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pH10的NH_4OH-NH_4Cl介质中,DBC-CPA在示波极谱上产生两个还原峰、峰电位分别为-1.11V和-1.19V(vs.SCE)。加入钡离子后两峰消失。在-1.15V处出现一新的还原峰,峰形稳定,峰高与钡离子浓度在5×10~(-9)-7×10~(-8)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配合物的组成比为Ba~(2+):DBC-CPA=1:2,极谱峰的性质为配合物吸附波,该波可直接用于水样中痕量钡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铀(Ⅵ)-5-Br-PADAP-磺基水杨酸三元配合物的极谱配位吸附波。在pH为7.5-8.2的醋酸、三乙醇胺、乙醇底液中,该波的峰电位在-0.6855V(vs.SCE)。在1.00×10~(-7)-1.00×10~(-5)mol·dm~(-3)范围内,铀(Ⅵ)浓度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对极谱波的电流、电位性质进行了研究,测定了配合物的组成、表观稳定常数和离解及生成速率常数。  相似文献   

3.
在pH2.5的盐酸-邻苯二甲酸氢钾缓冲溶液中,得到锑-茜素紫配合物的单扫极谱吸附波。峰电位在-0.41V(vs.SCE),锑(Ⅱ)浓度在1.6×10~(-8)~7.4×10~(-7)mol/L间与导数峰高成正比。用拟定的方法测定样品,获得了满意结果。本文对极谱波性质、配合物组成和电极过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分别研究Ga(Ⅲ)、Sn(Ⅳ)、Pb(Ⅱ)等离子与桑色素体系的伏安或极谱行为的基础上,试验了Bi(Ⅲ)-桑色素体系的极谱行为。在0.2mol·L~(-1)氯乙酸-氯乙酸钠(pH=2.5)介质中Bi(Ⅱ)-桑色素配合物于单扫描示波极谱仪上在—0.17V(vs.SCE)电位处产生一良好的配合物吸附还原波。其二阶导数峰电流ip″与Bi(Ⅲ)在8.0×10~(-8)~4.0×10~(-6)mol·L~(-1)浓度范围内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示差脉冲极谱技术研究Pb(Ⅱ) 络合剂(β N 三丙酸)体系。依据实验得到的极谱峰电位的移动随溶液pH值的变化关系曲线,建立合适的金属络合物体系模型。用计算机分析程序,通过求解体系的质量平衡方程及拟合实验络合物形成曲线,优化得到金属络合物的稳定常数。计算机分析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pH值范围内,溶液中存在四种金属络合物:PbH2L+、PbHL、PbL-、PbL(OH)2-,其稳定常数(logβ)分别为:16.23±0.04、12.42±0.01、4.11±0.05、9.43±0.02。  相似文献   

6.
在0.1 mol/L的B-R底液(pH=4)中,用单扫描示波极谱法可以得到一个灵敏的6 巯基嘌呤与二价铜离子配合物的导数还原峰,其峰电位为-0.40 V(vs.SCE),其二阶导数波高与6 巯基嘌呤溶液在 4×10-7~1×10-5mol/L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 3×10-8 mol/L.该法可用于药物中 6 巯基嘌呤的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8 7%.对6 MP Cu2+在汞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特别是对其吸附性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钒(V)-5-Br-PADAP-H_2O_2三元配合物的配位吸附波。在O.60M磷酸底液中,该波的峰电位为-0.05V(vs SCE),在8.00×10~(-8)~2.00×10~(-5)M浓度范围内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对极谱波的电流—电位性质进行了研究,求得了配合物的组成、表观稳定常数和离解及生成速率常数。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了铀(Ⅵ)-5-Br-PADAP-磺基水杨酸三元配合物的极谱配位吸附波。在pH为7.5-8.2的醋酸、三乙醇胺、乙醇底液中,该波的峰电位在-0.6855V(vs.SCE)。在1.00×10-7-1.00×10-5mol·dm-3范围内,铀(Ⅵ)浓度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对极谱波的电流、电位性质进行了研究,测定了配合物的组成、表观稳定常数和离解及生成速率常数。  相似文献   

9.
镉(Ⅱ)-meso(4-磺基苯)卟啉络合物的极谱伏安行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小萍  张勇  潘景浩 《分析化学》2001,29(3):290-292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循环伏安法考察了镉与meso(4-磺基苯)卟啉在强碱性溶液中形成的络合物的特性.结果表明,加入Cd(Ⅱ)后该卟啉的索瑞特(Soret)吸收带发生发红移,循环伏安图上出现了新的还原峰,峰电位为-1.20V(vs.SCE),络合物的络合比为11,稳定常数β=1.19×107.本文还用多种电化学技术证明了络合物的还原峰电流具有吸附特征;用示波极谱法二阶导数波测试了峰电流与镉离子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镉离子在3×10-7~1×10-5mol/L的浓度范围内与络合物峰电流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并求得了电极反应的电子转移数为2.此外本文还对络合物的电极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丙酸睾丸素的单扫描示波极谱测定法及其电极反应机理。在pH6.5的B-R缓冲溶液中,丙酸睾丸素于电位-1.40V(vs.SCE)处产生一个灵敏的极谱还原峰,峰电流与浓度在2.7×10~(-7)~4.5×10~(-5)mol/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检测限达1.0×10~(-7)mol/L。方法用于分析注射液样品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杂多酸示波极谱法测定磷酸根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王长发  娄天军 《分析化学》1993,21(6):644-647
在pH=1的HCl和25mg/ml抗坏血酸存在的溶液中,磷酸根和钼酸根形成具有极谱活性的磷钼杂多酸。该杂多酸在NH_3-NH_4Cl(pH=9.9)底液中产生—灵敏极谱还原波,其峰电位为-1.12V(vs.SCE)。导数波高与磷酸根浓度在5×10~(-8)~4×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下限2×10~(-8)mol/L。利用反应速度的不同消除了大量硅酸根的干扰。文中对极谱波的性质做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在0.15 mol/L HAc-NaAc(pH 3.2)介质中,In(Ⅲ)-NCP(2,9-二甲基邻菲咯啉)配合物在2.5次微分极谱图上产生良好的吸附还原波.其峰电位为-0.40 V,峰电流与In(Ⅲ)浓度在4.0×10-8~2.0×10-6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8.0×10-9 mol/L.应用该法测定了氢氧化铝和陶瓷颜料中的微量铟,结果满意.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极谱波的性质及其机理.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铅(Ⅱ)-4-(对-硝基苯偶氮)间苯二酚(AV)配合物在滴汞电极上的极谱行为。在pH 10.1的0.3 mol/L氯化钾介质中,铅(Ⅱ)-AV配合物于-0.61 V(vs.SCE)电位处产生一良好的吸附还原波,波高与铅的浓度在4.5×10~(-18)~1.3×10~(-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5×10~(-8)mol/L。该方法用于头发、染料中微量铅的测定,结果满意。对极谱波的性质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铜-铋试剂配合物吸附波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成孝  郭雷 《分析化学》1990,18(6):560-562
本文提出极谱测定微量铜的铜-铋试剂新体系。在0.064mol/L KOH,0.16mol/L NH_3·H_2O,1.28×10~(-4)mol/L铋试剂溶液中,铜(Ⅱ)-铋试剂配合物在单扫示波极谱上有一灵敏的配合物吸附波。铜浓度在8×10~(-9)~8×10~(-7)g/ml范围内与导数波高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将该休系应用于铝合金中痕量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建立了Bi(Ⅲ)-XO体系在单扫示波极谱仪上测定微量铋的方法。以0.13mol/lHAc-0.13mol/lNaAc为支持电解质,该体系有一灵敏导数极谱波,峰电位为-0.25 V(vs.SCE)。峰电流与铋的浓度在5.0×10~(-8)~1.5×10~(-6)mol/l范围内成正比。确证了该极谱波属于络合吸附波。  相似文献   

16.
在示波极谱仪上,0.5M(NH_4)_2SO_4底液中,pH=4.5时,Al~(3+)-Cup体系在-1.31V(VS.SCE)产生较大的还原电流,浓度在7.4×10~(-7)-3.0×10~(-5)M,与峰电流有线性关系。-1.31V的峰电流是Al-Cup配合物的氢催化波。在试验条件下,配合比为1:3,质子化的Al~(3+)-Cup配合物吸附于电极上还原,产生氢气。释出的配合物再从溶液中的NH~+_4获得质子,吸附于电极产生催化电流。  相似文献   

17.
纯铝中微量钴的极谱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钴在1.2×10~(-6)mol·L~(-1)二氮菲-0.02mol·L~(-1)硫脲-6.0×10~(-4)mol·L~(-1)四乙基碘化铵-0.11mol·L~(-1)亚硫酸钠介质(氯化铵-氨水缓冲溶液、pH为9.50)中产生灵敏的极谱催化波;峰电位为-1.68V(vs.SCE),检出限1×10~(-10)mol·L~(-1),钴离子浓度在1×10~(-10)~3×10~(-8)mol·L~(-1)范围内与峰高呈线性关系.体系选择性好,操作简便.用于测定纯铝中1×10~(-7)%以上的钴,重现性好,回收及对照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极谱法证明碘离子和镉离子在水溶液中生成配值数自1到6的六种络合物,其各级稳定常数,在以高氯酸钠为维持溶液离子强度的惰性支持电解质时,在25℃时,K_1=40.74±0.4,K_2=(3.72±0.12)×10~2,K_3=(2.95±0.02)×10~4,K_4=(2.37±0.07)×10~5,K_5=(1.04±0.10)×10~5,K_6=(3.70±0.10)×10~4.同时也测定了在18℃和30℃时的各级稳定常数.并计算了在不同配位体浓度时溶液中各种络离子的百分组成,??值和热力学函数(热函,熵和自由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19.
锑(Ⅲ)-5-Br-PADAP极谱络合吸附波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0.20mol/L甲酸盐缓冲溶液(pH3.8)中,Sb(Ⅲ)-5-Br-PADAP络合物在单扫示波极谱仪上产生一良好的极谱波,峰电位-0.53V(vs.SCE),峰电流与锑浓度在4.1×10~(-8)~8.2×10~(-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实验表明,该波属于络合吸附波。方法已应用于铜合金中锑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在PH7.6的10%三乙醇胺溶液中,用快速扫描伏安法,可获得茜素S以及铝-茜素S配合物的吸附还原峰,峰电位分别为-0.63V和-0.74V(vs.SCE)。起始电位置于-0.65V时,只出现配合物的还原峰,其导数峰的高度与铝的浓度在1.2×10~(-9)-1.0×10~(-7)M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为6×10~(-10)M。电极反应是吸附于电极表面上的配位体由醌型还原为氢醌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