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利用碱性条件下黄酮与Al3 生成粉红色络合物在可见光区510 nm处有最大吸收的特性,以芦丁为标样,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蜂胶超临界CO2萃取物中总黄酮含量,并与HPLC标准方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各平行样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最大偏差为268.38 mg/100 g,最小偏差为52.77 mg/100 g.该法简便快捷,结果相对准确,可作为蜂胶超临界CO2萃取物中总黄酮含量快速评估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超临界CO2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烟丝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SF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提取测定了烟丝中的挥发性成分.对超临界萃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包括萃取压力、温度、萃取夹带剂等条件结合萃取物测定得到的气相色谱-质谱图进行综合考察,确定了适宜的萃取条件.与传统的蒸馏萃取法比较,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提取物中含较多的松油醇、烷烃、烟碱等物质.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樟树籽油甘油二酯(DAG)的抑菌活性,以樟树籽油为原料,通过柱层析分离得到纯度为92.4%的DAG,采用滤纸片法、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法、抑菌活力实验对4种细菌进行抑菌效果分析;通过菌液电导率、可溶性蛋白质与菌体核酸含量的测定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菌表面形态变化,探究其抑菌机理。结果表明:DAG对G+细菌和G-细菌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抑菌活力均在0.60以上,抑菌时效348h。对G+细菌和G-细菌的MIC分别是2.0和4.0mg·mL-1。加入DAG的菌液电导率升高、菌液可溶性蛋白质和菌体核酸增多,细菌表面形态发生改变,说明对细菌的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破坏细菌细胞膜,从而使其内含物泄漏,菌体形态发生改变,抑制细菌生长。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4.
壳聚糖-百里香酚复合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测定了壳聚糖—百里香酚复合物及其单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棒状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并研究了配比浓度、PH值、乳化剂对复合物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5g/L壳聚糖—0.125g/L百里香酚复合物对6种菌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比单体的抑菌范围变宽了、并且抑菌时间比单体有不同程度的延长,说明壳聚糖和百里香酚复合后明显地提高抑菌活性.0.5g/L壳聚糖与0.125g/L或0.25g/L百里香酚的复合物对6种菌均有较长的抑菌时间;壳聚糖—百里香酚复合物一般在弱酸性范围才具有抑菌效果;以吐温—80作乳化剂所得百里香酚液及复合物的抑菌效果较司班—20好.  相似文献   

5.
对海洋放线菌XS904活性代谢产物理化性质进行初步研究.以枯草杆菌为指示菌,以抑菌活性为指标,测定发酵液最小抑菌浓度;用不同温度、pH处理,了解活性物质的稳定性;用有机溶剂对活性物质萃取和溶解,并用纸层析对活性物质进行初步分类.发酵液抗菌物质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78%,对温度敏感,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稳定,可被三氯甲烷萃取,能溶于水、甲醇、乙醇、丙酮、乙醚,经纸层析初步鉴定为一类碱性抗生素.  相似文献   

6.
对紫薯色素进行提取、纯化,做抑菌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1.25mg.mL-1。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将紫薯色素作为抑菌物质与山梨酸钾、苯甲酸钠进行复配做抑菌实验,用响应面法对三者复配比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紫薯色素与苯甲酸钠交互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作用极显著。复配物最佳抑菌配比为:山梨酸钾0.480mg.mL-1,苯甲酸钠0.260mg.mL-1,紫薯色素2.15mg.mL-1。在此条件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实际抑菌圈直径为24.7mm。  相似文献   

7.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SFE)从苦瓜中提取有效成分,萃取条件为:萃取釜压力25 MPa,温度42℃,萃取时间3 h,夹带剂无水乙醇用量20 mL。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用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含量。色谱条件:HP-5MS石英毛细管柱(0.25 mm*30 m*0.25μm),柱温60℃,恒温1 m  相似文献   

8.
羧甲基壳聚糖的结构与抗菌性能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为原料成功的制备了一系列羧甲基壳聚糖,对羧甲基取代度(DS),取代位置及分子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氨基、羟基上均发生了羧甲基化反应,产物为N,O-羧甲基壳聚糖.体外抑菌实验及采用微量热法检测受试样品抑菌活性证实N,O-羧甲基壳聚糖的抑菌活性随分子量的降低而显著增强,分子量低于5000的样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具有抑制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番茄叶霉病菌为实验菌种,用含毒介质法系统研究了壳聚糖的脱乙酰度、分子量、浓度、环境pH值及溶剂等因素对壳聚糖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对番茄叶霉病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在研究范围内,随浓度的增加和环境pH值降低,抑菌活性增强;较理想的溶剂是乳酸和醋酸;脱乙酰度为86%、分子量为213×103的壳聚糖抑菌效果较好;0.2%的壳聚糖与三唑酮等农药抑菌效果相同.  相似文献   

10.
研究以抑菌圈直径大小作为评价指标,利用提取分离技术对诃子进行抗嗜水气单胞茵活性成分分离追踪,并对诃子的抗菌活性单体进行安全评价.结果显示,诃子的抗嗜水气单胞茵的活性部位为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其浓度为4mg·L^-1时,抑茵圈直径为18mm.活性部位经多次柱层析分离,得到一白色针状晶体.抑菌试验结果显示,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2.8mg-L^-1和5.6mg·L^-1.急性毒性实验结果显示,活性单体对鲫鱼的96h半致死浓度为220.7mg·L^-1,其安全浓度为85.2mg·L^-1,但其化学结构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是鲑类疑难细菌性肾脏病原菌之一。用该菌免疫BALB/c鼠,取其脾细胞与SP2/O骨髓瘤细胞融合。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及萤光抗体法(FAT)筛选所需单克隆抗体。有限稀释法克隆化建立了一株抗杀鲑气单胞菌抗原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了在数字图像处理系统上变换有核物体图片的原理,并例举了秆菌体图片和冰雹图片的处理过程。对其结果分析后,获得了一些新的发现,进而体现出数字化处理有核物体图片新方法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繁殖期乌鳢、鲫鱼腺垂体的组织学结构,选用H.E.染色法、Azan三色染色法、PbH染色法、PAS-OG染色法及Jafri鱼类脑垂体复合染色法对其腺垂体进行光镜组织学观察并应用体视学方法对它们腺垂体中内分泌细胞的百分数、体积密度、平均体积及数密度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①乌鳢  相似文献   

14.
在碱性介质中,华法林将紫红色的高锰酸钾还原成绿色的锰酸钾。基于这一反应,提出了测定华法林的新方法。此外,在绿色的锰酸钾的最大吸收波长608 nm和反应时间360 s下,研究了此反应的最优实验条件。在最优实验条件下,华法林的线性范围为0.5~6.0μg/mL,检测限为0.16μg/mL。将该  相似文献   

15.
采用混合培养的方法,通过CBS混合培养基,在37℃条件下,对丁酸梭菌与鼠李糖乳杆菌进行了混合培养.试验结果显示,两者在混合培养体系中表现出良好的互惠共生关系,混合培养生物量分别可达6.3×10~8,43.5×10~8 CFU/mL.较纯培养生物量分别增加80%和51.7%;混合培养液较纯培养对常见肠道致病菌具有更强的抑菌活性,抑菌活性大小依次为大肠杆菌,痢疾志贺氏菌,沙门氏菌.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为充分利用无网格方法和自然边界元的优点,用无网格和自然边界元耦合的方法来解决带方孔的无界平面弹性问题,通过引入人工边界,用自然边界元方法来描述无界问题,编制无网格和自然边界元耦合方法的相应计算程序。与有限元方法计算结果的比较,表明了耦合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得光催化剂TiO2和硫掺杂光催化剂S/TiO2,用浸渍法制得Eosin Y染料敏化的光催化剂EosinY-TiO2和EosinY-S/TiO2。以可见光光催化分解水制氢为探针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的活性。通过XRD、UV-V is漫反射对样品进行表征。发现伊红-Y的敏化扩展了TiO2和S/TiO2的可见光响  相似文献   

18.
采用海藻酸钠包埋法、明胶-海藻酸钠复合包埋法和戊二醛-海藻酸钠共价交联法分别对日本曲霉来源的β-D-呋喃果糖苷酶进行固定化研究。实验结果发现:当海藻酸钠溶液浓度为3g/100mL,游离酶液酶活为800U/mL,CaCl2溶液浓度为1g/100mL,固定化时间为20min,制备的固定化酶酶活回收率为  相似文献   

19.
利用匹配渐近展开法,讨论一类非线性奇摄动边值问题中边界层内存在两个特异极限的多层解.首先,构造原问题的外部解;其次,利用伸长变量,求得了两个特异极限,进而得到了对应问题的两个内部解;最后,研究了边界层位于三种不同位置的多层解,利用匹配原则,求出了各种情形解的一致有效  相似文献   

20.
除草剂苯噻草胺污染对大肠杆菌抗氧化酶和ATP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暴露于苯噻草胺的大肠杆菌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ATP酶活性在短期内的变化.结果表明,苯噻草胺对细菌的SOD活性诱导作用明显,尤其对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菌所产生的影响大于稳定生长期的细菌;苯噻草胺对CAT也有强烈的诱导作用,对处于不同生长阶段细菌的影响类似于对SOD的影响结果;苯噻草胺能激活ATP酶,但与细菌生长阶段的关系较小.本研究结果表明,抗氧化酶和ATP酶相结合作为该类化合物对土壤污染胁迫的敏感生物指示物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