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辽宁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辽宁省14个城市为区域研究单元,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运用变异系数、相对发展率、SPSS的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分析了1996~2007年辽宁省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变化.结果显示:辽宁省各地级市旅游经济发展出现了相对差异逐渐缩小、绝对差距越来越大的格局;辽宁省在旅游经济发展上存在2个很大的断层,并且随时间的变化在不断扩大;大连在辽宁省的旅游经济中首位度过高,辽宁省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极化效益倾向.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内旅游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以省内17地市的旅游收入指标为测度旅游经济差异的变量,用标准差、加权变异系数和塞尔指数,定量评价了山东省旅游经济差异变化的总体趋势及空间特征,结果表明在整体区域绝对差异增长的同时,鲁东、鲁中与鲁西3大区域问的差异不断扩大,但各区域内的差异有减小的趋势.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资源禀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条件等因素对山东省旅游经济的影响,最后简述促进山东省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以辽宁省14个城市为区域研究单元,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运用SPSS的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辽宁省旅游经济发展的差异变化,揭示了辽宁省旅游经济发展呈现极化不平衡的发展态势,提出了缩小地区差异、协调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SPSS的辽宁省旅游经济发展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辽宁省14个城市为区域研究单元,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运用SPSS的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辽宁省旅游经济发展的差异变化,揭示了辽宁省旅游经济发展呈现极化不平衡的发展态势,提出了缩小地区差异、协调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随着"旅游立省"战略的提出,河南省旅游产业体系需要不断完善。以河南省18个城市为区域研究单元,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运用SPSS的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河南省旅游经济发展的差异变化以及河南省市域旅游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态势,并就如何发挥地域特色、协调区域旅游业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旅游经济发展的差异是区域经济差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研究.正确分析旅游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区域差异,可以从客观上认识到旅游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区域旅游经济向正确方向发展.文章选取广东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种综合的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系统地分析了广东省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表现.结果表明:广东省旅游经济发展的区域绝对差异在逐年扩大,相对差异呈现缓慢下降趋势;珠三角地区对旅游经济总体差异的贡献率在逐年增加,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贡献率在缓慢下降,且珠三角地区与其他三大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差距正在逐步扩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广东省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及建议,以期进一步缩小各区域旅游发展的差距,实现区域旅游资源的优化整合.  相似文献   

7.
以福建省国家优秀旅游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Excel有关软件等,采用有关数据和变异系数等方法,对福建省优秀旅游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进行分析.分析表明:福建省优秀旅游城市的旅游外汇收入年季变化波动较大,层次不一,旅游发展极化现象严重,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产业地位出现一定的分异性,并且其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优秀旅游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强的临海型特点.福州、厦门、漳州这三个优秀旅游城市旅游经济水平发展较高,对整个福建省的旅游经济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6城市2010-2018年旅游总收入为基础数据,采用标准差、首位度、变异系数、基尼系数、赫芬达尔指数分析旅游经济规模差异,探讨其影响因素,提出优化建议.研究发现:北部湾经济区旅游经济规模绝对差异不断扩大,相对差异总体下降;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城市数量少,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资源禀赋、交通条件...  相似文献   

9.
选定福建省9个设区市共计67个气象站点的3项指标(温度、湿度、风速)30 a统计资料,在对多种指标进行综合比较和分析的基础上,选取温湿指数和风寒指数对福建省12个月的旅游气候适宜性进行分析,得出其空间差异.结果显示:(1)全省旅游适宜期主要集中在3-5和10-11月份两个阶段,不舒适期主要集中在12、1-2和7-8月份...  相似文献   

10.
通过构建总体分异测度指数(GDI)和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从区域、市域、县域三类尺度分析山东省不同类型旅游景区的区域差异特征及空间分布格局.研究结果表明:1)景区数量上,山东省旅游景区不同等级数量总体呈现橄榄型特征,以2A-4A级景区为主,5A级和1A级景区较少;2)景区类型上,现代游乐类占比最高,历...  相似文献   

11.
辽宁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旅游资源整合的目标是实现区域旅游资源市场价值的最大化和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对旅游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考察辽宁旅游资源基本状况及空间结构、分析辽宁省旅游资源整合现状的基础上,认为应该将旅游资源整合开发作为改变辽宁海陆不均衡发展问题的突破口.认为高铁改变了人们的空间距离感知,拓展了游客出行的区域范围,是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的助推器,并以高铁开通前辽宁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的中、南、东、西4个圈演化为高铁开通后的"剪刀状"空间结构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基于空间结构演进理论,在凝练各圈旅游资源特色的基础上,提出差异式多彩整合开发方向、西部特色渗透开发策略和东部全面全线精品、参与性游乐和差异式错位开发的整合策略.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效率与可达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DEA和网络分析方法,结合加权平均出行时间模型,分析辽宁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8—2012年旅游效率,并分析其可达性。研究发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效率总体相对较高,少数在单个指标上尚未达到最优水平。总体上看,1998—2012年,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以青山沟为最大,技术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以鸭绿江为最大;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在分析时段中处于中间状态。在可达性方面,分布差异十分明显,总体上形成中部平原地区可达性较好、辽西山地和辽东丘陵地区可达性相对较差的空间分布态势,具有明显的交通指向性。中部平原地区景区的旅游综合效率水平相对也较高,随着基础设施等固定资产投资加强,其他景区的综合效率水平也有逐渐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旅游人力资源与经济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辽宁区域旅游人力资源和旅游业发展的状况,并根据区域旅游经济与旅游人力资源两项重要因子的相关性,分析了区域旅游业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了发展辽宁省旅游人力资源的措施:充分利用现有条件;调整旅游人力资源结构,提高人才素质;创新完善现代人力资源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14.
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影响辽宁省工业旅游创新发展的因素做了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准则层中规模的影响权重最大,并且超过了一半,水平的影响次之,而效益的影响最弱,揭示了辽宁省工业旅游大而不强的尴尬局面。在因子层中,直接经济效益、工业旅游产品结构和工业旅游开发这3个重要因子的权重很低,揭示了辽宁省工业旅游创新发展的短板。通过对研究数据的分析,从宏观和微观2个层面分别对政府和企业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基于市场需求为导向,增加工业旅游的创新发展效益,使游客享受创造的情趣;以科技创新为手段,提高工业旅游的创新发展水平。建立科学的管理发展体系,扩大工业旅游的规模,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求关中-天水经济区(以下简称关天经济区)旅游经济整合的基础与潜力。方法使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地理集中指数和基尼系数数理指数及spss聚类分析,对形成原因进行探讨。结果关天经济区旅游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空间差异,表现在旅游综合收入、接待游客人次数、旅游发展速度及旅游资源分布差异等方面,但旅游平均增长速度、旅游相对差异演变及大量新兴景区的涌现也显示出很大潜力。结论关天经济区需加强旅游合作,提高区域旅游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体育社团是具有自发性和个性化的学生体育活动组织,由于体育兴趣的一致性、参与的热情和内容与形式的多样化而使其成为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查、访谈、文献资料等方法,在7所辽宁省普通高校体育社团中随机抽样调查400名社团成员,研究辽宁省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现状.在分析"支持率"无法保障、"自主性"有待提高、"多样化"难以体现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辽宁省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对策,即加强计划与组织、提升活动的数量和质量,紧密联系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广辟渠道、增加经费投入,丰富活动形式与内容、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17.
运用关联分析方法对2001~2009年辽宁省旅游教育与旅游经济发展关联度进行了分析检验,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辽宁省旅游教育的GM(1,1)预测模型.通过对辽宁省旅游专业人数的模拟预测,得出了辽宁省旅游专业人员需求将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15年将达到94 247人的结论.提出了地方政府应充分重视旅游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适度增加旅游教育投入,充分发挥旅游教育对旅游经济增长的直接促进作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素珍 《河南科学》2013,(8):1328-1332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资源和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循环经济是解决环境与旅游之间的矛盾,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从循环经济的内涵出发,结合辽宁省的实际分析了辽宁旅游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势及劣势,提出了基于循环经济的旅游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经济规模、经济效益、经济结构、生活质量和经济潜力5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了计量模型,对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经济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差异十分显著,并将11个地区分为3个层次。之后找到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区位、经济基础、行政及资源,最后提出了一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