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丁二酮肟 氨 氯化铵 柠檬酸钠 明胶 抗坏血酸体系中Cu(Ⅱ )、Pb(Ⅱ )、Cd(Ⅱ )、Ni(Ⅱ )和Co(Ⅱ )的络合物吸附波 ,建立了同时测定水溶液中痕量相应元素的新方法。上述金属络合物分别在 -0 .44、-0 60、-0 .76、-1.0 7和 -1.2 4V左右产生灵敏的极谱波。信噪比为 3时 ,检出限分别为 1.0× 10 - 8、2 .3×10 - 8、1.3× 10 - 8、2 .9× 10 - 1 0 和 3 .6× 10 - 1 1 mol/L。铜、铅、镉、镍和钴的浓度分别为 2 .0× 10 - 8~ 2 .0× 10 - 5,4.8× 10 - 8~ 4.8× 10 - 5,3 .0× 10 - 8~ 3 .0× 10 - 5,5 .4× 10 - 1 0 ~ 5 .4× 10 - 7和 6.8× 10 - 1 1 ~ 6.8× 10 - 8mol/L时 ,与相应峰电流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用于同时快速测定实际样品中这些金属离子 ,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2.
在含有亚硫酸钠的pH 8.8的氨水-氯化铵缓冲溶液中,丁二酮肟-锌体系与铜(Ⅱ)、钴(Ⅱ)和镍(Ⅱ)产生络合物吸附波,据此提出了差分脉冲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锌电解液中铜(Ⅱ)、钴(Ⅱ)和镍(Ⅱ)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铜(Ⅱ)、钴(Ⅱ)和镍(Ⅱ)的峰电位分别在-0.65V,-0.92V和-1.06V。铜(Ⅱ)、钴(Ⅱ)和镍(Ⅱ)的质量浓度分别在6.02×10-6~1.00×10-3,6.01×10-5~1.20×10-3,8.04×10-6~4.03×10-4g.L-1范围内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9.41×10-7,1.14×10-5,5.48×10-6g.L-1。  相似文献   

3.
在0.2 mol.L-1的氨水-NH4Cl(pH 9.5)缓冲溶液中,1.0 mol.L-1NaNO2存在下,钴(Ⅱ)-中性红(NR)络合物于-1.19 V(vs.SCE)处产生灵敏的极谱波,二阶导数波峰电流与钴浓度在2.0×10-8~5.0×10-6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8mol.L-1。研究了钴(Ⅱ)-中性红(NR)络合物的电极反应机理,证明了该波为不可逆极谱催化波,测得电活性络合物组成为钴(Ⅱ)∶(NR)=1∶1。电活性络合物的中心离子钴(Ⅱ)还原,电子转移数n=2。该方法用于维生素B12注射液和天然水中痕量钴的测定,测得分析结果的RSD(n=6)值均小于0.7%,回收率在98%至101%之间。  相似文献   

4.
在pH 10.7的Kolthoff缓冲溶液中,钯(Ⅱ)能与吖啶红形成络合物从而使其荧光发生静态淬灭。当加入L-异亮氨酸后,L-异亮氨酸能与钯(Ⅱ)形成更为稳定的络合物而释放出吖啶红,使体系的荧光强度大幅增加。据此,提出了以钯(Ⅱ)与吖啶红形成的络合物作为荧光探针的荧光光谱法测定L-异亮氨酸的方法。激发和发射光谱通带宽度分别为5,10nm,反应时间为120min。L-异亮氨酸的线性范围为0.125~1.375 mg·L-1,方法的检出限(3s/k)为0.27μg·L-1。L-异亮氨酸与钯(Ⅱ)的络合比为3比1。加标回收率在106%~114%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小于4.0%。  相似文献   

5.
K系数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钴矿中铜、钴、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在pH 8.00时,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在存下,铜(Ⅱ)、钴(Ⅱ)和镍(Ⅱ)与二甲酚橙显色的反应条件.建立了K系数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钴矿中铜、钴、镍的分析方法.铜、钴、镍含量分别在0~800 μg·L-1,0~1.60 mg·L-1,0~1.20 mg·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用于钴矿试样的分析,测得铜、钴、镍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5%,4.9%,3.4%,回收率分别为103.3%,92.6%,99.0%.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丁二酮肟 氨 氯化铵 柠檬酸钠 明胶 抗坏血酸体系中Cu(Ⅱ )、Cd(Ⅱ )、Ni(Ⅱ )和Co(Ⅱ )的络合物吸附波 ,建立了同时、快速测定锌电解溶液中这些痕量元素的新方法。Cu(Ⅱ )、Cd(Ⅱ )、Ni(Ⅱ )和Co(Ⅱ )分别在 - 0 44V、- 0 76V、- 1 0 7V和 - 1 2 4V左右产生灵敏的络合物吸附波。信噪比为 3时 ,其检测限分别为 1 0× 1 0 - 8mol/L、1 3× 1 0 - 8mol/L、2 9× 1 0 - 1 0 mol/L和 3 6×1 0 - 1 1 mol/L。铜、镉、镍和钴的浓度分别为 2 0× 1 0 - 8mol/L~ 2 0× 1 0 - 5 mol/L、3 0× 1 0 - 8mol/L~ 3 0× 1 0 - 5mol/L、5 4× 1 0 - 1 0 mol/L~ 5 4× 1 0 - 7mol/L和 6 8× 1 0 - 1 1 mol/L~ 6 8× 1 0 - 8mol/L时 ,与相应峰电流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已用于锌电解液中铜、镉、镍和钴的快速同时测定 ,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或等于 4 7%、5 1 %、4 9%和 5 3 %。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新显色剂 2 (5 羧基 1,3,4 三氮唑偶氮 ) 5 二乙氨基苯胺与Co(Ⅱ )的显色反应 ,试剂与钴在pH 8.0~ 10 .0范围内形成稳定的紫色络合物 ,其组成比为 3∶1,λmax=5 80nm ,络合物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4 .0 6× 10 4 L·mol- 1·cm- 1,Co(Ⅱ )在 0~ 0 .8μg·ml- 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该络合物在强酸溶液中能稳定存在 ,可消除大量离子的干扰 ,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方法可以不经分离直接测定维生素B12 和合成工业废水中的微量钴 ,加标回收率为 99.0 %~ 10 2 .0 % ,RSD(n =6 )为 1.3%~ 1.8%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根据冶金新工艺——采用黑镍(三价氢氧化物)除钴的要求,需要分别测定除钴渣中Co(OH)_2、Co(OH)_3以及Ni(OH)_2、Ni(OH)_3的含量。由于镍、钴的性质极为相似,所以用普通的化学方法进行镍(Ⅱ、Ⅲ)氢氧化物和钴(Ⅱ、Ⅲ)氢氧化物混合物料中各成份的分别测定是难以实现的。根据M.Paurbaix首创的电位-pH图,我们采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氢氧化纳缓冲液(pH4.0)对镍(Ⅱ、Ⅲ)和钴(Ⅱ、Ⅲ)氢氧化物进行了浸取分离试验。结果表  相似文献   

9.
血清白蛋白的铜(Ⅱ)-乙酰丙酮络合吸附波法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石英  罗登柏 《分析化学》2004,32(4):456-458
在pH6.8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血清白蛋白与铜(Ⅱ)-乙酰丙酮络合物反应作用生成一种在汞电极上吸附性很弱的铜(Ⅱ)-血清白蛋白惰性络合物,使铜(Ⅱ)-乙酰丙酮络合物在-0.28V(vs.SCE)络合吸附波还原峰电流降低,电流降低值与1~30mg/L范围内牛血清白蛋白(BSA)或1~32mg/L范围内人血清白蛋白(HSA)呈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0.5和0.6mg/L。运用该法测定了人血清样品中蛋白质含量,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合成的2-[(3.5-二氯-2-吡啶)偶氮]-5-氨基酚与钴(Ⅱ)的显色反应。试验结果表明,Co(Ⅱ)与该试剂在pH3.8—5.5形成紫红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46nm,ε=5.42×10~4。组成比为Co(Ⅱ):R=1:2。在25mL体积中,钴量在10—24μg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对8μgCo(Ⅱ),除Ni(Ⅱ)、Cu(Ⅱ)、Fe(Ⅲ)离子严重干扰外,绝大部分其它离子对测定无影响;用强碱性阴离子树脂交换可分离除去Ni(Ⅱ)。所拟定的分析方法经用于铜精矿等试样中微量钴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Co(Ⅱ)-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聚乙二醇(PEG)-(NH4)2SO4体系的萃取行为及最佳分相条件,建立了测定生物样品中微量钴的非有机溶剂萃取光度法。结果表明,在pH 8.6的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溶液中,在(NH4)2SO4存在下,Co(Ⅱ)-PAR的络合物可被PEG相富集萃取。在PEG相中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19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4.68×104L.mol-1.cm-1,钴量在0~1.8μg/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方法已用于粮食、茶叶等生物样品中痕量钴的测定,回收率97.2%~103%。  相似文献   

12.
采用UV-Vis光谱、红外吸收光谱、CHN元素分析及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对α-四(对磺酸钠苯氧基)酞菁锌(钴,镍)[α-PhSPcZn(Co,Ni)]进行表征.在光诱导条件下,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法),考察了光敏剂的中心原子、浓度和光照时间等条件下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光照15min、浓度为0~100mg·L-1范围内时,α-PhSPcZn的抑瘤率高于α-PhSPcCo和α-PhSPcNi.抑瘤率均随光照时间和配合物浓度的增加而升高,α-PhSPcZn的抑制率可达54%,其IC50值为75mg·L-1.  相似文献   

13.
聚醋酸乙烯酯与铁(Ⅲ)、钴(Ⅱ)、镍(Ⅱ)、配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属配合物;Fe;Co;Ni;聚醋酸乙烯酯与铁(Ⅲ)、钴(Ⅱ)、镍(Ⅱ)、配合物的合成  相似文献   

14.
镍(Ⅱ)-5-[2-(硝基吡啶偶氮)]-2,4-二甲氨基甲苯络合物在pH 7.0的克拉克(Clark-lubs)缓冲液中有较灵敏的极谱波,其峰电位Ep为-720 mV(vs.SCE),镍浓度在0.01~2.5μg.L-1范围内与峰电流I′p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7.8 ng.L-1。经多种电化学方法证明该波为络合物吸附波,其电极过程为不可逆过程,电子转移数为2。试验了多种离子对峰电流I′p的影响,所拟方法已用于铝合金中镍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循环伏安法、溶出伏安法和计时库仑法等多种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合成的镍(Ⅱ)与meso-四(4-N-甲基吡啶基)卟啉(TMPyP)络合物的电还原行为。结果表明,Ni(Ⅱ)TMPyP的还原过程是中心离子Ni(Ⅱ)和卟啉环同时还原,其中Ni(Ⅱ)被还原为Ni(0),总电子转移数为6.比较并讨论了溶解氧对锰、铁、钴、镍卟啉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6.
单扫示波极谱法同时测定钴与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 pH 9.70的Na2 CO3 NaHCO3、亚硝基红盐和氯代十四烷基吡啶体系中 ,镍和钴均有灵敏的络合物吸附波 ,其二阶导数峰电位分别为 - 0 .6 4V (vs .SCE) (镍 )和 - 0 .80V (vs .SCE)(钴 ) ,电流峰高与浓度在 3.4× 10 - 9~ 3.74× 10 - 6 mol·L- 1(镍 )和 7.0× 10 - 11~ 6 .0× 10 - 6 mol·L- 1(钴 )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检出限分别为 2 .4× 10 - 9mol·L- 1(14 1ng·L- 1镍 )和 3.2× 10 - 11mol·L- 1(1.9ng·L- 1钴 )。方法应用于水样和生物样品中微量钴和镍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用线性扫描吸附伏安法研究了Co(Ⅱ)与色氨酸络合物在悬汞电极上的伏安特性及机理,发现电极反应为吸附在电极表面的Co(Ⅱ)L_2的不可逆还原。在0.05ml·L~(-1)氨—氯化铵介质中,络合物导数峰电流与钻浓度在1.0×10~(-8)~1.0×10~(-6)mol·L~(-1)范围内呈线性,检出下限5.0×10~(-9)mol·L~(-1)。并将此法用于生物样品中钴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前文报道了钴(Ⅱ)-丁二酮肟(DMG)体系极谱催化波的机理,本文研究的是镍(Ⅱ)-DMG体系的行为.利用 Ni(Ⅱ)-DMG 极谱催化波测定痕量镍的方法在生物及岩矿石中应用较多,且可同时测定痕量镍、钴.对于这两个体系的机理,作者们也往往同时进行研究,但说法不一.迄今为止有四种说法.并且对镍和钴两催化波的异同,也未进行深入的研究.我们在研究Co(Ⅱ)-DMG 体系的同时,对 Ni(Ⅱ)-DMG 体系的机理也进行了较详细的对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对壳聚糖进行化学处理,制备出钴(Ⅱ)模板壳聚糖吸附剂。吸附试验结果表明:对于钴(Ⅱ)质量浓度≤350 mg.L-1的废水,当钴(Ⅱ)模板壳聚糖用量为8 g.L-1,吸附温度70℃,吸附时间25 min,pH为6.0~6.5时,吸附容量最佳。在该条件下钴(Ⅱ)模板壳聚糖对含钴(Ⅱ)废水中钴(Ⅱ)的饱和吸附容量33.27 mg.g-1,比壳聚糖对钴(Ⅱ)的饱和吸附容量提高了17.92%。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钴。方法用于2件工业废水样品的分析,钴(Ⅱ)的加标回收率为99.0%和100.0%,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1.1%~1.4%。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H4)2SO4-Zincon(锌试剂)-Tween 80体系萃取分离金属离子Cu(Ⅱ)、Co(Ⅱ)、Ni(Ⅱ)、Zn(Ⅱ)、Cd(Ⅱ)、Mn(Ⅱ)的行为.试验表明,Cu(Ⅱ)、Co(Ⅱ)、Ni(Ⅱ)在pH 6~9范围内,与Zincon形成的螯合物可被Tween 80相完全萃取,而Zn(Ⅱ)、Cd(Ⅱ)、Mn(Ⅱ)基本不被萃取,进而实现了Cu(Ⅱ)、Co(Ⅱ)、Ni(Ⅱ)与Zn(Ⅱ)、Cd(Ⅱ)、Mn(Ⅱ)混合离子的定量萃取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