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失重法、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等方法,分别研究了1 mmol/L L-蛋氨酸(L-Met)、L-半胱氨酸(L-Cys)、L-精氨酸(L-Arg)、L-赖氨酸(L-Lys)和L-丙氨酸(L-Ala)在0.5 mol/L HCl溶液中对铜的缓蚀作用。实验结果表明,5种氨基酸均为阴极型缓蚀剂,其中L-赖氨酸缓蚀效果最好,缓蚀效率可达84.77 %,同时也说明L-赖氨酸结构中游离的双氨基对于铜的缓蚀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HCl溶液中巯基杂环化合物对铜的缓蚀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铜缓蚀剂;HCl溶液中巯基杂环化合物对铜的缓蚀作用;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计算  相似文献   

3.
氨基酸缓蚀剂在盐酸溶液中对钢的缓蚀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等测试技术,研究了以谷氨酸作缓蚀剂在10%盐酸介质中对X65钢的缓蚀作用,测试腐蚀参数包括腐蚀电位(Ecorr)、极化电阻(Rp)、缓蚀效率(η)等.研究表明:该缓蚀剂是一种抑制阴极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在较低的浓度具有良好缓蚀效果;缓蚀效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并在0.3g.L-1时达到最大值(90%以上).  相似文献   

4.
咪唑离子液体对铜在硫酸溶液中的缓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动电位极化和电化学阻抗谱技术研究了三种新型烷基咪唑离子液体, 1-丁基-3-甲基咪唑硫酸氢盐([BMIM]HSO4), 1-已基-3-甲基咪唑硫酸氢盐([HMIM]HSO4), 1-辛基-3-甲基咪唑硫酸氢盐([OMIM]HSO4), 对铜在0.5 mol·L-1 H2SO4溶液中的缓蚀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 咪唑离子液体能有效抑制铜在硫酸溶液中的腐蚀, 相同浓度下的缓蚀效率大小顺序为[OMIM]HSO4>[HMIM]HSO4>[BMIM]HSO4. 动电位极化表明三种咪唑化合物的加入对铜的阴阳极腐蚀过程均有抑制作用, 属于混合型缓蚀剂. 电化学阻抗谱用带两个常相位原件的等效电路对含两个时间常数的体系进行拟合, 发现咪唑化合物的添加会引起电荷传递电阻和双电层电容等阻抗参数的变化, 表明此类化合物通过吸附于铜电极与溶液界面起到缓蚀作用, 且这种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关系. 吸附过程热力学计算说明咪唑化合物在铜表面发生了自发的物理吸附.  相似文献   

5.
硫酸溶液中聚天冬氨酸对碳钢的吸附缓蚀性能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崔荣静  谷宁  李春梅 《电化学》2005,11(3):294-297
应用电化学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研究聚天冬氨酸(PASP)对碳钢的缓蚀性能,讨论了PASP浓度和温度对缓蚀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ASP是一种以抑制阳极为主的缓蚀剂.在实验温度范围内,PASP在0.5mol/L硫酸溶液中对碳钢的缓蚀效率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并以10℃时的缓蚀效果最好.在给定温度下,缓蚀率均随PASP浓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加,但当PASP质量浓度达到2.5g/L时,缓蚀率的增加趋于平缓,10℃下,缓蚀率的最高值可达80.33%(PASP 6.0g/L),PASP在碳钢表面的吸附基本服从Freund lich吸附等温式,PASP的加入增大了碳钢的腐蚀反应表观活化能.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新型席夫碱缓蚀剂:水杨醛缩氨基硫脲(ST),并考察了其在1 mol/L盐酸溶液中对碳钢的缓蚀性能。通过静态失重、动电位极化曲线、交流阻抗等技术手段研究缓蚀剂浓度对腐蚀速率及缓蚀效率的影响,阐明缓蚀作用机理。结果表明,ST在盐酸介质中对碳钢具有良好的缓蚀性能。随着缓蚀剂浓度的增加,缓蚀效率逐渐增大。ST的加入显著降低了自腐蚀电流密度,为抑制阴极反应为主的缓蚀剂。ST在碳钢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为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失重法和量子化学计算法对2-苯基苯并咪唑(PBI)、N,N-二(2-甲基苯并咪唑)胺(BMA)和N,N,N,N-四(2-甲基苯并咪唑)胺(EDTB)在盐酸介质中对低碳钢的缓蚀作用及其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者均具有较为优良的缓蚀作用,原因在于苯并咪唑环具有更大的共轭体系而易于被吸附于低碳钢的表面,形成致密的保护涂层,量子化学计算的结果也表明苯并咪唑环为吸附的活性点,并进一步对缓蚀性能较为稳定的EDTB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卤离子溶液中邻香兰素邻苯二胺对铜的缓蚀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恒电位稳态极化和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希夫碱—邻香兰素邻苯二胺 (V_oPh_V)在中性NaCl或NaBr溶液中对金属铜阳极溶解和腐蚀的缓蚀作用 .通过比较铜在空白溶液与含有V_o_Ph_V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解释了V_o_Ph_V的缓蚀机制 .此外还研究了V_o_Ph_V自组装膜在Na Cl溶液中对铜腐蚀的缓蚀效应 .  相似文献   

9.
交流阻抗法研究BTA和MBT对铜的缓蚀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交流阻抗法研究了在3%NaCl溶液中BTA和MBT对铜电极的缓蚀行为。结果表明:二者均有缓蚀作用;浸泡15分钟时,在浓度低于20ppm时,BTA优于MBT;而在40ppm时MBT优于BTA。二者有显著的协同效应,最佳化率是20ppmBTA+20ppmMBT。  相似文献   

10.
三种有机缓蚀剂对钢筋阻锈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赵冰  杜荣归  林昌健 《电化学》2005,11(4):382-386
应用极化曲线、电化学噪音(EN)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等电化学方法,检测和评价N-月桂酰肌氨酸钠、D-葡萄糖酸钠和β-甘油磷酸钠等3种缓蚀剂对钢筋在含NaC l的模拟混凝土孔溶液中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影响及其阻锈作用.结果表明,D-葡萄糖酸钠对钢筋具有较好的缓蚀效果,其缓蚀作用主要是通过在钢筋表面的竞争吸附和沉积而提高钢筋耐腐蚀性.  相似文献   

11.
不同聚合度聚乙二醇对A30碳钢的缓蚀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开路电位测量法、动电位极化曲线法和电化学阻抗谱法研究了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对A30碳钢的缓蚀作用,初步推测了其缓蚀机理.分别选取聚合度为600、2000、4000、6000的四种聚乙二醇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聚乙二醇对碳钢的最高缓蚀率接近90%.聚乙二醇分子量对缓蚀作用有明显影响,相同浓度时聚合度越大,缓蚀性能越强.三种方法得到的结果具有同一性.  相似文献   

12.
聚天冬氨酸和钨酸钠复配对3%NaCl溶液中白铜B10的缓蚀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应用交流阻抗法和极化曲线法,研究了两种环境友好型水处理药剂,即聚冬天氨酸(PASP)和钨酸钠的单一配方及其复配对白铜(B10)在3%NaC l溶液中的缓蚀效果.研究表明:单一聚冬天氨酸或钨酸钠配方对B10均具有一定的缓蚀效果,其中聚冬天氨酸以浓度为40 mg/L,钨酸钠以浓度为60 mg/L时的缓蚀效果最佳.总浓度为40 mg/L的两者复配具有更加明显的缓蚀效果并显示出协同效应,其中以聚冬天氨酸与钨酸钠配比为3∶1的缓蚀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通过集气法、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在铝中添加合金元素钙对其在碱 溶液中的缓蚀作用及其与酒石酸盐的协同效应。实验结果表明,铝电极的腐蚀速率 随钙含量的增加而减小。溶液中不含酒石酸盐时,钙对电极反应的阴极过程有显著 的抑制作用,对阳极过程作用不明显;而当溶液中含有酒石酸盐时,阴极过程和阳 极过程均被显著抑制。阻抗谱的解析结果还表明,钙离子或酒石酸钙络离子是通过 减小反应物在活性位上的反应速率而起缓蚀作用的,它们可能属于界面型缓蚀剂而 非成相型缓蚀剂。  相似文献   

14.
用不同浓度的C2H5OH(体积分数:20%-80%)从金竹竹叶中提取制备出竹叶缓蚀剂(简称为PSLE),用紫外-可见(UV-Vis)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对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 采用失重法、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PSLE在HCl 介质中对铝的缓蚀作用.采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两个主要竹叶黄酮成分牡荆苷和异牡荆苷的吸附方式. 结果表明:PSLE对铝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且在铝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 吸附等温式. 缓蚀率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但随温度的升高和盐酸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竹叶总黄酮含量和竹叶缓蚀剂的缓蚀性能有良好的相关性,初步推测竹叶缓蚀剂的有效成分主要为竹叶黄酮类化合物. PSLE为阴极抑制型缓蚀剂;EIS 在高频区呈容抗弧,在低频区呈感抗弧,添加PSLE后,阻抗值显著增大. SEM表明添加PSLE对铝的腐蚀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量子化学计算结果表明,牡荆苷和异牡荆苷的吸附中心主要集中在竹叶黄酮骨架(FBS).  相似文献   

15.
采用弱极化法、电化学阻抗谱等手段研究了烷基咪唑啉和硫脲基烷基咪唑啉缓蚀剂对Q235钢在饱和CO2盐溶液中的缓蚀行为变化, 探讨了吸附膜的形成与衰减规律. 结果表明, 烷基咪唑啉和硫脲基烷基咪唑啉缓蚀剂都是以控制阳极过程为主的混合界面型缓蚀剂. 在85 ℃下, 烷基咪唑啉成膜相对较慢, 吸附能力较弱, 容易发生脱附; 而硫脲基的引入, 使得硫脲基烷基咪唑啉缓蚀剂溶液存在自动修复能力, 增强了咪唑啉环的吸附性能, 提高了缓蚀剂的缓蚀性能; 硫脲基烷基咪唑啉水解开环后, 成膜性能下降, 膜寿命和缓蚀效率也大大降低. 最后采用量子化学计算对上述结论进行了验证和解释.  相似文献   

16.
杜艳芳 《大学化学》2019,34(6):33-37
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碳钢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腐蚀规律,碳钢在碳酸铵溶液中的阳极过程为溶解、钝化、过钝化溶解,溶解初期在电极界面的传质为线性扩散控制;随着溶液温度的升高,阻抗谱表示为单一时间常数的容抗弧,容抗弧直径逐渐减小,电阻变小,碳钢的腐蚀速度增大;Cl~-浓度越大,钝化区域变小,碳钢更容易腐蚀;加入硫脲缓蚀剂,碳钢容抗弧直径增大,电阻变大,有利于保护碳钢。  相似文献   

17.
绿色缓蚀剂聚天冬氨酸对铜的缓蚀性能与吸附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电化学阻抗和极化曲线法研究了绿色缓蚀剂聚天冬氨酸(PASP)对铜在200 mg·L-1的NaCl溶液中的缓蚀性能和吸附行为. 结果表明, 在20 ℃时, PASP使用的最佳浓度为15 mg·L-1, 缓蚀率可达到78.3%, PASP的吸附明显降低了Cl-的侵蚀, 属于阳极型缓蚀剂. 随着温度的升高, PASP的缓蚀性能下降. 在50 ℃时, PASP的缓蚀率下降至40.4%. PASP的吸附行为服从Langmuir吸附等温式,是自发的、放热的过程, 属于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18.
碱性介质中POTAS和PDTAS对铜的缓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两种吡唑啉酮衍生物POTAS 和PDTAS, 并采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这两种吡唑啉酮衍生物对铜在5%(w)NaHCO3水溶液中的缓蚀性能和吸附行为. 结果表明, 在5%NaHCO3水溶液中这两种化合物对铜均有较好的缓蚀作用, 缓蚀效率大小顺序为POTAS>PDTAS. 并且POTAS与PDTAS均为混合型缓蚀剂. 两种化合物在铜表面的吸附均为单层吸附, 属于物理吸附.  相似文献   

19.
苯并三唑和六亚甲基四胺的缓蚀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含氯化钠和盐酸的流动介质中研究铁的腐蚀行为以及苯并三唑和六亚甲基四胺对阳、阴极过程的影响。这两种含氮有机物均对铁上的析氢反应产生强烈的阻化作用,归因于阻塞效应和静电效应。发现有机物浓度的对数与缓蚀效率的对数成线性关性,它们的吸附遵循修正的Freundlich等温线。  相似文献   

20.
炔醇类缓蚀剂对铁在硫酸溶液中保护作用的光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含不同缓蚀剂的0.5mol/L H2SO4的电解质溶液中,用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氧化铁钝化膜的电子传递过程;缓蚀剂的加入在金属表面形成的沉积膜是非光电化学活性的,基本上对光电流的瞬态性质不造成影响;在硫酸溶液中测得两个明显的光电流峰,其禁带宽度值Eg^dir=3.7eV(对应300nm处的弱峰),Eg^ind=1.95eV(380到500nm范围的强峰),加入不同缓蚀剂后测得Eg^ind值略有减小;测定电位阶跃下发生的电流瞬态引起电荷量的改变,表明在恒定电位下延长钝化时间会减少膜中羟量和水的含量,而缓蚀剂的加入减少了膜中OH^-和H2O的含量,说明缓蚀剂沉积膜与钝化膜之间存在着化学作用,造成了钝化膜表面附近的化学组成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