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用电化学现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SERS)技术研究了MTU在HClO4、H2SO4和HNO3介质中分别与一种或两种无机阴离子的共吸附行为,发现ClO-4、SO2-4和NO-3等弱吸附无机阴离子均能被MTU诱导物理吸附在其质子化了的氨基(NH+3)上,这三种无机阴离子被MTU诱导物理吸附的强弱顺序是:在电极电位位于-0.2V~-0.7V区间时,SO2-4>ClO-4>NO-3,在电位位于-0.8V~-1.2V区间时,ClO-4>SO2-4>NO-3。  相似文献   

2.
苯并三氮唑对铜和铁缓蚀作用的拉曼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现场拉曼光谱研究了中性含氯离子溶液中苯并三氮唑在铜和铁电极表面的吸附以及成膜行为,结果表明苯并三氮唑能强烈地化学吸附于铜电极和铁电极表面,形成类似[Mn(BTA)p]的配合物膜,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膜内外物质的交换,对金属起缓蚀作用。另一方面两种金属表面配合物膜均具有电位依赖性:在铜电极表面,当外加电位由-0.5V负移至-0.9V时,发生了由[Cu(Ⅰ)(BTA)]n向[Cu(Ⅰ)Cl(BTAH)]4的转变;而在铁电极表面当外加电位由-0.6V负移至-1.2V时,最初形成的表面配合物[Fen(BTA)p]则很可能转变成类似于[Fen(Cl)p(BTAH)m]的配合物,从而使得BTAH对铜、铁的缓蚀能力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现场拉曼光谱研究了中性含氯离子溶液中苯并三氮唑在铜和铁电极表面的吸附以及成膜行为,结果表明苯并三氮唑能强烈地化学吸附于铜电极和铁电极表面,形成类似[Mn(BTA)p]的配合物膜,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膜内外物质的交换,对金属起缓蚀作用。另一方面两种金属表面配合物膜均具有电位依赖性:在铜电极表面,当外加电位由-0.5V负移至-0.9时,发生了由[Cu(I)(BTA)]n向[Cu(I)Cl(BTAH  相似文献   

4.
本工作用位置灵敏的△E-E望远镜系统,入射能量长为1.0MeV,测量了55-90MeV16O+24Mg反应全熔全激发函数,实验结果表明,这个反应的全熔合激发函数不是平滑的,存在着宽结构。峰位在ECM=34.2,37.8,40.6,43.8和46.6MeV。当ECM>48MeV时。激发函数的结构消失了。  相似文献   

5.
在0~7.5T磁场范围内,采用膺磁通变压器结构(八电极),测量了磁场平行于c轴时熔融织构生长的YBCO单晶上和下两个表面的电阻-温度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测量仪表所能测量的精度范围内,没有观测到Vtop和Vbot的情况,Vtop总是大于Vbot。不同磁场下Vtop/Vbot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变化;c-轴电阻的测量结构则表明,样品沿c方向与ab面具有相似的超导电性,且T^cc〉Tabc,这充分表明随着  相似文献   

6.
沈皓  承焕生  汤家镛  杨福家 《物理学报》1994,43(10):1569-1575
报道了散射角为170°±1.5°,α粒子能量在5-9.0MeV之间,c的背散射截面的实验测量值;用R矩阵理论,通过与实验数据拟合,分析、给出了一套能级参数,并计算了能量范围在2-9.0MeV,c的背散射截面;讨论了对背散射分析感兴趣的窄而孤立的强共振峰4250±10KeV随靶厚、角度的变化关系以及截面变化缓慢的平坦区3.6-4.20MeV,6.425-6.700MeV能区的截面值与背散射角度的关系。 关键词: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制定了一种泡沫塑料吸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地质物料中痕量铊的分析,在所先定的实验条件下,方法检出限为0.05μg/g、样准曲线范围为10-300ng/mL,Tl含量水平为0.71μg/g时的测定精度为6.0%,方法回收率99.0%-100.0%。经标样及大量样品分析验证,分析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8.
应用脉冲激光沉积法和光刻技术我们成功地制作Ag/Pb(Zr0.53Ti0.47)O3/YBa2Cu3O7-x(PZT/YBCO)三端器件.为了降低矫顽场,应用变形相界(x≈0.53)的550纳米厚的PZT作为门电极,通过优化沉积条件和门电极面积小型化(6×10-6cm2),在64K下三端器件门电极显示了极好的电性能,低的矫顽场(~37kV/cm)、大的饱和极化强度(60μC/cm2)、剩余极化强度(41μC/cm2)以及击穿电压~3×105V/cm.对于我们的场效应器件,在±9V的情况下沟道电阻被调制~3%.  相似文献   

9.
三烷基氧膦是用于高放废液处理的萃取剂,本文试验了在辐照剂量为1×10^4Gy-1×10^6Gy时TRPO损失率。结果表明,100%(V/V)TRPO在λ辐照剂量10^4Gy-10^6Gy变化时,辐解损失率为1.2%-1.6%;30%(V/V)TRPO-煤油在辐照剂量10^4Gy-10^5Gy时,辐解损失率基本不变(0.33%-0.34%),而在1×10^6Gy时增加到0.77%。均低于磷酸三丁酯的  相似文献   

10.
硫脲在铂电极表面吸附行为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电化学方法有效抑制了硫脲在铂电极表面的解离,从而实现了用SERS技术研究粗糙铂电极表面硫脲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硫脲分子是以硫端斜躺吸附在电极表面,随着电位变负渐渐转为直立。  相似文献   

11.
12.
硫脲在硝酸介质中的拉曼光谱研究钟起玲粟晓琼刘峰名*田中群*(江西师范大学化学系南昌330027)(*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05)RamanSpectroscopicStudiesofThioureainNitricAci...  相似文献   

13.
非水体系中金电极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共焦显微拉曼系统,进行了甲醇溶液中硫氰酸根离子(SCN^-)在金电极上吸附行为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研究,结果表明:SCN^-与电极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强烈,在整个研究电位范围内都可以检测到其SERS信号。在-0.1~-0.6V区间内,SCN^-主要是以S端吸附在电极表面:而在-0.7V~-1.2V区间内,SCN^-主要是以N端吸附在电极表面。  相似文献   

14.
N-甲基咪唑与2,2'-联吡啶在铜表面共吸附的SERS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化学现场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分别研究了非水体系中N-甲基咪唑(NMIM),2,2’-联吡啶(2,2-’bipy)在铜电极表面的吸附行为以及两者的共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在非水体系中,NMIM可在很宽的电位区间内稳定地吸附在金属表面,而2,2-’bipy在一个相对较窄的电位区间内能稳定地吸附在金属表面。当两者共存时存在竞争吸附和共吸附行为,较负的电位下主要以NMIM吸附为主,在略偏负的电位区间内以2,2-’bipy吸附为主,而正电位区间两者在金属表面共吸附,NMIM倾斜吸附在金属表面,而2,2’-bipy以顺式结构垂直吸附在金属表面。  相似文献   

15.
pH值对4-氰基吡啶吸附行为影响的SERS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现场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研究了4-氰基吡啶在不同pH值下铂电极上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pH对4-氰基吡啶的吸附原子没有影响,均以吡啶环上的氮吸附在电极表面,但分子的取向不同.酸性条件下,4-氰基吡啶在正于0.6 V(SCE)的电位区间倾斜吸附,在0.6V到-0.2V以相对垂直方式吸附,而在负于-0.4V的电...  相似文献   

16.
Cu,Zn-SOD在银电极上的原位表面增强Raman光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应用原位共焦拉曼光谱技术观察了Cu ,Zn -SOD分子在经表面增强处理后的银电极上 ,吸附状态随电位跃迁变化的过程。结果表明在 -0 2V~ 0 1V的电位区间内 ,Cu,Zn -SOD分子经由羧酸根离子吸附于银电极表面 ,而在 0 2~ 0 4V电位区间内发生脱附 ,表面吸附的物种改变为缓冲溶液中的磷酸根离子。上述结果为SOD分子在固体电极表面电子传递机制的探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硫脲衍生物与ClO-4的共吸附行为顾仁敖1姚建林1袁亚仙1钟起玲2田中群3(1苏州大学化学系苏州215006)(2江西师范化学系南昌330027)(3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系厦门361005)Surface...  相似文献   

18.
We report surface 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 (SERS) of Darling–Dennison resonance of thiourea on Ag electrode excited at 514.5 nm laser excitation. Darling–Dennison resonance indicates that two degenerate Raman modes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and their degenerate first‐order overtone modes obtain energy and appear in Raman spectra. Our study showed that the ratio of intensity of the Darling–Dennison resonance is up to 0.24 of its fundamental Raman intensity, when the applied electrode voltage is at –0.4 V versus the saturated calomel electrode. This phenomenon was also observed on the Ag island film surface at ambient condition. These observations demonstrated strong evidence for Darling–Dennison resonance band in SER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observations are also discussed. Copyright © 201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9.
甲醇溶液中苯基硫脲吸附在薄层铁电极上的表面拉曼光谱研究顾仁敖邓正发姚建林曹佩根胡培荣(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苏州215006)SurfaceRamanSpectroscopicStudiesofPhenyl┐thioureaonFeElectrode...  相似文献   

20.
硫脲与ClO_4~-在银电极上的共吸附乔专虹,吴芸,顾仁敖(苏州大学化学系苏州215006)李五湖,王仲权,田中群(厦门大学化学系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05)CoadsorptionofThioureawithClOatSilv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