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传输线模型测量了重B掺杂p型金刚石薄膜(约1020cm-3)上Ti/A u欧姆接触电阻率ρc,测试了500℃退火前后及大电流情况下的I-V特性,研究 了退火对ρc的影响.结果表明,重掺杂和退火工艺是改善欧姆接触的有效手段. ρc随测试温度的变化表明金属/半导体接触界面载流子输运机制为隧道穿透.而 光照对ρc影响的分析表明金刚石可作为理想窗口材料.测试得到的最低ρ c值约为10-4Ωcm2. 关键词: 金刚石薄膜 欧姆接触 接触电阻率  相似文献   

2.
从外加偏压、预辐照处理等方面对三明治结构金刚石膜探测器在α粒子辐照下的电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电流-电压特性和脉冲高度分布测试和分析表明,金刚石膜探测器在能量为5.5MeV的241Am α粒子辐照一定时间后,其暗电流有所增加.探测器顶电极施加负偏压时,在α粒子辐照下得到的净电流和信噪比均较大.Raman光谱测试表明,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很可能是金刚石膜厚度方向的不均匀性分布.负偏压下探测器对α粒子的能量分辨率为25.0%,优于正偏压下的能量分辨率(38.4%).随着α粒子辐照时间的延长,探测器的净电流和电荷收集效率均有明显增加. 关键词: 金刚石薄膜 辐射探测器 电学性能 脉冲高度分布  相似文献   

3.
王峰浩  胡晓君 《物理学报》2013,62(15):158101-158101
本文系统研究了氧离子注入剂量和退火温度对含有Si-V发光中 心的微晶金刚石薄膜的微结构和光电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氧离子注入并在较高温度退火有利于提高薄膜中Si-V中心的发光强度. 当氧离子注入剂量从1014 cm-2增加到1015 cm-2时, 薄膜中Si-V发光强度增强. Hall效应测试结果表明退火后薄膜的面电阻率降低. 不同温度退火时, 氧离子注入薄膜的Si-V发光强度较强时, 薄膜的面电阻率增加, 说明Si-V发光中心不利于提高薄膜的导电性能. Raman光谱测试结果表明, 薄膜中缺陷数量的增多会增强Si-V的发光强度, 而降低薄膜的导电性能. 关键词: 金刚石薄膜 氧离子注入 电学性能 Si-V缺陷  相似文献   

4.
类金刚石薄膜直流电导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类金刚石薄膜的直流电导率随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在110到650K范围内,导电机制分别在低温、室温和高温三个区域内具有明显的规律.在低温区电导率服从logσ-T-1/4的线性关系;在室温区(中温区)和高温区电导率服从logσ-T-1的线性关系,但具有不同的热激活能和指数前系数.文中应用两相模型,对这些实验结果作了说明. 关键词: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Ag-TCNQ与Ag-BDCB金属原子团埋藏于具有π-共轭体系的有机介质复合薄膜的电学双稳态特性,并用红外光谱研究了其机理.利用抽运-探测光束实验方法研究了这两种复合薄膜的瞬态响应,并对所得到的瞬态光谱进行了理论分析.将瞬态响应的结果与对应的电学双稳态特性定性地联系起来. 关键词:  相似文献   

6.
类金刚石薄膜的制备、特性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忠奇  姜杰  刘成赞  李正芬 《光学学报》1990,10(11):016-1021
利用射频等离子分裂碳氢气体制备的类金刚石膜,具有硬度高、耐蚀和良好的透红外光等特性.本文研究了类金刚石膜的红外、机械、结构及电学特性,给出该膜应用于红外装置中镀膜元件的光谱性能.并结合文中所用的制备方法,讨论了类金刚石膜在低温低压下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7.
罗振飞  吴志明  许向东  王涛  蒋亚东 《物理学报》2011,60(6):67302-067302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氮化硅衬底上沉积纳米VOx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原子力显微镜分别对薄膜的结晶形态及表面形貌进行表征.研究了纳米VOx薄膜在空气中长时间暴露后的方块电阻、热滞回线等电学特性的变化情况,并分析这些变化给器件带来的影响.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分析对比新制与久置薄膜的组分及分子结构差异.研究表明,暴露在空气中的纳米VOx薄膜方块电阻增大是因为低价钒离子被吸附氧原子氧 关键词x薄膜')" href="#">纳米VOx薄膜 磁控溅射 电学特性 退化  相似文献   

8.
可低压驱动的金刚石薄膜冷阴极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在金刚石薄膜表面沉积超薄金属薄膜作为栅极的方法,在10V左右的低压下观察到场发射现象,其发射电子的发散角度为10°左右,接近于面发射;而孤立的金刚石颗粒几乎观测不到场发射。金刚石薄膜的场发射可能来自晶间相。  相似文献   

9.
纳米晶氧化锡薄膜的接触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占和  郝群  祝侃  蒋煜婧 《光学技术》2001,27(4):346-347
在 Ar和 O2 气体中 ,基片温度在 15 0~ 40 0℃的条件下 ,用直流磁控溅射的方法可以制备纳米晶透明导电薄膜。实验利用 TL M模型测试了纳米晶 Sn O2 透明导电薄膜的方块电阻、单位面积薄膜的接触电阻和电极与薄膜的结合力随热处理温度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0.
张兵临 Phill.  H 《光学学报》1997,17(11):497-1502
给出了利用红外透射光谱计算金刚石薄膜中SP^2/SP^3键价比,从而判断金刚石薄质量的判断技术。这种方法给出了薄膜质量的定量判断,甚至当由于灵敏度限制拉曼光谱无法给出判断结果时这种方法仍可使用。  相似文献   

11.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diamond films synthesized by using a dc arc discharge plasma CVD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XRD,SEM and reflection electron diffrac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lumnar growth of the diamond films was observed, the columns having an average diameter of about 15μm, with sharp and regular base edges. Diamond grains grows on the substrata were initially of uniform polygons. An interfacial transition layer of polycrystalline SiC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diamond film and Si substrate. Diamond grains grown during the early-stage on W substrate were also uniform, and an interfacial transition layer of polycrystalline WC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diamond film and the substrate.  相似文献   

12.
气相生长金刚石膜对衬底金刚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高压合成金刚石为衬底材料,用热解CVD法在衬底金刚石表面生长了金刚石晶体。结果表明,生长金刚石后的衬底金刚石热性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用HFCVD方法在Mo衬底上进行了金刚石薄膜生长研究,观察到在不同的反应压强条件下,金刚石薄膜晶粒的三种形貌,并且讨论了反应条件对晶粒形貌的影响以及菜花状大晶粒的构成机理。  相似文献   

14.
射频溅射Pd薄膜的电阻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施一生  赵特秀  刘洪图  王晓平 《物理学报》1990,39(11):1803-1810
本文研究了溅射Pd薄膜的电阻率与膜厚关系和不同溅射功率下Pd薄膜电阻率,结果表明,电阻率与膜厚的关系与现有的薄膜电阻率尺寸效应的理论基本相符,存在的差异主要是由溅射对衬底温度影响而引起的,并显示玻璃衬底上生长膜也有择优取向,溅射功率的变化对电阻率有一定的影响,进一步讨论溅射过程中衬底温度变化的问题,得出膜电阻率随衬底温度变化的定量关系式。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5.
孟立建  钟国柱 《发光学报》1989,10(4):290-295
本文报导了不同浓度的金属铒和氟化铒掺杂的硫化锌薄膜交流电致发光(ACEL)的特性,并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ZnS:ErF3薄膜ACEL的最佳浓度(5×10-3g/g)低于ZnS:Er3+薄膜ACEL的最佳浓度(1×10-2g/g)。在ZnS薄膜中掺入稀土离子,随着浓度的增加,稀土离子之间发生交叉弛豫,这一过程与稀土离子周围环境有关,这正是ZnS:ErF3和ZnS:Er3+薄膜ACEL具有不同的最佳浓度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金刚石薄膜的蓝光发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叶峰  廖源 《发光学报》1998,19(3):230-232
利用氮化铝陶瓷作为衬底,在不同甲烷与氢气的配比流量下,利用热丝CVD方法制备了一个系列的金刚石薄膜,通过测量样品在430nm处的光致荧光(PL)谱及其Raman光谱,给出了金刚石薄膜的结构与生长信息,薄膜PL强度随甲烷浓度增加到3%时达到最大,继续增加了甲烷浓度PL强度下降。  相似文献   

17.
沉积温度对含氢非晶碳膜电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程珊华  宁兆元  康健  马春兰  叶超 《物理学报》2000,49(10):2041-2046
用苯作为源气体,使用微波电子回旋共振(ECR)等离子体气相沉积法在不同温度下制备了含 氢非晶碳薄膜,研究了沉积温度对薄膜的直流电阻率、击穿场强的影响,发现它们与沉积速 率密切相关.测量了薄膜的含氢量与Raman谱,利用Angus等人提出的随机共价网络模型对结果 作了分析. 关键词: 非晶碳薄膜 ECR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 直流电阻  相似文献   

18.
超高真空环境中,在云母和富勒烯衬底上蒸镀半连续的Nb和Ag膜,同时对其进行了原位电阻测量.在人为地突然中断蒸镀之后的10min内,仔细研究了样品电阻随时间的自动缓变过程(弛豫).实验发现,Nb/云母和Ag/C60样品的电阻随时间缓慢增加,Ag/云母样品的电阻随时间逐渐减小.样品弛豫的强度与衬底温度和金属膜厚度密切相关.分析表明,衬底上的金属原子徙动会引起金属岛的边际形变以及岛间融合,这是薄膜电阻弛豫的主要原因.电阻弛豫的方向与强度反映了金属膜/衬底系统的界面活性.衬底表面的缺陷也会影响这一弛豫过程.从微观的原子运动和宏观的热力学平衡这两方面描述了弛豫过程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9.
金属薄膜表面化学反应活性中的量子尺寸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金属薄膜的量子尺寸效应及其对表面化学性质的影响,然后对Pb/si体系量子尺寸效应的近期研究进行了综述,最后详细介绍了量子效应对表面化学反应活性的影响.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表明:在Pb(111)单晶薄膜表面卜的分子吸附和氧化反应随着薄膜厚度一个原子层一个原子层变化时会出现振荡现象.通过研究薄膜中量子阱态的形成、费米能级处电子态密度的变化与薄膜的表面反应活性之间的关系,我们从实验上直接定量地证明了最子尺寸效应对表面反应活性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金属包裹体的变化及对人造金刚石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温度超过1 000 ℃时,人造金刚石中的金属触媒包裹体,在形态、结构和成份上都将发生改变,并且这种变化会在金刚石晶格内造成尺寸更大的缺陷区域,因此在表面氧化不起决定性作用的情况下,金属触媒包裹体的这种变化,就成了导致金刚石强度下降的最直接的原因。我们对在氩气保护下、不同温度处理的一系列人造金刚石样品进行了强度测量,并用SEM、X射线衍射及光学显微镜等手段观测了金刚石断裂表面上的包裹体及其形态变化。我们的实验结果证实了上述结论。我们还发现,金属触媒包裹体的存在极大地影响着金刚石的热稳定性,它们使金刚石在1 000 ℃左右即可向石墨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