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反本质主义与艺术本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是针对艺术本质论的理论预设作批判性反思。经过反本质主义的洗礼,以传统本质主义的方式言说艺术本质问题被证明是死路;但是反本质主义矫枉过正,主张“艺术本质是一个假问题”,彻底否定任何理性抽象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通过对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概念作扩展性研究, 同时与韦伯的“理想 类型”方法论相结合,超越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知性对立,张扬有限的理性主义立场,建构言说艺术本质 问题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2.
从传统本质主义的缺陷、维特根斯坦的意义即用法、语言游戏论三个方面,来揭示维特根斯坦对本质主义的态度及其所引发的哲学思考。指出维特根斯坦从日常用法的角度对本质进行新的思考,认为对本质只能进行描述而不能进行解释。他将“本质”一词的用法从人们对绝对主义的渴望和冲动中解脱了出来,不仅扬弃了传统的本质观的危险性而且使本质概念获得了新生。  相似文献   

3.
"本质"一词经历了从"形成"(from)到"共相"(universal)的变化,逐步接近现在的"本质"(essence)概念。反思本质思维如何进入对于文学的认识(理论),也即是重新从源头上认识"诗"入"哲学"的过程。对于这一过程的考察给当今的"反本质主义"文学理论书写予以提醒:"反本质主义"并不是反掉事物的"本质",也不是反"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思想来源具有多元性,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艺术设计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两种文化现象的探讨,分析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并对相关设计领域的影响,尤其对服装设计流派的推动起到无法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马克思实践范畴基本思想为指导,对本质主义科学观进行了全面审视,指出了本质主义科学观的错误在于在本体论上的形而上学预设性、在认识论上消解了认识主体、在价值观方面导致价值理性缺失。  相似文献   

6.
尼采与杜威都对导致本质主义的思辨方法采取否定的态度,力图加以克服。尼采认为哲学的文学化是哲学摆脱本质主义的出路,在杜威看来,应该是科学方法而不是哲学的文学化能够使哲学摆脱本质主义。虽然二者的观点互不一致,但是却表明哲学摆脱本质主义的途径在于恢复本质与人的生存固有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邪教是人类社会的毒瘤 ,邪教的本质是反人类 ,打击邪教是保护人民 ,稳定社会的需要。因此 ,铲除反人类的邪教组织绝不能心慈手软 ,“法轮功”这毒瘤必须彻底铲除。  相似文献   

8.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反对性别本质主义的道路上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倾向:模糊两性差异,强调两性之共同人性及承认两性差异,强调女性的特殊性。在长期的论争与批评实践中,西方的学者更多地选择了前者,而中国的学者更易于接受后者。其差异的原因:一是西方的二元对立与中国的阴阳调和对女性主义批评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二是中国传统的“孝亲”观对女性主义批评的影响;三是中西文明发展逻辑的差异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影响(文化落差的影响)。另外,除了传统文化的影响,中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不同背景也是其产生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现代艺术的产生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对传统艺术文化进行反叛和解构,以达达主义、波普艺术为例的现代艺术从艺术创作形式上对传统进行颠覆,艺术不再是为了表现集权意志,而是表现当下的时代生活。反本质主义正是为这样的艺术观念的转变提供了理论源泉,随着创作的过程化和艺术的生活化,种种新潮流派的出现唱响着这个时代的主旋律,艺术走向多元。  相似文献   

10.
逻辑主义认为仅凭逻辑或一套操作性的认知程序即可把握真理,把握真理与道德、情感、欲望、境界等精神状态没有关系;认为确定性是最重要的认知目标.古希腊哲学和中国传统思想都不这么认为.后现代主义在对本质主义和基础主义的消解中也消解了逻辑主义.科学史本身表明,没有内在于科学中的诚,科学便无法发现知识.知识和学术繁荣离不开真诚、谦逊、包容等学术态度.  相似文献   

11.
后现代主义作为西方社会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思潮,其兴起有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其基本特征是:反对中心性而崇尚多元价值性;批判理性主义而崇尚非理性思想;反对统一性、整体性而倡导差异性;反对孤立而强调对话。这股思潮对教育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和影响,具体表现在:教育目标的审视;课程理论的质疑;师生关系的考量;教学方式的反思;教育管理的颠覆;教育研究方法的解构。对后现代主义思潮给教育带来的这些冲击和影响,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做科学的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2.
托尼.莫里森的《宠儿》虽然不是典型的后现代主义作品,但是这部作品仍然在人物塑造、叙事策略和主题表达等方面均具有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不确定性特征。小说的这些不确定性留给了读者巨大的想象空间,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性和读者参与小说建构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3.
英国后现代主义的主流诗歌颠覆了传统诗歌的形式和语言,并把技巧作为向所谓的技巧拥有者发动攻击的工具.真正的后现代主义诗歌或其他文学作品十分重视意义和身份的不确定性,并游戏般地加以利用.英国后现代主义诗人诺尔曼·迈克凯哥正是英国后现代主义运动的杰出代表,他对苏格兰诗歌最大的贡献在于他对传统诗歌的大胆革新,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主题是诗人的最大发现.如果说对形式的兴趣,以及对诗歌如何传达内容和传达什么内容的兴趣属于现代主义的特征的话,那么对诗歌传统形式和程式化的关注则更多地意味着诗人迈克凯哥的反现代主义的态度.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两部华语电影在西方社会的成败,从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进行解读分析,作者指出,在后现代时期的文化融合时期,应该充分考虑跨文化的因素,并提出了有效交际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不确定内在性是后现代文论意义观的核心。可以说,后现代的文学理论批评就是不确定的阐释学。无独有偶,20世纪的英美文学作品也一改维多利亚时代的全能全知的视角,笼罩着一层朦胧而不确定的雾。本文旨在从这种不确定内在性在文学作品,尤其是在弗洛斯特的诗《没走上的路》中淋漓尽致的表现出发,将其作为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解读与阐释现代及后现代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