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珠算加减法,不论使用哪种计算方法,都要养成一次打准的习惯,计算时,一定要集中精力,必无杂念,尽量防止出错。当然,计算上的错误总是难免的,如果发现错误,应及时纠正,并找出错误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以防类似错误的发生。一般加减法出现差错的类型主要有:用力不当、带珠、漂珠、错位、看错数字、数字颠倒、用错口诀、漏算或重算、看错 (加)、-(减)符号,写数错误、窜位等。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珠算“检误法”?顾名思义,就是检查珠算计算中的差误方法。 任何一个做财经工作的人员,从他的主观愿望来讲,总是希望自己算的又快又准,但是在实际计算中,往往会出现差错。出现差错的原因很多,除了思想不集中,疏忽大意以外,还有一些规律性的差错原因。如:计算中定错了位;多算或少算了0;看数写数颠倒;拨珠带珠;  相似文献   

3.
在珠算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学生错误率居高不下。仔细分析,学生呈现的错误有很多方面:不是看错数字,就是抄错数字;不是搞错运算符号,就是对错数位;或是加法忘了进位,减法忘了退位;有时还会出现无法理解的错误。究其原因,除少部分学生由于珠算技能掌握的不好外,就多数学生来讲还是心理问题。因此,我们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学生珠算过程中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等心理特征,查明其造成错误的心理原因,采取有效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珠算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4.
“正反商除法运算规则是:先正面内珠估商乘减,发生借商1后,就外珠估商乘加,如进位还借商1后,就内珠估商乘减,如此以‘借商’‘还商’为依据。其中有个明显标志是:9后外珠估商、0后内珠估商。”这是《中国珠算大全》对正反商除法的表述。我认为,这种表述不够确切。请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不论在商除,归除及挨位商除法的运算中,遇到立试商不够减积或要中途退商时,大都利用“借商”减积来解决这一问题。有时出现连高商,既简化了运算手续,叉提高了速度。甚至有人故意估出过大商(略大于确商),以达到这个效果。这些无疑是一种创新方法,不仅使除法的估商问题得以初步解决,也充分体现出算盘二元示数的功能与威力。  相似文献   

6.
提到过大商的理论和算法,很多人都是长篇大论,虽阐述详细,但犹觉言未尽意难明,原因何在,发人深思,笔者试作探索,窥其奥秘,大凡立商之后,一开始就不够减积,可迳将商数0、1,即不为过大商,只有在中途发现不够减乘积,方为过大商,需用借减方式得余首为9或连9,在9后出现负值,说明初商只大10”之几,应在哪一档位退商多少,其最简捷方法是:看负值的外珠够除数几倍,便在适当档退商几,并在负值上补足几个除数(衡量方法,  相似文献   

7.
邓珍清 《黑龙江珠算》1998,(4):f002-f002
学习珠算加减法,不论使用哪种计算方法,都要养成一次打准的习惯,计算时,一定要集中精力,必无杂念,尽量防止出错。当然,计算上的错误总是难免的,如果发现错误,应及时纠正,并找出错误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以防类似错误的发生。一般加减法出现差错的类型主要有,用力不当、带珠、漂珠、错位、看错数字、数字颠倒、用错口诀、漏算或重算、看错 (加)、-(减)符号,写数错误、窜位等。  相似文献   

8.
学习珠算,要算除法较难。一道除法的运算,要经过置被除数,考虑试商档位,心算估商,按档减积。但是学好除法的关键在于心算估商。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运用口诀通过手指拨动算珠进行加、减、乘、除和开方等运算的计算技术。算盘以木制为多,由框、档、梁和珠组成。长方形框中纵向安柱,称为档。每档贯珠若干,被一称为"梁"的横木隔开,一般上珠二下珠五,梁下珠作一,梁上珠作五。算盘以档定位,左档各珠皆为相邻右档之十倍,逢十进一。拨珠靠梁计数,珠靠档时不计数。用拇、食、中三指拨珠,进行各种运算。  相似文献   

10.
改商除法是定商时被除数改为商数(或换商),所以叫改商除法。 改商除法是按商除法的心算估商,按归除法的置商的档次拨置商数,因此也叫归商除。它的优点是拨珠次数少,补商、退商率较低。 做改商除法时,有此算题置完商数后,在下一档减积时需要在心里默记几颗算珠,经  相似文献   

11.
新口诀是从旧口诀脱胎而来的。在旧口诀的试商基础上加“1”,变旧口诀正余数,可能出现负余数。使用时,“离”的含义:是正余数拨珠离梁,表示减,不够向试商档借“1”;余数变负数;负余数拨珠离边,表示加,余数首位数满十向试商档进一,负余数变为正数。变旧口诀加口诀余数为减,使正余数首位绝对不会满十,适用于一四珠算盘。  相似文献   

12.
在加减混合运算中,有时会出现不够减的情况,如果采用先累加加数,再累加减数,然后再以大数减小数的办法计算,这就需要在算盘上重新置数才能计算,增加计算中的麻烦,影响速度;同时在紧张而繁重的计算中极易产生重漏算的错误,影响计算的准确度,为了不重新拨珠,而又有足够的减数相减,通常用“倒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3.
在枯燥的数字运算中有时会出现一些奇异的规律 ,运算的结果也会显现出某些有趣的排列 .本文仅对此现象略作介绍 ,以飨读者 .1 n !末尾 0的个数在阶乘表中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当n≥5时 .n !的末尾出现的数字都是 0 ,这个 0的队伍会随着n的增大而变得越来越长 .这又是什么原因 ?其中是否有规律可循呢 ?因为任何一个偶数和 5相乘都能在积的末位产生一个 0 ,在n !这n个连续自然数的乘积中 ,偶数因子就占了一半 ,因而如能确定n !中因数 5的个数就能知道n !末尾 0的个数 .例如求 999!末尾有多少个 0 ?在 1— 999中是 5的倍数的数…  相似文献   

14.
传说的中途退商,它是指估商偏大,在减商积(指商与除数相乘之积)的中途,发生被除数不够减时,要进行退商1,(以商除法为例),隔位起加上已乘减过的除数,然后要认清档位,再继续减去尚未乘减过的除数与退商后的商数相乘之积。这种中途退商算法既繁琐又极易发生差错,故一直成为珠算除  相似文献   

15.
我们知道在珠算教学过程中除法是四则运算中较难掌握的一种方法。而除法运算中的退商又是难中之难。退商需要先退商数,再还原,然后再续减,运算起来既繁琐,又容易出错。因此在实践中人们习惯上遵循“宁小勿大”的原则。“宁小”往往容易增加拨珠次数,影  相似文献   

16.
计算技术教学中的一个难题是:如何指导学生在运算中减少差错,提高运算的准确性。解决这个难题需要一种合理、高效的训练模式。为寻找这种合理、高效的训练模式,不妨先分析一下容易导致差错的一些原因,即重复出现率较高的差错。  相似文献   

17.
运用空间向量处理立体几何问题 ,可以减少辅助线的添加 ,避开一些复杂的空间想象 ,降低了解题难度 .但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同学们在进行空间向量的运算时常出现错误 .现举例剖析如下 ,供同学们借鉴与参考 .1 混淆向量的和 (差 )与向量的数量积例 1 已知a =( 2 ,- 1 ,5) ,b =( - 3,1 ,4 ) ,求a +b与a·b .错解 :a +b =2 - 3+ ( - 1 ) + 1 + 5+ 4 =8.a·b =( 2× ( - 3) ,( - 1 )× 1 ,5× 4 ) =( - 6 ,- 1 ,2 0 ) .剖析 此题错误原因是将向量加法的坐标运算与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法则弄混淆 ,也说明对向量加法运算与向量的数量积的实质没有…  相似文献   

18.
正负数除法有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在注重内珠、实珠运用的同时也注重外珠、负珠的运用。由于负珠、外珠与实珠、内珠同时参与运算,这就使算法灵活多样,计算更为简捷快速。估商是整体算法的组成部分,也必须灵活多样,才能适应运算分步的需要,否则,不仅不能充分发挥该算法的长处,还会引起麻烦,甚至造成错误。对于如何估商,笔者谈点教学体会,希望交流,并请指正。  相似文献   

19.
正负数除法有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在注重内珠、实珠运用的同时也注重外珠、负珠的运用。由于负珠、外珠与实珠、内珠同时参与运算,这就使算法灵活多样,计算更为简捷快速。估商是整体算法的组成部分,也必须灵活多样,才能适应运算分步的需要,否则,不仅不能充分发挥该算法的长处.还会引起麻烦,甚至造成错误。对于如何估商.笔者谈点教学体会,希望交流,并请指正。  相似文献   

20.
用珠算进行乘除运算,其准快程度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首先要有熟练的加减基础,而加减运算又包括看数、记数、反映数、拨珠、写数和算法等。所以加减运算的基本功也是乘除运算基本功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次是要掌握先进的算法和定位法;除此发外,还有个重要条件,就是获积方法。所谓获积方法,就是在进行有诀乘除运算时要加积、减积,而这个积有个形成过程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