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上海高考题具有重在基础、强在能力的特点,基础题到底,能力题到位,难度泾渭分明.选填题的第14题,解答题的第22、23题通常作为压轴题,重在考查学生的应变能力和扎实的基本功.2011  相似文献   

2.
特编与“2022”有关的数学趣题献给读者,重在开发智力,拓展数学思维,掌握独特的解题思路、解题技巧和解题方法,教会解一题通一法,全方位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及想象能力,为将来的中考、高考和大学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2011年浙江省绍兴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第23题,以“空间与图形”学习领域中的等边三角形、全等三角形为载体,考查了学生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理解与应用,考查了学生一题多证,一题多变的解题和编题能力.该题源于人教版课标教材八年级上第66页14题,起点低、坡度缓,且解法灵活多样,可以有效地对不同思维能力水平的学生加以区分,为学生营造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新的发展空间.特别是第(2)小题,有利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现通过梳理该题第(2)小题的几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力求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证的创新思维,揭示基本图形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2008年10月举行的第14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赛中有一道看似普通,实则很妙的题.据说,这是一道得分率很低的题.本文从对应与映射的观点出发,巧妙地解答了这道奥赛题,顺便将结果作了推广.  相似文献   

5.
2010年北京首次进入新课标高考,与2009年旧高考相比,难度略有增加,区分度更明显.考查基础、突出重点的同时,更加突出体现了新课标要求的六种能力,即:空间想像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数学应用意识.如理科的第8题、14题、17题、19题、20题,体现了今后我国要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总体方向,也是高校要选拔具有“后续学习能力”型人才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2009年湖南理科第15题是一道背景新颖、内涵丰富,具有一定探究价值的“好题”,是训练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良好素材.本文给出该题的四种解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
2010上海高考压轴题第三小题考察了一道几何作图题,虽没有要求做出图像,但要求写出求作步骤.原题如下: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高考数学文科解答题一般为6个题,分别为三角函数题、概率题、导数题、立体几何题、解析几何题、压轴题(代数型或几何型),变一题把关为多题把关,前两题一般难度稍低,后四个题分别考查不同的内容,入口宽,但设置层层关卡,多层次、多角度地对考生进行四种能力的考查,用以区分考生灵活运用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题都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不是在某个单一的知识点挖掘,而是注意多个知识点与方法的联系与有机结合,在知识、方法网络的交汇点处设计试题.  相似文献   

9.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数学(理科)第12题是一道非常难得的创新题.这道试题,在常规题目的基础之上蕴含着不少新意,在题意简明的表象之下隐藏着许多陷阱.解题时,虽然容易“入手”,但是难以“得手”.这样的试题,作为高考数学选择题的“把关”题,确实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10.
题1是江苏省苏北四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联合质量检测第18题.它以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为背景,第(1)问考查了平面向量、圆的方程等基础知识,第(2)问是一个结论开放题,思维发散,解法多样.本文重点探讨第(2)问的求解方法,并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高考数学解答题一般为6个题,分别为三角题、概率题、导数题、立几题、解几题、压轴题(代数型或几何型),变一题把关为多题把关,前两题一般难度稍低,最后四个题分别考查不同的内容,入口宽.但设置层层关卡,多层次、多角度地对考生进行四种能力的考查,用以区分考生灵活地运用知识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题都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不是在某个单一知识点挖掘,而是注意多个知识点与方法的联系与有机结合,在知识、方法网络的交汇点上设计试题.下面分类预测六道解答题的命题趋势,供同学们复习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张莉  檀结庆  唐烁  殷明 《工科数学》2012,(6):144-148
高等数学是理工科院校一门十分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生命科学、社会科学、经济管理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对待作为高等数学课堂上的主体——学生,教师应当积极正面评价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全面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并在课堂教学中贯彻这一思想.课堂教学也表明:学生积极主动的应用多种思路解决一道题远比老师灌输性的介绍一道题的多种解法要更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每年高考数学模拟试卷中都会出现新颖别致、个性鲜明、有一定的难度的向量问题.2011年江苏省泰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第14题是一道精彩的向量问题,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来分享.  相似文献   

14.
2011年全国高考数学湖北卷理科第20题(文科第21题),文理共用,满分均为14分,是一道以有心圆锥曲线为载体的解析几何综合题,我们通过对这道题目解法的分析,重在揭示其明显的教材背景和深刻的数学背景,并通过拓展探究将其结论作进  相似文献   

15.
邹生书 《数学通讯》2013,(11):15-16
2013年高考湖北卷文科第10题和理科第10题分别是文理卷选择题中的压轴题,两题题设条件基本相同,只是设问不同,理科设问是在文科设问基础上的推进,理科解答要用到文科结论从而体现文理有别,两题虽命制为小题但做起来相当于大题,只有具有较强的数学基础和实力的考生才能拿下,试题区分度高,具有较好的甄别功能.  相似文献   

16.
纵观近年高考数学试题,客观题的最后一题可谓推陈出新、精彩纷呈,许多题目都是立足课改理念,以全新的视角、创新的手法进行巧妙构思,它们以问题为中心、知识为纽带,各种数学思想方法纵横交错,凸显能力立意,从多角度、多层次检测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数学素养.2008年高考浙江理科卷第17题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以下是对该题的赏析与探究,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7.
2008年伞斟高中数学联赛吉林省预赛第17题是一道求最小值问题,本文给出此题一个简解.  相似文献   

18.
胡中 《数学通讯》2005,(18):48-48
数学的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经常尝试一题多解则可以拓宽思维.提高能力.在面对新的问题时才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下面以一题为例.看看如何一题多解.  相似文献   

19.
<正>在平面几何的证题中,一方面重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另一方面通过构造辅助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下面以2018年云南省中考试题第23题第(2)题"中点"问题为例,借助图形直观,合情推理思维过程探寻有关中点问题辅助线的作法.  相似文献   

20.
数列、极限、数学归纳法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又是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因此在数学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纵观近几年的全国高考数学试题,考查的重点是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思维是支柱,运算是主体,应用是归宿.在选择、填空题中,突出了“小、巧、活”的特点.解答题以中等以上难度的综合题为主,涉及函数、方程、不等式等重要内容.试题体现了函数与方程、等价转化、分类讨论等重要的数学思想以及待定系数法、配方法、换元法、消去法、“归纳—猜想—证明”等基本的数学方法.探索性问题常在解答题中出现,应用问题有时也要用到本单元的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