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九八年《黑龙江珠算》第一期发表迟荣瑜写的“明确珠算学科归属,是珠算事业发展的根基”和谈朝松写的“关于珠算归属何学科的讨论”两篇文章,笔者读后,深有感触,作为一名珠算爱好者,有责任为珠算归属何学科说几句话。  相似文献   

2.
一九九八年《黑龙江珠算》第一期发表迟荣瑜写的。明确珠算学科归属,是珠算事业发展的根基”和谈朝松写的。关于珠算归属何学科的讨论”两篇文章,笔者读后,深有感触,作为一名珠算爱好者,有责任为珠算归属何学科说几句话。  相似文献   

3.
开展珠算工作双百分活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珠算工作具体各项活动中去,使珠算这门古老的学科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 “珠算工作双百分”竟赛活动具体方案是: (一)目的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切实学  相似文献   

4.
“头脑里打算盘”名目纷繁,莫衷一是;有的名称欠直截了当,苦了受启蒙数学教育的幼童和任课老师;珠算工作者、珠算教师为此也深感珠算法学术交流不便。 笔者曾撰文《从速给“头脑里打算盘”统一命名》,刊于《齐鲁珠坛》2/97期;撰文《统一叫“脑珠算”好》,刊于《现代珠算》3/97期。  相似文献   

5.
1984年第1期《新珠潮》刊发了纪开先生的文章,题目叫《珠算学是一门独立的自然科学》。文章承认“无论是算具的创制和改革,也无论是算法的研究和应用,都不可能背离一般的数学原理”。但文章不承认珠算属数学。文章说:承认、容许“珠算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则“等于否定了为建立一门独立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谢察微算经》有关珠算的记录为标志,对珠算“成熟”的时间、标志的问题进行讨论,笔者认为珠算算具的成熟,珠算算法的突破(特别是以归除法的使用为代表)和客观环境的改观,是珠算“成熟”的重要条件,三者缺一不可。《谢察微算经》有关珠算的记载弥足珍贵,在中国珠算史上,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珠算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高科技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电子计算机占统治的信息时代,由于珠算具有良好的实用计算功能和启迪智力的教育功能,日益受到国际有识之士的重视。在首届世界珠算大会上,珠算界的朋友们一致认为:“开发珠算教育功能,大力发展珠心算教育,造福社会,是21世纪的重要课题。” 据《羊城晚报》近日报道:《学习的革命》一书的原作者之一戈登·德莱顿日前在沪上接受了记者采访。他认为,其实中国应该成为  相似文献   

8.
中国珠算协会会长兼世界珠算心算联合会会长迟海滨指出:“珠心算的基本功能是开智”。我们认为,这是对我国珠算心算教育成果的科学总结。根据黑龙江省近20年的珠心算研究成果与教育实践,我就珠心算的开智功能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分五个专题作以简要讲解。一、关于有关智能科学和意识学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1月至5月,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在调查测试的基础上,将《中国珠算协会珠算式心算鉴定标准》进行重新修订,分设《中国珠算心算协会珠心算少儿等级鉴定标准》和《中国珠算心算协会珠心算能手等级鉴定标准》。制定新鉴定标准旨在适应珠心算普及型教育的需要,实现让广大少年儿童都能参与的目的。新标准已在全国开始试行。二、5月14日至15日,由上海市珠算心算协会发起和承办的“弘扬中华珠算文化”专题研讨会在上海市召开。中国珠算心算协会作为联合举办者之一,迟海滨会长等中珠协领导参加会议并做重要讲话;会议形成“遵循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方向,大力弘扬中华珠算文化”主题文件,深刻阐明了我国珠算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坚持大力弘扬和发展的重大历史意义。这次会议,对人们重新认识弘扬、发展珠算文化将具有深远的积极影响。三、5月30日,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在北京市召开全国秘书长工作会议,研究落实开展珠心算教练师培训、职业资格鉴定试点和珠心算教育实验测试工作,表彰奖励珠心算教育对比实验测试研究取得成果的单位和个人,讨论如何提高会刊投稿质量等问题。秘书长王朝才就上述工作的开展提出具体指导性意见。四、6月,为加深和提高对珠心算教育开发儿童智力潜能作用的认识,促...  相似文献   

10.
《现代珠算》4/1994期,刊登言平花君大作《省略除法不宜提倡》。本人拜读之余,深感增广知识,联想翩翩;敬撰本文,就正于言君、珠算界同仁和读者。 珠算省除法求近似商。如何给数据“截尾”计算,珠算书刊时有论述。言君收集我国权威的珠算著作《中华珠算大辞典》、《中国珠算大全》和《珠算科技知识》以及《新编珠算技术》(浙江人民出版社)、《珠算教程》(湖南教育出版社)五部书的省除法例题,由简及繁,将原书例题的个别数码略加变动,“截尾”计算每题的近似商,跟按“全数相除”的商相比较;  相似文献   

11.
最近,笔者拜读了四川陈熙贤老师的“试论构筑国际数学大厦的四大基石”有关珠算地位的文章,对小学教科书抹去珠算作出反应,不仅反映了珠算界的心声,同时也教育了珠算本身。 其实,中国小学课本就是有珠算,也是早已名存实亡,如  相似文献   

12.
崔亚萍、于君写的《谈乘算差错的检验方法》一文,刊载《黑龙江珠算》2000年第二期,笔者粗略阅览,曾写《添一例》刊载《黑龙江珠算》2000年第五期“争鸣园地”栏。接着本人将前后两文复印寄去浙江省珠算协会蔡蓬老师,请求指教。承复,蔡老师认为:崔于的文章,主要是全文连贯性如何检验乘积的差错不够。单从一个一个问题来说,有可  相似文献   

13.
《磁力减法》是对《数字运算存在磁力》试探而得,笔者曾写一文刊出在中珠协主办的《珠算》(双月刊)97年第二期“珠算新论”栏。此文刊出后,认为尚有不足之处,又写了“《试探<数字运算存在磁力>》一文补遗”,刊载在《珠算》98年第一期“算理算法”栏。《磁力减法》是珠算新论,仅是一家之言,黑龙江名家荟萃,为求不吝赐教,使此法日臻完善,故写此文。  相似文献   

14.
自从笔者奉命为“程大位逝世400周年纪念大会”撰写的《珠算宗师,卷尺之父》一文在中国珠算心算协会会刊《珠算与珠心算》杂志2006年第3期发表之后,又被中国珠算心算协会收入《程大位逝世40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很快就引起了广大读者朋友的一致好评和浓厚兴趣。他们已经熟知了“珠算宗师”程大位,他们更希望能知道更多些关于“卷尺之父”程大位方面的事情,于是有了本文的以飨读友。首先,笔者强调这么两点:其一,最早将程大位发明的“丈量步车”与“卷尺”相联接的,并非笔者的功劳,而是李培业、梅荣照和李兆华等三位先生。在出版于1986年8月的由李培业校释并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算法纂要校释》一书的第204页和出版于1990年10月的由梅荣照和李兆华校释的《算法统宗校释》一书的第293页上,均有他们为“丈量步车”所加的注释,前者内容为:“新制丈量步车这是程大位创制的丈量土地的工具,类似现在的皮尺”;后者内容为:“丈量步车是程氏的创作,相当于今之卷尺。主要用于土地测量”。毋容置疑,两书注释都认定了“丈量步车”是程大位的发明创造,同时也都认定了“丈量步车”与“卷尺”之间的链接。其二,徽州人程大位发明了卷尺而被誉为“卷尺之父”的文章,...  相似文献   

15.
日本每年有两次珠算大型比赛,一次是5月最后一个周日由日本商工会议所主办的《日本国民珠算技术比赛》.今年是第43次大赛.另一次大赛是每年8月8日的“珠算节”,由日本全国珠算教育连盟主办的《全日本珠算选手权大会》。今年是第36次。  相似文献   

16.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读过许多书刊,然而最使我难忘的却是《黑龙江珠算》。 记得那是一九八四年初,你转载了《珠算教育》中我的拙文“浅谈珠算加法教学中的基本功问题”,随后贵编辑部给我寄来了  相似文献   

17.
<正>【设计意图】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为传承中国珠算优秀传统文化,我园自2021年申报成为“中国珠算乡村振兴公益行动”试点园以来,高度重视珠心算教育教学工作,组织成立珠算工作室,为师幼共同发展成长,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对幼儿园小朋友来说,算盘像一件玩具。我园试图将珠算与幼儿园课程相融合,让幼儿在玩乐中突破自我,了解珠算的奥秘,成为优秀的珠算传承人。本期“我运动我快乐”主题活动中,故事《胖胖兔减肥》中的胖胖兔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六十年代后期,当代珠算家华老印椿,给作者来信告知,日本珠算界有“借商法”求连高商的算法,且附例题;并告以余介石教授有连高商的类似设计,未谈及“借商法”的算理。华老在大著《简捷珠算法》一书,谈到连高商应用借商减积时,也仅提到“方法颇为巧妙”,未及算理。 十多年来,在国内的珠算刊物,虽传播了“借商法”求连高商的算法,且该法也倍受人们的欢迎、学习和应用;可未见到就“借商法”的算理,进行深入探讨的文章。就老实话,“借商法”确  相似文献   

19.
关于算盘和珠算的发明时间问题,一直以来都有争议,没有形成统一认识。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有些研究混淆了“起源”和“发明”两个概念;对“西周陶丸”是否是算珠有不同理解;对《数术记遗》的成书年代有不同认识;关于算盘或珠算的概念观点不一。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本文通过分析发现,珠算发明于西周时期这一说法并不成立;汉代已出现算盘雏形,珠算则最迟发明于汉代,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20.
英国《独立报》、印度《印度时报》:中国珠算——列为改变世界101项和50项发明之首。中国珠算博物馆:陈列着一架为研制“两弹一星”计算过重要数据的算盘。珠算——在那曲惊天地、泣鬼神的“两弹一星”壮歌里,亦是兴国之“功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