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仪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尊敬他人的礼节程序。中文中的“礼仪”由“礼”和“仪”组成 ,礼指礼貌、礼节 ,这是一种要求 ;“仪”指仪式、仪表、仪态。西方“礼仪”有多个词汇 :courtesy、etiquette、protocol、rite。本文主要分析了中西方礼仪在称谓、饮食、表达、尊重隐私等方面的差异。“礼仪”的教育应该有意识地渗透到外语教学中去  相似文献   

2.
车耳 《世界知识》2020,(7):66-67
在对待遗嘱这件事上,中国人与西方人采取了不同的视角,有很大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长期以来形成的处世伦理和观念;遗嘱内容中对物质与精神的侧重;遗嘱执行以及对立遗嘱人意愿的尊重。理念的差异中国儒家传统文化语境中谈生多、论死少。  相似文献   

3.
滕金丽  赵君 《科技信息》2011,(4):260-26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分别从不同层面对中西方体育审美情趣的差异性及其文化背景进行了比较研究。揭示了中西方体育的审美情趣存在较大差异性主要是受传统体育文化背景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金岩 《科技智囊》2009,(4):74-81
中关村有很多小作坊,能成大企业的不多,冯军创立的华旗资讯是个例外。清华大学毕业后,冯军仅是中关村的一名个体户,而今天已成为拥有十多家分公司和合资控股公司的华旗资讯集团董事长。  相似文献   

5.
谢恩莲  庄青 《科技信息》2011,(30):87-87
中国人与西方人由于民族的不同、所处的地域不同、生活习俗不同,导致了中西方人的思维差异。中国人擅长形象、直观、类比、综合、对立统一思维,是整体思维或相关思维;西方人擅长概念、推理、分析、微观思维,是形式思维或逻辑思维。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举例法探析西方文化中的典型身体语言,旨在说明西方文化中的身体语言不仅在非语言交际中传情达意,而且在英语中往往有对应的表达和相应的比喻含义以及引申含义,并同时强调它们的文化背景知识在中西方国家之间的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西方经济学是经济类、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一门核心课程。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如何上好西方经济学课程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8.
陈明 《科技信息》2006,(9):247-249
用当代系统科学的协同论的观点,站在人类文化的高度,分析了心理学产生的文化背景,以及受西方分析思维方式影响的西方心理学的局限性,从提高心理学在人类文化中的功能的目的出发,指出了心理学未来的走向。  相似文献   

9.
尽管卢卡契的文艺思想被认为是“反映论型”的,但是,它与作为中国主流文艺思想的反映论文艺观有所不同。首先,中国的主流意识和卢卡契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存在歧异。其次,中国主流意识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文艺的真实性与倾向性的辩证关系这一思想基础上,强调政治对文艺的制约;世界观对创作方法的制约。卢卡契却反对文艺从属于某一意识形态,强调文艺的客观真实,认为作家只要具有正视现实的真诚和勇气,便能表现客观真实,实际上否定了世界观对创作方法的制约。反映论在中国与西方的流变,反映了中西社会文化的差异,也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与西方处于不同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有关西方接受理论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接受理论在现代西方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现代西方论的理论引进以来,我国论界对西方接受理论作了大量的介绍和比较研究,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理解误区。本通过西方接受理论的成因、接受理论与解构理论的关系和中国传统论中接受批评模式等的分析,就有关西方接受理论的理解误区提出自己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1.
陈冲 《当代地方科技》2010,(18):150-150
中国京剧与西方歌剧有着同样悠久的历史,但中国京剧的诞生和繁荣却要比西方歌剧晚,他们各自有那些特殊的条件和原因影响它们的发生发展。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出发,运用宏观视角对其进行比较探索。  相似文献   

12.
尽管卢卡契的文艺思想被认为是“反映论型”的,但是,它与作为中国主流文艺思想的反映论文艺观有所不同。首先,中国的主流意识和卢卡契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存在歧异。其次,中国主流意识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文艺的真实性与倾向性的辩证关系这一思想基础上,强调政治对文艺的制约;世界观对创作方法的制约。卢卡契却反对文艺从属于某一意识形态,强调文艺的客观真实,认为作家只要具有正视现实的真诚和勇气,便能表现客观真实,实际上否定了世界观对创作方法的制约。反映论在中国与西方的流变,反映了中西社会文化的差异,也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与西方处于不同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中西方有关悖论形式的差异分析这一角度出发,指出中西方语言、观物态度、思维方式等文化背景,乃是各自历史中对悖论的研究发展史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世界知识》2020,(7):66-67
<正>在对待遗嘱这件事上,中国人与西方人采取了不同的视角,有很大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长期以来形成的处世伦理和观念;遗嘱内容中对物质与精神的侧重;遗嘱执行以及对立遗嘱人意愿的尊重。理念的差异中国儒家传统文化语境中谈生多、论死少。孔子曾经说过"未知生,焉知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语系、现代语言理论、脑科学的角度论述西方人学汉语的难和易,提供一些学习汉语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6.
肖宁 《科技信息》2007,(31):569-571
东西方服装结构上存在着差异,它主要体现在服装与人体之间的空间各自不同地处理方法上,根本的差别在于东西方各自不同的哲学体系。儒释道合一的精神客观存在于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影响着中国人的衣着审美,对中国现代服装设计工作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西方文明发展史表明,数学理性在西方宇宙观念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描述宇宙结构上展现不可思议的有效性。中西方古代数学在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存在巨大差异,导致中西方古代天文学具有不同的理论建构。从中西方数学文化史意义上看,西方数学文化对民族思维方式、民族理性精神的影响巨大,而中国古代民族文化中起理性建构作用的是周易,而不是中国古代数学。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在近现代的历史上,一直在探讨走向进步和民族复兴的道路。首先是学西方的船坚炮利,再试图学其制度文明,然后引进科学与民主的思想观念。但这一切似乎还未能遂其所愿,因此,先贤们又把眼光盯到了国民性改造上。实际上,不仅中国人自己研究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国民性,此前,当西方人发现东方后,也在不断地研究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的国民性,形成了很多成果。《十八世纪西方中国国民性思想研究》是陈丛兰在中国人民大学博士论文基础上经过修改完善而形成的。本书将十九世纪前西方关于中国国民性的论述分为三个阶段:思想发轫时期的旅行家时代,思想演进时期的传教士时代和思想深化时期的思想家时代,梳理了西方思想家关于"国民性"的内涵,回溯了十三至十九世纪间的西方中国国民性思想的研究成果,以伦理学的视角,重点阐述分析了启蒙思想家关于中国国民性的价值取向、理想人格与群体人格特征等内容,拓展了伦理学研究视角和领域,在经史合一、伦理文化分析等研究方法上也有所探索。  相似文献   

19.
汤迪亚 《科技信息》2011,(34):209-210
在近二十年中,中国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是作为在艺术教育领域的"后发展国家",中国的艺术设计高等教育还存在继续改进的空间。因此,在西方已发展完善成熟的艺术设计教育中汲取成功的经验,特别关注西方艺术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过渡衔接、对"艺术"和"设计"两者概念的看法以及艺术教育教学模式等几个方面,将会给我国的艺术设计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一系列十分有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与正义进行对话 ,这是人类恒久的主题。自然界无所谓正义与不正义。神话世界中的神 ,大多都是美的、善的、正义的。然而 ,在人化世界中 ,真、善、美与假、恶、丑总是同在 ,正义与非正义并存。人类在自己的历史长河中 ,在自身的生活中深切地体验到 :“有一种东西 ,对于人类的福利要比任何其他东西都重要 ,那就是正义。”因而 ,与正义进行的对话亦就从未停止过。当代中国处于社会发展的转折时期 ,面临着今天、未来的重重矛盾 ,多年来 ,虽然我们十分重视正义问题 ,但客观地讲 ,对这一问题从理论上进行探讨与研究与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