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廷俊 《化学教育》2013,34(3):68-69
1问题提出 乙醛还原新制Cu(OH)2是高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实验,通常用于检验有机分子中醛基的存在.人教版教材的实验步骤为:在试管里加入10%的NaOH溶液2 mL,滴入2%的CuSO4溶液4~6滴,得到新制的氢氧化铜,振荡后加入40%乙醛溶液0.5 mL,加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1]. 在加热至沸腾的过程中,试管内液体由深蓝色逐渐变成浅蓝色→黄绿色→橙黄色的浑浊物,试管底部有砖红色沉淀生成,液面上层还有少量红褐色油滴.究竟哪个实验现象能证明乙醛还原氢氧化铜?产生这一系列现象的原因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张霞 《化学教育》2008,29(1):74-74
醛酮可以和亲核试剂发生亲核加成反应,醛酮的结构不同,加成的活性也不同。一般说来醛的活性大于酮,脂肪族醛酮的活性大于芳香族,且随着空间位阻的增大和碳正电性的降低而变差。由于醛酮与饱和NaHSO3溶液的加成反应产物不溶于反应体系而析出,易于观察,常利用这个反应通过比较沉淀析出的先后来判断醛酮底物的反应活性[1,2]。此外,现行很多实验教材[1,3]都利用斐林(Fehling)试剂来区分脂肪醛和芳香醛,这些教材普遍认为,前者能生成正性结果即砖红色Cu2O沉淀而后者不反应。但笔者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这两个问题值得探讨。1丙酮与饱和NaHSO3溶…  相似文献   

3.
丁云香 《化学教育》2002,23(10):47-48
乙醛还原Cu(OH)2是高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实验,显示的是乙醛的还原性。 但按书上的方案进行实验,往往看不到有砖红色沉淀生成,看到的却是一种黄褐色浑浊,它与Cu2O的外观性质相差甚远。 纪贵川老师在《化学教育》1997年7期上发表  相似文献   

4.
关于乙醛还原Cu(OH)_2实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乙醛还原Cu(OH)2是高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实验,显示的是乙醛的还原性。反应按下式进行。2Cu(OH)2+CH3CHO→Cu2O+CH3COOH+2H2O演示实验最重要的是现象准确,观察到的现象和预想的现象应严格一致,而且清晰、鲜明。根据反应式,该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应该是有红色(也称砖红色)Cu2O沉淀生成。如果发生的就是这一个反应,现象应该是很清晰的。可是,在做此实验时往往看不到有红色沉淀生成,看到的却是一种黄褐色或红褐色浑浊,它和Cu2O的外观性质相差甚远。这种情况说明乙醇还原Cu(OH)2的反应不是一个简单的单一反应,而是有…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基于科学核心观念建构下制备多彩氧化亚铜纳米粒子的学生实验。利用葡萄糖还原班氏试剂的方法制备了氧化亚铜纳米粒子,并观察和讨论了不同条件下制备的粒子的颜色和粒径。整个实验安全、简单、现象明显、试剂用量少。本研究通过让学生参与科研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了科学核心观念的建构。  相似文献   

6.
黎茂坚 《化学教育》2012,33(2):65-66
银镜反应是一个重要的有机化学反应,一个有趣的实验,一个很好地将化学知识和生产、生活结合的例子.笔者利用做过银镜反应实验的试管及其银重新做银镜反应实验,收到良好的实验效果,具体操作如下.1试剂的配制(1)乙醛:用蒸馏水配成30%的乙醛溶液,再用NaOH溶液把它调到pH在8~9之间[1](注:配好的乙醛溶液存放时间不宜超过3天,最好是现配现用).(2)葡萄糖:用蒸馏水配成20%的葡萄糖溶液.  相似文献   

7.
张应红 《化学教育》2007,28(8):51-52
按教材或文献上的实验方案中试剂浓度的要求,对影响新制氢氧化铜与乙醛反应实验的各试剂用量和实验条件进行实验研究和分析,结论为保持较强碱性(pH≥11),乙醛和2%硫酸铜溶液的体积比不小于1:1,把直接加热改为水浴加热,就能取得很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8.
薛文 《化学教育》2006,27(6):54-54
现行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中,在“乙醛醛类”一节中写适:乙醛也能被另一种弱氧化剂,即新制的氢氧化铜所氧化.又写适:溶液中有红色沉淀 产生.该红色沉淀是Cu2O,它是由反应中生成的Cu(OH).被乙醛还原产生的.这也是检验醛基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乙醇氧化生成乙醛演示实验的创新与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海明  杨赶龙  唐煜  何小英 《化学教育》2006,27(5):57-57,64
针对传统教学方法中乙醇氧化生成乙醛演示实验中的装置、现象、绿色环保3个方面存在的缺点与不足,进行了创新与改进,以及实验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绿色环保意识、师生互动教学方式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宋琳  姜言霞 《化学教育》2020,41(19):103-106
高锰酸钾作为常用的氧化剂,其氧化性强弱与体系酸碱性相关。通过手持技术,利用氧化还原电势(ORP)传感器和pH传感器去探究体系酸碱性对高锰酸钾氧化性的影响。实验发现:pH在酸性条件下,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性明显增强,随着体系pH的减小,氧化性继续增强;在碱性条件下,其氧化性明显减弱,随着体系pH的增大,其氧化性继续减弱。实际实验中需要根据各种综合因素选用适宜酸碱性的高锰酸钾溶液做氧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