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物系各族师生八十余人从六月底至八月初,在阿尔泰山区哈拉斯湖地区进行动、植物学野外教学实习,并协助完成了哈拉斯湖自然景观综合保护区综合性科学考察队的几项一察任务。在实习中,他们进行了动、植物标本采集、制作和分类鉴定野外生态观察。在考个多月的时间里,采集当地各种液物标本一万多号;动物标本:昆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15000多号,脊椎动物近500号。师生参加了综合考察队的关于动物(主要是脊椎动物)、  相似文献   

2.
新疆博格达山苔藓植物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主要根据作者1988年至1990年间在博格达山区的六次野外考察所采的2000余号苔藓植物标本,经过整理鉴定,现已知博格达山有苔藓植物211种(变种、变型),隶属于37科、89属,其中11科、31属、111种为新疆首次记录,在分类的基础上,作者进一步对该地区苔藓植物的区系成分、生态群落特征等作了较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新疆马先蒿属(PedicularisL.)植物分类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编写“新疆植物志”(第四卷)的过程中,资产对新疆马先蒿属植物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研究,查阅了新疆大学生物系标本室,中科院新疆生土所植物标本馆、石河子大学农学分院植物标本室标本近千粉,参阅了有关文献,对本属植物进行了认真细致的鉴定分类。  相似文献   

4.
髭蟾Vibrissaphora为我国无尾两栖类中特有的一属,据文献报道共四种.1980年11月我们于浙江遂昌九龙山采到髭蟾属一种标本,与上述四种比较分析,均有所不同,确定为一新种.现定名为九龙山髭赡Vibrissaphora jiulonshanensis,描记如下.模式标本和查看标本均收藏于杭州大学生物系.九龙山髭蟾 新种Virbrissaphora jiulongshanensis Wie et Zhao,sp.nov.  相似文献   

5.
作者在采集和整理浙江植物的工作中,发现冬青属(Ilex L.)植物种类丰富.冬青属植物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但在应用中不易正确区别种.由于生产、教学、科研等方面的需要,根据文献资料并结合我省有关单位标本室所珍藏的及我们近几年在浙南地区补采的该属标本,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伊犁地区三种无尾两栖类食性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伊犁地区就目前所知分布有三种无尾两栖动物:绿蟾蜍(Bufo Viridis)、中国林蛙(Rana temporaria chensinensis)和湖蛙(Rana ridicunda)。过去,中国林蛙数量较多,湖蛙很少;而今湖蛙却多了起来,中国林蛙相对少了。为了了解这三种无尾两栖类与人类的关系,并探索湖蛙和林蛙数量变动的原因,1932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我们在伊犁地区采集了这三种两栖类的标本,进行了食性分析,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茶渍属地衣广泛分布于新疆北部.其基本特征为几乎都具有特久的子囊盘,子囊盘茶渍型.绝大多数茶渍属地衣适应于生活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它们对环境的适应性能力强.我们在进行分类的过程中,采用微量化学结晶法(MCT),薄层色谱法(TLC)等方法检测地衣物质,通过观察子囊盘结构、颜色和对地衣次生产物的分析,并对采自于新疆阿勒泰山哈纳斯自然保护区和天山天池所采集的茶渍属(Lecanora Ach.in Luyken) 300余号标本进行了整理及分类,初步定名新疆新记录地衣3种(Lecanora cenisia Ach , Lecanora crenulata,Lecanora intricata) ,本文对此三种新疆新记录地衣进行详细的描述并提供了三种新疆新记录地衣的彩色图片.所引用标本均保存于新疆大学资源植物标本室.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对湖蛙早期胚胎发育的初步观察。湖蛙早期胚胎发育分25个期,在28±1℃条件下,整个发育过程需176.4h,与其他无尾两栖类比较,湖蛙发育速度缓慢;具明显的孵化期,胚体伸长较早;在鳃盖形成中,外鳃出现脱落现象.  相似文献   

9.
杭州西郊的自然地理环境,历来就为地学界所重视,许多科学工作者先后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一但是,有关土壤地理方面的系统研究文献,尚属缺如.而近年来要求提供本区土壤资料的单位不少.我们本着为生产服务和促进地理学基础理论发展的目的,在整理所积累的调查资料的基础上,最近又作了补充调查研究,专题探讨杭州西郊的土壤类型及其分布规律,以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0.
浙江种子植物新资料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整理和鉴定浙江种子植物标本的过程中,发现了6种浙江分布新记录植物,其中水毛茛属(Batrachium)和碱茅属(Puccinellia)为新记录属.另外还描述了薹草属(Carex)一新变种.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后,钱燕文等(1963)、陈服官等(1980)、向礼陔(1980)等曾先后报导过分布于新疆的若干鸟类新纪录.近来,我们在整理新疆大学生物系所收藏的鸟类标本中,又发现两种鸟类为我国首次纪录,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2.
新疆哈拉斯湖自然保护区蝗虫考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年6月底至8月初,我们参加了新疆维吾尔自冶区环保局所组织的哈拉斯湖综合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在考察地区采得蝗虫标本1万余号,经整理结果,共记录18种和亚种,分隶于2科13属,其中1属1种为中国首次记录;4种为新疆首次记录。所有标本均保存在新疆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13.
中国薹草属(莎草科)植物资料增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报道了作者在查阅、整理和鉴定法国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显花植物标本馆中采自中国的薹草属Carex标本时,发现的9个新异名.其中C. schkuhriana归并于C. dimorpholepis,C. sinomairei归并于C. fedia, C. trappistarum归并于C. heterolepis, C. paucimascula和C. neokukenthaliana归并于C. lanceolata, C. dunniana归并于C. ligulata, C. cavaleriensis归并于C. macrosandra,C. lyi归并于C. oxyphylla, C. tricarinata归并于C. planiculmis.这些归并的名称是Franchet、Léveillé和Vanoit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发表,但尚未被国内的文献所收载.同时还报道了近年来在采集和查阅标本过程中发现的中国省级薹草属植物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4.
弱蛛科(Leptonetidae)的多数种类生活于洞穴里。对这类蜘蛛的分类地位、生物学和生殖习性,国际上研究得还很少,但近年来本科记载的种类已迅速增多。本文报道一新种,系弱蛛科在我国的首次记载。 黄龙弱蛛Leptoneta huanglongensis sp.nov. (图1) 产地:浙江杭州黄龙洞,1♀(带卵囊)1♂,1981.5.4,陈樟福采,模式标本保存于杭州师范学院生物系。  相似文献   

15.
通过十余年来在新疆所采的标本,整理研究了泥炭藓科植物。现知该地区有本科植物8种,拟尖叶泥炭藓、尖叶泥炭藓、秃叶泥炭藓、卵叶泥炭藓、红叶泥炭藓、粗叶泥炭藓、细叶泥炭藓和阔边泥炭藓。简要概述了每种的识别特征、生境和地理分布,并根据标本编制了新疆泥炭藓属植物分种检索表,凭证标本存于河北师范大学生物系植物标本室(HBNU)和新疆大学生物系植物标本室(XJU)。  相似文献   

16.
托克逊县位于天山南麓,吐鄯托盆地西部,县城所在地海拨1米。笔者于1984年12月、1985年元月、2月、5月冬春季节数次赴该县荒漠地带采集脊椎动物标本,采集地点位于河东公社一大队以北五公里左右,为典型的旱生芦苇盐荒漠草甸景观,其它旱生植物还有骆驼刺、獐毛等。其间散布有自流井和人工开垦的苜蓿地。工作期间共采集脊椎动物标本近400号,配合望远镜观察,共纪录有41种小型脊椎动物,包括两栖类1种,爬行类5种,鸟类29科,哺乳类6种。(表1)  相似文献   

17.
1980年6月=7月,笔者“参加新疆大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队时,在阿尔秦山哈纳斯湖自然景观综合保护区进行动物学调查中,共(?)集啮齿类标本100余号。经初步整理,计6科15种(亚种),由于文献及标本所限,除灰鼠(seiurus vulgaris)在我国未见报导外,其余亚种分类地位也还有待定论。自然条件及工作概况哈纳斯自然景观综合保护区位于阿尔泰山我国一侧的北端,约N48°40′-49°00′,S87°15′-86°45′。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属于古北区欧洲西伯利亚亚区向南的延伸地段。  相似文献   

18.
<正> 江口水库是江西省目前四个最大的水库之一,鱼类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水产的良好条件。为了进一步增殖、保护和利用渔业资源,不断提高江口水库的渔产量,我们在1976年10月(结合野外教学实习)和1977年12月对水库的自然环境及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9.
浙江植物区系增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作者在整理鉴定近年调查采集的植物标本过程中发现的一些浙江植物区系新记录植物,计有2属(水禾属和带叶兰属)、5种、2变种,丰富了浙江植物区系的内容.同时对大叶葱芥的花部形态特征作了补充描述.引证的标本均保存于杭州大学植物标本室(国际代号HZU).1刺叶株(壳斗科Fagaceae)QuercussplnosaDavidexFranch,PI.David.l:274,1884;中国高等植物图鉴1:453,图905,1972.产仙居,上井,海拔875米,郑朝宗无号.分布福建、湖北、四川、云南、陕西、甘肃.浙江分布新记录.常绿灌木,叶厚革质,椭圆形或近圆形,边…  相似文献   

20.
<正> 1978年6—8月间作者在青海、甘肃、陕西等西北高原地区采集到一批植绥螨标本,经整理鉴定发现三新种。分隶属于植绥螨科的纯缓螨属和盲走螨属。模式标本保存于江西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