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孔眼流入对水平井中流动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设计并建立了水平井筒变质量流动模拟实验装置。对具有射孔完井的水平井筒变质量流动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先进的数据采集系统获取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对水平井井筒单孔眼段流动阻力损失分析可知,流动阻力由三部分组成:管壁摩擦阻力、加速损失和混合损失。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出了混合损失和主流流速与孔眼流速之间的关系。对于一定的主流流速,混合损失随孔眼流速的增大而增大,同时,对于一定的孔眼流速,混合损失随主流流速的增大而增大,此时孔眼的流入对水平井筒中的流动造成的影响比较显著。孔眼的流入增加了井筒中流动的复杂性。对实验数据进行的回归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和范围内,主流流速和孔眼流速是造成混合损失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水平井砾石充填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水平井数值模拟研究的最新进展,内容包括:水平井砾石充填机理及技术难题、充填过程中平衡砂床高度、临界流速的计算模型,描述了筛管/井筒环空砂浆流动、冲管/筛管环空纯携砂液流动以及它们之间流体的交换和向地层的滤失过程. 重点介绍了$\alpha$波充填过程中流动数学模型的研究现状及影响水平井砾石充填的各个因素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变质量可控力学系统的广义Nielsen方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引言德国学者Nielsen于1935年针对完整力学系统得到一组新的运动方程,后人称之为Nielsen方程。我国学者梅凤翔将这一结果先后推广到非完整力学系统和变质量非完整力学系统得到了广义Nielsen方程,并且指出了广义Nielsen方程与其它方程的等价性,他还得到了可控力学系统的Nielsen方程。围绕Nielsen方程还有其它工  相似文献   

4.
孙宁 《力学与实践》1998,20(3):63-64
本文导出变质量系统的动能定理,并显示了损失(或增加)的能量  相似文献   

5.
用动能定理求解变质量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导出变质量系统的动能定理,并显示了损失(或增加)的能量  相似文献   

6.
变质量非线性非完整系统相对于非惯性系的一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绍凯 《力学季刊》1992,13(4):82-88
  相似文献   

7.
时变边界的变质量刚体的动力学方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一类变质量刚体(即在其边界与外部进行质量交换,从而具有时变边界)的动力学问题,并建立了时变边界的刚体动力学普遍方程。  相似文献   

8.
广义Mac-Millan方程对变质量非完整力学系统的推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引言1936年Mac-Millan得到了线性非完整的一类新型运动方程,一般被称为Mac-Millan方程或自然方程.梅翔利用Nielsen算子和Euler算子的关系从Nilsen自然方程得到了非线性非完整系统的广义Mac-Millan方程,又给出了直接的推导和与广义?方程等价的证明.本文把广义Mac-Millan方程进一步推广到  相似文献   

9.
变质量非完整系统相对运动动力学方程的积分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变质量非线性非完整系统相对于非惯性系动力学的积分理论,给出其Routh降阶法,Whittaker降阶法,Poincare-Cartan型积分变量关系和积分不变量。  相似文献   

10.
热塑性塑料片材或流涎膜常用T型模具挤出成型,采用等歧管半径和等阻流区厚度的流道结构时,通常采用增加歧管半径或减小阻流区厚度的方法提高熔体出口流率沿流道宽度方向的均匀性,前者有利于降低挤出压力,但熔体停留时间显著增加,而后者有利于降低熔体停留时间,但挤出压力急剧增大。基于对流道中熔体流动的分析,采用沿流道宽度方向减小歧管半径的结构减小熔体停留时间,沿流道宽度方向增加阻流区厚度的结构降低挤出压力,在满足沿流道宽度方向熔体出口流率均匀的条件下,利用流变学理论推导了阻流区厚度沿流道宽度方向变化的微分方程,对该方程进行数值求解并拟合可得到阻流区厚度。与等歧管半径和等阻流区厚度的流道相比,变歧管半径和变阻流区厚度的流道可以显著降低挤出压力和熔体停留时间。同时,通过对歧管尺寸和形状的设计,在不显著增加挤出压力的情况下能够显著降低熔体停留时间,而通过阻流区长度和厚度的设计,在不增加熔体停留时间的情况下调整挤出压力以适应不同的成型要求。  相似文献   

11.
圆湍射流拟序结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圆湍射流拟序结构的实验研究,经历了流场显示定性观测、热线、激光单点测量、数字图像等方法全流场定量测量以及当前三维演变机制的探讨。与此同时,静态激励和主动技术的拟序结构控制研究也获得了大量的成果。应用涡方法、直接数值模拟和大涡模拟等对圆湍射流拟序结构进行的数值模拟,在印证试验现象的同时,还进一步深入研究了拟序结构的输运特性、激发机制等相关内容。本文对上述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进一步开展湍射流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热机械疲劳(thermomechanical fatigue 简称TMF)特性的研究在近年受到高度重视.本文根据国内外近期进行的理论研究以及获得的主要成果作一概要介绍.对于热机械循环特性,主要介绍基于细观力学方法的轴向性质模型,以及基于断裂与损伤理论的横向性质模型.对于热机械疲劳性能研究,结合横向性质导出两种热机械疲劳模型,然后分析基体的细观结构对疲劳寿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欧阳伟平  张冕  孙虎 《力学学报》2016,48(2):464-472
多段压裂水平井技术是目前开采致密气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致密气压裂水平井试井测试中常常伴随着一定的产水量,井筒气液两相流会增加井筒流体的流动阻力,加大井筒流体流动对试井解释的影响.为了明确井筒气液两相流对致密气藏压裂水平井试井的影响,提高产水致密气压裂水平井的试井解释精度,建立了一种井筒气液两相流与地层渗流耦合的试井模型,采用数值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获得了考虑井筒气液两相流的压裂水平井试井理论曲线、压力场分布及裂缝产量分布.研究结果表明:井筒气液两相流会增加试井理论曲线中压力和压力导数值,造成靠近入窗点的压力扩散要快于远离入窗点的压力扩散,引起靠近入窗点的裂缝产量要高于远离入窗点的裂缝产量.现场实例分析进一步说明,不考虑井筒两相流可能会对产水压裂水平井的试井解释结果产生很大误差,主要表现为水平井筒假设为无限大导流能力会使得拟合得到的表皮系数偏大,将测试点视为入窗点会使得拟合得到的原始地层压力偏小.所建立的考虑井筒两相流的压裂水平井试井模型为产水致密气井试井资料的正确解释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4.
基于分子、分母皆线性的两点有理逼近,本文对于非线性规划提出了序列有理规划SRP方法,按两种情况进行了研究。第一种为SRP-L方法,将原问题化为等效的LP问题求解;第二种为SRP-Q方法,将原问题化为等效的QP问题求解。本文的工作说明,两点有理逼近函数对于改进优化方法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5.
热喷涂涂层中残余应力分析和检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综述热喷涂涂层中残余应力研究进展.主要内容有:对残余应力产生的最新认识,残余应力分布实验测试技术、理论分析模型及其对热喷涂材料界面结合强度影响等领域的研究进展.最后对该领域几个学术界和工程界关注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疲劳剩余刚度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回顾了过去二十年来公开发表的复合材料刚度退化的主要模型,对这些模型做了分类和讨论.按照模型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将它们分为了理论模型、半经验模型和经验模型三类.理论模型是指那些完全依赖于力学分析而得到的模型,这类模型建立了材料的微观损伤机理与宏观刚度退化之间的关系.经验模型通常不需要过多的力学分析,仅对大量实验数据进行经验性拟合,一般具有简单易用的形式.半经验模型是理论与经验模型的结合------在力学分析基础上的经验处理.   相似文献   

17.
遗传算法在结构优化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是基于Darwin的进化论和Mendal遗传学说而形成的新算法,具有全局收敛性和并行性,适用性广,并要求较少的先验知识,现在已广泛应用于优化、模式识别等方面.本文简要地介绍了简单遗传算法的基本过程及其数学基础;并从编码机制、收敛性和算子的研究等方面详细地阐述了遗传算法理论的发展;对约束处理方式、适应值函数的选取等方面的研究进行分析和评论;最后还提出遗传算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微流体驱动与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随着微流体系统,尤其是生物芯片和缩微芯片实验室(lab-on-a-chip)技术的发展,微米乃至纳米尺度构件中流体的驱动与控制技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由于微流体流动的影响因素众多,它的驱动和控制技术,与宏观流体相比,更为复杂和多样化.本文首先结合流体的驱动和控制技术,并着眼于微观与宏观的不同,对微流体的流动特性进行了分析,然后对目前微流体驱动与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对各种微流体的驱动和控制技术进行了对比,并对他们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
Statistics of ultrasonic speckles reflected from a rough surfac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ummary  First- and second-order statistical properties of ultrasonic speckles reflected from a rough interface are studied theoretically and experimentally in this paper. A theoretical model for predicting statistical properties of ultrasonic speckles is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Fresnel-Huygens principle and three basic assumptions. Distributions of the amplitude and phase of ultrasonic speckles in a scattering space are studied;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y are in the form of Rayleigh and uniform distribution, respectively. Using the proposed model, the average transverse size of the speckles within a scattering domain, which are received by a focus probe, is investigated. The average transverse size is found to be dependent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asuring system only, and does not vary with the position in the domain. To verify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theoretical model, a special experimental set-up was designed. The corresponding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for measuring the sound pressure of the ultrasonic speckles reflected from a rough interface between water and aluminium alloy. The numerical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ones. The comparison demonstrates that the theoretical model and the three related assumptions are suitable for analysing statistical properties of ultrasonic speckles reflected from a rough interface. Received 26 January 2001;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27 November 2001 RID=" ID=" 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under project 100740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