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莉 《化学教育》1999,20(5):34-35
化学试剂浓度大小,直接影响实验的效果。现行教材中,许多实验没有指明试剂浓度。我对许多涉及药品浓度的实验进行了探索,结果,既节省了费用,又保证了实验的效果,也减少了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2.
林宜伸 《化学教育》1992,13(4):43-44
中学化学学生实验中要用到45种溶液,同种溶液(如NaOH溶液)在不同的实验中,浓度大小要求也不一样,浓度用大了浪费药品,浓度用小了实验现象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物理化学实验中的双液系相图绘制实验需要测定一系列浓度的环己烷-乙醇溶液,实验结束后,被测溶液的浓度均发生较大变化。提出一个简便调整这些溶液的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快速方便地将实验后的溶液浓度调整为实验前起始状态,以便于溶液的循环使用,既可避免环境污染,也减少了试剂的浪费。  相似文献   

4.
蒋亚平 《化学教育》2015,36(11):57-59
利用黄金分割这一单因素优选法, 对中学化学中双氧水漂白品红溶液所需的最佳浓度进行实验, 去劣存优, 快速得到了实验结果, 不仅解决了中学实验中双氧水最佳漂白浓度的定量问题而且还体现了黄金分割法在中学化学实验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硫酸亚铁溶液中Fe3+的含量以及NaOH溶液的浓度对氢氧化亚铁制备的影响,发现反应体系中Fe3+的含量是影响氢氧化亚铁制备实验的关键因素,实验前应用还原铁粉与硫酸亚铁充分反应5 h以上,NaOH溶液的浓度对该实验也有重要影响.在综合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据的基础上,得出了适合课堂教师演示和学生分组实验探究的氢氧化亚铁制备的实验方案.  相似文献   

6.
在室温条件下,以Xe灯为光源,利用SO2的紫外吸收光谱,研究了SO2的浓度随时间连续变化规律.实验中考虑了温度和充垫气体N2对SO2的浓度变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O2的浓度基本上是随时间线性变化的;同时,SO2的浓度变化率与光照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7.
范文杰  曾敏  李倩  张持  谭大志 《化学教育》2015,36(14):31-33
通过测定反应温度和碘化钾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计算活化能,根据公式推导结果消除了试剂浓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用Origin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从图形中得到反应速率、反应浓度、反应温度和活化能的直观对应关系。改进后的实验由单纯的验证性实验变成了自主设计综合性实验。  相似文献   

8.
王树志 《化学教育》2015,36(9):62-64
就Fe3++SCN-Fe(SCN)2+平衡而言,向该平衡体系中加入一定浓度的FeCl3溶液,通过改进浓度对化学平衡影响的实验和对实验的深入探究,借助实验的功能解决了平衡移动的方向、Fe(SCN)2+的浓度和溶液的颜色是如何变化的等问题,进而使学生对“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内容中表面活性剂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CMC)的测定通常采用表面张力法和电导率法。本实验采用接触角测定仪测定表面活性剂溶液在疏水纤维上的接触角,研究接触角随溶液浓度的变化规律,讨论了接触角法测定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的可行性。同时采用表面张力法和电导率法分别测出了表面活性剂CTAB的临界胶束浓度,结果与接触角法一致。实验证明,接触角法操作更加简单,溶液用量少,实验结果稳定性和重复性好,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王旭斌  方大学 《化学教育》2020,41(13):101-104
借助创新实验装置,进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收火柴头火药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而部分褪色的平行实验;借助色度传感器,建立梯度浓度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光度与浓度的标准曲线,得出平行实验中一定体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前后的浓度差,依据反应关系,分别算出火药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的质量,从而得出火柴头火药中硫的平均质量分数为6.03%。  相似文献   

11.
赖瑶  黄萍  李悦  冉鸣 《化学教育》2022,43(3):116-119
利用花青素以及重铬酸钾溶液的可逆反应,通过添加阳离子交换树脂,在不改变溶液中其他物质浓度的条件下,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仪器简单、试剂易得、现象明显且用时较短,能够作为课堂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为课堂教学提供真实情镜与探究案例.  相似文献   

12.
对不加热不振荡情况下的葡萄糖银镜反应进行正交实验设计,以硝酸银浓度、氢氧化钠浓度、葡萄糖浓度3个因素为变量,设计成三因素四水平实验,利用SPSS25.0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分别得出考虑银镜镜面效果、银镜反应时长和综合考虑2者时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最佳实验条件,并结合反应机理对影响因素、最佳条件进行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一个与吸附剂浓度有关的Langmuir等温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测定了不同吸附剂浓度下, 高岭土对Pb(II)和Cu(II)的吸附作用, 结果表明存在明显的吸附剂浓度效应, 即吸附等温线随吸附剂浓度升高而降低. 采用传统的Langmuir 吸附等温式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表明, 此等温式可准确地描述给定吸附剂浓度下的吸附结果, 但不能预测其吸附剂浓度效应. 根据表面组分活度(SCA)模型, 假设吸附剂颗粒间存在相互作用, 吸附剂表面吸附位的活度系数不等于1, 而应为吸附剂浓度的函数, 推导出了一个与吸附剂浓度有关的Langmuir (Langmuir-SCA)方程. 运用高岭土吸附Pb(II)和Cu(II)以及文献中蛭石吸附Zn(II)和Cd(II)、咖啡吸附Pb(II)的实验数据检验方程的适用性, 结果表明Langmuir-SCA方程可准确地描述所观察到的吸附剂浓度效应. 方程的两个内禀参数, 热力学平衡常数(Keq)和特征饱和吸附量(Γm0), 与吸附剂浓度无关, 并可由吸附实验数据拟合求得.  相似文献   

14.
麦裕华  钱扬义 《化学教育》2020,41(19):98-102
氯离子的存在可以加速一些有金属参与的化学反应的速率,形成“氯离子效应”。以镁条与稀盐酸反应为例,应用手持技术数字化实验探究氯离子浓度对氯离子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氯离子浓度在0.03~0.83 mol/L,增大氯离子浓度会导致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氯离子效应增强;氯离子浓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之一。提出了该实验的教学应用方案和后续的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实验方法,研究了表面活性剂浓度及相关参数对泡沫堆积高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减小表面张力,增大气体表观速率有利于提高泡沫堆积高度;在一定范围内增大黏度有利于提高泡沫堆积高度,但黏度过大时泡沫堆积高度反而减小;当表面活性剂浓度超过临界胶束浓度(cmc)后,胶团稳定泡沫的作用不明显;当表面活性剂浓度超过"临界作用浓度"后,泡沫堆积高度迅速增大.通过回归试验数据,分别获得不同表面活性剂浓度范围内的泡沫堆积高度公式.  相似文献   

16.
用亚硫酸氢钠与碘酸钾相互作用,因浓度与温度的不同,反应快慢不同从而说明反应物浓度温度与反应速度的关系,这个演示实验是使学生在课堂上实际地体会反应物浓度温度与反应速度的关系的一个有意  相似文献   

17.
在低温低压条件下,采用铜基催化剂和浆态多相催化反应,考察了从合成气一步同时合成甲醇和甲酸甲酯的反应以及催化剂和助催化剂浓度对催化活性和甲酸甲酯选择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随催化剂和助催化剂浓度的增加而有规律的增大,甲酸甲酯选择性随催化剂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但随甲醇钠助催化剂浓度的增加而增高。  相似文献   

18.
以两个单克隆抗体及其相应的包被抗原为例,研究了棋盘格实验中包被抗原与抗体浓度组合对免疫检测中0孔吸光度值A0、IC50值和标准曲线斜率的影响.结果发现,A0和IC50值随包被抗原与抗体稀释倍数的增加而降低;斜率随抗体稀释倍数增加而降低,而随包被抗原的稀释倍数增加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同一抗体浓度和不同包被抗原浓度的组合中,斜率最大值出现在使板吸附达到饱和的最大稀释倍数的包被抗原浓度附近.综合实验结果确认从棋盘格实验中直接筛选最佳包被抗原、抗体浓度组合的标准是:选择使板吸附达到饱和的最大包被抗原稀释倍数为最佳包被抗原浓度,在不同抗体浓度与已选择的最佳包被抗原浓度组合中使0孔吸光度值达1.0左右的抗体稀释倍数为最佳抗体浓度.  相似文献   

19.
宋正华 《化学教育》2013,34(11):82-83
根据要求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既是化学课程标准与考试大纲所明确要求的实验技能,又是分析化学实验中滴定分析的重要基础之一。通过对关于中学教学中“一定浓度溶液配制”的探讨,分析了这方面的常见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前文提出的高聚物溶液中大分子链尺寸的浓度依赖关系式,结合Zimm用于计算稀溶液第二维里系数的统计力学硬球模型,利用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及其Mark-Houwink方程,计算了16种聚合物-溶剂体系在不同溶液浓度范围内的比浓渗透压。结果表明,计算值与稀溶液、亚浓溶液浓度范围内的实验值相当一致,甚至与浓溶液浓度范围内的实验值也十分接近。这显示了本法用于计算高分子溶液的渗透压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