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万立荣 《物理通报》2016,35(9):19-21
在高考改革的新背景下, 高中物理学科需要满足多层次教学需求, 微课程作为近几年兴起的教学新形 式, 可以突破时空限制为学生提供各种层次的可选择性学习内容. 本文对高中物理微课程设计策略进行一些探究, 着重阐述了设计原则、 设计步骤、 几种主要微课程课型的设计要素, 在此基础上归纳了高中物理微课程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高职物理教材建设是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从物理课程与电工、电子类专业课有效教学的角度,阐释高职物理教材的体系,以期对正在进行的高职物理教材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基于物理资源及大学物理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这个平台,依托于大学物理微课程模式探索和实践的机遇,结合医用物理学的课程特点,开展医用物理学微课程的设计和开发.旨在引导学生借助于网站和移动公共平台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将重点介绍人体脊柱受力分析微课程案例设计.  相似文献   

4.
《 物理前沿讲座研讨课程》是为了培养创新人才, 在高中阶段采用大学与高中联合培养模式产生的一 门新课程. 这里详细介绍了该课程的课程理念和课程设计等内容. 该课程首创“ 讲座+研讨”的课程设计和分层教 学的模式, 既能满足以单纯增长知识为目的的学生需求, 又能对有更高科研追求的学生做到深层次培养; 既能全面 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又能有针对性地培养创新人才. 同时文中也提出了目前对线上教学模式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5.
哈佛大学 Eric M azur 创立的同伴教学法通过概念测试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与合作学习,促进了师生和学生间的互动,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本文借助教学互动系统,在本科物理类基础课程中引入同伴教学法,探讨概念测试题对于教学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课程设计中根据授课对象的知识结构等特点设置难易程度适中的概念测试题,可以有效检测学生对于物理概念的掌握程度、激发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美国物理教师协会发布的“AAPT本科物理实验课程建议报告”中,强调了通过物理实验课程,培养学生具备“像物理学家一样思考”的能力,并提出了本科物理实验学习目标,对物理实验课程的建设和开展基于OBE理念的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本文在介绍AAPT本科物理实验学习目标的内涵和实施建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现行版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对我国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并就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期为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和一流课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彭朝阳  蒋显翠  张应成  李平 《物理通报》2015,34(10):121-125
: 本文对国内外3所师范大学物理教师本科教育类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比例进行对比, 并以云南师范大 学为例, 分析了物理教师本科教育类课程设置的特点, 提出了师范大学物理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4点思考及有关几 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钟敏 《广西物理》2011,(1):49-51
为适应新时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物理类师范生课程设置的要求,提出了重视物理学科基础课、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加强教育实践课程、整体优化我国物理师范类课程体系的内部结构,以构建适应新时期基础课改要求的高师院校物理类师范生课程设置模式。  相似文献   

9.
杨经晓 《大学物理》2012,31(3):47-51,59
对互联网上的开放物理教育进行了研究.给出了网络学习系统组成、免费物理课程资源;对物理开放课程做了统计分析;将网络免费物理学习方式与其他教育模式进行对比;展望互联网物理教育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陆爱江 《大学物理》2021,40(1):51-54
“计算物理”因其课程特点适合引入案例式教学,同时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可通过课程设计实现,由传统课堂讲授——做题——考查的学习模式向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师提出实际问题,通过课堂启发、引导学生,针对具体问题建立模型,并通过调研、数值计算层层深入,在不断改进模型的过程中,对物理问题/过程做出系统性研究.这样的课程给学生创造了综合运用物理知识的机会,也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科研训练,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新时代国家现代化建设人才需求和新工科建设,结合教学实践和近年教改成果,对工科院校基础物理教育教学改革进行了富有新意和可操作性的探索。根据"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确立的"三问、三构建"和"5个更加注重"(见1.2节),以及物理理论、物理实验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作用,提出问专业需求教物理,问技术发展教方法,问学生志趣改内容、建模式的教改总体思路;并通过对物理理论、物理实验知识体系的解析,提出教学体系建设(课程改革)的方向——课程设计上由重理论轻实验向实验与理论并重转变,理论课要从重计算推导向更加注重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转变,大纲教材要由一纲万能,向多剧本、多模块(组合)转变——和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将Web-based Application(Web App)等技术引入物理实验课程教学,构建大学物理实验微课程移动学习系统,实现让学生可以随时开展课内外学习的移动学习资源平台,促进了物理实验系列课程的信息化建设.在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大学物理实验微课程移动学习系统为基础和支撑,对物理实验系列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整体设计,构建"课堂教学+实验操作+移动学习"的混合式教学新模式,让学生获得丰富的学习资源,突破实验室课堂上学习的空间与时间的局限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高职物理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教材以普通高中物理教材为参考,虽然版本不少,体系上也有一定的突破,但基本上还是沿袭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及原子核物理等;不能体现现有职业教育的特色.在“精讲、够用”思想影响下,物理课程压缩的结果弱化了为专业课程服务的作用.本文试从反思高职物理课程目标出发,强调物理课程目标的基础性,以期对高职物理课程设置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医用物理学是医学类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学习广泛应用于现代医学的物理学技术成果,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医学专业课程打下物理基础。本文探索在学时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将医学物理实验与普通物理实验交叉结合,开展递进式的医用物理实验课程教学的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通过引入有专业特色的实验项目,进行医学物理知识学习与医学物理实验训练,学生可以及早接触物理诊断和物理治疗方面的技术原理,从而培养学生对物理学在医学实践及研究方面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及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呈现大众化,人才竞争也日益激烈.在新的时期,大学物理课程与中学物理课程衔接问题的研究与探索,成为全面提高大学理工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紧扣教育部《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结合高中和大学培养目标和教学方式的不同特点,就大学物理课程中的近代物理部分与中学物理课程脱节的表现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教学衔接的对策,希望为顺利实现从中学向大学的过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医药类专业物理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化医药类专业物理课程教学改革,教育部高等学校医药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自然科学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和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于2008年11月22~23日在北京大学医学部联合召开了全国高等学校医药类专业物理课程教学研讨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李师群教授在研讨会开幕式的致辞中对医药类物理课程教学提出了4点要求:  相似文献   

17.
作为全国大学物理教学类最高赛事,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的举办,激发了青年教师投身教学的热情,促进了全国院校物理教学的建设。本文基于赛事的认识、理论讲课比赛的关注点、物理实验讲课比赛的关注点、比赛过程控制和结果应用4个方面,对物理学科特点下教学竞赛工作原则进行了讨论,在明确物理课程教学定位和实验理论教学地位的基础上,以讲课比赛关注点的形式,重点对理论教学中的方法、内容、数学工具和媒体工具的运用,对实验教学中的实验方法、实验类化和理论指导实验的实践进行了阐述,期望对竞赛组织、评委及选手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8.
孟昭曜 《物理》2003,32(8):563-566
与我国的情形相类似,英国16岁以上学生选学物理的人数逐年下降.“进展的物理”正是英国物理学会(the Institute of Physics)为吸引更多16岁以上学生学习物理而开发的当代物理课程.文章介绍了这一高中物理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和基本理念、全新的课程内容和结构、新颖的学习方式和评价模式,试题的形式和例子,对我国正在进行的中学及大学物理课程改革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非物理类理工学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正式报告稿)和《非物理类理工科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正式报告稿)已分别在本刊2006年第5期和第6期刊登.本刊将继续刊登有关文章. 为让广大读者了解我国工科物理教学大纲和教学基本要求修订的历史概况,本刊特请上海交通大学胡盘新教授(原工科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回忆整理撰写了这篇文章,并请原工科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夏学江教授、原副主任委员吴百诗教授、原委员恽瑛教授、汤毓骏教授以及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联络员汤发宇同志对该文进行了修正补充. 几十年的物理教学改革的历程,与时俱进,稳步发展,充溢着我国物理教学老前辈的睿智和敬业精神,我们今天的物理教学工作都是基于前人打下的良好基础.我们要永远记住这些老前辈和他们的业绩,并不断学习他们严谨、科学的作风及无私奉献的精神.[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锂离子电池课程设计”是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一门重要实践课程,是为配合《锂电池原理与结构》而开设。基于“锂离子电池课程设计”的课程培养目标,对课程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随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分阶段培养体系构建方案,将课程设计分为课前预习、课堂学习与实践及成果展示3个阶段,全方位的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新能力、理论应用于实践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最后,通过评价体系改革和课后反馈巩固和进一步提升教学改革效果,最终为工科实践类课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