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三维含时量子散射理论模拟了H+GlH体系在BW2,mBW2,G3势能面上的动力学行为.其计算结果表明,振动量子态对反应几率影响很大;势能面的地形对转动量子态如何影响反应几率起重要作用;反应几率表现出"黄金规则".此外,BW2,mBW2势能面上的反应几率几乎相同,而G3势能面上的反应几率较前者低,大概由于G3的势垒高的缘故.  相似文献   

2.
用三维含时量子散射理论模拟了H+CIH体系在BW2,mBW2,G3势能面上的动力学行为,其计算结果表明,振动量子态对反应几率影响很大;势能面的地形对转动量子态如何影响反应几率起重要作用;反应几率表现出“黄金规则”,此外,BW2,mBW2势能面上的反应几率几乎相同,而G3势能面上的反应几率较前者低,大概由于G3的势垒高的缘故。  相似文献   

3.
4.
本文基于振动绝热性分析,用量子散射理论研究I+HI′(v)→IH(V′)+I′反应几率的振荡行为,其中双原子间相互作用势和振动本征态是Morse振子的严格解.在计算反应几率时采用分布高斯基(Distributed Gaussian Basis Sets;DGBS)展开方法,既保持了反应几率的解析表达式,又有效地简化了计算.计算结果明显地揭示了反应几率在低碰能区域的振荡行为.对反应机理也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用动力学李代数方法描述了量子反应散射问题 .对共线交换反应A BC→AB C ,得到了含有主要动力学参数的反应跃迁几率的解析表达式 .计算了共线反应散射过程H H2 (n =0 )→H2 (n′ =0 ) H的反应跃迁几率 .结果表明 ,动力学李代数方法对计算反应几率是非常有效的 .  相似文献   

6.
Π态双原子分子Λ分裂引起的量子干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o interpret theoretically the abnormal phenomenon in the experiment of collision-induced rotational energy transfer of CO(A1Π,v=3)with He by Sun et al.,the time dependent first order Born approximation,and the long-range interaction potentials and“straight-line”trajectory approximation are taken into account. A theoretical model of quantum interference of Π-state diatomic molecules,which originates from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Λ-related collision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is presented. The abnormal phenomenon of σε→ε'ΔJ=0<σε→ε'ΔJ=±1 for He is also interpreted successfully. At first the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of collision-induced quantum interference on rotational energy transfer is reported;then a theoretical model of quantum interference of Π-state diatomic molecules,which originates from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Λ-related collision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s,is presented;in the end the results have been discussed and concluded.  相似文献   

7.
基于最新的6SEC势能面,用邓从豪等提出的LCAC-SW方法计算得到了共线反应F+H~2(v=0)→HF(v')+H的态-态反应几率,计算结果准确地反映出势能面的特点,进一步证明LCAC-SW方法是一成功的量子散射方法。  相似文献   

8.
孙志刚  张东辉 《化学进展》2012,24(6):1153-1165
本文回顾了最近十几年利用量子波包方法研究气相分子反应散射动力学的工作进展,特别是在态-态分辨水平上的工作进展。比较详细地讨论了目前存在的利用量子波包方法计算态-态微分截面的几种方法。目前态-态分辨的波包动力学计算可以精确地预测三原子和四原子分子反应散射的各种信息,文章最后对几个典型的利用波包方法在态-态分辨水平上研究过的三原子和四原子反应散射体系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利用ab initio 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自旋禁阻的传能反应O(1D)+CO2(1Σ+g)→O(3P)+CO2(1Σ+g)的反应机制, 通过中间化合物CO3的单、三重态的势能面交叉点的确认, 证明了中间物传能机理的可行性. 同时计算了交叉点处的自旋-轨道偶合和面间跃迁几率, 进一步证明了中间化合物CO3的形成在传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利用无限维李代数方法处理了在BC分子能谱中含有二级与三级非简谐项的散射体系A+BC的平-振能量传递问题,获得了散射过程的含有主要动力学参量的跃迁矩阵元和跃迁几率的解析表达式  相似文献   

11.
当pH探针应用于ClO2^--S2O3^2-非线性反应体系动力学研究时,发现了封闭体系的pH准振荡和CSTR中的pH稳态振荡现象,在CSTR中振荡的pH与铂电位同相位,且与闭系中小峰性质相同,反应机理包括氯氧化合物自身反应,氯氧化合物-硫化合物反应,硫-硫反应。以硫价态变化驱使的动力学模型模拟出闭系准振荡和CSTR中pH稳态振荡。该模型也为解释反应-扩散体系中的pH前沿波提供模型机理。  相似文献   

12.
对反应A+B=AB, 将反应物A+B的波函数生成物AB的组态波函数正交展开, 可以得到AB键形成时σ键和π键所占的比例, 从而提供了一种研究分子间相互作用本质的半定量方法。以BH3+CO=H3BCO反应为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化学反应中的双稳性的临界现象及Landau相变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欧发  吴福根 《化学学报》1996,54(3):218-225
本文通过两个典型事例,即Langmuir形式的交换过程和Schlogle用以模拟一级相变的自催化反应,阐明化学反应系统的双稳性临界现象同样可以纳入Landau相变理论的模式。从而进一步揭示了双稳系统一级相变线临界点的二级(连续)相变特征,同时也揭示了作为远离平衡的化学反应双稳性临界现象的共性,以至于在更大范围内临界现象的共性。将相变的Landau理论,由原来的处于热平衡的凝聚物质推广到范围更宽广,表现更为丰富多彩的远离平衡系统的临界现象。  相似文献   

14.
许宗荣  田之悦 《化学学报》1995,53(11):1041-1046
应用多声子无辐射跃迁理论研究热环合反应, 给出热环合反应速率的一般公式。在高温条件下得出反应速率和活化能公式。所得公式可适用于多个环合点的热环合反应。  相似文献   

15.
三种有机底物的B-Z反应系统当受Ag^+干扰时显示类似的实验结果。这些结果可由FKN机理得以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熵是化合物的重要热力学函数之一,最近有人对此作了改进性计算。计算依据主要取自热力学、光谱学实验数据(如比热、振动频率和转动光谱常数)。对于一些不稳定的反应中间体,尤其是过渡态,上述实验几乎无法进行,熵的实验数据很难获得。Benson等人曾提出过渡态熵的估计方法,但不是纯理论性的。我们利用量子化学对反应体系势能面的研究成果,获得过渡态的谐振动频率、鞍点几何构型,从理论上探讨了过渡态熵的计算。据统计力学,过渡态熵可表示为:  相似文献   

17.
马思渝  傅孝愿 《化学学报》1992,50(8):811-816
n-烯基硝酮的分子内环加成反应可能得到氧桥和碳桥的两种产物, 但N-3-丁烯基硝酮却只有单一的氧桥产物, 已被用来合成一系列新的区域专一性人化合物。弄清此反应机理是很有意义的。本文用过渡状理论和AM1方法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虽然存在得到两种产物的平行反应, 但由于这两个反应的速率常数之比很大, 基本上只得到单一的氧桥产物。生成氧桥产物的反应活化焓比较小, 活化熵比较大。活化熵对反应速率常数比值的贡献是不可忽略的。  相似文献   

18.
居冠之  陈德展 《化学学报》1990,48(8):731-736
我们利用超球坐标对共线Cl+HCl(V-3)→ClH(V'≤3)+Cl作了一维精确量子计算,计算所用势能面是LEPS型,Et=-3.23KJ/mol, 得到了态态反应几率等动力学信息, 通过分析结果发现, 反应是振动绝热的, 即以对角(V'-V')反应几率为主,非对角(V' V')反应几率小于0.1, 反应几率随总能量表现出强裂地振荡, 在有阱的势能面上动力学共振增强。  相似文献   

19.
赵成大  夏欣夫 《化学学报》1986,44(12):1204-1210
本文用内禀反应坐标法讨论了甲硫醛分子的脱氢反应机理. 在4-31G基组上对此反应做了量子化学从头计算和反应路解析, 得出过渡态结构, 反应势能曲线, 活化能, 反应热以及沿反应坐标反应系的一些物理量的变化, 并对过渡态做了振动分析. 所得结果与甲醛,甲硫醇和甲醇等分子的脱氢反应结果做了对比. 还给出沿反应坐标分子间弹性碰撞阶段和最佳碰撞角等信息. 同时, 计算了反应的频率因子A,讨论了反应速率常数k值与温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马思渝  傅孝愿 《化学学报》1994,52(3):217-222
本文用AM1 MO方法和过渡状态理论研究N-4-己烯基硝酮分子内环加成反应的机理, 计算两个平行反应(a, b)的速率常数的比值, 得到与实验吻合的结果。计算结果还表明, 由于N-5-甲基的电子效应, 使得反应b的活化焓降低, 同时, N-5-甲基引起的构型变化, 使得反应b的活化熵增高(绝对值变小), 这使得K~b/K~a值明显增长, 是区域选择性发生较大改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