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烯烃复分解合成转换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3位科学家:Y ves Chauvin,Richard R.Schrock和Robert H.Grubbs.简要介绍了3位获奖者的主要贡献,烯烃复分解反应的分类和催化反应机理,金属卡宾催化剂及烯烃复分解反应的一些应用.另外,介绍了此领域目前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2.
有机合成中,碳-碳键的形成和断裂是一个永恒的热门话题,科学家为此发展了很多形成碳-碳键的方法。在这一领域,诞生了不少诺贝尔化学奖的成果,格氏反应和烯烃复分解反应就是其中的经典案例。烯烃复分解反应提供了一种连接sp2-碳和sp2-碳的全新思路,发展出了一些活性分子全合成的高效路径。因而,200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对烯烃复分解反应有杰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本有机化学综合实验由三个反应构成,包括改进的格氏反应、DMAP催化的酯化反应和关环烯烃复分解反应。每一个反应都可独立成为一个基础有机化学实验,三步的连续反应可以作为一个综合多步合成实验。本实验有助于理解有机合成的过程和机理,体验有机合成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Robert H.Grubbs,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之一,美国加州理工大学"Victor and Elizabeth Atkins"教授.他出生并成长于美国肯塔基州,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博士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从Ronald Breslow教授.  相似文献   

4.
李娜  杨晓达 《大学化学》2004,19(1):16-21
2003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洛克菲勒大学的Roderick MacKinnon博士和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Peter Agre博士,以表彰他们在细胞膜水分子通道和离子通道方面所做的开创性工作.本文简介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及其工作.  相似文献   

5.
布鲁斯·梅里菲尔德(R.Bruce Merrifield)博士是世界著名的生物化学家,是Merrifield固相法的创始人。他由于发明了固相多肽合成法而荣获1984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梅里菲尔德博士1921年出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Texas),但他早期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加利福尼亚州(California)度过的。他在那里高中毕业后,在附近  相似文献   

6.
烯烃复分解反应是近二十年来最常用的合成方法之一.由于钌催化剂良好的官能团耐受性,氢键作用已成为烯烃复分解反应的重要控制因素.全面综述了氢键作用促进的钌催化烯烃复分解反应的历史发展和合成应用,并介绍了相关的反应机理研究.  相似文献   

7.
Grubbs催化剂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烯烃复分解反应通过催化使两个烯烃碳碳双键断裂,再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碳碳双键,是以烯烃作为底物构建碳碳双键的重要方法.从反应类型来分,烯烃复分解反应主要有:关环复分解反应(RCM),开环复分解聚合反应(ROMP),交叉复分解反应(CM)及非环二烯复分解反应(ADMET).在天然产物的全合成,药物化学和材料科学中均有广  相似文献   

8.
烯炔复分解反应涉及碳-碳双键和叁键的断裂及重组生成1,3-二烯烃化合物.分子内的烯炔复分解反应已成为合成各种环状化合物的有用方法.主要介绍了分子内烯炔复分解反应的机理,催化剂以及Ru卡宾催化的烯炔复分解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烯烃复分解反应是基于钌卡宾催化的形成碳碳双键的重要反应之一,近年来关于立体选择性烯烃复分解反应的研究越来越多.综述了近年来基于钌催化的立体选择性烯烃复分解反应,包括金属钌催化剂的种类、演化、立体选择性研究进展及其在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近十年来钌催化烯烃复分解反应类型及其在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发展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
扼要介绍了199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R.R.Ernst 在发展脉冲傅利叶变换核磁共振谱、二维核磁共振谱和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1.
蔡援  开铖  黄毅勇 《有机化学》2014,(10):1978-1985
烯烃复分解反应是形成碳碳双键的重要反应之一,其发展与结构明确的钌催化剂[L2X2Ru=CHR]中配体的创制密切相关.1999年,环二氨基卡宾配体的引入极大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以及官能团适用性.2005年,Bertrand等发展了一种比环二氨基卡宾具有更强给电子能力的配体──环(烷基)(氨基)卡宾(CAACs)配体,且卡宾中心α位为一季碳原子,这使得其空间环境与其他类型卡宾配体有很大差异.首先概述了CAACs配体的合成及性质,紧接着讨论了其在烯烃复分解催化反应中的研究进展,最后对该领域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对其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近十年来,在碳-碳双键的构建中,金属复分解反应已经成为了一种最重要的方法之一.特别是烯烃关环复分解反应(RCM)作为关键步骤,在许多复杂天然产物的全合成中用于包含有烯烃的各种大小的环醚、环酯、环酰胺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张军 《化学教育》2017,38(7):35-39
对学生关于复分解反应原理的认知情况进行分析,得出首因效应是造成复分解反应原理认知困境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正确对待化学学习中的首因效应的影响,促进复分解反应原理正确认知的对策,包括分析新旧知识,促进正向迁移;引发认知冲突,促进观念更新;开放探究情境,加深本质认识。  相似文献   

14.
《大学化学》2006,21(6):69-72
今日化学烯烃复分解反应——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马玉国(1-1)气候变化中的化学问题……………………………………………………………………邵敏赵美萍(2-1)磷脂囊泡的研究与应用…………………………………………………………………王绍清黄建滨(3-1)一类新型的多孔材料——多孔配位聚合物……………………………………隋爱香徐兴玲唐宗薰(4-1)控制/活性自由基聚合的进展………………………………………………………………………丘坤元(4-11)胶体晶体…………………………………………………………  相似文献   

15.
美国耶鲁大学的Sidney Altman和科罗拉多大学的Thomas R.Cech因分别独立地发现了某些RNA分子具有酶的作用而共享1989年诺贝尔化学奖。  相似文献   

16.
公鲁 《化学通报》2005,68(11):801-806
200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由3位科学家分享:法国人伊万·肖夫(YvesChauvin)和美国人罗伯特·H·格拉布(RobertH.Grubbs)与理查德·R·施罗克(RichardR.Schrock)。瑞典皇家科学院称他们是以“发展了有机合成中的复分解方法”而获此殊荣的。获奖者的贡献呈现了此方法在化学工业中的意义,开辟了合成分子的一个新机遇,药物、塑料和其它材料的开发与工业生产将会由此得到飞速的发展,产品将变得更便宜,而且对环境也更友好。为使广大国内读者能够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发现的重要意义,本刊特刊出今年10月5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官方网站所发布的获奖补充资料的译文,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童昌 《化学教育》2004,25(4):24-24,42
复分解反应是初三学生学习酸、碱、盐知识的难点,难点集中在如何熟练运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究其原因,在于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对相关结论的产出过程缺乏了解,只是死记和套用了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3个内容,缺乏对条件的深刻理解。导致缺乏相应的学习方法,没有形成运用条件的技  相似文献   

18.
关注  张勇民 《化学进展》2010,22(8):1583-1590
核苷类似物可以参与并干扰细菌(病毒)的DNA或RNA过程,抑制其生长和繁殖,从而有希望发展为抗肿瘤抗病毒药物。一些天然的核苷化合物虽然表现出一定的生理活性,在体内缺乏酶稳定性和靶向选择性却限制了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修饰的核苷及其衍生物是核酸药物化学中的重要课题。一类在金属卡宾复合物催化下的分子内或分子间烯烃重组反应-----复分解反应的发展使核苷类似物的合成进入了新阶段, 烯烃复分解反应成为核苷类似物合成的主要途径之一。随着施洛克催化剂、格拉布催化剂等复分解反应催化剂的发现和不断改进,烯烃复分解反应,尤其是关环复分解和交叉复分解反应被广泛应用于构建核苷类似物的糖环(或伪糖)结构或连接核苷类似物单体而形成核苷多聚物。本文对烯烃复分解反应在核苷类似物包括碳环核苷,2’,3’-双脱氧核苷,无环核苷,多环核苷及核苷二聚体或三聚体的合成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分子反应动力学和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在分子反应动力学(Molecular Reaction Dynamics)研究领域有杰出贡献的三位化学家:美国哈佛大学的赫希巴哈(Dudey R.Herschbach)教授,加  相似文献   

20.
20多年来,分子反应动力学(分子反应动态学)作为化学动力学的前沿阵地有了很大的发展。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著名的分子反应动力学专家D.R.Herschbach,李远哲及J.C.Polanyi三人就是一个标志。李远哲教授是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个华裔化学家。对分子反应动力学和李远哲教授的研究成果既使做一个粗浅的介绍都非笔者能力所及。今仅就个人所知,举出在分子反应动力学发展过程中的几个事例,或许能由此窥见李教授及其研究组对分子反应动力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