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青云 《化学教育》2010,31(3):42-42
化学研究性学习,从广义来说,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而获得结论。它贯穿于化学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从狭义来说,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应用有关化学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解决问题,培养能力的学习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2.
徐京汉 《化学教育》2010,31(Z1):27-29
化学研究性学习应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基本特征,挖掘和开发化学实验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功能,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化学课堂中如何利用实验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从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针对农林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为教学目标, 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形成了基础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研究性实验和创新实验等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 构建了农科基础化学实验研究性教学模式。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引入源头活水激活高三化学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寿赵明 《化学教育》2006,27(3):34-36,43
研究性学习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而高三化学的实际又决定了很难让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本文探讨了如何将研究性学习融入到高三化学复习中,如何利用研究性学习优化高三复习、提高学生能力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5.
曹文秀 《化学教育》2004,25(11):33-33
研究性学习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个新的课程概念.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过程,获得探究体验,养成自主探究、创新的意识习惯,形成和发展创新能力,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信息搜索和加工、应用等能力,解决问题、获得跟课本有关的化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
化学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关键在于改变教育观念 ,着眼点在于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以往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 ,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 ,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 ,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就是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我校从 2个层面开展研究性学习 ,其中以小课题形式的研究性学习 ,从 90年代中期开始实践与探索 ,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近年来 ,我们又从课堂教学为突破口 ,探索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 ,以学生实践性、自主活动为基…  相似文献   

7.
艾学富 《化学教育》2006,27(2):29-32
“研究性学习”既是一门课程,又是一种新的教与学的方式。主要从现行教科书中的研究性学习内容、研究性学习片断、化学实验中的研究性学习、化学习题中的研究性学习、化学复习中的研究性学习、化学课外研究性学习等方面介绍了在初级中学进行实践尝试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梁陆元 《化学教育》2011,32(8):12-13
从“研究性学习课程整合化学科课程内容开发课程资源”和“化学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途径”两方面对研究性学习与化学科教学整合进行了研究与实践,提出了“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和“研究性学习应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的观点,取得了预期的研究成效。  相似文献   

9.
汪新 《化学教育》2002,23(9):17-18,29
本文从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理论本质特征、基本目标及核心出发 ,就化学研究性学习特点与教学设计作了简述 ,用事例说明以项目为中心和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模式 ,同时指出了学习此类课程应注意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曾碧梅 《化学教育》2003,24(1):20-21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是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它们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但在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化学活动等不同形式的化学教学活动中,又有所侧重。我结合新教材的使用,在近年的化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