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光合细菌Chromatium vinosum可溶性氢酶的EP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合细菌 Chromatium vinosum可溶性氢酶经 5次柱层析 ( DE-2 3,TSK-DEAE( ) ,Ultragel Ac A-4 4 ,TSK-DEAE( ) ,Superdex TM75 )分离后被纯化 365倍 ,得率为 32 % ,其催化放氢的活性为 8.4μmol H2 /( min· mg prot) .氧化态可溶性氢酶在 4 5 K下 ,产生了 Ni( )的典型 EPR信号 ( gx,y,z=2 .37,2 .1 6,2 .0 1 6和 gx,y,z=2 .30 ,2 .2 3,2 .0 1 6) ;在 1 0 K下 ,没有出现膜结合态氢酶中存在的 [3Fe-4 S]簇特征 EPR信号 .可溶性氢酶被 H2 还原后 ,Ni( )的特征 EPR信号消失 ,同时出现一个 [4 Fe-4 S]簇的特征 EPR信号 ( gx,y,z=1 .88,1 .90 ,2 .0 4 5 ) .研究结果表明 ,C.vinosum可溶性氢酶在结构和功能上不同于膜结合态氢酶 ,是一种新的催化放氢的 Ni Fe-氢酶  相似文献   

2.
本文证明鸡心线粒体辅酶Q-细胞色素c还原酶,于低离子强度下经Triton X-100增溶,亲和层析分离,得到单分散相的酶-Triton复合物。每微克分子酶含有低于0.15μmol辅酶Q以及12μmol的磷脂。还原态鸡酶的细胞色素b在α区表现两个吸收高峰,位于558,562nm;细胞色素c_1的α-吸收峰为553nm。SDS凝胶电泳指出,纯化的酶复合物至少由9个亚基组成。在高浓度盐和Triton X-100的作用下,酶复合物被解离为亚基复合物。三只氧化还原亚基(细胞色素b,c_1和Fe-S蛋白)被进一步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3.
林英武 《化学进展》2012,(4):589-597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在生命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血红素类蛋白。细胞色素b5(Cyt b5)是血红素蛋白的一个典型代表,在生物体内通过多种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来执行其生物功能。目前所揭示的与Cyt b5相关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包括:细胞色素b5-细胞色素b5还原酶,细胞色素b5-细胞色素P450,细胞色素b5-细胞色素c,细胞色素b5-肌红蛋白或血红蛋白,细胞色素b5-融合蛋白(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绿色荧光蛋白GFP)和细胞色素b5-转运蛋白(蔗糖转运蛋白SUT1和山梨醇转运蛋白SOT6)等。同一蛋白能与众多不同蛋白相互作用的事实,使我们认识到某些特定蛋白的生物学重要性。另一方面,研究同一蛋白与不同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将会进一步加深我们对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理解,以及指导新颖蛋白的理性设计与最终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证明整体英膜红假单孢光合菌Rhodospseudomonas Capsulata的氢酶有再循环利用分子氢,支持固氮活性的功能。从这个菌分离的铁氧还蛋白若以分子氢为电子供体,可被细菌自身的氢酶催化还原。分子氢-氢酶系统产生的还原力经Fd可偶联于固氮酶的乙炔还原反应。从荚膜红假单孢菌的粗提液分离到一个天然分部,具有电子载件的功能,参与分子氢-氢酶系统和固氮酶乙炔还原活性之间的电子传递。在这一天然分部内分离提取了一个低电位的细胞色素C_3,并检测出了NADPH专一、偶联甲基紫精的黄递酶活性。本文对Fd-细胞色素C_3复合体作为荚膜红假单孢菌的电子载体系统参与氢代谢和光合固氮间的联系的可能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新的吲哚-2-酰胺衍生物作为环氧合酶-2/5-脂氧合酶(COX-2/5-LOX)双重抑制剂,并评估了它们的抗增殖活性.其中,(5-氯-1-(4-氟苄基)-1H-吲哚-2-基)(4-(4-甲氧基苄基)哌嗪-1-基)甲酮(12h)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人胃癌细胞(SGC-7901)和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的抑制活性强于塞来昔布;(5-氯-1-(4-甲氧基苄基)-1H-吲哚-2-基)(4-(4-甲氧基苄基)哌嗪-1-基)甲酮(7b)对A549 (IC_(50)=6.47μmol·L~(-1))和HCT-116 (IC_(50)=13.80μmol·L~(-1))细胞表现出显著的抗增殖活性.化合物7b作为抗增殖实验中最具潜力的化合物,显示出良好的COX-2(IC_(50)=85.04nmol·L~(-1))和5-LOX (IC_(50)=125.3 nmol·L~(-1))抑制活性.对接分析表明,吲哚环上的取代基有利于改善化合物与酶的亲和力.进一步的研究证实7b可以剂量依赖性地诱导A549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通过合成得到了一系列新颖的苯并[b]氧杂棘-5(2H)-酮类化合物单晶,结构经~1HNMR,~(13)CNMR和HREIMS确证,E-7-[(2,5-二羟基苯基)甲亚基]氨基-3,4-二氢-苯并[b]氧杂棘-5(2H)-酮(8k)和E-7-[(2,3,4-三羟基苯基)亚基]氨基-3,4-二氢-苯并[b]氧杂棘-5-(2H)-酮(8n)的结构经单晶X衍射方法进一步确证.系统测试了化合物对蛋白酪氨酸激酶(PTKs),如ErbB1,ErbB2,c-Met,ALK,FGFR1,RET和KDR等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含有邻苯二酚片段的化合物对蛋白酪氨酸激酶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其中E-7-[(3,4-二羟基苯基)甲亚基]氨基-3,4-二氢-苯并[b]氧杂棘-5(2H)-酮(8i)对ErbB1和ErbB2的IC50分别为1.0和0.33μmol/L,8n对RET的IC_(50)为0.7μmol/L,7-[(3,4-二羟基苯基)甲基]氨基-2,3,4,5-四氢-苯并[b]氧杂棘-5-醇(10b)对ErbB2的IC_(50)为1.02μmol/L.  相似文献   

7.
自然界中,[NiFeSe]氢化酶比[NiFe]氢化酶具有更高的催化产氢活性和特殊的耐氧性。其较高的催化活性机制被认为跟[NiFeSe]氢化酶上所取代的硒(Se)原子密切相关。因此,[NiFeSe]氢化酶的特殊结构、性质及催化机制强烈激发科学家们设计并合成各种模拟[NiFeSe]氢化酶活性中心的镍铁硒或镍硒配合物(也即受生物启发的模拟物)。本论文工作首先合成及结构表征了六个基于双硒配体与含二茂铁的双膦配体的镍硒配合物(2a–2c,3a–3b,4);然后将这些镍硒配合物用作[NiFeSe]氢化酶的功能模型物,利用电化学方法,以三氟乙酸为质子给体测定了相应的电催化产氢活性。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分别研究了双硒配体上不同的取代基团,及含二茂铁的双膦配体上不同取代基等结构修饰方式对镍硒配合物催化产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镍硒配合物的催化产氢活性跟双硒配体及双膦配体的结构有很大关系,对应的催化转化频率(TOF)分别为12182 s?1(2a),15385 s?1(2b),20359 s?1(2c),106 s?1(3a),794 s?1(3b),13580 s?1(4)。其中,1,2-二硒-4,5-二甲基和1,1’-双(二苯膦)二茂铁配体与镍离子配位形成的镍硒配合物2c具有最好的电催化活性(TOF=20359 s?1),其产氢性能已大大超过先前我们课题组所报道的由1,2-苯二硒、1,1’-双(二苯膦)二茂铁所配位形成的镍硒配合物1(TOF=7838 s?1)。  相似文献   

8.
以前期结构优化得到的Rho激酶I(ROCK I)抑制剂N-(1H-吲唑-5-基)-1-(4-甲基苄基)吡咯-3-酰胺(I)为先导结构,采用拼接原理,设计合成16个新型含取代的四氢嘧啶-2-酮结构的吲唑类衍生物,并经~1H NMR,~(13)C NMR和HRMS确证目标产物的结构.生物活性结果显示,1-(1H-吲唑-5-基)-3-(4-硝基苯基)四氢嘧啶-2(1H)酮(8a)和4-(3-(1H-吲唑-5-基)-2氧四氢嘧啶-1(2H)-基)苯甲腈(8b)具有较好的ROCK I抑制活性,IC_(50)值分别为6.01和9.46μmol·L~(-1);离体实验显示化合物8a和8b具有较好的舒张脑基底膜动脉的活性,EC_(50)值分别为15.92和20.61μmol·L~(-1).  相似文献   

9.
利用自组装法以聚苯乙烯有序多孔膜为膜板制备聚乙烯醇微透镜阵列膜.在pH6.89的磷酸盐(PBS)缓冲溶液中,固载在聚乙烯醇微透镜阵列膜修饰的玻碳电极上的细胞色素c于0.072V(vs·Ag/AgCl)处显示一对准可逆的氧化还原峰,是细胞色素c血红素辅基Fe(Ⅲ)/Fe(Ⅱ)电对的特征峰.考察了扫速、溶液pH及支持电解质浓度等因素对细胞色素c电子传递的影响,体系的表观异相电子传递速率常数k0为2.98×10-6cm·s-1.  相似文献   

10.
设计合成并评价了一系列他克林-丁苯酞杂合物作为多功能胆碱酯酶(ChE)抑制剂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活性.结果表明,他克林-丁苯酞杂合物对两种胆碱酯酶均表现出抑制活性.其中3-丁基-6-((7-((1,2,3,4-四氢吖啶-9-基)氨基)庚基)氧基)异苯并呋喃-1(3H)-酮(10b)显示出最优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IC50=38.65nmol·L-1)抑制活性,高于他克林(IC50=200.70 nmol·L-1)约5倍. 3-丁基-6-((8-((6-氯-1,2,3,4-四氢吖啶-9-基)氨基)庚基)氧基)异苯并呋喃-1(3H)-酮(10g)显示出最好的丁酰胆碱酯酶(BuChE,IC50=33.69nmol·L-1)抑制活性,其值与他克林(IC50=27.12nmol·L-1)相似,高于多奈哌齐(IC50=7530nmol·L-1)约220倍.在大鼠海马体神经元细胞Aβ诱导损伤模型中,测试化合物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Rat hippocampal neurons)中ROS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大多数化合物均能对Aβ1-42诱导的大鼠海马体神经元细胞分泌的ROS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2种含氮类大豆苷元衍生物,4,7-二((甘氨酸钠)羰基)甲氧基异黄酮(L1)和4′,7-二(肼羰基)甲氧基异黄酮(L2)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大豆苷元衍生物的抗氧化性能,评价了其对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吸附能力,以及对人体血红细胞抗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大豆苷元衍生物在生理pH条件下的抗氧化活性优于维生素C,特别是在清除羟自由基和抑制人血红细胞溶血方面,大豆苷元衍生物抗氧化能力表现更为突出。大豆苷元衍生物的羟自由基清除活性IC50值是维生素C的104倍。  相似文献   

12.
以豆腐果苷为原料,与4-取代苯乙酮发生Claisen-Schimidt反应,得到一系列E-4-β-D-吡喃阿洛糖苷-苯乙烯基-4-取代苯酮衍生物1a~1e,再将1a~1e与邻氨基苯硫酚发生1,4-Michael反应,得到2-(4-β-D-吡喃阿洛糖苷-苯基)-4-芳基-2,3-二氢-1,5-苯并硫氮杂革衍生物2a~2e,以上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其结构经1H NMR,IR,MS加以确证,并对2a~2e进行了药理活性筛选.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具有良好的镇静活性.其中,化合物2a(200 mg·kg-1),2b(200 mg·kg-1),2c(200 mg·kg-1),2d(200 mg·kg-1),2e(200 mg·kg-1)与豆腐果苷相比较具有更强的活性.  相似文献   

13.
以豆腐果苷为原料,与4-取代苯乙酮发生Claisen-Schimidt反应,得到一系列E-4-β-D-吡喃阿洛糖苷-苯乙烯基-4-取代苯酮衍生物1a~1e,再将1a~1e与邻氨基苯硫酚发生1,4-Michael反应,得到2-(4-β-D-吡喃阿洛糖苷-苯基)-4-芳基-2,3-二氢-1,5-苯并硫氮杂衍生物2a~2e,以上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其结构经1H NMR,IR,MS加以确证,并对2a~2e进行了药理活性筛选.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具有良好的镇静活性.其中,化合物2a(200mg·kg-1),2b(200mg·kg-1),2c(200mg·kg-1),2d(200mg·kg-1),2e(200mg·kg-1)与豆腐果苷相比较具有更强的活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化学与生物活性相结合的集成筛选方法,从海底沉积物样品(-68 m)中分离得到一株霉酚酸的产生菌短密青霉菌(Penicillium brevic Bompactum OUCMDZ-4920).从其寡营养发酵产物中分离获得了包括8个霉酚酸类化合物在内的11个化合物,其中外消旋的brevicolides A(1)和B(2)为新化合物.通过光谱分析、电子圆二色谱(ECD)、化学转化、手性拆分和Mosher反应,将其结构依次鉴定为(2'S,3'R)-(-)-brevicolide A(1a)、(2'R,3'S)-(+)-brevicolide A(1b)、(2'S,3'S)-(-)-brevicolide B(2a)、(2'R,3'R)-(+)-brevicolide B(2b)、霉酚酸(3)、3-羟基霉酚酸(4)、(S)-2-甲基-4-[5-羟基-7-甲氧基-4-甲基-1-氧亚基-6-(1,3-二氢异苯并呋喃基)]丁酸(5)、norpestaphthalides A(6)和B(7)、5,7-二甲氧基-4-甲基异苯并呋喃-1(3H)-酮(8)、6,8-二羟基-3-羟甲基-1H-异苯并吡喃-1-酮(9)、brevianamides A(10)和E(11).化合物3对小鼠白血病细胞P388、人口腔上皮癌细胞KB、人结直肠癌细胞HT29、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人肺癌细胞A549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活性,IC50值为0.4~5.29μmol·L~(-1),对白色念珠菌表现出较好的抗真菌活性,最小抑菌浓度(MIC)为4.7μmol·L~(-1).合成了4个新化合物(-)-7-O-methylbrevicolide A(12a)、(+)-7-O-methylbrevicolide A(12b)、(-)-7-O-methylbrevicolide B(13a)和(+)-7-O-methylbrevicolide B(13b).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电喷雾电离质谱技术对胰蛋白酶酶解的细胞色素b5蛋白Tb5及脂肪酶酶解的细胞色素b5蛋白Lb5及它们的定点突变蛋白共八个样品的分子量进行精确测定, 证实定点突变的试验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6.
拟诺卡氏菌(Nocardiopsisdassonvillei)OUCMDZ-4534分离自西沙贪婪倔海绵(Dysideaavara),其发酵提取物表现出生物碱显色、系列紫外吸收及抑菌和肿瘤细胞毒活性.从其发酵产物中分离到12个化合物.通过质谱(MS)、紫外(UV)、红外光谱(IR)、电子圆二色谱(ECD)、核磁共振(NMR)和化学计算等方法,首次确定了外消旋体1中对映体的绝对构型分别为(3a S,7a S)-3a-羟基-3a,7a-二氢苯并呋喃-2(3H)-酮(1a)和(3a R,7a R)-3a-羟基-3a,7a-二氢苯并呋喃-2(3H)-酮(1b),其它化合物依次被确定为吩嗪(2)、1-羟基吩嗪(3)、1-甲氧基吩嗪(4)、1,6-二羟基吩嗪(5)、1-羟基-6-甲氧基吩嗪(6)、1,6-二羟基吩嗪-5-氧化物(7)、2-(4-甲基-2,6-二羟基-3,5-二氯)苯甲酰基-3-甲氧基-5-羟基苯甲酸甲酯(8)、N-(2-羟基苯基)乙酰胺(9)、N-(2-羟基苯基)苯甲酰胺(10)、(E)-3-(4-羟基)苯丙烯酸(11)和(E)-3-(4-羟基-3-甲氧基)苯丙烯酸(12).化合物1和9分别对A549和K562细胞有选择性抑制作用,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47和0.46μmol·L-1;化合物4~8对K562、A549和MCF-7细胞表现出不同程度抑制作用,IC50值在0.02~1.48μmol·L-1之间;化合物11对K562细胞以及化合物12对K562和MCF-7细胞有较强抑制活性, IC50分别为1.14、0.88和0.62μmol·L-1.化合物7和8分别对烟曲霉(Aspergillusfumigates)和交替假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nigrifaciens)有抑制活性,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25.00和2.00μg·m L-1.化合物4~6和9还表现出对甲型流感H1N1病毒的抑制活性,IC50分别为0.04、0.15、0.06和0.30 mmol·L-1.  相似文献   

17.
从诺丽酵素中分离纯化得到两个新的酚类衍生物Noniacid A (1), Noniacid B (2)和一个新天然产物Melilotic acid(3),它们的结构通过多种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确定.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1和2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 IC_(50)值分别为242.0和229.3μmol·L~(-1).  相似文献   

18.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是近年来抗肿瘤靶向治疗药物研发的前沿热点.本研究以Debio1347为先导化合物,依据其与FGFR蛋白的对接结果,设计并合成了11个5-氨基吡唑及5-氨基-1,2,3-三唑类FGFR抑制剂.测定了化合物对受体酪氨酸激酶FGFR2以及FGFR2依赖型胃癌细胞株(SNU16)的体外抑制活性,并对其构效关系进了初步的探讨.其中,1-[5-氨基-1-(2-甲基-1H-苯并[d]咪唑-6-基)-1H-吡唑-4-基]-1-(1H-噻吩并[3,2-b]吡咯-2-基)甲酮(8)与1-[5-氨基-1-(2-甲基-1H-苯并[d]咪唑-6-基)-1H-1,2,3-三唑-4-基]-1-(1H-吲哚-2-基)甲酮(18)在酶水平上表现出了与Debio1347(3.5 nmol·L-1)相近的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3.3,2.3 nmol·L-1;在细胞水平上,化合物8和18与Debio1347(37.7 nmol·L-1)相比较活性略微降低,其IC50值分别为77.3,155.2 nmol·L-1.  相似文献   

19.
以乙酰乙酸乙酯和硫脲为起始原料,经环合、取代、氯代和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16个新型的2-取代苄基硫代嘧啶衍生物(7a~7p),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表征。细胞毒性测试结果表明:6-甲基-4-对氯苯胺-2-苄基硫代嘧啶(7b)和6-甲基-4-对溴苯胺-2-苄基硫代嘧啶(7c)对MGC-803(人胃癌细胞)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其IC50分别为3.126μg·m L-1和2.197μg·m L-1,优于5-氟尿嘧啶(IC503.208μg·m L-1)。  相似文献   

20.
铈在水鳖叶片内的分布及生理和结构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分布广泛的高等浮水植物--水鳖为研究对象,在人工模拟的含不同浓度Ce的水溶液中培养7 d,研究了Ce在水鳖叶细胞中的分布及其结构和生理效应. 随着Ce浓度的增大,水鳖叶片褪绿程度逐渐加重,光合色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也显著下降. Ce对保护酶系统存在不同影响,分别在2.5和5 mg·L-1时诱导SOD和POD活性达峰值,其后逐渐下降,但POD活性都高于对照,SOD则受到明显抑制,而CAT活性一直呈上升趋势. Ce导致可溶性糖在水鳖叶片内显著积累. 可溶性蛋白含量在2.5 mg·L-1 Ce时最大,比对照增加了12.98%,其后则下降并与Ce浓度显著负相关. SDS-PAGE电泳表明,当Ce浓度大于2.5 mg·L-1后,分子量为141.9,54.8和15.8 kD的蛋白/多肽表达逐渐减弱,但同时诱导出了分子量为33.0和20.7 kD的新蛋白. 电镜观察发现Ce对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核的结构造成明显损伤,主要是被膜或外膜破裂和核质消失. 定位结果显示Ce主要分布在细胞壁以及细胞壁和质膜之间,原生质体内部没有观察到. 结果表明,(1)Ce不仅损害了水鳖的生理活性,而且也破坏了细胞的超微结构,最终导致植物死亡. (2)光合色素是反应最敏感的生理指标. (3)在实验周期内,Ce对水鳖的半效应浓度(EC50)为10 mg·L-1,水体最大允许浓度为1 mg·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