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讨论会前的经过 1986年6月25日,在计量研究所计量系统部计测数理研究室进行了以“田口方法”为中心议题的讨论会.等二天(26日),在日本规格协会,又举行了一次讨论会.另外,1985年10月,美国的质量管理学会在机关杂志《质量技术》上刊登了“田口方法”特集,《合成树脂》杂志1985年12月号刊登了根据“田口方法”的JIS K7109“塑料尺寸容差的求法”特集.另外,日本的质量管理学会也在一《质量》杂志1986年 2月号上刊登了“四口方法质量管理”特集.后来,《计量管理》杂志也在1986年6月号上,以记念田口的计量管理“不二越”奖为中心,组织出版了“田…  相似文献   

2.
今天在讨论日本生产率时,人们常常和质量管理小组( QC Circles)联系起来。质量管理小组确实有助于日本生产率的增长。但是美国很少人知道,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成分,甚至还是一个主要的决定性的因素。这个成分被叫做“用正交表进行实验设计”(Experi-mental designs using orth  相似文献   

3.
爱迪生 (1847 193 1)是美国科学家、世界著名的“发明大王” .他一生发明的东西大约有两千种 ,像留声机、电灯、电影、蓄电池等等 .1882年是他发明的最高纪录年 .这一年 ,他申请立案的发明就有 14 1种 ,平均每三天就有一种新发明 .这样惊人的成绩直到现在世界上还没有一个人能和他相比 .他留给人类的财富这么多 ,以致有很多人都十分称赞他的天才 .但是爱迪生说 :“所谓天才 ,那是假话 ,艰苦的工作才是实在的 .”他认为 ,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 ,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这就是他坚韧不拔、奋斗一生的写照 .爱迪生成名以后 ,去拜访他的人很…  相似文献   

4.
关于田口参数设计的专家评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数设计(也称稳健设计)是由日本质量专家田口提出的一种质量改进技术.它被认为是一种减少产品(或工艺)波动的经济有效方法.尽管直到1980年它才被引入到美国,然而田口有关质量改进思想的形成要追溯到50年代.虽然当时日本国内田口思想没被普遍认识和接受,但一些公司和质量控制协会已在广泛使用该技术.1980年田口接受Aoyama-gakuin大学的资助并讲授他的质量改进思想.他接触了几个公司和研究院,包括AT&T和Xerox.在此之前美国人对田口思想的反映是持怀疑态度.但他设法吸引了一些人的兴趣.或许是80年代初期由于对日本人质量实践的广泛关注,这种兴趣逐落增强.在AT&T,Xerox和其它地方及组织如美国供应者协会的一些人的帮助下,推动了田口思想在工业界的应用.由贝尔试验室的质量保证中心组织的1984和1985年两个Hohonk会议,在向统计界介绍田口思想以及促进一系列研究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十年来已发现了许多关于四口参数设计思想的讨论和在工业上的许多应用. 现在我们已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全面回顾一下参数设计及有关技术并提供给读者似乎合乎时宜.现已发表了对田口思想进行解释、概括和评论的一些书及文章.然而其中的大多数  相似文献   

5.
张锦文同志1951年暑假后入新乡工农中学,我1951年暑假前在新乡工农中学教过三个月数学,一假之隔,失去共事机会。虽然如此,由于是豫北同乡,“文革”后,我们还是很快就熟悉了。1976年来,过往很多。相处中,我深深感到,他勤奋刻苦,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富于开拓进取精神。凡此种种,我都很难忘记。  相似文献   

6.
问:戴明博士,你曾说美国需要三十年时间才能赶上日本.这在美国是一种较为悲观的看法.能否请你就这个问题费心说明一下? 答:我不知道美国赶上日本实际将需多少年.我认为要三十年,其码要整三十年.而且我并不认为美国能赶上日本,因为就我的观察而言,日本的管理系统优于美国.例如,考虑恒定目标的原则这一点,绝对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我的十四点中的第一点.这关系到恒定目标的长远规划. 现在,美国的某些公司肯定也有恒定目标,但大多数公司没有.大多数公司都由一个总裁专管增进季度红利.这是他的工作,你不能责备他做了它.他在这个公司工作一阵,然后…  相似文献   

7.
七十年代以来日本工业品的质量有了飞速的提高.高质低价的产品大量涌进世界市场,使美国工业界受到很大冲击.为了竞争,八十年代以来美国掀起了质量改进的热潮.一些大工业集团资助大学和研究机构研究日本的管理的技术和方法,寻求新的更有效的管理手段和理论.另一方面也在集团内部组织技术人员、专家、顾问在生产线上试行日本的管理方法,同时也在总结自己的管理经验,探索新的管理技术.目前这些实际生产线上的质量管理人员已经总结出一些新的方法.本文介绍的直接控制就是其中之一。 他们在研究了日本的经验后,认为日本七十年代以来质量大幅度提…  相似文献   

8.
战后,美国和日本的数学教育和教学,都有很大的发展变化。中学生的数学水平各有千秋,然而,究竟孰高孰低?发展的速度孰快孰慢?这是一个难于作比较的问题。本文拟通过美国和日本联合举办的,双方各有逾万名中学生参加的两次数学水平“大考察”的结果,对上述问题作一管窥。  相似文献   

9.
时下 ,探究新课程的人不少 ,但研讨新高考的人却不多 ,似乎一提“高考”就跟“应试教育”挂上边了 ,笔者则认为大可不必如此玄乎 .有这样一个案例 :一个班级里同时有俄罗斯、印尼、日本和美国等国家的小孩 .有一天 ,老师拿来一只上方有一硬币大的小孔的不锈钢杯子 ,问他的学生 :“同学们想一想 ,有什么办法能将这小孔堵住 ?”俄罗斯小孩说 :“用电焊补就行了 .”说明俄罗斯小孩喜欢张扬其先进的制造技术 ;印尼小孩说 :“用纸贴在杯子上就行了 .”说明印尼小孩喜欢显示其小聪明且急功近利 ;日本小孩说 :“除上述两种方法之外 ,还可以考虑用硬…  相似文献   

10.
魏宗舒于1941年即获得美国IOWA大学统计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在上海圣约翰大学任教,开展数理统计的理论和实践研究.1951年之后,调入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魏宗舒教授作为我国数理统计学的奠基人之一,本文记叙了他在人才培养,杂志创办,教材编写等方面的一些开创性工作.  相似文献   

11.
前些年的举足失措和犹豫不决已经成为过去,美国工业目前正发起全面反击,以求在质量方面缩短日本公司在近十年时间里拉开的距离。某些行业与日本的质量竞赛已取得显著成功,尤其是电视机和半导体行业,尽管这些成绩还没有被顾客普遍意识到。许多专家相信,如果质量运动的势头继续以  相似文献   

12.
钱珮玲 《数学通报》2000,(5):4-5,12
1999年2月,美国教育统计发展中心发布了一个研究报告:“TheTIMSSVideotapeClassroomStudy:MethodsandFindingsfromanExploratoryResearchProjectonEighth-GradeMathematicsInstructioninGermany,Japan,andtheUnitedStates”,该报告是在对德国、日本、美国三个国家的231节8年级数学课用录象进行调查研究后,提出了用录象记录课堂教学情况,研究课堂教学的方法.初步发现了这三个国家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师的作用等方面的差异.这个探索性研究项目是第三次国际数学和科学研究(TIMSS)的一部分,也是第一次在国际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陈恕行先生是浙江省镇海县人,1941年6月出生于上海市,幼年随家庭经常往返于上海与宁波之间.由于未定居等原因,他从1950年才开始正式入学,以同等学历上了小学五年级,1951年9月考入上海市育才中学,1957年9月考入复旦大学数学系本科,1962年师从谷超豪教授攻读研究生.1966年10月起他在复旦大学数学系任教.他于...  相似文献   

14.
“n对夫妻圍桌而坐,男女相間,夫妻不得連席的坐法共有多少种?”这一問題早为武汉大学曾宪昌同志在1951年所解决(1951年6月号“数学通訊”),他的結果是:設坐法为f(n)种,則有公式:f(n)=2·n!sum from r=0 to n((-1)~(n-r)((n+r-1)!r!)/((n-r)!(2r)!)) (1) 如果規定 f(n)=(n-1)!·λ_n (2) 則路见可、尤兆楨等同志以及M.Laisant与M.C.Moren都作出了一些关於λ_n的遞推公式,而在1954年10月号“数学通訊”上曾宪昌同志本人又作出了些結果。现在,我觉得有必要利用我在1954年4月号“数学通报”上“n个相異文字的直綫排列問題”加以总結。我的解法这样:一張圓桌,首先讓男的入坐,坐法共有(n-1)!种,設入坐了的男人順某一次序由一人开始編其号,記作A_1,A_2,…,  相似文献   

15.
发展科学技术,加强企业管理和发展教育事业,是实现经济建设战略第二步目标的首要措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近十年间,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强企业管理采取了许多重大措施.例如:企业整顿、工业普查、制订企业管理现代化纲要,有计划地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以及计量定级、设备创奖、节能升级等等.全国各工业企业为加强企业管理投入的人力、物力越来越多,仅青岛纺织系统管理人员占全体职工的比率,1987年比1984年就增加了近4%(约4000人).总的看来,效果是有的,然而不尽人意,“技术落后,管理更落后”的状况并没有改变. 1986年7月4日,国务院颁发了“关于…  相似文献   

16.
代钦 《数学通报》2007,46(6):20-24
1前言数学家关心数学教育,虽然是零星的,但是有悠久的历史了.20世纪初,德国数学家克莱茵倡导以“函数为纲”的数学教育改革运动、英国数学家贝利制定了实用数学教学大纲、法国数学家阿达玛和勒贝格等编写数学教科书、美国数学家摩尔提倡混合数学、日本数学家小平邦彦和广中平佑  相似文献   

17.
Ⅰ、质量管理部分 1.①全面质量管理的对象──“质量”的含义是全面的; ②范围是全面的,即是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③参加人员是全面的,即是全员性的质量管理; ④全面地使用科学方法。 2.区别:①依靠群众; ②使用数理统计方法。 基础工作:①标准化;②计量理化工作。③质量情报工  相似文献   

18.
一份关于数学教育之未来的报告《人人有份》是美国数学科学教育委员会和美国数学委员会等联合提交美国当局的一份报告。报告原题为Everg body Counts,发表于1989年,其中文节译载《数学译林》1989年第4期。报告全面阐述了美国当前数学教育面临的形势、内在弊病及进行改革的设想,这是继“新数学”运动后的又一个数学教育改革的重要纲领。众所周知,六十年代发端于欧美主要国家的所谓“新数学”运动,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数学教育改革的潮流,尽管改革遭到挫折,“回到基础”的呼声日甚,但它的积极意义和深远  相似文献   

19.
漫谈中国运筹学的早期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如Philip M. Morse和George E. Kimball的《Methods of Operations Research》(1951)所论述的,运筹学一开始就着眼于“运用”,是搞“作战研究”(Operational Research)的。在非军事方面,早期的工作主要在于“生产的组织管理”[见Л.В康托洛维奇著,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运筹室译,“生产组织与计划中的数学方法”科学出版社(1959)],康氏的研究曾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相似文献   

20.
美国莫托罗拉公司的一位质量与生产改善顾问,在美国杂志《管理评论》(Manage-ment Review)的1988年 1月号上发表了本文.作者比较了日本与美国的质量进步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考察了传统法、统计质量管理法、实验设计法对子两国质量进步的贡献.文中指出实验设计法是日本质量胜过美国质量的秘密武器,文章中比较了三类实验设计法:经典法、日本式的田口法、美国式的谢宁法.作者认为谢宁法优于其它两类方法,并且提出美国可以利用谢宁法,在优质竞争中,以卓越的设计质量胜过日本.文章中以两个个例研究重点说明谢宁法中的多变量图以及变量搜索法,显示它们的效益与威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