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数室章建跃先生提出的"三个理解"是指"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其具体要义详见文1.理解数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只有理解数学,才能准确地确定教学目标与任务,从而在目标的驱动下,准确解析教学任务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理解学生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只有理解学生,才能立足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用学生的眼光对待数学教学,向学生有机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理解教学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只有理解教学,才能有效实现教与学的和谐  相似文献   

2.
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是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三大基石,也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数学教学生硬、不自然的原因归根结底有三方面:一是教学不符合知识发生发展的逻辑线索,理解数学不够;二是不了解和遵循学生的需求及认知规律,理解学生不够;三是违背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和规律,理解教学不够.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数学教学必须重视并落实“三个理解”.笔者结合近期“1.1锐角三角函数”同课异构的教学活动,论述基于“三个理解”的数学概念教学.  相似文献   

3.
陈雪梅  刘红 《数学通报》2013,52(4):41-43
在"中小学数学课程核心内容及其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中,课题主持人章建跃博士提出,有效改进课堂教学要基于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以下简称三个理解).在进行"三角函数诱导公式"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做好三个理解的重要性.1理解数学,突出函数主线  相似文献   

4.
数学概念是反映一类数学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正确理解概念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高中数学"内容多,时间紧",许多教师在概念教学上不肯多花时间,导致对概念的本质内涵及外延理解不透彻,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如何有效地实施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而"变式教学"是提高数学概念课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之一,可以让学生在变式比较中加深对数学概念本质的理解. 一、变式和概念性变式 变式是使提供给学生的各种直观材料和事例不断变换呈现的形式,以便其中的本质属性保持恒在,而非本质属性则不常出现(成为可有可无的东西).变式教学是运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对有关数学概念、定理、习题等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背景的变化,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中探求规律,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5.
<正>合作交流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教学形式,旨在通过师生和生生的有效互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理解数学,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高中数学知识是抽象且复杂的,许多内容对思维要求较高,而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这样学生在个别知识点的理解上难免会出现思维障碍,如果教学中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平等的、民主的学习环境,学生就可以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见解.  相似文献   

6.
数学教学的实质是思维过程的教学.而比较方法是认识和思维的基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善于运用比较的方法,就能帮助学生有效地认识所要研究的对象,把握它们的属性、特征和相互关系,达到理解和掌握知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无理方程”教学是初中阶段继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之后的教学内容.很多老师往往因考试要求不高或对教学内容的内涵理解不深,把知识和方法“直截了当”的“奉送”给学生,掩盖了学生必要的“思维过程”,这种做法,由于缺乏渐悟或顿悟的过程,学生获得的仅仅是机械的记忆和简单模仿.  相似文献   

7.
数学理解是数学教育的中心问题(Sierpinska,1994)."理解"这个术语广泛用于数学教育文献中,探询"理解"的确切定义一直持续了很多年.Brownell and Sims(1946)感到数学理解是一个很难定义和陈述的概念,不容易找到和形成一个技术上准确的"理解"的定义.由于理解自身的复杂性,任何模型或隐喻注定都是不充分的(Pirie,1988).  相似文献   

8.
余刚 《中学数学》2023,(6):42-44
初中数学内容开始从感性知识转向理性知识,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抽象概念不能良好理解、性质知识学习容易掉队、规则知识不能快速实践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中以“有理数”的教学为例,设计采用信息化2.0教学技术,对抽象概念使用互联网访问实际案例的情境化教学来帮助学生物化理解,对渐进式的性质知识使用弹幕互动来帮助教师掌握学生掉队节点,对运算规则使用编程演练来帮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本文中所提策略和方法,将数学知识的教学与多种信息技术有机融合,做出了将信息技术深度融入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初步尝试,可为他人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徐兆洋 《数学通报》2012,51(1):41-44
1 数学理解型教学的涵义教学具有理解性,理解是数学教学的内在品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各种方法或手段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积极地、正确地理解.创设情境可以建立日常经验与课本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运用变式可以突出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内涵.搭建脚手架能够创建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教学任务,促进学生理解的实现.举例是数学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围绕某一主题列举各种典型例题,帮助学生理解有关知识之间的联结,建立比较完善的认知结构.教育技术的动态演示功能使得有时难以用语言描述的数学知识具体、直观、形象,能够促进和加深学生的理解,并且为学生的理解创造各种各样的条件.事实上,教学总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展开的,数学教学内在地包含理解.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本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掌握数学方法,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获得"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使学生在数学的知识、思维、方法以及认真严谨、理性精神、创新思维等方面得到发展.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关键在于课堂.课堂是数学教学的主阵地、主战场,是实施数学教育最重要的平台.  相似文献   

11.
徐为  谭金锋 《大学数学》2013,29(1):144-148
"动态生成"教学观的建立旨在摆脱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从根本上正确理解课堂教学的复杂性和动态性,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大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态环境.在用动态生成的视角审视当前大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文章对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动态生成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策略:更新教学观念,精心预设弹性化的数学课堂教学方案;根据学生课堂反馈情况及时调整预设,并及时捕捉可利用的动态资源,为学生的生成创造可能的机会;加强教学研究,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智慧.  相似文献   

12.
在高三数学复习教学中,教师一贯注重的是一个"讲"字,在课堂上一味地追求知识、思想与方法的教授,而忽视学生的认知规律,忽略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导致课堂教学效率总不那么尽如人意.如何让复习教学在以知识为基本媒介的支撑下,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思"、"如何想",并走向自觉地思、自觉地想的过程实现新课程理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提出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的教学以解题为中心,新授课的教学匆匆而过,转而进行习题训练,企图通过解题来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提升能力.而对概念的提出过程、概括提炼过程,公式、定理、法则的形成过程,解题思路的发现过程,解题方法的总结提炼过程等重要知识的来源匆匆带过.其结果是学生通过模仿可能会解一些简单、基础的题,但由于缺乏对数学思维过程的理解、数学思想方法的领悟、数学本质的揭示,因而学习兴趣不浓,数学思维能力不强.长此以往,数学思维能力就得不到提升.数学教学应如何展示思维过程,让学生领悟数学思想,揭示数学本质?笔者通过“数学归纳法”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4.
数学教学是在教师的主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学习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发展智力的过程,是学生认知结构发展的主要途径.在高中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以教师讲解为主,这有助于知识系统的形成,有利于学生较快、较准确地形成数学概念,理解有关知识下面提出几点高中数学教学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5.
马驰 《数学通讯》2013,(4):38-39
"导学案"教学是以学案为载体,导学为方法,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草根教学模式,能在最大程度上缩小教学差异,有助于"共同进步",因而成了时下打造高效课堂很受热捧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诸多中学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托.它在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结构、促使教师革新教学观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等方面起到了一些积极的作用.但是,受制于教学理念、理解、经验、能力和习惯,在实践"导学案"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笔者认为高中数学课堂引入"导学案"教学模式值得商榷,期望得  相似文献   

16.
张俊 《中学数学》2024,(6):48-49
数学教学需要“一以贯之”,按照一个方法,从始至终不断纵深,建构对知识和方法的整体理解,从而将所学知识网络化,引导学生深度思考与学习.对于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相关结论的证明恰好体现了数学“一以贯之”的教学要求和思想.  相似文献   

17.
吴新建 《数学通报》2015,(2):47-49,54
看了文[1]对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缺失"的分析,笔者作为一位一线教师,对此感同身受.《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阅读自学等学习方法的转变".笔者感到,要真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确应将数学探究教学植根于日常教学活动中去,让探究成为数学课堂的"常态",而不只是靠每  相似文献   

18.
坚持"以课本为本"的原则,深入把握教材编写意图,紧密围绕章节知识核心和核心思想组织教学,已是中学数学教学界的基本共识. 教材的知识内容是平面固化的,而实际的教学是多维灵动的,因此,坚持"以课本为本"原则的同时,还需要明确反对"照本宣科"式的低级教学. 拓展数学教育内涵,增益课程教学价值,需要致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理解进程,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思想智慧,因而需要在课堂教学中以丰富多彩的方式多维度地呈现数与形的美与理,需要在重现知识被创造的过程中融入教师个人探究数学和理解数学的经验与心得,需要概括并总结蕴含于知识内部的辩证规律、思想智慧和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9.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反映出老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体现了以数学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为载体的"思维的教学"的基本特征.许多初中数学教师对苏教版数学七年级上"有理数的乘法"教学中的问题情境产生困惑,感觉学生对水位的知识不是很熟悉,并不贴近学生的生活.即使有老师的讲解,学生理解这个抽象的过程还是有困难.所以说在有理数的乘法中,创设"负数×负数=正数"的实际  相似文献   

20.
张俊忠 《中学数学》2015,(6):37-39,81
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在1866年提出了"生物发生原理",即"个体发育史重蹈种族发展史".将此类推于数学教育将得出:个体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过程遵循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把数学史作为教学线索,不明确地谈论数学史,用数学史来启示教学,这就是数学发生教学法.一、发生教学法的策略运用发生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的关键在于教师,对教师的要求是:(1)要全面了解所教主题的历史;(2)要理解该主题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3)掌握一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