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发现了钌(Ⅲ)对KIO4氧化二安替比林苯基甲烷(DAPM)的增色反应有显著的催化作用,由此建立了测定痕量钌的催化分光光度分析法,并且测定了一些动力学参数.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0-14.0μg/L,检出限为2.0×10-9g/mL,用于岩矿中痕量钌的测定,其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在磷酸介质和热水浴中,Ru(Ⅲ)催化溴酸钾氧化棉红褪色,由此建立了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钌的新方法.钌的质量浓度在0.00-0.10μg/mL范围内与lgA0/A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lgA0/A=0.2926CRu-0.003,相关系数r=0.9997,检测限为4.06×10-8g/mL.实验考察了影响催化反应的因素,确定了反应的最佳条件,测定了催化动力学参数,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53.02kJ/moL,表观速率常数k'=1.75×10-4s-1,确立了反应速率方程,探讨了反应机理,试验了20多种共存离子的影响,方法用于合成水样和矿样中钌的测定,回收率94.8%-104.0%,相对标准偏差0.6%-2.4%.  相似文献   

3.
本文发现了钌 ( )对 KIO4氧化二安替比林苯基甲烷 ( DAPM)的增色反应有显著的催化作用 ,由此建立了测定痕量钌的催化分光光度分析法 ,并且测定了一些动力学参数。方法的线性范围为 2 .0 -1 4.0 μg/L,检出限为 2 .0× 1 0 - 9g/m L,用于岩矿中痕量钌的测定 ,其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在磷酸介质中 ,钌 ( )对高碘酸钾氧化二安替比林 - (2 ,4 -二溴 ) -苯基甲烷 (DADBM)显色反应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 ,建立了一种钌的高灵敏分析方法 ,检出限为 2 .0× 10 -9g/L,钌的含量在 0— 30 μg/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本法用于矿石中痕量钌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沈涵  刘杰  陈志峰  黄锦汪  沈勇  王惠  计亮年 《物理学报》2008,57(11):7354-7359
采用超快时间分辨的荧光光谱技术测量了一种由柔性链连接的卟啉-钌二元体分子内的能量转移动力学过程.通过在钌的吸收峰(~453nm)对二元体进行光激发,实验上观测到了从钌基团到卟啉基团的超快能量转移过程(~400ps).而在卟啉的吸收峰(~400nm)对二元体进行光激发,实验上没有观测到从卟啉基团到钌基团的能量转移.采用Frster理论对二元体系能量转移过程的产生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钌和卟啉之间的能量转移来源于基于光谱重叠的偶极-偶极相互作用. 关键词: 卟啉-钌二元体 能量转移 超快激光光谱技术  相似文献   

6.
邻二氮菲荧光法测定氯碱厂阳极泥中痕量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在盐酸羟胺还原剂存在下,于水浴中加热近沸,保温5 min,钌与邻二氮菲形成1∶3络合物。它的荧光激发波长峰为448 nm,发射波长峰为586 nm。钌与荧光强度线性范围为0~10μg·(25 mL)-1。样品中的钌通过蒸馏分离,方法应用于氯碱厂阳极泥中钌的含量分析,具有满意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7.
理论探索了手性钌(II)配合物1和2与DNA作用性质。首先,构建了手性钌(II)配合物1、2与DNA对接模型,并对对接模型进行了优化,通过计算得到的手性钌(II)配合物1、2与DNA的结合能,解释了手性钌(II)配合物1、2与DNA结合力大小次序,即 Kb(Λ-1) < Kb(∆-1) < Kb(Λ-2) < Kb(∆-2)。另外,通过计算得到的电子转移活化能及自然电荷解释了手性钌(II)配合物1和2光裂解DNA的次序,即Λ-2 > ∆-2 > Λ-1> ∆-1。最后,通过计算得到的对接模型的分子轨道分析了光裂解DNA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苏小东  贾云 《光谱实验室》2008,25(3):345-350
将可电化学再生的电致化学发光试剂-三联吡啶钌固定于电极表面制备得到可再生的电致化学发光(ECL)传感器.综述了近年来使用离子交换聚合物膜固定三联吡啶钌ECL传感器的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不同离子交换聚合物的固定方法及其相关的应用情况.同时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相似文献   

9.
利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在M06/6-31G(d,p)(钌采用SDD基组)的水平上对碱性条件下钌系抗癌药物的氧化序列分子结构和性能进行系统研究,并根据实验条件利用SMD模型在二氯甲烷溶液中通过单电能计算考虑了各分子结构的溶剂化效应.理论研究了氧化序列中各分子的几何构型,电子结构和能量,并在前线分子轨道能量(E_(HOMO),E_(LUMO)),能隙(ΔE),和分子相对能的基础上评估了各中间体的相对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在碱性条件下的标题钌系抗癌氧化序列中醌甲基化分子结构6具有相对高的稳定性,其计算结果与Lee等人的实验研究结果一致,氧化中间体结构6的存在将有助于钌系抗癌药物对激素依赖性乳腺癌细胞抗癌活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甲酸在铂钌电极上电催化氧化的原位SERS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原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in-situ SERS)技术研究了甲酸在铂钌电极上解离吸附与氧化行为。发现甲酸在铂钌电极上也能自发解离吸附。铂钌电极上CO的氧化峰电位与粗糙铂电极相比负移了180mV,把CO氧化完毕的电极电位亦负移了300 mV,从分子水平证实铂钌电极对甲酸电催化氧化的活性比纯铂电极更高。该研究结果表明,SERS技术可望拓展为研究电催化体系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