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720MeV 12C轰击232Th裂变反应发射的质子和α粒子的三重微分截面. 实验结果证实p和α的发射先于裂变过程, p和α能谱的低能成分来源于类靶余核的准热蒸发. 本文用运动源模型拟合了p和α能谱. 用聚合模型很好地重现了α能谱.  相似文献   

2.
我们测量了69.5MeV~(12)C轰击~(12)C,~(27)Al,~(nat)Ca反应中出射的α粒子的能谱和角分布.用快粒子激子模型理论计算了包含平衡和前平衡出射的α粒子成份.在这三个反应中它们构成α产额的绝大部分,其中前平衡发射的α粒子估计分别占11%、14%、16%.尚有一部分来自其它反应机制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入射能量为69.5MeV的碳束轰击~(27)Al和~(nat)Ca靶,用△E-E计数器望远镜鉴别反应产物,测得Li、BC、B、N、O诸元素能谱,在两体反应假设下,得到了质心系能谱、角分布、E-θ平面上双微分截面d~2σ/dEdθ的等高线图。假定在断裂时刻碎片相对运动动能可以忽略,绝热近似条件得到满足,并且碎片只有旋转对称的四极形变,从而得到决定断点处碎片运动的三个方程,求解这组方程,得到断点拉长度,并得到出射碎片的总动能。计算得到的出射碎片的形变参数是在0.28—0.44之间,其全阻尼能量与实验结果基本相符。由拟合实验角分布得到的平均寿命是(4—6)×10~(-22)秒。  相似文献   

4.
本工作采用固体核径迹探测器(天然白云母)和金硅面垒型半导体器测量了72.7,69.6,67.4,65.4,63.4和61.4MeV~(12)C离子轰击~(169)Tm,~(175)Lu,~(181)Ta,W,Re,pt,~(197)Au,Pb和~(209)Bi裂变反应的碎片角分布.建立在鞍点模型基础上的裂变碎片角分布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碎片角分布实验数据.对于不同的可裂变参数Z~2/A,本工作给出了K_0~2随核激发能E的变化趋势.由碎片角分布各向异性提取的(?)_0/(?)_(eff)值与转动液滴模型的计算值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用△E-E半导体望远镜测量了84.5 MeV及62.0MeV~(16)O轰击~(27)Al产生的α粒子,得到了α粒子的发射能谱、角分布、E-θ平面上d~2σ/(dE·dΩ)等高图及核温度随发射角的变化.对产生α粒子的直接机制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用不同种类的粒子望远镜测量了97MeV~(16)O+~(51)V反应中出射的α粒子.得到了单举α粒子能谱、角分布、E-θ平面内的d~2θ/dEDΩ截面等高图及速度平面内的d~2θ/PCdEdΩ截面等高图.区分了复合核蒸发的α粒子与直接机制发射的α粒子.用激子模型对预平衡发射的α粒子贡献进行估计,得到的预平衡发射和复合核蒸发分别在α粒子总产额中所占的比份.  相似文献   

7.
使用Ge(Li)γ,射线能谱法以及放射化学法测定了14.7MeV中子诱发~(232)Th裂变中从~(77g)Ge到~(151)pm共57个裂变产物的产额.从中得到44个质量数的链产额及质量分布曲线,其中12个链产额尚未见文献公开发表.在质量数134处存在精细结构.质量分布的峰谷比为3.6,轻峰和重峰平均质量分别为91.3和138.1.质量分布对称区存在明显的第三小峰,其裂变产额占总产额的14.0%.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用71.5MeV的~(12)C重离子轰打~(159)Tb、Ag和~(89)Y靶,测出了发射α粒子的能谱和角分布,以及发射氘和质子的一些角分布。所测到的α颗子能谱为钟罩形连续谱,其最可几能量接近于库仑位垒。对于~(159)Tb靶和Ag靶,α粒子角分布在近于或小于擦边角处成峰;而对~(89)Y靶,从最小测量角(40°)开始,微分截面随角度增加单调下降。α粒子发射截面均远远大于统计级联蒸发截面值。发射质子与氘的角分布,均随角度增加呈指数下降趋势,它表现出前平衡发射的特征。为了解释α粒子角分布中的各向异性部分,提出了强阻尼粘合转动的概念,它是以不完全熔合反应模型作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9.
用光二极管读出的CsI(Tl)闪烁探测器和多叠层硅望远镜,测量了46.2MeV/u ~(12)C引起各种靶~(64)Ni、~(58)Ni、~(12)C、~(197)Au、~(209)Bi反应中所发射的轻粒子和中等质量碎片,这些探测器对轻粒子和中等质量碎片有很好的能量分辨和质量分辨。单举的能谱用运动源模型进行了分析,对各种靶在不同角度的中等质量碎片的产额进行了比较。由单举数据推出同位素产额比随靶质量变化的系统性,讨论了N/Z自由度的平衡。  相似文献   

10.
用大面积位置灵敏电离室测量了69.5MeV,66MeV,59MeV和56MeV轰击能量下~(12)C+~(28)Si弹性散射角分布。用光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并讨论了弹散角分布振荡及增强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1.
用△E-E望远镜技术和飞行时间技术对61.8MeV的~(12)C离子轰击~(27)Al靶的反应测量了从~6Li到~(16)O的诸同位素能谱。得到了质心系微分截面等高图及出射碎片角分布。从而得到轻系统深部非弹性碰撞过程的能量全弛豫值,并在耗散模型框架中,通过实验的能量全弛豫值与理论值的比较,得到了出射道的库仑能、核势能与转动能各自的贡献。通过理论拟合角分布,得出双核系统平均相互作用时间在1×10~(-21)—1.4×10~(-22)秒之间,得到了出射碎片分离时的最接近距离的参数值。通过势能面的计算,说明了出射产物产额的变化趋势。并从总产物角分布分解出准弹性截面及深部非弹性截面数值。  相似文献   

12.
用裂变碎片折叠角技术测得50MeV/A~(12)C轰击~(197)Au和~(209)Bi靶的线性动量转移分布,得到每个~(12)C核核子线动量转移的最可几值与靶核相关,其值分别为184和173MeV/c。在线动量转移分布中,0.3附近有一小的突起,似乎可以认为是相应于弹核的α集团转移。  相似文献   

13.
实验研究了入射能量E_l=70.0 MeV的~(12)C ~(112)Sn和~(12)C ~(124)Sn两个反应。使用△E-E半导体探测器,测量了两反应中出射的α、Li、Be、B各粒子的能谱和角分布。α粒子的角分布可以通过假定存在三种机制的α组份得到定性的解释。Li、Be、B的角分布为擦边角成峰,无前角成峰组份。实验结果给出,~(12)C ~(112)Sn反应比~(12)C ~(124)Sn反应出射α粒子的截面大,而出射Li、Be、B等粒子的截面小,表明靶核中子数,对出射粒子的几率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用大面积位置灵敏电离室测量了80.6MeV~(16)O轰击~(27)Al时产生的出射类弹碎片,得到了从Li到Na的能谱、角分布、E-θ平面上的d~2σ/dQ dE等高线图及Z分布;导出了准弹和深部非弹的截面;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我们用△E-E计数器望远镜系统测量了入射能E_(Lab)在43MeV—70.5MeV范围内的~(12)C ~(28)Si全熔合反应的激发函数。实验激发函数显示出某种宽振荡结构,宽度约为2—3MeV。对其平均行为分别用Glas-Mosel模型和势模型进行了理论拟合。在E_(cm)=35—50MeV范围内,临界距离模型和统计Yrast线模型满意地复现了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入射能量为69和56MeV时对P、D、T、~3He和α五种轻粒子产物所测得的角分布、E_(c·m)-θ_(c·m)平面双微分截面等高图及在速度表象中的洛仑兹不变截面等高图。用有两个粒子发射源的运动源模型计算可较成功地拟合质子能谱,所提取的快速源的速度和温度与已发现的系统化规律值相符。将α、~3He和D等组合粒子的测量能谱与结合模型(Coalescence model)的计算进行了比较,这些产物的非平衡组分可满意地被结合模型解释。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 U(5)群代数对核分子~(12)C ~(12)C振转谱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利用动力学对称性U(5)?U(4)?O(4)?O(3)可以较好地描述~(12)C ~(12)C核分子振转能级的对称性质。  相似文献   

18.
从12C原子核的α粒子结构观点出发,计算了共振区内能量为T p=200,400,600,700MeV,p-12C的2 (4.44MeV)和3-(9.64MeV)非弹性散射微分截面。其中将12C原子核跃迁形状因子分解成核内α粒子的跃迁形状因子和α粒子本身的形状因子的乘积。利用已知的原子核跃迁密度,得出12C原子核α粒子跃迁密度分布的解析式。理论结果与实验较好地符合。  相似文献   

19.
我们测量了库仑位垒附近~(12)C+~(159)Tb、~(12)C+~(165)Ho反应的熔合截面.实验中用Si(Li)X射线谱仪离线测量了蒸发余核的特征K-x射线能谱,从而得到了蒸发余核的半寿命及其蒸发余核生成分支比.最后获得了熔合截面,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在CS30回旋加速器上利用27MeV的α粒子束轰击天然金属Yb箔.对辐照样品进行了分析,确定产生的178Hfm2核素约1.5×1011个,辨识出样品中主要的长寿命核素,并推断产生这些核素可能的核反应通道.基于对样品放射性剂量率跟踪监测结果,初步确定了样品的冷却时间.这些研究结果一方面验证了所选择的制备途径是可行的,另一方面也为进一步开展该核素制备技术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