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Ln(Ⅲ)-Ni(Ⅱ)与双水杨醛缩乙二胺席夫碱异核配合物的合成与波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双水杨醛缩乙二胺席夫碱(SALEN)与镍的配合物Ni3(SALEN)2(NO3)6·H2O及镧系镍的异核配合物Ln2Ni3(SALEN)6(NO3)12·H2O(Ln=La,Nd,Sm,Gd,Yb,Y).以紫外、红外光谱、磁化率,特别是1HNMR及EPR波谱等方法研究了它们在组成、结构和配位等方面的异同.GdNiSALEN配合物的EPR谱表明其在低温THF中呈“单峰效应”.文中讨论了配合物在不同溶剂中峰宽的相对关系、配合物晶体场强度及Gd3+周围局部对称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钆(Ⅲ)天冬酰胺席夫碱配合物的EPR波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察了两类新的Gd^3+氨基酸席夫碱配合物在不同温度下的多晶粉末和有机溶剂中的EPR波谱,首次测定了水扬醛缩天冬酰席夫碱钆配合物在DMSO中变温EPR特性,发现随温度降低线宽单调减小,纵向弛豫时间下T1依次增大,用自旋晶格相互和机理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3.
以糠醛和壳寡糖反应生成的席夫碱,与不同摩尔比的Cu2+配位合成配合物FCOS-Cu11、FCOS-Cu13和FCOS-Cu31,并研究配合物与DNA之间的作用机制。采用循环伏安、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粘度和DNA熔点测定的方法,分别研究了席夫碱及配合物与DNA之间的作用机制。合成的3种配合物具有电化学活性。加入DNA后,配合物的氧化峰电流减小,峰电位微弱移动。配合物的吸收峰强度减色显著,同时伴有峰位红移现象。配合物加入后,DNA的相对粘度和熔点呈增大趋势。结果表明,席夫碱及配合物与DNA之间存在嵌插结合,且3种配合物中的Cu2+含量与DNA的嵌插作用强度有关,结合强度依次为FCOS-Cu11FCOS-Cu13FCOS-Cu31。 相似文献
4.
由苯甲酰丙酮与乙二胺缩合成了一种新的Half-unit席夫碱,进一步与邻菲罗啉或2,2'-联吡啶合成了两个铜(Ⅱ)的络合物,[Cu(bzacen)()phen)]ClO4,[Cu(bzacen)(bipy)]ClO4。 相似文献
5.
以乙酰丙酮和1,4-二(邻氨基苯氧基)丁烷进行缩合得到Schiff碱配体L,再与CdI2进行配位反应,得到了配合物[CdLI2]n(1),并用元素分析,FTIR和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1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Ccca,晶体参数:a=1.70361(9)nm,b=4.5965(3)nm,c=2.48...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两种直链醚席夫碱双水杨醛缩二甘醇二胺(SALDA)和双水杨醛缩四甘醇二胺(SALTTA)及其新配合物[Zn(SALDA)](NO3)2·4H2O和[Cu3(SALTTA)(NO3)4](NO3)2·3H2O.并以IR谱、UV谱,特别是1H和13C NMR谱等方法进行了表征,并详细地讨论了合成方法,IR谱表明SALTTA中醚氧并未全部配位. 相似文献
7.
8.
9.
用NMR的方法研究了新型稀土配合物:钕、铽(Ⅲ)硝酸盐与N,N-二亚水杨基乙二胺双席夫碱、二甲亚砜三元配合物的结构,并利用二维质子NOE谱和异核多量子相关谱完全归属了它们的质子和13C信号. 相似文献
10.
11.
用密度泛函方法,在ROB3LYP/SDD//ROB3LYP/ANI2MB水平上,对Cu(Ⅱ)-Co(Ⅱ)异双核配合物进行了理论计算,优化得到了它的单、三重态的平衡几何构型,计算了它们的谐振动频率.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分子的三重态比单重态稳定,电子自旋布居高度集中在Cu和Co原子上,体系中存在较弱的自旋离城效应.体系的前线分子轨道主要由Cu和Co原子的d轨道和配体原子的p轨道构成,这种构成有利于配体原子与Cu、Co原子之间的电子转移.期望这些研究为这类配合物的合成及分子组装分析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酰基吡唑啉酮双席夫碱硼配合物的合成与光谱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成了 3种 [B(PMαFP) 2 en]Ac ,[B(PMαFP) 2 pen]Ac ,[B(PMTHP) 2 en]Ac型硼配合物 (其中(HPMαFP) 2 en为N ,N′ 双 [( 1 苯基 3 甲基 5 氧 4 吡唑啉基 )α 呋喃次甲基 ]乙二亚胺、(HPMαFP) 2 pen为N ,N′ 双 [( 1 苯基 3 甲基 5 氧 4 吡唑啉基 )α 呋喃次甲基 ]邻苯二亚胺、(HPMTHP) 2 en为N ,N′ 双 [( 1 苯基 3 甲基 5 氧 4 吡唑啉基 ) 2 噻吩次甲基 ]乙二亚胺 )。通过元素分析 ,红外光谱 ,电子光谱 ,核磁共振谱 ,摩尔电导等对新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3.
用密度泛函方法,在ROB3LYP/SDD//ROB3LYP/LANL2MB水平上,对Cu(Ⅱ)-Co(Ⅱ)异双核配合物进行了理论计算,优化得到了它的单、三重态的平衡几何构型,计算了它们的谐振动频率.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分子的三重态比单重态稳定,电子自旋布居高度集中在Cu和Co原子上,体系中存在较弱的自旋离域效应.体系的前线分子轨道主要由Cu和Co原子的d轨道和配体原子的p轨道构成,这种构成有利于配体原子与Cu、Co原子之间的电子转移.期望这些研究为这类配合物的合成及分子组装分析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以水杨醛甘氨酸席夫碱(Sal-GlyK)、邻菲罗啉(Phen)和2,2'-联吡啶(Bipy)为配体、Eu3+、La3+为中心的配合物。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和摩尔电导、红外光谱及紫外吸收光谱测定,推测配合物的组成分别为RE(Sal-Gly)(NO3)·2H2O和RE(Sal-Gly)(Phen)(NO3)·H2O、RE(Sal-Gly)(Bipy)(NO3)·H2O(RE3+=Eu3+,La3+)。通过紫外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研究了稀土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作用方式及其结合常数。结果表明,本文合成的配合物与DNA的结合能力的顺序为RE(Sal-Gly)(Phen)(NO3)·H2ORE(Sal-Gly)(Bipy)(NO3)·H2ORE(Sal-Gly)(NO3)·2H2O,表明配合物是以插入方式与DNA结合,含有良好平面性和较大表面积配体的配合物可以更好地插入到DNA的碱基对中。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以水杨醛甘氨酸席夫碱(Sal-GlyK)、邻菲罗啉(Phen)和2,2’-联吡啶(Bipy)为配体、Eu3+、La3+为中心的配合物。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和摩尔电导、红外光谱及紫外吸收光谱测定,推测配合物的组成分别为RE(Sal-Gly)(NO3)·2H2O和RE(Sal-Gly)(Phen)(NO3)·H2O、RE(Sal-Gly)(Bipy)(NO3)·H2O(RE3+=Eu3+,La3+)。通过紫外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研究了稀土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作用方式及其结合常数。结果表明,本文合成的配合物与DNA的结合能力的顺序为RE(Sal-Gly)(Phen)(NO3)·H2O>RE(Sal-Gly)(Bipy)(NO3)·H2O >RE(Sal-Gly)(NO3)·2H2O,表明配合物是以插入方式与DNA结合,含有良好平面性和较大表面积配体的配合物可以更好地插入到DNA的碱基对中。 相似文献
16.
17.
一种异双希夫碱及其Cu(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荧光性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邻苯二胺与5-氯-2-羟基二苯酮、水杨醛作用合成了一种异双四齿希夫碱配体C26H19N2O2(H2L).在正丁醇和甲醇体系中醋酸铜与该配体反应合成了一种固体配合物CuL.通过质谱分析、元素分析、IR、UV、TG-DTG及摩尔电导分析等手段对合成的配体及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初步研究了它们的荧光性质,发现希夫碱试剂在385 nm处有一强荧光发射峰.在pH 9.62时,铜(Ⅱ)离子与试剂形成的配合物可使其荧光猝灭. 相似文献
18.
镧(Ⅲ)-邻氯苯氧乙酸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以邻氯苯氧乙酸(HL)为配体,合成了与稀土La3+离子的二元固体配合物LaL3H2O。并对该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摩尔电导、IR、UV、TG-DTA、1HNMR等的测试分析。该配合物属螯合双齿配位。 相似文献
19.
20.
冠醚铕镧异核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 18冠 6为配体 ,分别与高氯酸铕和高氯酸镧在乙腈介质中反应 ,合成冠醚铕和冠醚镧配合物 ;两种冠醚配合物与交联配体———对苯二甲酸反应 ,形成了对苯二甲酸冠醚铕镧异核稀土超分子配合物。由元素分析数据推测 ,超分子配合物的组成式为EuLaL2 L′(ClO4) 4 ·6H2 [L =18 C 6 ,L′ =p C6H4(COO-) 2 ],测定了超分子配合物的红外光谱 ,紫外光谱 ,摩尔电导及荧光光谱。结果表明 ,冠醚和对苯二甲酸根与稀土离子配位 ,而高氯酸根离子处于配合物的外界 ,铕镧异核稀土超分子配合物的荧光强度是冠醚铕的 8倍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