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eGFP)免疫羊驼后构建纳米抗体免疫库,固相淘选eGFP纳米抗体;构建E.coli Rosetta表达载体,诱导表达纳米抗体,并鉴定其结合活性及特异性;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 HRP)标纳米抗体,确定其工作浓度及稳定性;将纳米抗体与纳米磁珠偶联应用于免疫沉淀B13-EGFP融合蛋白。四免后抗血清滴度超过1.28×106,获得库容量为1.85×108 cfu的抗eGFP纳米抗体噬菌体展示文库;原核表达10种独特基因序列的纳米抗体,均为可溶性表达;采用ForteBio Octet确定出纳米抗体4-28与eGFP的亲和常数(KD)最高,达到9.67×10-11M;纳米抗体4-28与eGFP、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特异性结合;HRP标记纳米抗体4-28检测范围是1:10 000~1:25 000(浓度100~40 ng·mL-1),比市场上现有的检测二抗(稀释范围1:5 000~1:20 000)灵敏度更高;纳米抗体4-28偶联羧基化纳米磁珠,免疫沉淀B13-eGFP融合蛋白,实现了简单快速分离目的蛋白B13-eGFP。  相似文献   

2.
通过比对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基因组核苷酸序列,筛选出CSFV的保守靶序列。设计针对该靶序列的分子探针,通过生物素与链霉亲和素的相互作用,将捕获探针偶联到纳米磁珠,将检测探针偶联到荧光量子点,建立了基于纳米磁珠分离富集靶标和量子点探针捕获特性的生物传感器检测CSFV核酸的方法。该方法对标准品的检出限为104copies/μL,对临床样本的检出限为106copies/μL,且与其他猪病病毒无交叉反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该生物传感器对25份临床样本的检测结果与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3.
以磁性微球作为分离和富集载体,构建了鲁米诺化学发光脂质体的生物传感器并实现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的高灵敏分析检测。实验考察了鲁米诺脂质体制备方法及鲁米诺脂质体在60h内的稳定性,并优化了检测条件。结果表明CEA的测定线性范围为1~700ng·mL-1,检出最低浓度达1ng·mL-1。该方法无需标记、快速、简便、灵敏,为癌胚抗原的高灵敏度检测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农药的广泛使用促进了粮食作物产量的显著增加,但农药的滥用又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农业产品中残留农药的实时、快速检测对于全球食物及环境安全有重要意义.碳量子点具有优异的荧光性能、可调的发射波长、优异的生物相容性以及显著的光稳定性,可用于构建残留农药检测的荧光探针.本文简要阐明了碳量子点荧光探针用于农药检测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5.
水溶性CdTePCdS量子点荧光探针同步荧光法测定DNA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巯基丙酸(HS-CH2CH2COOH)为稳定剂,水相合成了核壳型CdTePCdS量子点(QDs).当固定波K差为240nm时,CdTePCdS量子点的同步荧光最大发射位于338nm.基于DNA对量子点荧光的猝火效应,将CdTePCdS量子点作为荧光探针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测定DNA的同步荧光分析法.详细研究了pH值、量子点浓度、离子强度、温度等条件对量子点同步荧光及DNA测定的影响.该方法测定ctDNA的线性范同为50.0~750.0μg/L,检出限为16ug/L,9次重复测定500ug/L ctDNA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0%.该方法用于合成样品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运用琥珀酸酐法制备烯效唑半抗原,并通过N-羟基琥珀酰亚胺活性酯法将半抗原分别与牛血清蛋白和卵清蛋白偶联,进而制备新的、有效的烯效唑免疫原和检测原。采用质谱、红外光谱、核磁氢谱等多种分析技术对所制备的烯效唑半抗原及人工抗原的结构进行鉴定,同时将所制备的免疫原对小鼠进行免疫,以探究其免疫原性。结果显示烯效唑人工抗原合成成功,免疫原和检测原的偶联比分别为21.8:1和6.0:1,且所免疫的小鼠能产生相应的应答,效价可达到40 000,IC50=105.63 ng·mL-1,为食品中烯效唑免疫分析提供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将(4,4',4',4')四羧基酞菁钴(CoTcPc)和HRP标记核基质蛋白22抗体(HRP-Ab-NMP22)一起固定在Au电极表面,构建了一种快速测定膀胱肿瘤患者尿液中NMP22抗原含量的安培免疫传感器(HRP-Ab-NMP22/Fe3O4/CoPc CME).实验表明:该传感器对NMP22抗原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响应,HRP对H2O2电催化氧化电流I0降低,△I0与NMP22浓度在1.0~150ng·mL-1成线性关系,检测限则为0.5ng·mL-1.该传感器基于一次性竞争性免疫反应,较Elisa法提高了检测速度,有望用于膀胱肿瘤的迅速诊断.  相似文献   

8.
以梭子蟹乳化病的病原菌-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为抗原制备兔抗血清,利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羊抗兔血清建立了梭子蟹乳化病的间接荧光抗体快速诊断技术,并应用该技术对人工感染梭子蟹、养殖现场梭子蟹及养殖水体进行溶藻弧菌检测.结果表明:该技术检测溶藻弧菌有较高的灵敏度,最低检测量为105cfu·mL-1.人工感染24 h后,就能在梭子蟹鳃和血淋巴中检测到溶藻孤菌.现场检测显示表观有病蟹的阳性检出率为90%,表观健康蟹的阳性检出率为20%,说明间接荧光抗体技术不仅可以用于诊断已感染发病的梭子蟹,而且也可检测出带菌但病症不明显的梭子蟹.  相似文献   

9.
制备了具有双发射功能的Ce-QDs-CPNs荧光纳米探针,利用H2O2对Ce-QDs-CPNs双发射荧光特性的影响,建立了比率荧光检测H2O2的新方法。在Tris-HCl缓冲溶液中,Ce3+与ATP和QDs自组装形成配位聚合物Ce-QDs-CPNs,在310nm的激发波长下,Ce-QDs-CPNs在369和525nm处分别发射Ce(Ⅲ)和QDs的荧光峰。当存在H2O2时,Ce-QDs-CPNs中的Ce(Ⅲ)被氧化为Ce(Ⅳ),使得369nm处Ce(Ⅲ)的荧光减弱,而525nm处QDs的荧光保持不变。利用Ce(Ⅲ)与QDs荧光发射峰强度比值的变化实现了H2O2的灵敏检测,线性范围为1nmol·L-130μmol·L-1,检测限为0.1nmol·L-1。双发射Ce-QDs-CPNs荧光纳米探针的合成快速简便,对H2O2检测的灵敏度高和选择性好,此外,本方法还可用于葡萄糖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量子点/多孔硅光子晶体制备生物传感器的可行性及其在生物检测中的实际应用.功能化多孔硅光子晶体器件与链霉亲和素连接形成生物特征元件.固定浓度的量子点标记的生物素与链霉亲和素发生特异性反应.多孔硅光子晶体的高反射带隙位于量子点发射荧光峰处,使得量子点的荧光信号得到放大.多孔硅光子晶体传感器的检测灵敏度明显提高,使检测限达到pM量级.  相似文献   

11.
乳化-热交联法制备明胶微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乳化-热交联法制备了明胶微球,研究了乳化条件对微球粒径大小和溶胀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乳化条件为:明胶溶液质量分数为20%,水油比为1:5(体积比),乳化温度为50℃,乳化时间为30 min,冷却时间为1.5 h,冷却温度为4℃.采用该方法可制备出粒径为50~1400 μm,溶胀率为150%~400%的明胶微球.  相似文献   

12.
以浸渍法制备了Eosin-Y染料敏化的EY-Pt/ZnO和Fe3+偶联的EY-Fe-Pt/ZnO光催化剂。利用XRD、UV-Vis漫反射光谱、FTIR光谱、XPS能谱和电化学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三甲胺(TMA)为电子给体,考察了催化剂在可见光(λ≥420 nm)照射下的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活性。结果表明:Eosin-Y染料的敏化使Pt/ZnO对可见光有较强的吸收和放氢活性。Fe3+离子偶联后提高了Eosin-Y染料在Pt/ZnO光催化剂表面的吸附,促进了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使催化剂可见光制氢活性和稳定性得以提高。最佳条件下,经过8 h光照,Fe3+离子偶联的催化剂EY(0.05)-Fe(0.003)-Pt/ZnO的制氢活性比单一用Eosin-Y染料敏化的催化剂EY(0.05)-Pt/ZnO的制氢活性提高了47%。  相似文献   

13.
利用GQDs/Pr~(3+)纳米探针的荧光从关到开的光致发光变化,建立了检测凝血酶活性的新方法。稀土离子Pr~(3+)与GQDs表面的羧酸基团结合而组装到GQDs表面形成GQDs/Pr~(3+)复合物,导致GQDs荧光猝灭,当加入凝血酶后,GQDs/Pr~(3+)复合物解体,使得GQDs荧光恢复,该荧光强度与凝血酶活性呈正比,据此实现了凝血酶的检测,线性范围为0.1~25nmol·L~(-1),检测限为0.06nmol·L~(-1)。本方法不需要对GQDs的表面进行任何功能化修饰,也不需要使用凝血酶适配体,利用GQDs荧光开关转变即可实现微量凝血酶的检测。  相似文献   

14.
构建对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Bis(2-ethylhexyl) phthalate, DEHP)具有特异荧光响应的分子印迹-量子点传感器, 应用于实际样品中DEHP的残留检测. 采用改进的反相微乳液法, 制备了对DEHP具有较高选择性和灵敏性响应的分子印迹-量子点纳米结构聚合物(MIP-QDs), 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选择性分析等方法对获得的MIP-QDs理化特性进行分析, 成功将印迹层锚定在QDs上. 进一步通过响应体系优化, 结果表明, 构建的MIP-QDs在V (水)V (乙醇)=82、pH为8.0体系中, 对DEHP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响应; 并在0.005~25.0mg·L-1的DEHP质量浓度范围内, DEHP质量浓度与荧光猝灭效率()间存在良好线性关系, 相关系数为0.9901, 检测限低至1.5?g·L-1, 加标回收率为92.0%~96.8%, 相对标准偏差低于8.2%; 且在实际海水检测与GC-MS/MS检测结果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充分表明本文构建的MIP-QDs荧光传感器可用于海水中DEHP的实时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5.
建立HPLC测定淫羊藿苷壳聚糖微球中淫羊藿苷含量的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Marchal C18分析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水(3070)为流动相,流速为0.8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70nm,进样量为20μL,测定3批淫羊藿苷壳聚糖微球中淫羊藿苷的含量。在此色谱条件下,淫羊藿苷可与其他成分较好的分离,峰型对称,淫羊藿苷标准品在2~125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7),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9.77%,RSD为0.57%,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的RSD均﹤2%。该法操作简单、准确性高、重复性好,可用于检测淫羊藿苷壳聚糖微球中淫羊藿苷的含量。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一种利用“双探针夹心银染”技术快速检测戊型肝炎病毒(HEV)的基因芯片方法。提取的病毒核酸经过RT-PCR扩增,PCR体系中用掺人生物素修饰的dUTP扩增得到带有生物素的核酸片段,5’末端-NH。修饰的同源寡核苷酸作为捕获探针固定到处理后的玻片上,该探针识别病毒的带有生物素的核酸片段,而链霉亲和素标记的胶体金与生物素紧密结合,通过银沉积在金颗粒表面放大信号可以目视结果。采用该方法对已经确证的86个血清样本进行检测,检出52个阳性和34个阴性样本,结果与荧光定量PCR检出一致。  相似文献   

17.
以组氨酸、甘氨酸为添加剂,采用电沉积方法制备出具有不同生长取向和形貌的CuBr薄膜.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荧光光谱(PL)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添加组氨酸后,CuBr晶体生长(111)优先取向大大削弱,导致形貌转变为片状结构聚集成平均直径为4μm的均匀微球.而甘氨酸添加剂对CuBr只有微弱的影响.另外对添加不同氨基酸电沉积制备CuBr晶体生长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亚微型锐钛矿二氧化钛空心球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葡萄糖为前驱物,制备了大小不同(250~750nm)的胶质碳球;以胶质碳球为模板,钛酸四丁酯(TBT)为前驱物,运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大小不同(200~500nm),壁厚可调(25~100nm)的锐钛矿二氧化钛亚微型空心球.二氧化钛空心球的形貌与结构由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比表面积测试仪来表征.X射线衍射测试表明:二氧化钛空心球为完全的锐钛矿结构.由于在煅烧过程中发生了塌缩,二氧化钛空心球的直径大约是碳球模板直径的70%.  相似文献   

19.
用B样条方法计算球冠状量子点内的电子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有效质量理论的框架内,使用B样条方法,分别计算得到了球冠状InAs自组织量子点的高度和底面半径对电子能级的影响关系,且与实验结果和其他理论方法计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量子点高度增大时(从1 nm到10 nm),其能级降低,能级间距减小.与底面半径对电子能级的影响相比,量子点高度是影响电子能级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对基态能级几乎有决定性作用.同时,计算过程及结果也证明B样条方法在计算球冠状量子点电子能级方面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磁性Fe3O4颗粒,在其表面包覆一层SiO2后,利用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其表面进行修饰,制备了氨基键合磁性硅球(NH2-Fe3O4/SiO2),并表征了材料的表面功能基团、形态、粒径分布以及磁性特质.将该磁性硅球作为磁固相萃取(MSPE)材料,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联用,建立了环境水样中铜离子的定量分析方法.该方法检出限为0.50ng/mL,定量限为1.66ng/mL.该方法用于长江水中铜离子的分析,加标回收率为85.6%,相对标准偏差为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