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表示黏土对渗滤液中某种污染物的非线性吸附,依据污染物在多孔介质中运移机理,建立了渗滤液在饱和多孔介质运移的一维数学模型。在考虑填埋场采用压实黏土衬里防渗层、垃圾生物降解生成污染物的特性、在填埋场下含有一定厚度含水层等实际情况下,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控制方程。通过参数对比计算与分析表明,与线性吸附相比,非线性吸附使得污染物的穿透能力增强,污染物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尖锐而狭窄、峰值浓度出现时间提前、曲线有尾部拖长现象。组合参数Sl对污染物运移影响较大,当Sl取值较大时,可降低污染物浓度,"挫峰"能力增强,污染物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表现出线性吸附性质。参数K1对污染物运移影响较参数Sl小。压实黏土衬里的渗透系数较低时,弥散控制污染物运移,且弥散系数较大和较小时,穿透曲线分别表现出线性吸附性质和非线性性质。  相似文献   

2.
国外城市垃圾填埋场岩土工程研究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孝波  施斌  张凌 《力学学报》2000,8(3):345-350
介绍了国外在垃圾填埋场衬垫层、覆盖系统 (帽子 )、垂直隔离墙及土工布等方面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3.
时滞耦合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舒  徐鉴 《力学学报》2017,(3):565-587
随着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深入认识,工程系统设计的精细化和复杂性要求也与日剧增.在许多耦合的动态系统设计过程中要考虑由耦合过程的时滞所引发的动力学行为,该时滞来自于与传感系统、作动系统和控制系统耦合的过程.耦合时滞也广泛存在于交通、系统生物学、电子通讯、神经和信息网络等技术中.本文首先从耦合时滞出发,在以时滞为中心的耦合系统复杂动力学机制、时滞镇定耦合系统的实验基础和实现、快慢变时滞耦合系统动力学和时滞神经网络同步和去同步4个方面,对耦合时滞诱发的动力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着重介绍了时滞耦合系统中耦合时滞诱发的高余维分岔奇异性及新的定量分析方法、中立型时滞微分方程的规范型计算、具有耦合时滞的非线性系统中耦合时滞和非线性参数的辨识方法与实验实现、快慢变时滞耦合系统的张弛振荡、耦合时滞诱发的网络系统的同步模式切换等问题的研究进展;然后在应用方面重点介绍了车床磨削加工过程中耦合时滞诱发的颤振及其机理、具有惯性项和耦合时滞的神经网络系统中耦合时滞诱发的高余维分岔和复杂动力学、时滞动力吸振器与隔振装置的设计与实验实现.最后,从耦合时滞系统的一般性理论和工程应用两个方面展望了近期值得关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雷锦誌 《力学进展》2012,42(3):294-313
造血系统是人体中复杂的调控系统, 包括复杂的造血器官和各种血液细胞的增生、分化、成熟、死亡等过程和对这些过程的反馈控制, 是典型的非线性时滞动力系统. 血细胞生成过程的失调可以引起很多动态血液病. 血细胞生成的系统动力学研究对于人们了解和治疗这些血液病有重大意义. 本文从造血系统的基本知识、常见动态血液病的临床表现及其动力学特征、理论模型的建立和对模型的动力学分析等方面综述血细胞生成的系统动力学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丁旭  崔岩  何宏骏 《应用力学学报》2020,(3):1239-1244+1403
以Chen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加入扰动项后的动力学特性。分析了时滞扰动Chen系统的平衡点及其稳定性等问题,计算特征根分布及其对应Hopf分岔特征量。根据Hopf分岔定理判断分岔类型及方向,给出分岔发生的条件并运用Matlab仿真验证了当系统经过临界点时会发生Hopf分岔现象。针对时滞扰动带来的Hopf分岔设计线性控制器并将其添加到系统方程中,对其进行滞后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使系统在不改变平衡点的前提下,将分岔临界点由0.1609延迟至0.1860,可对扰动引起的Hopf分岔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6.
时滞系统动力学近期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徐鉴  裴利军 《力学进展》2006,36(1):17-30
综述了1999年以来时滞系统动力学在力学、机械工程、航空航天、生态学、生物学、神经网络、激光、电子和信息技术、保密通讯和经济学等领域的研究进展, 总结了其中的研究方法. 通过本文可以看出时滞系统普遍存在于自然和工程实际中, 即使对已经非常熟悉的简单振子,考虑到时滞的影响, 仍有许多问题有待作更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新现象的发现.针对以往研究中出现的问题, 提出今后几年的发展方向、建议和展望, 同时指出了在理论上急需解决的一些科学问题,例如以时滞反馈控制为中心的控制策略、非线性因素和时滞联合作用的影响、时滞导致的多级分岔使系统呈现出复杂动力学行为、以时滞状态变量耦合为中心构成的网络系统计算模型对系统的影响等问题都是非线性动力学系统所遇到的科学基础问题.   相似文献   

7.
简述了多刚体系统接触及碰撞动力学的研究方法,详细回顾了考虑库仑摩擦的多刚体系统的能量不协调、Painlev\'{e}疑难及碰撞恢复系数等该领域中难点问题的研究进展,探讨了解决该难点问题的研究思路,指出了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风浪联合发电系统水动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化石能源枯竭和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海洋可再生能源(海上风能、波浪能和潮流能)成为研究热点. 为了有效开发海洋可再生能源,降低成本,多种能源综合开发成为现阶段的趋势. 海上风能与波浪能结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联合发电系统不断创新. 水动力性能是联合发电系统与波浪相互作用的重要基础. 本文简要介绍多种应用在联合发电系统上的水动力学数值模拟方法,包括线性频域、线性时域、势流非线性方法标识码基于 Navier-Stokes 方程的黏性方法,对现有文献的水动力学数值模拟方法进行综述,从计算效率和精度标识码析其优缺点,且进一步阐述水动力控制优化的技术原理与实验技术主要科研难点,为联合发电系统的水动力设计提供依据. 得到以下主要结论:从计算效率上看,线性频域方法最优,其次为线性时域、势流非线性、黏性方法,从计算精标识码,与前者恰好相反;综合考虑计算效率和精度,采用考虑黏性修正的势流方法来研究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模标识码方法和优化控制技术目前还不够成熟,尚处于探索阶段.   相似文献   

9.
多体系统Lagrange方程数值算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agrange方法是建立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的普遍方法之一,其方程的形式为常微分方程组或微分 - 代数方程组,数值计算与数值分析是研究多体系统动力学特性的重要方法.本文简要介绍了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的第一、二类Lagrange方程和修正的Lagrange方程的基本形式及这些方程的正则形式,着重介绍了正则方程在数值计算中的特点,就多体系统Lagrange方程的隐式算法、辛算法和多体系统动力学特性的数值分析方法(包括数值仿真、Poincar'e映射和Lyapunov指数的计算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多体系统Lagrange方程数值算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王琪  陆启韶 《力学进展》2001,31(1):9-17
Lagrange方法是建立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的普遍方法之一, 其方程的形式为常微分方程组或微分-代数方程组,数值计算与数 值分析是研究多体系统动力学特性的重要方法。本文简要介绍了多 体系统动 力学方程的第一、二类Lagrange方程和修正的Lagrange方 程的基本形式及这些方程的正则形式,着重介绍了正则方程在数值 计算中的特点,就多体系统Lagrange方程的隐式算法、辛算法和多 体系统动力学特性的数值分析方法(包括数值仿真、 Poincarè映射 和Lyapunov指数的计算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从城市垃圾填埋场沉降的 机理出发,以经典力学中应力-应变之间的关系为基础,建立起城市垃圾填埋场在载荷、蠕变 和生物降解耦合作用下沉降的力学模型,并分别确定在载荷、蠕变和生物降解作用下屈服表 面应力增量的表达式. 通过填埋场沉降的实例计算,该模型得到了较为满意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12.
利用室内模型试验及稳定性分析的手段 ,研究在降雨作用下高速公路通过的城市固体废弃物路堑边坡变形特征及破坏模式 ,分析了边坡各部位在降雨作用下变形量的变化规律 ,得出变形过程的 5个阶段 ,给出了固体废弃物边坡主要以溜坍或滑塌、坡面冲刷及滑坡 3种破坏形式 ,并提出了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3.
顾宝和 《力学学报》2001,9(4):424-428
系统地介绍了与固体废弃物填埋处理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 包括地质灾害的勘察、预防和治理, 似土废弃物和非土废弃物性能的测试研究, 填埋场和填埋体的稳定和变形分析, 填埋场的渗漏和污染物运移的规律, 粘土和筑坝建材的调查等。  相似文献   

14.
In nature, microbes are involved in weathering of rocks, in mobilization of metals from minerals, and in metal precipitation and deposition. These microbiological principles and processes can be adapted to treat particulate solid wastes. Especially the microbiological solubilization of metals from solid minerals (termed bioleaching) to obtain metal values is a well-known technique in the mining industry. We focus here on non-mining minerai wastes to demonstrate the applicability of mining-based technologies for the treatment of metal-containing solid wastes. In the case study presented, microbial metal mobilization from particulate fly ash (originating from municipal solid waste incineration) by Acidithiobacilli resulted in cadmium, copper, and zinc mobilization of 〉80%, whereas lead, chromium, and nickel were mobilized by 2, 11 and 32%,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the potential of HCN-forming bacteria (Chromobacterium violaceum, Pseudornonas fluorescens) was investigated to mobilize metals when grown in the presence of solid materials (e.g.,copper-containing ores, electronic scrap, spent automobile catalytic converters). C. violaceum was found capable of mobilizina nickel as tetracyanonickelate from fine-grained nickel powder. Gold was microbially solubJlized as dicyanoaurate from electronic waste. Additionally, cyanide-complexed copper was detected during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shredded printed circuit-board scraps. Water-soluble copper and platinum cyanide were also detected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spent automobile catalytic converters.  相似文献   

15.
在试验基础上计算得到内循环流化床和鼓泡床中3种轻质废弃物颗粒和两种重质颗粒的横向扩散系数,发现废弃物颗粒的变形程度、密度、尺寸及布风板形状和布风方式均影响其扩散系数.轻质颗粒的运动符合扩散规律,重质粒子的运动则不符合该规律.文中从流化床中气体颗粒流和不同物性废弃物相互作用的角度简要分析了物料的扩散特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龙井水库大坝为例,运用有限单元法对粘土心墙坝的渗流进行分析计算,同时运用瑞典圆弧滑动法和简化Bishop法对粘土心墙坝的坝体稳定进行分析计算,在此基础上对水库大坝进行了渗流安全评价和稳定性安全评价。  相似文献   

17.
1. Introduction The recycling of polymer waste is important in the con- servation of resources and the protection of environment. Thermal degradation has been studied to characterize and determine the stability of polymers (Garforth et al., 1997). t Unfortunately, the products of thermal degradation from many polymers are distributed over wide ranges of carbon numbers and their commercial value is low, requiring up- grading for effective utilization. On the other hand, catalytic degradation 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