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平菇菌株的酯酶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薄层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集电泳技术,对8个平菇菌株的酯酶同工酶进行电泳分析。结果表明,平菇的酯酶同酶存在明显的力株特异性,可作为平菇菌株鉴定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2.
采用不连续聚丙烯酰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技术,分析了猕猴桃10个品种的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酶同工酶。结果表明,猕猴桃种内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多态位点比率P>75%,等位基因平衡数A为1.67-2。计算了遗传一致度,并据此进行聚类分析,探索了各种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3.
大麦酯酶同工酶酶谱的聚类分析与遗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主要产于我国不同地区的33份近缘野生大麦及其19份栽培大麦,以及它们间杂交的27个组合F1植株的叶片进行了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52份材料可分成11个酶谱类型,聚类分析说明,同一亚种或同一变种,地理来源不同,酶谱表现不同.地理来源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亚种或不同变种,酯酶同工酶酶谱一般表现出相同或相近.杂交组合F1中酶谱出现3种类型:偏亲本型,杂种型和互补型.其中以互补型为多.凡出现杂种酶带或互补酶带的植株,在穗长和株高上都表现出杂种优势的特征.对近缘野生大麦和栽培大麦的酶谱以及与地理距离的关系和酯酶同工酶在大麦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采用不连续凝胶垂直板电泳分析胃瘤线虫、线虫包囊以及黄鳝的各组织,比较样品酯酶电泳结果的异同,分析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酯酶在黄鳝的各个组织、胃瘤线虫与线虫包囊中均有表达,并且呈现出一定的特异性.电泳结果表明黄鳝心脏和肌肉的酯酶只有一条弱酶带,其它组织都有三条染色明显的条带,说明黄鳝心脏和肌肉的酯酶发挥的水解功能要低于其它组织;胃瘤线虫包囊具有与黄鳝的肠道相似的酶带,但其活性较弱,因此,推测其已经丧失了肠道组织的水解吸收营养物质的大部分功能;胃瘤线虫有4条酶带,其中2ab和2b是胃瘤线虫特有的酶带,而1a和2a是胃瘤线虫与其包囊、黄鳝的肠道、性腺、肾脏、肝脏共有的酶带,由此推测线虫与黄鳝之间也可能存在着协同进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杭州瓜山鱼种场的异育银鲫和浙江天台养殖的东北银鲫寄生的粘孢子虫酯酶及乳酸脱氢酶两种同工酶进行了电泳比较研究,结果发现: 取自不同时期,不同寄主的粘孢子虫酯酶酶谱各不相同,具有明显的差异;而粘孢子虫乳酸脱氢酶酶谱在不同发育时期相同,而不同寄主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日本医蛭和天目山蛭4种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日本医蛭和天目山蛭的酯酶(ES)、苹果酸脱氢酶(MDH)、过氧化物酶(POX)、乳酸脱氢酶(LDH)4种同工酶共计11个位点的15个乘闰基因进行了分析,4种同工酶基因在2种蛭中表达程度以及LDH同工酶酶谱相似,但是日本医蛭比天目山蛭ES同工酶多2个位点,3个基因;MDH少1个基因;POX同工酶多2个位点,2个基因;LDH同工酶等位基因表达的亚单位类型和数目不同。同时分析了冬眠与非冬眠期日本医蛭LDH同工酶活性差异的原因,为在分子水平研究蛭类分类、不同环境温度下酶的活性变化等提供和积累新的生物学资料。  相似文献   

7.
应用柱层析和HPLC方法从漆树漆液中分离提纯漆酶的两种同工酶L1和L2 .两者均为低温酶 ,最适的温度分别为 2 0℃和 13℃ ,pH值分别为 6.7和 7.2 ,等电点分别为 8.6和 9.1.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测得它们的分子量分别为 1.2× 10 5和 1.0 5× 10 5.两种酶均不能催化氧化间氨基苯甲酸 ,对 3 氨基酪氨酸等有很高的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盘状电泳法分别分析了黄兔尾鼠(Lagurus lutcus Eversmann)和草原兔尾鼠(Lagurus lagurus Pallas)的八种组织器官(肝脏、心脏、肌肉、肾脏、胃、脑、肺和横膈)中的乳酸脱氢酶(LDH)和酯酶(EST)同工酶。实验结果表明,(1)在同种动物的不同组织中,同工酶谱带及活性表现不同,具组织特异性。(2)异种动物的相同组织中,每种同工酶的谱带和活性不同,具有种间特异性。(3)在异种动物中,EST同工酶的差异性大于LDH同工酶的差异性;因此,EST同工酶可作为区分亲缘关系相近物种的遗传指标。(4)黄免尾鼠似乎是通过增加LDH同工酶的B亚基和EST同工酶的活性来适应干旱及半干旱的荒漠生境。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了白蚁菌圃上小白球菌和炭角菌的酯酶同工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长阶段的样品表现出不同的同工酶谱。小白球菌和炭角菌相同生长阶段的酯酶同工酶谱有明显差异,说明两者之间无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0.
选用C-型、G-型、M-型、Mt2-型4种细胞质类型的7个不育系小麦为材料,以其保持系中国春作对照,用低pH值(pH4.6)提取酶液,采用正极和负极向垂直板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对抽穗期时、穗和花药的阳离子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药中不育系和保持系之间无论是正极向还是负极向的过氧化物酶差异均显著.负极向的过氧化物酶不育系比保持系多了两条带且酶带显色更深,反映其酶活性更强;正极向的过氧化物酶中,不育系也比保持系多了两条带,但没有保持系特有的4条酶带(A7~A10),并且快带也只有一条.花药中阳离子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数增多,活性增强,可能是小麦雄性不育发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选用C-型、M-型、Mt2-型、G-型4个不同类型的细胞质雄性不育(CytoplasmicMaleSterility,CMS)小麦为材料,以其保持系中国春作对照,用低pH值(pH4.6)提取酶液,对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和抽穗期叶、穗和花药中的阳离子过氧化物酶和IAA-氧化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蘖期和拔节期不育系叶中阳离子过氧化物酶和IAA-氧化酶活性都比保持系略低;抽穗期叶、穗和花药中不育系两种酶的活性都比保持系高.故认为,小麦植株随着发育进程,其体内尤其是穗和花药中阳离子过氧化物酶和IAA-氧化酶活性增强,导致IAA亏缺,引起雄性不育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黄蝶呤的天然荧光特性,考察了黄蝶呤在pH=7.8磷酸盐缓冲溶液条件下的荧光光谱及其各种因素对其荧光强度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黄蝶呤的线性范围为0~6μg/mL,检出限为2.24×10-1μg/mL.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国内外图书馆自动化现状进行分析,结合我国高等学校文献信息服务体系的构想,对省级地区文献信息网络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作出分析,从数据库建设、应用软件开发及网络管理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
运用人工合成的LRE序列,采用Bandshiftassay方法分析了农垦58s和农垦58品种叶片中核蛋白因子与LRE的结合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农垦58S的育性转换敏感期叶片中存在与LRE结合的核蛋白因子,这种核蛋白因子受磷酸化的调节;认为在长日照下农垦58s叶片中的核蛋白因子以磷酸化的形式与LRE结合,磷酸化促进了核蛋白二聚化过程.同时比较了农垦58s和农垦58品种叶片中核蛋白因子与LRE结合反应的差别,二者的叶片中的核蛋白不仅与LRE的结合活性存在差异,而且其调节方式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5.
对乌鳢卵巢的成熟时间,卵黄发生过程中液泡、油球、卵黄的形成时间及位置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乌鳢卵黄发生过程中具3种内含物:液泡、油球和卵黄粒.液泡最先从质膜边缘细胞质产生;在初积脂肪时相,油球从核周围开始形成;卵母胞发育到初积卵黄时相时,卵黄粒开始出现在核周围的油球之间.乌鳢产卵期为5~7月份,最小性成熟鱼全长约为35cm,体重约为400g.  相似文献   

16.
以冠醚聚合物为涂层的压电晶体传感器,对二甲苯气体显示出良好的选择性和吸附可逆性;对气体流速、环境温度、涂层物用量、干扰气体等因素对测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使水汽的干扰可以完全消除,其测量的线性范围和灵敏度等综合性能指标能满足工作环境中的二甲苯的监测  相似文献   

17.
胶质芽孢杆菌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单因子及正交实验对一株胶质芽孢杆菌NS01的培养基组成(C、N、生长因子、无机盐)及工艺条件(温度、起始pH、装液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比较理想的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硫酸铵0.15,酵母膏0.01,KCl 0.01,MgSO4@7H2O 0.01,NaH2PO4 0.01,CaCO30.1.起始pH 7.5,培养温度36℃,装液量50 mL/250 mL锥形瓶.在此条件下活菌数可达6.5亿,是传统的胶质芽孢杆菌淀粉铵培养基下活菌数的260%.  相似文献   

18.
近江牡蛎受精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醋酸──地衣红染色的方法对近江牡蛎人工授精的卵子减数分裂和受精过程进行了详细的细胞学观察.精子入卵前,卵子处于第一次减数分裂的前期(胚泡期),精子入卵后,胚泡消失,然后进行两次减数分裂,在海水温度为28.8℃的情况下,授精后33min和45min,绝大部分受精卵已排出第一极体和第二极体,雄原核可在第一极体排出后及第二极体排出前任何时期内形成,雌雄原核以联合的方式将两组染色体合并,授精后1h,大部分卵子完成第一次卵裂.在25℃和26℃授精的情况下,观察到了较多的多精入卵的现象.卵子发育的非同步性现象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9.
黄铜选择性溶解固相扩散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恒电位暂态和旋转盘环电极等方法研究了α、α+β以及β黄铜在硫酸钠、硫酸以及氯化钠的稀溶液中的阳极溶解过程.结果表明,在黄铜阳极溶解的初始阶段测得的i-t曲线遵循抛物线定律,求得i-t为一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证明了黄铜中锌的选择性溶解受固相扩散控制,计算出在上述溶液中黄铜中锌的扩散系数值在10-15~10-13cm2·s-1数量级,介质成分和微量合金元素砷对扩散系数值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聚氯乙烯——聚氨酯机械共混体系作了系统的研究,对体系的抗张性能,抗冲性能,动态力学性能了分析,并对体系作了红外谱图和微观相结构分析。测得聚氯乙烯聚氨酯共混体系为半相容;分子量增加使相容性变差;且聚醚型的聚氨酯与聚氯乙烯的相容性优于聚酯型的聚氨酯;当聚氯乙烯与聚氨酯比例为7:3时体系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