同时期的卫星图像,绘制了植被现状图,分析了不同生境中的植被和土壤样品中的N、P、K,有机质,水分含量及pH值,针对不同景观植被破坏、沙漠化、盐渍化等问题,从景观生态学和植被生态学角度,与本地区实际情况,林业、种植业和农牧业区划材料和策勒县国民经济-社会综合发展规划材料(1986 ̄2000)等的内容相结合,对策勒绿洲进行了规划和设计,按这个基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报道了浙江产的报春花科植物共计5属,32种。除其他4属仅有1种外,珍珠菜属则是其中最大的1属,共有28种;它可以分为3个亚属:(1)香草亚属——1种,(2)黄连花亚属——17种,(3)珍珠菜亚属——10种. 文中合并了1种及2变种,订正了2种的名称,并发表了1个新种——红毛过路黄.此外还附有名录及分属、分种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11.
基于种群生态学概念论大黄鱼种群的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种群生态学概念, 对我国沿海分布的大黄鱼地理种群划分进行了论述. 以是否有地理隔离作为划分必要条件, 其他作为辅助参考. 经分析论证认为: 大黄鱼分布区域的天然屏障的地理隔离并不存在. 黄海、东海由台湾暖流和沿岸流形成的环流, 台湾海峡、南海由季风形成的环流, 在我国沿海形成了完全分隔的海流体系, 作为海流形成的区域性的地理屏障, 将南北大黄鱼隔离形成南黄海-东海以及台湾海峡-南海2个地理种群. 南黄海-东海地理种群由朝鲜西南部、中国的吕泗洋、岱衢洋、大目洋、猫头洋、洞头洋、官井洋和东引列岛等8个产卵群体组成; 台湾海峡-南海地理种群由牛山岛、九龙江外诸岛屿、南澳岛、汕尾外海、硇州岛附近海区和徐闻海区等6个产卵群体组成.  相似文献   

12.
群落组成是影响森林演替方向的主要因素之一.浙江省地处我国东部,属典型亚热带气候,全省植被类型多样,物种组成丰富.为了更好地了解浙江省自然保护区内落叶阔叶林群落结构,于2012年在浙江清凉峰自然保护区(QLF)、浙江天目山自然保护区(TMS)、浙江龙王山自然保护区(LWS)、浙江九龙山自然保护区(JLS)、浙江大盘山自然保护区(DPS)5个自然保护区内选取并建立了12个30 m×30 m不同落叶阔叶群落样地,对样地中胸径(DBH)≥1 cm的木本个体进行了坐标定位和每木调查.结果表明,12个样地内木本植物共计218种,隶属于46科,103属,总计8 935株.各样地物种数由大到小依次为,LWS12、TMS31、QLF21、QLF22、JLS31、LWS22、TMS21、LWS31、JLS32、QLF12、DPS11、LWS11;从物种多度和重要值等指标来看,除DPS11群落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种以外,其余各群落内物种重要值分配较均匀;所有群落的区系成分以温带成分较多,原生林群落温带成分比例较次生林群落高,属的分布也更为相似;12个群落中除QLF22和DPS11中所有物种的径级分布分别呈“L”型和偏正态外,其余各群落的径级分布均呈倒“J”型,具有良好的更新性;相同树种在不同群落内的径级分布各不相同,表明群落类型与种群动态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萧山围垦农区家栖小型兽类生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5年4月至1993年5月,作者采用铗日法对萧山围垦农区家栖小型兽类生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构成该地家栖小兽群落的主要种类有小家鼠、臭(鼠句)和褐家鼠等,以小家鼠为优势种,其次是奥(鼠句),不同类型的住房中群落组成存在差异;该地家栖小兽群落可分为两种类型,即草房平房的小家鼠——褐家鼠群落型和楼房平房的小家鼠——臭(鼠句)群落型,并且随栖息地的变化,小兽群落由前者逐渐向后者演替,不同群落中的小兽种类数量季节消长规律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选取浙江省低海拔地区的16个次生林样地并调查其中胸径(DBH)≥1 cm的木本植物.通过观察群落外貌,结合数量分类方法(TWINSPAN)和排序方法(DCA),将这些样地划分为4种演替阶段的森林类型(马尾松林,马尾松针阔叶混交林,演替早期常绿阔叶林,演替中期常绿阔叶林).分析了不同演替阶段的次生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和植物功能群结构组成变化.结果显示:(1) 适度择伐进入采伐期的马尾松可加速整个群落向常绿阔叶林演替;(2) 随着演替的进行,物种丰富度、Shannon 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呈现增加趋势;(3) 按生活型、生长型、叶的生活期和对光的耐受性这4种功能群划分,所有样地分别以小高位芽植物和中高位芽植物、乔木和灌木或小乔木、常绿植物和耐阴植物占优;(4) 随着演替的进行,功能群结构比例呈现先降后升再降的是矮高位芽植物,先降后升的为小高位芽植物,呈现先升后降的为大高位芽植物、灌木、乔木、小乔木、常绿植物、阴性植物呈现上升趋势,落叶植物和阳性植物呈现下降趋势,而中高位芽植物、灌木或小乔木、耐阴植物则维持相对恒定的比例.  相似文献   

15.
浙江“6.10”飑线过程中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雷达和地面加密观测资料对严重影响浙江省的一次飑线过程进行了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在飑线的雷达回波出现前几小时,浙江西部的天目山和安徽黄山地区形成地面中尺度的地形汇合线和地面中小尺度的涡旋环流,地面的分析呈一种不连续的状况且易变化,飑线的发生发展一方面与低层的中尺度气流汇合线有密切关系,另一方面,也明显反映出老雷暴的外)中气流与前方的系统气流组成中尺度汇合线和辐合有关;这种地面中尺度汇合线上辐合强度十分明显,其垂直分布中,辐合主要发生在850hPa以下,由于高空槽线的前倾,位于飑线上空的对流层中低层是一辐散区.利用卫星云顶温度资料,可以发现主云区(TBB小值中心区域)与地面强风的辐散区对应,在辐散的前方出现7级以上的地面大风,可以达到强度为30m/S以上的偏北极值风,分析表明,云项温度值随着飑线发展和地面大风的增强而有所减弱、TBB低温度区范围逐渐减小,但主云区范围扩大,这与飑线的发展和雷达回波图上扇形拉开相对应.从短时监测的资料分析,飑线发展过程中,雷达主回波前方的新生的回波单体对飑线发展和持续十分有利,而它的新生与边界层的辐合线相联系,因此,充分利用中尺度地面观测资料有助于飑线的发展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几年来对浙西洞穴气候考察资料的分析,揭示了该区不同类型洞穴各气象要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并探讨了其形成原因.这为如何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洞穴资源以及洞穴气候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17.
稀土元素对植物体内细胞分裂素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采用生物鉴定法(bioassay)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E)测定施用稀土元素的作物,从植物内源激素的角度来讨论稀土元素对植物的生理作用影响,测定结果表明:施用稀土元素后,细胞分裂素(Cyto-kinin CTC)平均增长25%左右,说明稀土元素促进了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七子花资源现状及保护建议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七子花是我国特有的单种属珍稀濒危植物,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主要分布于浙江、安徽和湖北,而浙江是其分布中心.作者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浙江省七子花的地理分布特点、种群数量和群落类型.结果显示:浙江有七子花分布的群落总面积为54.28公顷,保存有七子花约近3万株(丛),并集中分布在临安等5个县市.七子花分布的群落类型较多,但未见于常绿阔叶林中,反映了七子花是在人类长期干扰下勉强生存.但是,七子花对非生物环境的适应幅度较宽,其种群的生存和发展还是有希望的.最后,根据七子花的资源现状,提出了加强保护和持续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采用溶解-反应量热法在具有恒温环境的溶解-反应热量计内,测定了[Gd(Gly)4(Im)(H2O)](ClO4)3和[Y(Gly)4(Im)(H2O)](ClO4)3两种稀土甘氨酸咪唑配合物的标准生成焓分别为(-3 461.46 ±0.22) kJ·mol-1 和(-3 926.6±0.90) kJ·mol-1.  相似文献   

20.
浙江沿海经济鱼类体内重金属的残留水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6年秋季采集浙江沿海主要经济鱼类6种,分析检测了鱼肉组织中重金属铜、铅、锌、镉、铬、汞、砷的质量分数.研究发现6种鱼类样品中重金属质量分数具有锌>铜>砷>铅、汞>铬>镉的分布特征.聚类分析显示,重金属质量分数综合水平为弹涂鱼>鲻鱼>白姑鱼>凤鲚>龙头鱼>菊黄东方鲀.鱼类体内重金属质量分数与海水和沉积物中的质量分数相关,但是在环境中重金属质量分数低的情况下,其自身的生理特性及摄食途径是决定性影响因子.鱼类体内的汞质量分数与水层密切相关,表现为底层>中下层>中上层的分布趋势.通过不同时空的比较,发现鱼体内重金属质量分数的差别总体不超过2个数量级,且质量分数水平有上限,说明鱼类具有主动调节组织器官中重金属质量分数的机制.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6种经济鱼类体内重金属残留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鱼类体内砷污染较为严重,其他重金属元素的残留情况基本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