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王剑锋 《化学教育》2022,43(5):107-113
石蕊溶液在碱性溶液中变色不明显,这个问题虽小,但它一直困扰着我们的实验教学活动。利用手机软件颜色识别器、数字传感器等几种软硬件技术手段,对石蕊试剂的选择、配制方法的优化、溶液pH的调节等方面进行探究,试图配制出在酸碱性溶液中显色明显的石蕊溶液。  相似文献   

2.
张笋  吴建福 《化学教育》2014,35(1):72-73
为了研究苯能否从石蕊溶液中萃取出石蕊,通过用相机记录实验现象的方法,对用不同方法配制的3种石蕊溶液与苯混合振荡后经历不同时间后的现象进行研究,发现苯层不能呈现石蕊的颜色,从而得出苯不能从水中萃取出石蕊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石蕊试剂是化学和生物等实验中普遍使用的,用来检测溶液酸碱性的指示剂。本文介绍了石蕊试剂的变色机理,并从生物学角度阐述了石蕊试剂的制取,同时用翔实的资料陈述了科学家波意耳开始发现及推广使用石蕊这一化学指示剂的来龙去脉,以及石蕊地衣植物的广阔用途。  相似文献   

4.
陆新元 《化学教育》2003,24(3):42-42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化学教材演示实验[5-7]:向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里通入二氧化碳,观察石蕊试液颜色的变化,待石蕊试液颜色变化后停止通人二氧化碳,取少量溶液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再观察石蕊颜色的变化(图1)。  相似文献   

5.
硝酸与石蕊试液反应本质的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硝酸与石蕊试液的反应曾经是高中化学教材中硝酸的性质实验之一,此内容也多次在高中生近年来的化学试题中出现,而硝酸与石蕊试液的作用情况比较复杂,其一是石蕊试液与稀硝酸和浓硝酸的反应现象不相同;其二是在不同温度下石蕊试液与浓硝酸反应的现象也不完全相同。室温下将紫色石蕊试液滴人稀硝酸中,溶液立即变为红色,微热之,无明显变化发生;而室温下将紫色石蕊试液滴人浓硝酸中,溶液的颜色会由红色变为橙色,最后变为黄绿色,并伴随有大量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此实验现象,有的教师解释为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石蕊试液与浓硝酸作用时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逸出的红棕色气体是浓硝酸的还原产物二氧化氮。而稀硝酸的氧化性弱于浓硝酸,在此仅表现出酸性,因而只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浓硝酸与石蕊试液作用是否主要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黄绿色产物是什么物质?针对上述疑问,我们进行了反复研究,大量实验事实说明,浓硝酸与石蕊试液在发生酸色反应后,主要发生的是硝化反应,同时伴随有硝酸的分解反应,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可能性很小。  相似文献   

6.
阮辉源 《化学教育》1984,5(6):43-44
实验步骤称取FeSO4•7H2O晶体约5克(应是淡绿色),用蒸馏水配制为5%左右的硫酸亚铁溶液。放入一、二枚光亮铁钉,并滴入几滴稀H2SO4溶液。塞紧瓶盖,备用。  相似文献   

7.
杨杰  姜建文  曾承辉 《化学教育》2023,44(3):104-110
针对教材中“影响盐类水解平衡的主要因素”部分的实验进行改进。确定室温下滴加了石蕊的酸性溶液在pH=5.0时发生颜色突变,根据此条件下水、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定量计算并配制0.09 mol·L-1的硫酸铵溶液,添加石蕊后初始颜色为紫色,通过对比加热、降温时溶液的显色变化,将铵根离子水解平衡移动的过程可视化。通过在“颜色溶液”中加入强碱弱酸盐探究双水解反应的本质,进一步验证温度、浓度对盐类水解造成的影响。实验简便快捷、效果明显,以可视化的思维过程助益学生建构完整的认知模型。  相似文献   

8.
陈兆先  高俊 《化学教育》2019,40(11):79-81
根据加热通有二氧化碳的石蕊溶液未能恢复至紫色,揭示氯化氢与水形成恒沸溶液的本质,得到不能通过对溶液加热煮沸的方法除去氯化氢杂质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高压放电条件下N2和O2反应的实验装置,利用氧气传感器和压强传感器测量放电后O2浓度的变化,停止放电后O2浓度进一步减小,说明反应过程中生成了NO。向反应后的体系中注入紫色石蕊溶液,模拟雨水中NO2与水反应,可以观察到红棕色变淡,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且氧气和压强传感器数值进一步减小,说明NO2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同时生成了NO。  相似文献   

10.
引言吾人常用之指示剂为酚酞(Phenolphthalein),甲烷基橙{Methyl orange),及石蕊溶液(Liimus solution).在滴定方面:强酸中和强■时,酚酞及甲烷基橙并非理想之指示剂,而石蕊虽较合理想,但用於滴定方面甚感困难。今发现凤仙花之汁用作指示剂,较上三者为佳。  相似文献   

11.
原子吸收法测定钠钙玻璃成分时,一般配制的标准溶液是单独配制各元素的标准系列,或者是将各元素的标准系列混合起来,这两种配制过程比较繁杂,并且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中所含的基体元素往往不同,样品溶液中有:于扰元素,用原子吸收法测定时,需加试剂来消除干扰,这样操作就比较麻烦。我们通过多次试  相似文献   

12.
郝勇静  刘欲文  刘海燕 《化学通报》2019,82(12):1138-1140
本文针对无机化学实验中钼酸铵溶液的配制方法及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验探究,提出了一种简便可行的钼酸铵溶液配制方法。磷酸根离子鉴定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所配制的钼酸铵溶液检验现象明显且无干扰,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该溶液放置一定时间后,检验磷酸根现象与之前无异,便于实验室长期储备。  相似文献   

13.
在高初中化学教学里,都有“炭”这一节,老师们教这一节课时,都会演示骨炭吸色的演示,一般老师的做法都是在石蕊溶液里加入骨炭,振荡後加热,然後用滤纸过滤,这样做,不错,可以得到无色的液体,我觉得这样做还有些欠妥的地方,同学们曾这样怀疑石蕊色素和骨炭的黑色同被滤纸滤去了。所以我做这一演示,是先把石蕊液用滤纸过滤,结果滤纸不能滤去色素,然後再依上法加入骨炭後过滤,结果得  相似文献   

14.
龙琪  朱子丰  王林 《化学教育》2009,30(7):60-61
绿茶汁滴入NaHCO3溶液显浅茶色,再滴加稀硫酸颜色不变,有大量气泡产生.绿茶汁滴入Na2CO3溶液显清亮的深茶色,再滴加适量的稀硫酸以后,颜色突然变浅,有大量气泡产生.计算发现,NaHCO3 和Na2CO3溶液的浓度对实验现象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引言火焰原子吸收分析中最常采用的是校准曲线法。原子吸收分析的特点是干扰相对较少,所以容易配制绘制校准曲线用的校准溶液,有时使用只含待测元素的水溶液就能满足要求。但当遇有物理、化学、电离等干扰时,为消除干扰应使校准溶液的组成尽可能与试样溶液的组成一致。可是往往不易配制符合这一要求的校准溶液(尤其是分析试样的组成未知时),于是广泛采用着一种标准加入法。标准加入法须制备3~4份溶液,仍较繁琐,当试样量有限、分析元素的含量低  相似文献   

16.
将市售硝酸银试剂配成溶液,滴入氨水,反应液始终保持澄清,初步认为这种异常实验现象是由硝酸银试剂中含有少量硝酸铵杂质引起的。测定了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氨水生成氧化银沉淀的质量,指出制取银氨溶液时只有少部分硝酸银与氨水反应生成中间产物氧化银,大部分硝酸银与氨水反应直接生成银氨络合物。探析了向硝酸银溶液中滴入氨水,反应液始终澄清或生成白色沉淀的异常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17.
胡晓红  罗敏  张驰 《化学教育》2018,39(3):79-81
借助电导率传感器探究向硫酸氢钠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时溶液导电能力的变化,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理论分析与解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由离子本性决定,受离子浓度等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李风华  张晓梅 《化学教育》2012,33(10):70-70
1 实验仪器和药品 特制高脚杯,镊子,锥子,长胶头滴管,坩埚钳,表面皿,大烧杯,2 mol/L NaOH溶液,紫色石蕊溶液,浓硝酸,熟鸡蛋. 2 实验步骤及现象 (1)用锥子小心在熟鸡蛋表面敲刻,用尖嘴镊子剥除部分蛋壳,呈现出太阳图案.  相似文献   

19.
纸上色层分离是锆、铪分离的有效方法之一,但目前一般化学定量分析采用的方法,需时较长(24或15小时),且条件要求严格。本文以正戊醇、甲基异丁基酮、丁酮、硝酸(40:30:30:30)为展开剂进行锆、铪分离,不但使层析时间缩短(4小时),而且可使铀、钍和稀土同时分离。实验部分 (一)试剂及仪器试液:取锆、铪、铀、钍和稀土的光谱纯氧化物,配制成每毫升含1毫克及100微克该元素氧化物的7N硝酸溶液。展开剂:正戊醇、甲基异丁基酮、丁酮按一定比例混合,再慢慢滴入一定比例的浓硝酸(室温高时,宜边冷却边滴入)。  相似文献   

20.
陈梦龙 《化学教育》2005,26(3):56-57,64
甲酸的银镜反应是有机化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学生实验往往难以成功。为了提高甲酸银镜反应的成功率,经过多次实验,发现甲酸溶液的pH在 10~12,银氨溶液用 3mol/LNH3·H2O和 0.5mol/L以上的硝酸银溶液配制,水浴温度控制在 80℃~90℃,甲酸银镜反应就能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