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为骨架,聚乙二醇单甲醚(M=550)为侧链,通过两步酯化,合成了梳状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多缩乙二醇酯,用IR、元素分析、交流复阻抗谱等对产物及其LiClO4盐复合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产物为非晶的梳状聚合物,并严格按反应方程式生成半酯。盐浓度与电导率的关系在所研究的浓度范围内存在两个峰,一峰在O/Li+=8;另一峰在O/Li+=30。用侧链PEO玻璃化转变温度作T0,以logσ对1/T-T0作图,电导率与温度关系呈典型的VTF行为,该体系室温电导率最高可达2.58×10-5S/cm。  相似文献   

2.
以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为骨架,分子量为350的聚乙二醇单甲醚为侧链,合成了新型的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多缩乙二醇酯聚合物固体电解质。用红外对该聚合物的合成过程进行了跟踪。用红外、DSC、元素分析等对终产物进行分析,表明酯化反应进行完全,并按合成路线生成严格的半酯。产物的成膜性能好,比较柔软,电导率与盐浓度的关系在所研究的范围内存在两个峰,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符合VTF行为。  相似文献   

3.
Li^+/MgO上乙烷氧化脱氢的活性中心(Li^+O^—)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Li^+/MgO催化剂上乙烷氧化脱氢制乙烯及IR,TPD等测试手段对(Li^+O^-)中心的形成机理及其性质进行了研究,表明(Li^+O^-)中心最初生成与MgO表面的自由羟基相关,气相氧,反应温度,配位数等对生成(Li^+O^-)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一种梳状高分子固体电解质的分子运动和离子导电性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用交流复阻抗谱和动态粘弹谱等对交替马来酸酐共聚物多缩乙二醇酯衍生物及其LiClO4盐复合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Li/EO=0.07—0.042范围内,从173K到373K,本聚合物一高氯酸锂复合体系的动态粘弹谱存在着两个明显的转变,其中β转变归属于PEO的侧链玻璃化转变,转变温度随LiClO4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α转变归属于主链玻璃化转变,在Li/EO=0.028时有极大值。盐浓度与电导率的关系与通常不一样,在所研究盐浓度范围内观察到两个峰,其一在Li/EO<0.014,另一峰在Li/EO=0.028.电导率与温度的依赖关系不符合Arrhenius行为;以lgσ对1/T-T0作图,用侧链玻璃化转变温度Tβ作T0时,呈典型的VTF行为。该体系室温电导率最高可达6×10-6s/cm.  相似文献   

5.
Li^+忘记尖晶石构造LiAlMnO4的合成及离子交换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共沉淀/热结晶法制备了尖晶石型金属复合物LiAlMNO4用X-射线衍射、DTA-TG分析、FT-IR光谱/PH滴定和Kd测定研究了该化合物的Li^+抽出,嵌入及离子交换性质。研究表明,Li^+的抽出/嵌入过程主要是离子交换,为局部规整反应;该化合物酸处理产物对Li^+的交换容量约4.5mol/g,对Li^+显著了忘记性离子筛效庆。  相似文献   

6.
以分子量为550的聚乙二醇单甲醚为侧链,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为骨架,合成了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多缩乙二醇酯,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DSC、热失重等方法,对合成条件、产物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反应严格按照反应方程进行,精制产物是非晶的梳状聚合物。玻璃化温度为30.68℃,分解温度为120℃,对动态力学性能及其锂盐复合物离子导电性进行研究表明α转变温度和β转变温度分别是28℃和47.7℃  相似文献   

7.
采用sol-gel法合成了系列发光体Li2O-Ln2O3-SiO2:Eu^3^+,Bi^3^+,并确定了发光体的物相结构。当Ln^3^+=Y^3^+和Ln^3^+=La^3^+时,紫外光激发下Eu^3^+的发射分别以红光和橙光为主,只存在一种Eu^3^+发光中心;Ln^3^+=Gd^3^+时,至少存在两种Eu^3^+发光中心和两种Bi^3^+发光中心(共掺杂Eu^3^+,Bi^3^+的吸收和发射所  相似文献   

8.
对一类新型阴离子络盐M^+〔(μ-CO)(μ-RS)Fe2(CO)6〕^-(M^+=Et3NH^+,Li^+,Na^+,MgX^+)的合成、结构和反应进行了综述。该类络直已成为一种有效试剂,它在新颖金属有机和原子簇化合物的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以分子量为550的聚乙二醇单甲醚为侧链,苯乙烯/马来酸酐共的为骨架,合成了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多缩乙二醇酯。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DSC、热失重等方法,对合成条件、产物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反应严格按照反应方程进行,精制产物是非晶的梳状聚合物。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0.68℃,分解温度为120℃。对动态这性能及其锂盐复合物离子导电性进行了研究,表明α转变温度和β转变温度分别是28℃他-47  相似文献   

10.
Y2O2S:Eu^3+荧光体的微波热效应合成和发光性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微波热效应法合成Y2O3S:Eu^3+粉晶荧光体,经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确证其为六方晶系,计算得到其晶胞参数a=0.3785nm,c=0.6590nm。激发光谱峰呈宽带状,最大激发光谱峰λex=261nm,最大发射光谱峰λen=626nm,其次还有595、617和706nm,归属为Eu^3+离子的^5D0-^7FJ特征发射。  相似文献   

11.
以分子量为550的聚乙二醇单甲醚为侧链,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为骨架,合成了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多缩乙二醇酯,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DSC、热失重等方法,对合成条件、产物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反应严格按照反应方程进行,精制产物是非晶的梳状聚合物。玻璃化温度为30.68℃,分解温度为120℃。对动态力学性能及其锂盐复合物离子导电性进行研究表明α转变温度和β转变温度分别是28℃和-47.7℃。电导率与温度的依赖关系符合VTF方程。室温电导率最高可达4.2×10-5S/cm。  相似文献   

12.
以Eu^3+为荧光探针研究(LaO)3BO3的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多晶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LaO)3BO3合成的工艺条件和结构。以少量Li2CO3作助熔可在较低温度和较短反应时间内制备出(LaO3)BO3纯物相。(LaO)3BO3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m或P21。根据Eu^3+荧光光谱以5D0→7F2电偶极跃迁为主及5D0→7FJ(J=0、1、2、3、4)跃迁的谱峰数并结合空间群中各个等效点的对称性,推断La^3+在(LaO)3BO3中所处格位的点对称  相似文献   

13.
梳状P(MMA-co-MAh)-g-PEGME共聚物的合成及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用自制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和马来酸酐的共聚物P(MMA-co-MAh)为反应物,聚乙二醇单甲醚(PEGME)为接枝单体,合成了梳状P(MMA-co-MAh)共聚物多缩乙二醇酯(P(MMA-co-MAh)-g-MPEG).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13C谱、1H谱以及H,C-COSP谱对所合成的梳状共聚物结构进行表征;热失重分析(TGA)和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对所合成的共聚物的物理性能进行了分析.FTIR及NMR结果表明,聚乙二醇单甲醚通过酯化反应接枝到P(MMA-co-MAh)共聚物上,形成以MMA/MAh共聚物为主链,聚乙二醇单甲醚为侧链的梳状共聚物,其在马来酸酐上的接枝率大约为20%;热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的梳状共聚物热分解温度与共聚物P(MMA-co-MAh)的分解温度相差不大,接枝后的梳状共聚物也具有高的热稳定性,起始热分解温度在325.9℃左右,且该梳状共聚物具有两个玻璃化转变温度,一个是由于侧链的玻璃化转变引起的,温度为32℃左右;一个是主链的玻璃化转变引起的,温度为120℃左右.在主链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侧链是可以移动的,有利于电活性物质和离子等在聚合物基体中的扩散和迁移.  相似文献   

14.
La0.66-xLi3xTiO2.993(x≤0.11)的水热合成和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La0.66-xLi3aTiO2.993(x≤0.11)系列氧化物,并通过XRD、IR、SEM、XPS、ICP等手段对产物物相、形貌和组成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产物为100 ̄800nm,具有一定团聚的多晶粉末,且为立方钙钛矿结构。Li/La对合成的影响研究及元素分析的初步结果显示,x≤0.11时,约为三个Li^+取代一个La^+。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掺杂钛酸盐催化剂用于乙烷氧化脱氢的催化行为,发现适量的Li^+取代Ti^4+后可明显改善催化剂对乙烯的选择性。催化剂CaTi0.9Li0.1O3-δ在850℃时乙烷转化率和乙烯选择性分别为87.8%和71.7%,乙类的单程收经为63.0%.催化剂Sr0.9Ca0.1Ti0.9Li0.1O3-δ可在极宽的温度范围内保持很高的乙烯选择性。  相似文献   

16.
以分子量为550的聚乙二醇单甲醚为侧链,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为骨架,合成了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多缩乙二醇酯.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DSC、热失重等方法,对合成条件、产物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反应严格按照反应方程进行,精制产物是非晶的梳状聚合物.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0.68 ℃,分解温度为120 ℃.对动态力学性能及其锂盐复合物离子导电性进行了研究,表明α转变温度和β转变温度分别是28 ℃和-47.7 ℃.随着盐浓度的增加, 盐浓度与电导率的关系呈现出双峰或多峰.电导率与温度的依赖关系符合VTF方程.室温电导率最高可达4.2×10-5 S·cm-1.  相似文献   

17.
聚乙二醇单甲醚和甲醇依次与马来酸酐/乙烯基甲醚交替共聚物在溶液中两度酯化,合成了侧链长度不同的3种梳形高分子。用丁酮作为酯化反应介质可使反应完全。产物为白色橡胶状固体,成膜性较好。借助IR、13CNMR和元素分析手段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确认。  相似文献   

18.
以6-31G^*基组利用HF、MP2和DFT方法优化了超价化合物NLi4^n+和OLi4^n-的几何构型。研究结果表明,MP2和DFT法计算出的OLi4分子解离出Li和Li2的反应能与已有的实验值吻合,对于NLi4分子,得到其解离出Li和Li2的反应能分别为191.78和515.37kJ/mol(MP2值)。并预测了OLi4^n+和NLi4^n+分子的基振动频率。  相似文献   

19.
Bi3+敏化的SrSiO3:Eu3+,Bi3+发光体的合成与发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扩散法合成出一种新的发光体SrSiO3:eU^3^+,Bi^3^+。研究了激活剂Eu^3^+与敏化剂Bi^3^+浓度变化与发光强度的关系。实验发现,组成为Sr0.817Li0.0915SiO3:Eu^3^+0.075,Bi^3^+的发光体其发光强度最大。给出了发光体SrSiO3:Eu^3^+,SrSiO3:Eu^3^+,Bi^3^+的激发光谱与发光光谱;测定了发光体的X射线粉...  相似文献   

20.
用Li+部分替代MTiO3(M=Ca、Sr)催化剂中的Ti4+,明显地提高了乙烷氧化脱氢(ODHE)反应中乙烯的选择性。在CaTi0.9Li0.1O3-δ催化剂上,反应温度为850℃时,乙烯选择性为77.4%,乙烷转化率为81.7%。Li掺杂的作用是增加了催化剂的P型半导性和未充分还原的氧物种数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