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铁基超细粒子催化剂具有优良的F -T反应性。本工作利用原位Mossbauer谱辅以XRD技术研究了含有钾助剂的F-T合成铁基超细粒子催化剂的结构与还原行为,考察了催化剂组成和第二金属组分(Mn,Zn,Mg)的影响。“纯”铁超细粒子催化剂在氢气中很容易经Fe3O4还原为零价铁。第二金属组分的引入,一方面了阻碍了催化剂的还原,另一方面稳定了Fe^2 的存在而使其成为还原的主要中间相,这有利于反应条件下形成类晶石结构的活性相。对于Fe-Mn催化剂,上述效应随锰含量的增加而更趋显著。铁基超细粒子催化剂在氢气中还原能力依“纯”Fe>Fe-Zn>Fe-Mn>Fe-Mg的顺序递减,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铁与第二金属组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弱。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含锆和含锆、钙的熔铁型氨合成催化剂的M ssbauer谱。结果表明 ,Zr4 +进入Fe3O4 晶格使B位扩张 ,促进了Fe3O4 的还原与Al的均匀分布。含锆、钙催化剂由于锆、钙的作用使Zr4 +进入晶格减少 ,还原更易在A位发生 ,这些情况在水冷成形的球形催化剂中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详细考察了制备参数对F-T反应性能的影响。适量的Mn可以显著提高Fe基超细粒子催化剂的低碳烯烃选择性和抑制CH_4的生成,同时活性没有明显降低,但Mn含量太高反而会起到不良影响。与普通分解法相比,控制降解法制得的Fe-Mn超细粒子催化剂具有更高的F-T反应活性和低碳烯烃选择性。由不同前驱体制得的Fe-Mn催化剂中,以草酸复合物制得的催化剂反应性能最佳。第二金属组分的影响是显著的:Mg导致产物移向轻质组分,CH_4含量显著增加,烯烃选择性下降,含氧物的形成受到抑制;Mn和h导致产物向重质组分偏移,CH_4选择性降低,烯烃选择性提高,含氧物含量降低。这种选择性变化模式可从催化剂结构特点得到较好解释。  相似文献   

4.
通过高能球磨的研磨 ,直接由普通α Fe2O3 粗颗粒制得了粒径约为10nm的α Fe2O3 纳米微粒.发现所得纳米微粒的室温M ssbauer谱为不对称向内加宽的磁分裂六线峰.分析表明 ,不对称向内加宽现象主要由集体磁激发效应所引起.球磨所得α Fe2O3 纳米晶具有很高的各向异性常数值(K=8.9×103J·m -3).  相似文献   

5.
在液氮温度下,测定了均匀Fe_3O_4胶体粒子制备过程中陈化时间为1小时内的不同时间所得样品的Μssbauer谱,结果表明,γ-FeOOH为Fe_3O_4均匀胶粒形成过程的中间产物,并提出均匀Fe_3O_4胶粒的形成机理为:  相似文献   

6.
由复合物控制降解法制得的Fe-Mn超细粒子催化剂同时具有高的CO转化率和较高的低碳烯烃选择性,并能一定程度地抑制甲烷和高沸点烃的生成。反应初期催化剂的活性相是在不断变化的,导致了F-T活性和选择性随反应时间的不断改变。类尖晶石相(Mn_xFe_(3-x)O_4)是高转化率条件下稳定的F-T活性相。在稳态条件下,Mn主要以MnCO_3形式存在,它与铁物相紧密接触可以显著提高低碳烯烃选择性和降低甲烷选择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Fe2SO43/γAl2O3型固体超强酸样品用Mssbauer谱和XRD研究了不同温度处理对样品中铁组分的存在状态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Fe2SO43含量的变化铁组分可以在γAl2O3表面以单层分散和无定形形式存在当温度≥600℃时无定形状态的Fe2SO43又生成晶态的Fe2SO43而形成的晶态Fe2SO43即使在700℃时也不分解。  相似文献   

8.
李利民  徐苇  王利魁 《应用化学》2003,20(2):155-158
含锆催化剂;含钙催化剂;熔铁催化剂;含锆、钙熔铁型氨合成催化剂的M?ssbauer谱  相似文献   

9.
三取代杂多钨硅酸盐SiW_9M_3O_(40)~(n-)有4种异构体,即A-α、A-β、B-α、B-β型。α和β异构体的定向合成条件成熟且性质研究也较深入,故容易鉴别。A和B异构体则不易区分。我们合成了α和β-M_aH_b[SiW_9Fe_3(H_2O)_3O_(37)]·xH_2O(M=K~+,Me_4N~+,Et_4N~++Na~+,Bu_4N~+;a+b=7),测定了四乙基铵钠盐的Mssbauer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磁矩,确定了异构体中Fe的位置以及杂多阴离子的异构类型。  相似文献   

10.
11.
添加ZrO2对熔铁催化剂还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2.
以原位穆斯堡尔谱研究了活性炭担载的费-托合成铁-钼双金属催化剂的还原和碳化行为。在H_2中不同温度下还原催化剂,其中的Fe~(3+)还原为Fe~(2+),进而还原为Fe~0。但在400—450℃间发生了还原铁物类的再氧化现象,可归因于磷钼酸根Keggin结构的热分解。在500℃H_2中,铁和钼都还原为金属并形成合金,其穆斯堡尔谱为一单峰,同质异能移为-0.16mm/s。再在300℃合成气(2H_2/CO)中碳化,可生成Fe-Mo碳化物(Fe_(1-y)Mo_y)_xC,穆斯堡尔谱为δ~0.17mm/s,△~0.64mm/s的双峰。  相似文献   

13.
用超临界流体干燥(SCFD)法制备出高比表面纳米级ZrO2和M(Fe,Co,Ni)/ZrO2气凝胶超细原粉.详细考察了其在空气中450℃焙烧后织构和结构的变化,表明ZrO2气凝胶原粉织构和结构的热稳定性较差,而添加铁、钴、镍的M/ZrO2气凝胶原粉织构和结构的热稳定性明显增强,稳定作用依钴、镍、铁次序增加.焙烧后所得的M/ZrO2气凝胶超细催化剂颗粒增长不大,颗粒间仍较大程度地保持着原有凝胶三维网络织构状态.与常规法制备的催化剂相比,其比表面积和孔体积高出甚多.  相似文献   

14.
铁系无铬型CO高温变换催化剂的谱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Mossbauer谱,XRD及TEM技术对铁系无铬型催化剂的前驱态、母体及还原态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生成及晶相结构的微变过程进行了研究。确证了水合四氧化三铁Fe3-xO4·nH2O和γ-Fe2O3晶态的形成,并探讨了晶相参数微变引起晶体结构的差异导致的催化活性的变化。在Fe3-xO4·nH2O中SB/SA比值为2,x值接近于0时催化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5.
激光热解法制备多组分铁基超微粒子催化剂及催化性能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激光热解法制备多组分铁基超微粒子催化剂及催化性能评价张敬畅曹维良单伟力李梦波(北京化工大学应用化学系,北京100029)关键词铁催化剂,超微粒子催化剂,激光热解,合成气,丙烯分类号O643/TQ53为寻找一氧化碳加氢定向合成低碳烯烃(FT合成)的有...  相似文献   

16.
使用原位穆斯堡尔谱考察了γ-Al2O3、SiO2、TiO2和ZrO2等几种载体担载的氧化铕催化剂的还原性。非担载Eu2O3很难在H2中原,而Eu2O3与γ-Al2O3、SiO和TiO2间存在着强相互作用,担载在这些载体上的Eu2O3在773K左右H2中处理可有不同程度的还原,其还原度反映了相互作用的强弱,为:Eu/γ-Al2O3>Eu/TiO2>Eu/SiO2>Eu/ZrO2、Eu/ZrO2不能在  相似文献   

17.
以柠檬酸为络合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Co-Mo超细粒子氧化物,所得干凝胶分别置于空气和氩气中进行粒烧,然后经K2CO3助化后硫化。2使用X射线衍射(XRD),BET比表面测试和扩展X光吸收精细结构(EXAFS)对样品进行结构表征,同时测试硫化态样品的CO加氢合成低碳混合醇活性。XRD结果表明,在空气中焙烧的样品为单一的CoMoO4物种,其晶粒尺寸约为60nm;在氩气中焙烧的样品,柠檬酸的分解对样品起到还原作用,主要物种为CoMoO3 ,同时存在少量的CoMoO4,晶粒尺寸约为20nm。BET结果表明,在氩气中焙烧的样品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硫化态样品中主要物种为MoS2和Co9S8,此外,还可能存在CoMoS3.13物种,XRD和EXAFS结果均表明,在氩气中焙烧的样品硫化后,其晶粒尺寸相对较小,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催化剂晶粒尺寸的降低明显促进了合成醇的活性和选择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合成低碳醇超细Mo-Co-K催化剂的制备及其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类凝胶法和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制备超细Mo-Co-K催化剂。通过BET,TEM,XRD和TPR等表征手段比较分析了不同制备参数尤其是Co/Mo比对超细Mo-Co-K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得的催化剂为大比表面积、小粒径、大孔超细粒子。  相似文献   

19.
Fe1-xO基氨合成催化剂具有高活性、易还原的特点[1,2].但Fe1-xO基催化剂的母体Fe1-xO在570℃以下热力学上的不稳定性是Fe1-xO基催化剂使用过程中倍受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