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横向旋转剪切干涉中各参量的数理关系并指出可能的重要应用。本文还建立了横向旋转剪切干涉与横向平行剪切干涉的基本关系,证明用简易单一平板剪切干涉仪可取代会聚光束中的棱镜剪切干涉仪。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使用平面干涉仪检测锥体棱镜直角误差的方法。使用这一检测方法时需要制做一个角度为24.4°的夹具,将被测棱镜放置在夹具之上。这个夹具的作用是,可以使来自干涉仪的标准平行光束(测试光束)由反射面折射入棱镜内,并且垂直于被测直角棱线,经被测直角两个面的反射光仍按原光路返回。当出射光束与干涉仪的标准平行光束(参考光束)重合时产生干涉,实现在平面干涉仪上对锥体棱镜直角误差的测量。与传统的测量方法相比较,该方法具有测量准确、计算精度高的特点。适合于对高精度锥体棱镜(α≤3″)直角误差的测量。  相似文献   

3.
实验中发现,经常使用的大孔径会聚光束的圆孔和圆屏衍射图样不同于一般的菲涅耳圆孔和圆屏衍射图样.通过对这种光束进行的实验性研究发现,这是一种由球差引起的畸变了的会聚球面波光束.解释了衍射图样的形成,证明了这种光束的衍射图样中存在反演变换关系.利用这种光束可以对微小的衍射物体进行反演放大.  相似文献   

4.
偏振全息干涉术测量多层介质膜的反射相位畸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用偏振全息干涉术测量多层介质膜的反射相位畸变.指出在会聚或发散光束中使用的反光和分光元件,应用于高质量成像光学仪器中和某些高精度干涉仪中时必须认真考虑它引入的相位畸变和相位色散.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一致说明对于特定的元件,相位畸变和相位色散可达波长量级.  相似文献   

5.
一、引 言 傅里叶变换光谱(FourierTransform Spec-troscopy,简称FTS)是以双光束干涉为基础的一种测量光谱的新方法.仪器的简单结构如图1所示.由光源发出的一束光经过双光束干涉仪后,分为两束有一定光程差的相干光束,把它们所产生的干涉图,用计算机进行傅里叶变换后就得到入射光的光谱分布.由于这两束相于光之间的光程差与干涉仪中动镜的运动速度有关,因而探测器所测得的光强是由动镜运动速度调制的.入射光频率不同,对应的调制频率也不同,所以,傅里叶变换光谱仪(下面简称傅氏仪)是一种调制型的光谱仪器.在傅氏仪中最常用的双光束干涉仪是…  相似文献   

6.
多功能F-P干涉仪马建国,沈为国(安徽机电学院芜湖241000)法布里-珀罗(F-P)标准具是一种重要的等倾多光束干涉器件,它可以实现一组又亮又细的等倾多光束干涉圆环.我们设计了一种多功能F-P干涉仪,它是一种集等倾多光束干涉、光电转换、干涉仪动态扫...  相似文献   

7.
我們設計的示教干涉仪能在屏上获得清晰的光的干涉花样,并且可使学生孰識干涉仪在技术中的应用。干涉仪的工作原理干涉仪的光路如图1所示。平面平行玻璃板1安装在两个都具有表面反射层的平面鏡2中間。两个平面鏡置于玻璃板两側相等的距离,并与玻璃板平行。  相似文献   

8.
基于双光栅的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的初步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设计和初步制备了基于双光栅的等臂和不等臂马赫-曾德尔干涉仪,两个衍射光栅分别用作光束分裂器和光束复合器.来自激光器的平行光束透过第一光栅后产生多柬衍射光,等臂干涉仪使用两个平面反射镜反射两束对称衍射光至第二光栅的同一位置并产生完全重合的衍射条纹,即每束衍射光包含两个成分.利用光探测器监测任一束重合的衍射光束,该光束两成分之间的相位差随时间的变化就能够被准确测定.而不等臂干涉仪仅使用一个反射镜反射某一束衍射光并使之与零级光束透过第二光栅后产生完全重合的衍射条纹.通过使用一个厚度为50μm的玻璃片来改变相位差,对不等臂干涉仪的干涉效果进行了测试,得到了与理论值相符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9.
基于π/4相移平均的多光束干涉相位提取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菲佐干涉仪中如存在多光束干涉现象,干涉光强将不再是严格的余弦分布形式.在导出菲佐干涉仪中多光束干涉光强公式的基础上,给出了将其近似为理想多光束干涉光强公式的条件.推导了对多光束相移干涉图用四幅算法求解的相位计算误差,并据此提出了基于π/4相移平均的多光束干涉相位提取算法:通过采集相移间隔π/4的两组干涉图序列,将两次计...  相似文献   

10.
四芯光纤弯曲传感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赵士刚  王雪  苑立波 《光学学报》2006,26(7):001-1006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四芯光纤的弯曲传感器,可用于弯曲测量。该传感器采用一段四芯光纤作为敏感单元,四芯光纤的四个纤芯作为一个四光束干涉仪,在光纤出射端远场形成周期分布的干涉格子。该四光束干涉仪的干涉相位差是光纤弯曲曲率半径的函数,因而,弯曲曲率半径的变化可导致格子光场的移动。波长为650 nm的低相干半导体激光二级管被用来做为光源,所形成的干涉格子光场由CCD探测器记录。理论上,建立了远场格子图案强度分布函数与曲率半径的关系,并得到了实验的验证。  相似文献   

11.
(一)红外傅里叶变换光谱(FT-IR)的特点 1.FT-IR FT-IR是利用干涉谱的傅里叶变换取得红外光谱的技术,被变换的干涉谱是双光束Michelson干涉仪当光束间光程差从零变到一些极大值时的记录。FT-IR系统是由Michelson干涉仪和计算机组成的,它是多路技术、干涉量度技术和变换技术的结合体。这里,光谱是通过数字变换复原的量,而干涉谱才是原始测量的量。当光源的发射为复色辐射时,干涉谱为:  相似文献   

12.
 一、F-P多光束干涉仪1897年,由法国物理学家法布里与珀罗首先发明的F-P多光束干涉仪,作为科学研究的精密光学仪器,已日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现在,人们通常在大学的光学与近代物理实验室,以及有关的光谱学研究实验室中都能得到F-P干涉仪.F-P干涉仪是由两块平行放置的平板玻璃组成.在两个玻璃板相对的平面上镀着薄银膜,银膜对入射光的反射率为90%以上.镀银的两表面之间的距离一般是厘米或毫米量级,并且是可调的或固定的.人们把两板间隔固定的F-P干涉仪叫F-P标准具或F-P光谱仪.两块板本身有一定的小楔角,可以防止未镀银膜的外表面上因反射而产生的干涉.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基于波数分辨的低相干干涉台阶高度测量系统。由宽带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光纤迈克耳孙干涉仪获取被测量信息,色散光栅将宽谱干涉光束色散成波长在空间连续分布的光片,由线阵CCD探测。将线阵CCD的各个像元探测到的各个波长干涉信号转换成对应的波数干涉信号。对于波数干涉信号,相邻两个干涉信号峰值之间的波数变化量与干涉仪光程差的绝对值呈正比。因此,利用此测量系统可实现对台阶高度等物理量的绝对测量。利用缩短测量系统中光纤迈克耳孙干涉仪的两个干涉臂的长度减小环境干扰对测量系统的影响,获得高测量精度。本测量系统的测量分辨率为6.03 nm。对一个高度为50μm的台阶重复10次测量,测量结果的标准差为6.8 nm。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多光束干涉及其应用是物理光学、激光和光谱实验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以多光束干涉原理而设计制作的干涉仪和法布理—珀罗标准具(简称FPE)在光学、光谱学和长度计量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在激光技术中F—P扫描干涉仪和FPE被用作为光谱分析器,研究光谱线的精细结构和超精细结构、测量线宽,压窄荧光和激光输出线宽和腔内选模等。目前虽已有共焦腔扫描干涉仪的产品出售,但一般实验室却很少具备,此外,平面型F—P干涉仪还有其本身的特点,所以为满足教学实验和研究工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理论上提出了一种由非线性分束器和线性合束器构成的量子混合干涉仪,其中非线性分束器是由非线性参量过程结合量子压缩源的线性相干反馈构成,用于提高量子混合干涉仪相位灵敏度。具体而言,光学参量放大输出的光束与量子压缩源线性反馈至输入端,获得一对纠缠度可控的双模压缩光束,结合线性合束器,构建反馈型量子混合干涉仪。结果表明,相比于无反馈量子混合干涉仪,本方案通过调节反馈强度至合适区间,可以在增加相敏光子数实现干涉信号强度提高的同时,增强两干涉臂之间纠缠度进而减小干涉噪声。此外,将压缩真空态作为反馈环结构的输入态,能够进一步降低探测信号的噪声。因此,本方案从以上三个方面有效地提升混合干涉仪的测量灵敏度,甚至在有损的情况下,相比于无反馈情形,该反馈型量子混合干涉仪仍具有更好的相位灵敏度,表现出更好的抗损能力,有望应用在量子精密测量领域。  相似文献   

16.
法布里-珀罗腔(F-P)通常是由2面平行放置的反射镜组成的多光束干涉仪,将入射光束耦合进入F-P腔,光场会在反射镜间多次来回反射,经过干涉相长过程光场被增强,形成稳定腔内光场.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多光束干涉与谐振腔内模式产生的工作原理,基于F-P腔设计了可分辨激光模式的实验装置,探究不同激光模式的输出特性.通过实验观察...  相似文献   

17.
波长扫描法布里-泊罗光纤加速度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纤传感器的独特优点 ,用波长扫描法将 Fabry- Perot干涉仪 (以下简称 FPI)和传统加速度计相结合 ,得到了较好的分辨率。分析了在 FPI中多光束干涉对双光束干涉的影响。实验研究表明 ,它对由振动引起的位移 (加速度 )变化相当灵敏  相似文献   

18.
一种新型全光纤速度干涉仪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传统速度干涉仪(VISAR)和光纤速度干涉仪(AFVISAR)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由光纤和光纤耦合器组成的工作波长为532 nm的新型全光纤速度干涉仪(NAFVISAR)。该干涉仪采用多模光纤器件构成分离系统,单模光纤器件组成核心部分。由于有两路携带不同信息的光束经不同路径传输到耦合器中,当这两路光束满足干涉条件时,可利用它们的干涉场信息来调解出被测靶的信息,从而区分波面的加减速变化。用该系统进行了Hopkinson森杆一维应力加载下的入射杆端面的速度剖面测试,实测速度最大值为49.36 m/s,与理论速度的最大值50.16 m/s基本符合,实现了全光纤速度干涉仪的实用化。  相似文献   

19.
张海涛 《中国光学》2010,3(6):616-622
为了模拟用于球面面形高精度检测的相移点衍射干涉仪的测试过程,介绍了点衍射干涉仪的基本工作原理,分析了相移点衍射干涉仪的测量误差。利用光学设计软件和自行编制的软件建立了点衍射干涉仪的检测模型,利用该模型分别推导了参考光束和测试光束在干涉场的复振幅分布,模拟了测量过程。根据光的相干理论,通过改变被测镜的位置,实现移相,得到移相干涉图。最后对一设定的被检镜进行实验模拟,生成了两组对称倾斜的13步移相干涉图,对干涉图处理后计算得到了被检镜的检测面形。结果表明,在不引入硬件误差时,由相位提取和波面反演造成的检测面形与设定面形偏差为RMS值0.0783nm,PV值0.5656nm。  相似文献   

20.
刘炎焱  王俊波 《光学学报》1994,14(1):07-111
本文对准直光束射入含有非线性介质的F-P干涉仪内的光场分布进行了研究。由于非线性介质与光的作用,从F-P干涉仪出射的光束截面上的相移随位置的改变呈一定的分布,进而引起了干涉义的透射率和输出光束重新分布。当干涉仪两个面的反射系数较大时,输出光束截面出现光强和相移的跃变。这种现象与以前在平面波假设下所得的光强分布所得结论有较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